“宋小姐,宋小姐。”门外传来一阵不甚纯正的华夏语。
宋伊琳走到门前,通过猫眼往外看,心中微微一动,来人是楼下白俄面包房的服务生。
“奥托列夫先生,你有什么事吗?”宋伊琳打开房门向来人问了一句。
“宋小姐,我还以为你去上班了,刚才有人面包房打了电话,给您点了一份果酱面包。”
奥托列夫将手里的袋子递给宋伊琳笑着打趣道:“宋小姐,这应该是你的追求者干的吧。”
宋伊琳没有辩解,只是接过面包微笑道:“谢谢你,”
“不用,祝您用餐愉快。”
宋伊琳关上房门,打开袋子,里面是一个草莓果酱的烘培面包。
宋伊琳皱了皱眉头,很快洗去脸上的妆容,对着镜子贴上一小撮胡子,然后,将眉毛画浓一些,用特殊药液涂在脸上,换上黑色工装,戴上贝雷帽。
此时,镜子里出现的是一个中年修理工的形象。
宋伊琳抿了抿嘴唇,从床底下翻出一个修理工的专用包,背上之后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山城,罗家湾十九号,军统机要处。
郑耀全敲开了三楼办公室的大门,“局座,樱花从沪市发来的情报。”
“日本人的海军将会运输一批磺胺粉跟物资前往武汉前线。”
“富士山搞到了对方的航线图,但没有具体的押运人员名单。”
“两吨?”戴老板看着情报上的磺胺粉数字不由得有些惊讶。
也不知道是惊讶于这个数字还是惊讶于富士山能够轻易搞到对方的航线图。
戴老板上上下下将情报看了两遍,沉声道:“让林钊跑一趟武汉前线,想办法炸了这条船。”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武汉.
这是华夏政治,经济,贸易的中心,向来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白日里毒辣的日头烤得青石板路滋滋冒烟,滚烫的热气从墙缝,瓦隙里钻出来,缠住人的口鼻。
入夜,热气也丝毫未减,反而混着长江蒸腾上来的浓重水汽,闷得人喘不过气来。
汉口法租界边缘,一栋不起眼的西式小楼地窖。
这里没有窗户,只有一盏蒙着厚重绿布罩的电灯悬在头顶,光线被强行压抑成幽暗的一团,勉强照亮中央那张铺着武汉三镇及周边军事地图的橡木长桌。
地图上,代表日军进攻方向的粗大红色箭头,如同几条狰狞的血蟒,正从北、东、南三个方向,死死缠向代表武汉的蓝色核心区域。
代表国军防线和预备队的小旗密密麻麻,但不少已被血红的箭头刺穿、包围。
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烟草味、陈旧纸张的霉味,还有一丝汗酸气。
四个男人围桌而坐,面容在幽绿的光线下显得模糊而严峻。
为首的是军统武汉区区长“山雀”,那是一个四十多岁、面容精瘦,眼神锐利如鹰隼的中年男人。
军统于三月份开始办公,经过几个月的架构调整,将整个华夏军统情报机构分为区,站,组三个阶梯六个级别。
第一阶梯就是区,区分为大区跟小区,大区就是华北区,华南区之类
而小区就是武汉区,太原区之类,以省会级城市为中心的情报机构。
第二阶梯就是站,如沪市站,金陵站属于大站,安庆站,九江站之类的属于小站。
第三阶梯就是组,例如东北奉天组以及华南某些小城市的小组。
现在军统成立不久,一般区级情报组由上校级别的特工领导,站则由中校级别的特工负责,这些小组则是少校或者上尉之类的特工负责。
山雀的指尖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哈德门香烟,烟灰积了长长一截,随时可能掉落。
他用烟头重重戳在地图上长江边一个叫“葛店”的小点上,青烟缭绕中,声音低沉沙哑,
“日本人这回是铁了心要勒死武汉!”
“江北,第6师团像疯狗一样沿着大别山北麓往西拱,第13师团从合肥压下来,直扑潢川、信阳,这是要截断平汉路!”
“江南更糟,波田支队这帮水鬼,沿着长江南岸像把剔骨尖刀,顶着薛长官的骨头在捅!”
“安庆、马当、湖口……一个接一个要塞丢了!”
“现在,这把刀尖,就快顶到田家镇、富池口了,这两处要塞要是再……”
山雀把烟头狠狠摁在“田家镇”三个小字上,地图瞬间烫出一个焦黑的窟窿,一缕刺鼻的焦糊味散开。
坐在“山雀”右手边的是爆破组组长“铁砧”。
这是个矮壮敦实的汉子,手臂肌肉虬结,指关节粗大,布满老茧。
他双手撑在桌沿,身体前倾,几乎要把脸贴到地图上。
他瓮声瓮气地开口,声音在密闭的地下室里嗡嗡回响,带着一种粗粝的破坏欲:“区长,光靠前线的弟兄拿命填,填得过来吗?”
“小鬼子的船,看见没有?”他蒲扇般的大手“啪”地一声拍在地图上长江蜿蜒的水道,“他们的兵、炮、子弹粮草,一大半都靠这些铁壳子从下游往上运”
“咱们在岸上打生打死,他们在水上安安稳稳送血送肉,这不行”
“铁砧”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闪烁着凶狠的光,“给我人,给我炸药,我亲自带组,就选在田家镇下游二十里那个‘野猫矶’。”
“那地方我知道,水道窄,水流急,江底暗礁多得像狗牙,炸沉它几条运兵船、弹药船。把江道给他堵上。”
“不出五天,前线小鬼子的炮弹就得断,至少能拖他个十天半月,也能给薛长官那边喘口气!”
山雀一脸凝重,沉默半晌,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岂会不知,这是铁砧准备拿自己的命部队争取一点时间,喘口气。
国家沦落至此,他们这些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慷慨赴死
“炸船?‘铁砧’兄,勇气可嘉,但这计划也未免,未免,太,太糙了点。”行动组组长游隼摇头讥讽道:“你当江上的日本海军是摆设?他们的炮艇、巡逻队是瞎的?”
“野猫矶哼,你前脚踩点,后脚汉奸的密报就能送到特高课桌上。”
“你的人还没摸到江边,怕是就进了鬼子的伏击圈。”
“到时候,人搭进去,船毛都炸不掉一根,反给鬼子送了份大礼,几个活生生的军统爆破手,正好撬开他们的嘴。”
“铁砧”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拳头捏得咯咯作响,额角青筋暴跳:“你他娘……”
“好了!”山雀低喝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像块冰砸进沸水里,瞬间压下了两人的火气。
“都是自家兄弟,你们吵谁看,铁砧,我知道你是条汉子,你也不怕死。”
“不只是你们,在座的诸位都不怕死,如果党国真的需要我们拿着炸药包跟敌人同归于尽,我山雀肯定是第一个拿炸药包冲上去。”
“可是,如果牺牲毫无意义,那么我们就要慎重考虑”
“有人来了。”山雀的话音未落,左手边阴影里传出一道低低的声音,那是情报组组长蝙蝠的声音。
所有人脸色微变,山雀立即拿出武器,做了一个散开的手势,自己蹑手蹑脚的掩藏在墙边,行动组组长游隼则藏在另一边。
爆破组组长铁砧跟情报组组长蝙蝠则藏身于桌子后方。
噔噔蹬,声音越来越近,一道男人的身影出现在地窖门口,他的身形显得有些单薄,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长衫。
“别动。”山雀跟游隼同时拿枪指住对方的脑袋。
“啪啪。”来人退后半步,手中不知道做了什么样的动作,刹那间,山雀的枪已经被他缴下,枪口直接顶住了一旁游隼的脑袋。
只是瞬间,攻守异形.
山雀顿时脸色大变,还没等他有所反应,来人却是轻笑道:“山雀,一年多不见,你这近身搏斗技术也没什么长进啊”
第135章 华夏要灭亡,湖南人先死绝
地下室昏暗的灯光勾勒出来人清癯的侧脸,颧骨很高,眼窝深陷,眼神却异常沉静,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波澜不惊
山雀看清楚来人的面容顿时惊喜交加:“林处长,是您.”
“大家快把枪收起来.”
“这位是军统特种战术研究室主任兼第四处处长,林钊上校。”
听到山雀的话,众人皆是一惊,这位林处长名声在外,可不比戴老板手下的四大金刚弱。
军统里面有四大金刚跟两大杀神的称谓。
四大金刚就是万天木,赵立军,陈恭澍以及沈叔逸。
两大杀神一个叫詹森,原名尹懋宣
另一个就是林钊,林钊原名林士贤,是浙省磐安县永田乡黄陂坑村人。
少年时期在婺城求学,十九岁弃笔从戎,赴杭城笕桥航空军事基地报考空军失败,被当时复兴社骨干之一的郭枞发掘,加入复兴社特训组。
他精通近身搏斗跟药物,爆破等特殊技能。
民国二十四年,他暗杀过北平汉奸王富成,在其汽车下安装炸药,当场炸死王富成。
事后林钊受到戴老板重用,负责组建特种战术研究室。
这个科室是专门研究杀人用的武器,毒药以及各种致命的玩意。
蓝营退守山城之后,戴老板奉命组建军统,林钊则担任军统第四处,也就是特务处的处长,副处长为上校谢园芝.
众人各自收起枪,朝来人敬礼:“林处长好。”
林钊将枪还给山雀,环视众人道:“诸位不用客气,我这次来是带了特殊任务。”
“对了,你们方才在研究什么?”
山雀赶紧邀请林钊坐下,并将之前大家伙的争议跟林钊说了一遍。
“铁砧组长的想法,方向是对的,掐断水上补给线,确是釜底抽薪。”
林钊微微颔首道:“游隼组长的顾虑也非杞人忧天,强攻硬炸,代价太大,风险更高。”
“关键在于,情报和时机。”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山雀几人,缓缓说道,“总部刚得到情报。”
“有一批押运特殊物资的船队从沪市汇山码头起锚,目的地是田家镇前线。”
“船上装的除了一批药品跟物资之外,还有一批弹药是刚从日本本土运来专门配属给第106师团的九二式步兵炮弹药,还有一批新到的工兵爆破器材。”
“106师团正在猛攻瑞昌,薛长官那边压力极大,日本人现在就指着这批炮弹撕开缺口。”
“为了缓解薛长官的压力,总部希望武汉区军统人员尽全力毁掉这批炸药跟物资。”
“此次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山雀闻言精神一振,眯起眼睛,指尖在地图上代表长江水道的蓝色线条上缓缓划过,似乎在确定对方的航线。
“林处长,您这消息可靠吗?”
林钊沉声道:“消息传回总部之后又再度交由沪市军统站详细侦察,经过沪市军统站特工的反复确认,情报属实,这只运输船队规模不大,两艘中型货轮,江津丸号跟津和号,分别由两艘内河炮艇护航。”
“按航程推算,明天午夜前后,会经过这里。”林钊的指尖精准地点在山雀刚才划过的地图,一处不起眼的转弯处:“牛牯滩”。
“牛牯滩,”山雀眼睛莫名亮了几分:“我听说过这里,这里水流复杂,航道比野猫矶更窄更险,夜间行船,鬼子炮艇的探照灯也照不全死角。”
“正是。”林钊微微颔首:“更重要的是,沪市军统站的情报还附带了一个关键细节,负责这次护航的日本海军运输部第三运输小队队长,松本浩二大尉,这人是个出了名的酒鬼。”
“船队大概会在后天下午六点左右到达九江,之后,他们会卸下一部分物资跟药品,靠泊补给时,我相信松本两天没喝酒肯定受不了,他一定会溜上岸,去找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