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46节

  五眼观京师。

  久而久之,兵马司内部也习惯了这样的叫法。

  ……

  信亲王府。

  “坏了,出大事了。狗日的洪承畴那天给大家伙下毒了!”

  “什么?”

  刚退烧的多尼一咕噜爬起来。

  “天花!一半人得了天花!他们的家眷都围着都统衙门要说法呢。”

  多尼连靴子都来不及穿,嗖的窜出屋子,窜上战马,猛打鞭子。

  护卫跟在后面紧追。

  “让开,让开。”

  正蓝旗都统衙门前,人山人海。

  多尼望着眼前出了天花的一群人不寒而栗,这些可都是正蓝旗的高级军官啊。

  “旗主,本来好好的人,种痘之后就得了天花,这是治病还是杀人啊?”

  多尼顾不得恐惧,他挨个查看这些人鲜红溃烂的痘印,轻症病人还能有气无力的骂人,重症的直接昏迷了。

  他额头的汗珠大颗滚落,开始幻听、幻视,突然剧烈痉挛,一头栽倒。

  现场秩序更加混乱。

  ……

  顺治7年的八旗旗丁还保留了大部分的凶悍。

  有人振臂一呼:

  “正蓝旗的弟兄们,咱们去兵部把洪承畴这个王八蛋抓过来,当面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的对。”

  “走。”

  很快,就纠集了七八百号人,黑压压朝着西边去了。

  正蓝旗防区在内城的东南角,镶蓝旗的防区在内城的西南角。中间是六部衙门以及各直属衙门。

  走了一会,突然有人意识到大家伙现在的行为“出格了”。

  一名佐领爬上屋顶高呼:

  “弟兄们,都听我一句话,咱把手里的兵器留下,千万不要带兵器,不然性质就变了。”

  “咱们不是造反,咱们是去说理。”

  众人纷纷丢下手里的刀剑徒手向西进发,沿途气势汹汹,店铺见了关门,行人见了躲避。

  ……

  什刹海附近。

  遵顺治旨意,各官例行巡街,名义上是巡街,实际上是监视军营。

  蒋青云和鳌拜并骑而走。

  如今的鳌拜是领侍卫内大臣,他和领火器营的索尼二人被顺治信,并称为“两黄旗满洲双星”。

  “蒋老弟,下了值我请你喝酒玩女人。”

  “鳌大人抬爱,下官不敢。”

  鳌拜瓮声瓮气:

  “蒋老弟,太宗皇帝薨的那年,我带着一帮人反对多尔衮称帝,当时刀都拔出来了,结下了梁子。”

  “顺治5年,我随肃亲王大军征讨张献忠,每战必做先锋,斩首无数。回京后,我不但无功,还被他多尔衮打入死囚,后来大家伙都来求情才罚银结束。过了几个月,多尔衮又诬陷我谋反,把我抓进死囚日夜拷打,后来是皇上求情才把我放出来了。”

  说到此处,粗壮似狗熊的鳌拜眼眶里晶莹的泪珠打滚。

  他擦了擦眼泪,

  “去年,他多尔衮又找了个罪名把我丢进大牢日夜拷打,令狱卒对我百般羞辱。”

  ……

  蒋青云点头表示同情。

  能把鳌拜这种超级猛男折磨的伤心落泪,想来狱卒是花了点心思的,回忆不堪回首啊。

  鳌拜脸皮涨红,擦掉眼泪:

  “兄弟,就凭你敢向皇上建议开棺戮他多尔衮的尸,你就是我鳌拜的好兄弟。”

  “鳌大人暂且忍耐,料想很快就有机会报仇血恨了。”

  正说着~

  前方一骑士飞奔而来,翻身下马。

  “报~正蓝旗聚众上千前往兵部找洪承畴抗议。”

  鳌拜愣住了:“为什么?”

  骑士:“他们说是洪承畴下毒了。”

  蒋青云噌的拔出拔出佩刀。

  “鳌兄,武力镇压吧!”

  ……

  【求月票,求追读!排名在历史新书榜第3名第4名徘徊很久了,那件金灿灿黄橙橙的黄袍看得见摸不着,气的发抖。】

第47章 和鳌拜一起镇压正蓝旗

  台吉厂大街。

  一百多号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兵丁拦住了上千名正蓝旗人,双方对峙。

  “让开,我们要去兵部找洪承畴!”

  “不许前进,否则拿你们下狱。”

  双方的漫骂很快演变成了推搡、拳脚。

  顺天府闻讯赶来增援的衙役吓懵了,躲在一旁不敢出手。

  附近倒是有骁骑营一处军营,驻扎了500骑兵,但无令不敢擅自出动,统领只是下令加强戒备。

  ……

  紫禁城,乾清宫内。

  顺治整个人都是懵的,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正蓝旗人是造反还是想闹事?”

  “奴才不知。”

  侍卫心想,这踏马哪儿敢定义。闹事和造反,可能就差一丝。

  “他们现在到哪儿了?”

  “距离兵部衙门不足2里。”

  “派兵拦截了吗?”

  “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正在拦截,若是旗营调兵需圣旨。”

  此时,本来在文华殿办公的众重臣也急匆匆赶来了。

  一迈进门槛~

  范文程就不顾礼仪大声喊开了。

  “皇上,正蓝旗人聚众千余,闹事的起因是洪尚书种痘失败,好多参领协领染上了天花。他们要去找洪尚书当面讨要个说法!”

  ……

  “报~”

  又一镶黄旗侍卫带回了最新消息。

  “领侍卫内大臣鳌拜和左佥都御史蒋青云,准备带兵镇压。”

  “不可,万万不可!”范文程连忙阻止,“皇上,八旗是大清的根本,要安抚,绝对不能激化啊。否则日后总是个麻烦。”

  顺治大怒,刚想斥责。

  殿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范大学士他说的对。”

  孝庄现身,步伐略显匆忙。

  众人连忙下跪。

  “免了、免了。当务之急是速速安抚、消弭可能发生的恶斗。”

  在孝庄的指挥下~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侍卫们就建立了一条“不间断通讯线路”,以20名骑马侍卫在两点之间来回奔跑,换人不换马,保证指挥通畅。

  毕竟从乾清宫到六部衙门也没多远。

  ……

  “传旨,调500善扑营驻扎于午门之外待命。”

  “速速找到信亲王多尼让他配合劝阻。告诉他,如果继续放纵旗丁闹事,他这个旗主就不要再当了。”

  “从午门到乾清门,所有宫门全部敞开,方便骑士来回。”

  “告诉鳌拜,绝对不许动刀枪。无论如何,咱们八旗不能内讧。”

  “皇额娘,如果正蓝旗先动刀枪呢?”

  顺治冷不丁反问。

  “如果真是是那样,只能镇压。告诉鳌拜和蒋青云,哀家警告他们,绝对不许射第一箭、放第一枪。顺便也告诉正蓝旗的人,绝对不许冲击六部衙门。”

  “谁越线,哀家就砍谁的脑袋。”

  孝庄突然狠厉。

  殿内众人噤若寒蝉。

  只剩下西洋立钟指针走动的声音,咔咔咔~

  顺治突然想起这立钟还是当初汤若望进献的,如今,斯人不知在天堂还是在地府。

  “洪承畴呢?”

首节上一节46/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