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45节

  “江南,你有妹妹吗?”

  ……

  “我只有一个哥哥,叫江北。”江南脸上的表情复杂的难以用文字形容。

  “我大舅哥的武艺咋样?”

  “枪矛娴熟,擅长步战。”

  “与你比较,如何?”

  “除了弓箭不如我,其他都比我强多了。练武本来就是一力降九会,我是女儿身,天生气力缺乏,所以才苦练弓箭的。夫君,你想干嘛?”

  “明儿你回家一趟,让你哥过来跟着我。”

  “可是,爹爹本来是想让他继承镖局的。”

  “岳父大人不会想不开的,走镖哪有做官威风。”

  “行,听你的。”

  “明天多拿些银子,回娘家要风风光光的。”

  蒋青云很快呼呼大睡,留下江南无意识的抠着置放于腰下的枕头,瞪着眼睛望着帐顶发呆。

  她有些想不通,当个官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夫君天恨不得每次出入时带上500铁甲骑兵随行,怎么感觉有点像戏文里的董卓!

  清冷的月光照进来,挂在墙壁上的软甲反射着寒光。这是两套雇人重金打造的软甲,一套男式,一套女式,静静的述说着主人是多么缺乏安全感。

  江南长叹一声,把枕头换到本该在的位置,默默入睡。

  梦里,多子多福。

  ……

  次日午后。

  25岁的镖师江北来了,他高大粗犷、短须黝黑,脖子短无、手臂粗壮、略有肚腩,扛着自己的兵器。

  蒋青云对其相貌很满意,一看就能打。

  “大舅哥,露一手。”

  “遵命。”

  江北将长枪、刀盾、铜棍挨个使了一遍,演武场灰尘泛起。

  “郑叔,你看怎么样?”

  “不错,是个当亲兵的料子。”

  郑叔名叫郑四维,原是边军出身,在明、清、顺三边都吃过粮,属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说不错,那就是不错。

  “给他准备什么兵器?”

  “铜棍。”

  ……

  望着略带拘谨的江北,蒋青云决定先和他谈个话。

  屋子里。

  对话简单而直白。

  “大舅哥,岳丈大人怎么说?”

  “爹说咱们一家的前程都在你身上,你好,妹妹就好,我们全家就好。”

  “对了,你婚配没?”

  “俺成亲7年了,有俩儿子。”

  “有纳妾吗?”

  “没、没,这俺可不敢想。”江北眼睛里全是期待。

  ……

  蒋青云笑了。

  “你喜欢当官还是喜欢发财?”

  “都听妹夫的。”

  “这里有100两银子你先收着做家用,隶属于兵马司的从九品官身需待吏部走个流程。我再给你找一房妾!你喜欢白净老实的?还是斯文认字的?还是骚唱戏的?”

  江北瞬间攥紧拳头,血色上头,老半天后。

  “俺喜欢骚唱戏的。”

  蒋青云很欣慰的拍了拍他肩膀。

  “诚实就很好,以后都这样,在本官面前不要有秘密,想什么就说什么。你来我这只有一个职责,保护我的安全。”

  “妹夫放心,镖在人在,镖亡人亡。”

  江北以铜棍顿地,灰尘顿时泛起。

  ……

  紫禁城。

  钦天监正杨光先匆匆入宫,一入乾清宫就跪下。

  “皇上,钦天监监测到天有异象,荧惑入太微,方位东南。”

  顺治、孝庄瞬间变色,脸色阴郁。

  从汉唐到明清,荧惑星一直是战争、杀伐、内乱的象征。于是赶紧召集重臣入宫商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上。

  敬谨亲王尼堪:“山西姜襄已被肃清,西南战事稳中有进,两白旗大军归京也已安定。海晏河清啊~”

  礼亲王满达海:“东南方位?海寇入侵?总不会是东林党要闹事吧?”

  孝庄望了一眼脸色萎靡的正蓝旗旗主多尼。

  “信亲王,你觉得呢?”

第46章 天花撂倒了正蓝旗

  那日种痘之后~

  正蓝旗旗主、信亲王多尼连续2日低烧,身体虚弱,但这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属于荣誉,不参加不行。

  此时,他勉强打起精神:

  “回太后,奴才不懂天象,奴才只知道听从朝廷的安排。”

  顺治冷不丁开口了:“信亲王带头种痘,朕心甚慰,效果怎么样?”

  “效果很好,奴才估计再有三五日就能扛过去。托皇上的福,这辈子都不会再得天花了。”多尼想了想,又补充道,“正蓝旗京师7000男丁妇孺,无条件拥护朝廷。”

  “好!”

  顺治对他的回答十分满意。

  却不料~

  尼堪冒出一句:

  “皇上,市面有谣传朝廷要清算皇父摄政王,不知是真是假?”

  瞬间,殿内气氛冰冷。

  顺治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好在孝庄及时接过了话茬:“尼堪,既然你也说是市井谣言,那还管他做甚?纯粹没有的事。”

  “谢太后。”

  ……

  孝庄环视在场众人,慢悠悠说道:

  “荧惑入太微,是凶兆。但也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哀家昨儿个召见了所有在京蒙古王公贵族,还请他们吃了顿御宴,他们说,蒙古人永远忠于大清。”

  “太后圣明。”

  众人齐刷刷恭维。

  “杨监正。”

  “臣在。”此次破格旁听的钦天监监正杨光先连忙起身。

  “你观测到了异常天象,很好,赏内帑银10两,署理的头衔可以去掉了,以后管好钦天监。”

  “谢太后、谢皇上。臣保证,钦天监永远忠诚。”

  “退下吧。”

  “是。”

  待杨光先的身影消失在殿外~

  孝庄才开口了:“异常天象无需恐惧,但也不可不防。四九城的防务要加强,各个旗营也要加强巡查,福临,你觉得呢?”

  “额娘说的是。”

  顺治起身。

  “即日起,前锋营、护军营每日点验人数,任何人不得随意出营,兵甲不离身。”

  “骁骑营各营如无军令,不得擅自调动,否则视为谋反。”

  “火器营调防至南城,防止乱民。”

  “虎枪营、善扑营,戍卫皇宫,不得懈怠。”

  “内三院、都察院、礼部组织人手,例行巡城,如有异常,及时上报。”

  “遵旨!”

  ……

  议政王大臣会议落下帷幕,京城的气氛骤然紧张。

  还未出正月,京城的数万八旗人家就被迫提前结束了松弛的小日子,各自入营。

  蒋青云身为监察御史,又领着五城兵马司,自然也没法清闲。

  在他的要求下,4座崭新砖石望楼拔地而起,俯瞰南城。

  他还控制了宣武门内汤若望留下的教堂,进驻4名兵丁作为一处望点。

  若遇警,五座望楼白天打旗语通讯,黑夜用灯火通讯,指引地面兵丁及时赶到处理火情或匪情。

  蒋青云私下将其称为“五眼”。

首节上一节45/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