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222节

  如果蒋青云也效仿顺治,下属们不傻,谁也不想事后背锅,他们会尽量敷衍。

  所以,签字公文是向所有的下属表达一个明确的态度:

  此次行动,流程清晰,责任明确,目标清楚。你们对我负责,我对朝廷负责,不留一丝自由裁量的空间。

  人心是透明的。

  做大哥的,到了关键时刻,需要带头冲锋。

  永远在幕后算计,唆使下属做事的人是成不了大业的,比如康熙的八阿哥。

  ……

  一条不太冷的冷规则:如果主官不想被人架空的话,事权就不能假手他人,事事躬亲才能牢牢把握住权力。

  蒋青云创造了大清国签名的记录。

  一天324次!!

  他的意志成功的灌输到了步军统领衙门每一个人!

  这个占地面积超40亩的衙门静静的伫立在内城的东南角,好似一只巨型貔貅,张开六扇门,不断吞入犯人。

  地牢里。

  缇骑们轮换上岗,不断有人出现身体或者心理的不适症况。

  恶心、呕吐、反胃还算轻的,严重的人的手臂无法控制抽搐,甚至有人暂时的失去了语言交流的功能。

  地面上。

  砖窑熊熊大火,彻夜不熄。

  火,是文明的象征。

  火,更是暴力的巅峰。

  ……

  案上堆积如山的公文全部处理完毕之后,蒋青云喝了一碗参茶抵御身体的疲惫。

  “都出去吧。”

  “是。”

  护卫离开,掩上了房门。

  他靠着椅背,闭眼静静思索自己这两天还有哪些疏漏,有哪些隐患,有哪些不可控因素。

  猛然,他睁开了眼睛。

  “来人。”

  “军门有何吩咐。”

  “备马,我要进宫。”

  说罢,他从柜子里取出了一个小布袋放入袖内。

  ……

  西华门。

  站岗的护军见了,纷纷单膝下跪。

  “拜见总宪大人。”

  蒋青云的态度倨傲,目不斜视,径直走入宫门,目中无人的作派和如今的地位很配。

  大人物,不必时时谦逊。

  护军低声议论:

  “今儿奇怪,蒋总宪怎么走西华门进来了?”

  “许是去十三衙门有事吧。”

  “啊?”

  “他还兼着十三衙门礼仪监的差事,不过平日里都是德公公管着。”

  “啧啧~”

  护军们发出意义不明的感叹,大约是羡慕吧。

  ……

  自然界的野生动物往往会以尿液标注地盘。

  太监也是。

  当蒋青云走进了十三衙门的办公区域,瞬间,一股难以形容的复合气味扑面而来,腐朽且反胃。

  一番张望,确定左右无人。

  叮~叮叮。

  小银锭、大铜钱从他的袖管里不断滚落,滚进草丛里、阴沟里、石缝里。

  一刻钟后~

  御马监的秋公公恰好路过。

  “耶,俺捡到银子了哎。”

  “耶,俺又捡到了一个。”

  没过多久,附近就长满了寻宝的太监,一个个大呼小叫,你推我搡,快活的紧。

第219章 顺治得寸进尺

  乾清宫。

  “都出去,10丈之内不得有人。”

  太监宫女们鱼贯离开后,顺治望了一眼杵在原地不动的吴良辅,颇为无语。

  “吴良辅,你也出去。”

  “奴才遵旨。”

  吴良辅委委屈屈的离开了乾清宫,心里酸溜溜的。

  擦肩而过时,蒋青云特别留意了这个大太监的眼神,推断自己在外面做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事情还没传入宫里。

  自己果断出兵封锁了京城各个街道,自然也也封锁住了十三衙门的情报传输渠道。

  但~

  过了约定的时间,各方情报未至,吴良辅就会意识到不对劲,然后,他就会反过来调查哪儿出了问题?

  这里面存在一个时间差。

  自己要做的就是,抢在这位“厂公”发出尖锐的爆鸣之前,先堵住他的嘴巴。

  ……

  “爱卿,你在想什么?”

  “皇上恕罪,臣失神了。”

  “无妨。想来是新衙门落成,案牍劳形,过于辛苦所致。”

  “谢皇上,确有此因,但臣也不能全赖当差辛苦。”

  “哦?”

  “御赐的10名女子风情万种,高矮胖瘦,环肥燕瘦,梅兰竹菊,各有千秋,好玩的紧。臣贪恋过度了。”

  噗嗤~

  顺治笑的很开心。

  因为除了蒋青云,再没有哪个臣子敢在御前聊这种话题了。

  “爱卿说的极是,美人虽好,奈何费汉,朕深有同感。”

  “皇上龙精虎猛,身子骨比臣强健百倍。臣想着若是朝中事务理顺了,想从皇上这里讨个差事去趟江南。”

  “你要做什么?”

  “下江南,觅绝色,收入宫中供皇上闲暇时刻消遣。”

  “罢了罢了,天下人会说朕荒诞。”

  “皇上莫要听那些儒生胡扯,他们一个个装的像道德君子,私底下玩的比谁都花。钱谦益就是一个典型,他一大把年龄还迎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

  “柳如是之艳名朕倒是听过,她岁数不小了吧?”

  “30多岁吧。”

  顺治稍稍惆怅,在这个时代,30多岁可算高龄老人,比如满达海31岁就死了。

  “爱卿,你来见朕是有何事?”

  “皇上吩咐的事,臣这里有眉目了。”

  “你已经搞定了那些旗主王爷?”

  “臣不敢说大话,有7成把握吧。”

  “快说!”

  “议政王大臣会议扩编至27人,不论满蒙汉,在京四品以上官员皆有资格入选。其中14人由皇上指定。一人一票,遇到分歧就举手表决。臣建议,从今往后朝廷但有军国大事,第一天交议,第二天廷议,廷议高于交议。”

  (交议,就是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

  顺治陷入了沉思,琢磨新制度里的玄机。

  “爱卿,如此一来,朕就基本架空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上圣明。”

  “你先别拍马屁,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会答应吗?”

  “臣挨个登门,已经说服了他们。”

  顺治大为震惊。

  “你是怎么做到的?”

  “皇上,恕臣不能细说,以免污了皇上清名。”

  顺治若有所思,他懂了,他自以为懂了。

  为了达到目的,你用了一些脏手段对不对?你不想让朕为难对不对?朕如果不知道,所有事情就都是你一人所为,那帮王爷们不好在背后骂朕对不对?

  对!

  ……

  “爱卿,旗主制度呢?”

首节上一节222/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