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216节

  “真的吗?”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猜吴总管最近是遇到了什么喜事吧?”

  “我一个阉人能有啥喜事,不过是每日当差伺候皇上罢了。”

  见这家伙装傻充愣,就不往关键的话题上走,蒋青云不依不饶的向其发送敌我识别雷达波。

  “吴总管,你就没嗅到敌人的味道吗?”

  “敌、敌人在哪儿?”

  “敌在四九城,敌在朝堂,敌在八旗。”

  “哎哟喂,我的青天大老爷,您尽说这些吓死人的话,吓的我小心脏砰砰的,我听不了,我不听。”

  吴良辅惊慌失措,连连摆手。

  “吴总管,你觉得本官忠吗?”

  “您当然忠!”

  “你就没怀疑过本官?”

  “您这是说个甚?”

  吴良辅明显紧张,蒋青云一脸肃穆,俩人止步,四目相对。

  “吴总管,我认为我是大清朝的第一忠臣,我对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按理说,朝廷里不应该有人怀疑我的忠心~可我听说,你们十三衙门在偷偷调查我?”

  “谁告诉你的?”

  “鳌拜!”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没有就好。”

  蒋青云笑的很邪性:

  “其实调查一下也好。你放心,我不是那种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人,我行得正坐得端,你就算在我府里安插几个眼线也没关系。不过,你最好安排几个漂亮姑娘做眼线,这样我即使知道了心里也不堵!”

  说完,扬长而去。

  吴良辅立在原地,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官袍底下湿漉漉的,自己居然被吓尿了!!

  ……

  御花园,钓鱼池。

  蒋青云深吸一口气,眼眶微微湿润,语调微微颤抖。

  “皇上!”

  “爱卿,你的伤?”

  “皇上放心,已经痊愈,臣现在开的硬弓,骑的烈马。”

  “好,好,你不在朝中的这段时间朕还真不大习惯。坐下,边钓鱼边说~”

  顺治的态度好的出奇。

  “臣遵旨。”

  蒋青云捡起一根钓鱼竿,熟练的完成了装饵的假动作。

  嗖~

  甩出空鱼钩。

  紫禁城钓鱼比赛再次开始,钓的是人情世故,钓的是君臣相得,钓的是九鼎天下。

  “爱卿,你应该知道朕现在的心思。”

  “臣心里全明白,臣愿为皇上冲锋。”

  “朕想痛打落水狗,可是朝野里面反对的声音很大,就连太后也~”

  顺治的脸色瞬间阴郁。

  “臣还是那句话。皇上的事情,能办的一定办,不能办的想办法也要办。臣琢磨过了,有法子。”

  “什么法子?”

  “明面不取缔,暗地里架空。”

  “怎么架空?”

  “后日早朝,众正盈朝,臣会领衔奏请皇上站出来,昭告天下我大清正式进入了训政时期。”

  “训政是何义?”

  “回皇上,训政乃是新朝定鼎天下之后的一种过渡形态。简单说就是,朝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颁布一系列细致的临时规章约束天下臣民,主要是约束官吏和军队。”

  “目的呢?”

  “统一思想,统一政令,让皇权再次崇高无上。”

  “能做到吗?”

  “能。臣准备淘汰一批顽固旗丁,矫正一批摇摆旗丁,通过训政割断旗主和旗丁之间的羁绊,让百万旗人直接听命于皇上。”

  “听起来,和上次你那份建议推广松滋战役成功经验的折子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上圣明。因为当下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太后她老人家站到了错误的那一方,臣只能迂回~”

  臣子批评太后,属实僭越了,但是顺治仿佛没听见。

  这就说明:母子俩的斗争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比较激烈的层面,剑拔弩张了。

  ……

  “爱卿,你刚才说的淘汰是什么意思?”

  “回皇上,对于无法矫正思想的顽固分子,只有统统杀掉,才能维持八旗的纯洁度。”

  顺治没有吱声,他心里很矛盾,既想杀,可是又舍不得杀,因为满洲旗丁实在是太珍贵了。

  “爱卿,你刚才说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

  “对,为了不被掣肘,臣建议这个专门机构独立于京城所有衙署之外,经费单列。另外,臣还想将右安门监狱、五城兵马司、九门城门领也一并纳入这个新机构。”

  “朕准了。”

  顺治点头了。

  既然要用人,那就必须放权。机构必须强力,拳头必须硬邦,站位必须高悬,才能狠狠的教化异己分子。

  “新机构的名字还请皇上定夺,臣琢磨了几个候选名,京师绥靖行署?或者京师警视厅?或者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

  顺治皱眉,第一个名字怪怪的,第二个名字不错,但第三个名字更大清。

  “第三个吧,提督九门步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文官佐吏限额500,另,京师绿营马步兵丁也归入你这个衙门。”

  “臣遵旨。”

  ……

  突然~

  顺治提杆,上鱼了。

  在远处窥视的太监们连忙欢快的跑过来,完成了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不让皇上脏了手。

  蒋青云也抬起鱼竿,望了望空鱼钩,哑然失笑。

  “皇上,臣手气不佳,大约遇上了一条很狡猾的鱼儿。”

  “朕钓上来的这条笨鱼肯定是崇祯养的。”

  今日顺治心情大好,居然说了句俏皮话。

  “皇上抛砖引玉,臣也想讲一则笑话。”

  “讲。”

  “话说前明天启年间,京城有一位秀才走路时不慎失足,掉进了什刹海。正好有一群锦衣卫路过,这个秀才就大声呼救,但是没人搭理他。眼看就要被淹死了,秀才大喊,打倒魏忠贤。锦衣卫们大惊失色,立马跳下去把他捞了上来,判了个流放岭南。”

  顺治听完,愣了好一会,没笑出来。

  “爱卿,这可不是一个笑话,这是一则寓意深远的小故事,这里面蕴含了复杂的政治逻辑。”

第213章 开府建牙,自成一体

  紫禁城,太和殿前的广场。

  刚散朝的文武官员三三俩俩的聚集议论,有人面露忧色,有人无所鸟谓,有人沉默不语。

  蒋青云当廷提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建议取消五城兵马司,在其基础上新设步军统领衙门并开启训政的提议,都察院、大理寺、吏部、礼部纷纷附议。

  两黄旗不必说。

  蒋青云“亲自拎着礼物上门看望过”的安亲王岳乐和庄亲王硕塞也站出来附议,其余几位议政王大臣也只能勉强表示同意。

  这就形成了集体的决议。

  即日起,大清帝国正式进入了训政时期!训政符合法理,是朝堂做出的集体决定,这一点很重要!

  ……

  风水很重要,衙门的风水更重要。

  经过风水先生的多轮勘测,在原正蓝旗防区,中枢衙署的东侧,詹事府的南侧,步军统领衙门在此处宣告挂牌成立。

  蒋青云任九门提督,正二品。

  下设警备处、训导处、侦缉处、刑狱处、城建处,号称五大处,各设正四品统领一名。

  他亲自兼领了警备处统领,因其下辖九门步军2000人,五营巡捕2500人,还有京师绿营4000人,合计8500兵丁。

  把其余四处的文官杂役都算上,步军统领衙门就是一个妥妥的万人衙门。

  放在清初,规模绝对罕见。

  圣宠之渥,可见一斑。

  有好事之人统计了一下,如今小蒋身兼以下官职:

  都察院左都御史、九门提督、户部流程改革小组办事大臣、钦命清查教育京师文武百官暨满蒙汉八旗全体人员内部思想工作组组长,十三衙门礼仪监郎中。

  ……

  农历十月初十,是钦天监测算的吉日。

  钦天监监正杨光先亲自盯着沙漏,等待吉时到来。

  倘或使用西洋钟表计时,准确度虽然提高了,但却与我大清衙署体质不符,故而采用日晷和沙漏相结合的古典方式。

  开府建衙,是大事情,容不得一丝的马虎。

  杨光先突然跳了起来,扯着嗓子吼道:

  “吉时已到。”

首节上一节216/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