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快。我想,你家王爷也不希望他通明的事被皇上知道吧?”
说完,蒋青云端起茶碗。
胡国柱后退两步,单膝下跪后匆忙离开行辕。他一路上都在痛骂,文官全不是好东西,小蒋居然装的包青天一般。
腹诽归腹诽。
他立即派出两路心腹,一人三马,以最快的速度回去请示吴三桂。
……
长沙。
蒋青云整天沉湎于湘女编织的温柔乡里,但是他手底下的八旗将官们却忍不住了,纷纷请愿。
贝勒巴斯哈:
“大将军,我等请战。”
“请什么战?”
“形势一片大好,孙可望主动投效,吴三桂猛攻云南,明军此时定然顾头不顾腚,正是我军南下一举灭明的机会。千载难逢,请大将军下令。”
身后众人齐刷刷附和。
蒋青云一把推开怀里的女子,大步走到巴斯哈面前,指着他鼻子骂。
“巴斯哈,你是堂堂贝勒,按理说,你身份尊贵,我不该这样当众辱骂你。但我现在是定远大将军,我有资格当面骂你一句,你这头粗坯。”
“你懂什么战机?你如果真的懂打仗,去年就不会被李定国打的那么惨。湘江里面漂的全是咱八旗子弟的尸体,主帅被人砍了首级扒了盔甲示众,你打的什么鸟仗?你个人模狗样的夯货。”
“跪下!”
巴斯哈想起了屯齐,他双膝一软,扑通就跪下了。
蒋青云继续对着众人破口大骂:
“江西、湖南、湖北,你们亲手丢掉的三个省,本官又亲手夺回来了。”
“你们这些王八蛋居然敢来教本官打仗?本官的指挥艺术出神入化,神鬼莫测,岂是你们这些半文盲粗坯能理解的?”
“都给我跪下!”
积威之下,众人跪了一地。
蒋青云拂袖而去,转进内堂听了首攒劲的粉曲,又喝了碗药,才转出来了。
见众人还跪着。
他突然换了和蔼可亲的口吻:
“起来吧。”
“我很理解诸位想直捣黄龙的心情,但问题是你们根本没有弄懂本官的战略意图。”
“不如这样吧,我们一起共进晚餐,你们有什么意见、困惑,尽管提出来,我来一一解答,让你们理解我的苦心。”
第199章 贝勒爷,您被列入名单了
晚餐。
屋里两侧点燃了几十根蜡烛,由四张桌子拼成的长条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
蒋青云和蔼可亲地坐到了长条桌顶部。
“诸位,今日没有大将军,只有生死与共的兄弟。都坐~”
众人刚落座。
“第一杯酒,敬皇上。”
“第二杯酒,敬战死的弟兄。”
“第三杯酒,敬在座的所有人。”
蒋青云牢牢把握着全场的节奏,三轮酒毕,众人开始吃菜,气氛热烈,湘菜火辣,佐酒更欢。
双方一直以来的紧张关系稍见修复。
这就是酒桌的意义~
……
蒋青云起身,带着醉意问道:
“诸位,咱们都是刀枪里滚出来的、血火里爬出来的,你们对我有什么意见?有什么不理解的?趁着现在,大胆的讲出来。”
酒桌稍微沉默了一会。
正白旗悍将硕岱第一个起身,拱手:
“大将军,我有一事不明,松滋战役,您为何驱使八旗官佐打头阵?”
“好好,你坐下。”
蒋青云环视众人,见众人皆有困惑之情。
“看来~我们八旗已经堕落的太久了,以至于诸位都忘记了祖先是怎么打仗的了。大汗吞并周边部落时,哪次不是贵人冲在最前头?军官敢死队是我大清的优秀传统啊,可惜,你们都忘了。”
众人略显尴尬。
“当然,我也能理解。几代人了、几十年了、如今终于坐了天下,大家都想着享受。”
众人哄笑。
“适度享受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凡事得有个度,如果朝廷丢掉了荆襄,那就得和明军划江而治,战争或许要打上一百年,天下不宁,怎么享受?如何享受?”
众人肃然。
烛光下的定远大将军宛如慈父,每一句的站位都很高。
蒋青云又叹了一口气。
“松滋一战,虽然军官敢死队伤亡1000余,但我们打出了威风,打开了局面。就好比柴刀劈竹子,用力劈开第一个关节后面就迎刃而解。诸位,松滋战役之后,我军压根就没死几个人没消耗几根箭矢,就轻松收复了两个省。这些是不是事实?”
硕岱端起一酒坛子,瓮声瓮气。
“大将军,我错了,我自罚一坛。”
咕嘟咕嘟~
一坛老酒下肚,硕岱扶着桌子踉跄拱手道:“大将军,我是个粗人,以后,你指哪儿,我就打哪儿。”
蒋青云微微颔首。
……
贝勒巴斯哈:
“大将军,我还有一事不解。”
“尽管问。”
“您一战就损了千余军官,若是这样的战役多来几次,我大清就散架了,您应该知道,军官断层很难补充,断一茬,后面就很难续上。”
“巴斯哈,你的政治站位太低了。”
“还请大将军明示。”
“首先,这样的战役只需一次,敌人就垮了。其次,军官带头冲锋,可以激励八旗将士的精神,军官的数量虽然少了,但是精神却提上去了。我可以断言,一两年后,我大清军队的战斗力必定暴涨两个层级。”
“谢大将军点拨。”
巴斯哈郁闷的自罚三杯,他感觉蒋青云说的挺有道理,但是又觉得不大对劲,所以只能喝闷酒。
蒋青云瞅了他一眼,默念:贝勒爷,您被列入名单了。
……
鳌拜之弟,镶黄旗人卓布泰问道:
“大将军,下官也有一事不解。明廷内斗,李定国在广西立足不稳,东边有平南王,西边有平西王。按理说,我们此时进攻是最佳机会,但您说不是这样,下官困惑。”
“卓布泰,从军事角度来看你没有错。但你和巴斯哈一样,问题出在站位,你们俩人的站位太低。”
“还请大将军说的再明白些?”
“能驱使两藩汉军流血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让我们旗人流血呢?”
众人懵了。
不是,刚才,你不还在慷慨激昂的论证满洲旗人流血的必要性??
蒋青云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辩证!辩证!你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吴三桂手握八万兵马,尚可喜手握四万兵马,这俩马上就藩广东和云南,他俩管军,管民,管一切,甚至可以自行任命境内文武。让他俩进攻李定国,损耗他们的兵力,考验他们的忠诚,如此,对朝廷大有裨益。”
“诸位,明白了吗?”
众人齐刷刷拱手。
“末将明白了。”
“好,记住,一定要把我今日的话烂在肚子里。”
“。”
……
最后。
蒋青云起身做总结发言。
“灭明战争或许还要打一段时间,但对于我,对于在座的诸位而言,战争其实已经结束了。”
“本官希望在座的都能官运亨通,芝麻开花节节高,本官会尽量的向朝廷争取更多的晋升机会。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要多报军功,少报伤亡。”
“谢大将军。”
众人齐刷刷离座,单膝下跪。
蒋青云意味深长的端起酒杯。
“诸位,如果没有异议,就满饮此杯,今日到此为止。”
“恭送大将军。”
蒋青云走后,众人刚想各自回帐。
江北捧着一叠折子走进屋子。
“诸位大人稍候,这些是即将急送京城的折子,大将军说,请各位大人联合署名,折子的内容做了一些小小的技术性调整,以安民心,以慰圣心。”
众人传阅之后,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蒋青云居然把松滋战役死亡的一千多名军官缩水至二百人,并且把伤亡数字均匀的分摊到了一系列子虚乌有的战役当中。
譬如:
南昌战役,阵亡骁骑校5人,佐领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