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176节

  不过,郑亲王济尔哈朗却站了出来。

  “奴才是忠于大清的,忠于皇上的。”

  孝庄连忙接过话茬。

  “您是皇叔,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您呐是最明事理的。”

  济尔哈朗傲慢的点点头。

  “太后说的是。我老了,没几年好活了,可咱大清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今儿当着所有人面,就想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皇叔请讲。”

  “我大清不能学汉人皇帝那一套,皇帝乾纲独断就是亡国前兆!!!”

  咔嚓~

  殿外一声惊雷。

  冬雷!冬雨!

  ……

  济尔哈朗的声音宏亮:

  “在关外,后金那会,大汗是八旗的共主,旗内小事由各旗主自行决定。遇到大事,旗主们就聚在一起商议,互相探讨,最后由大汗拍板,带领八旗旗丁一起用命,输了,下次再来,赢了,利益均沾。”

  “因为有民主,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大清。”

  “崇祯乾纲独断,胡乱施政,所以大明亡了。大汗讲民主,事事和旗主们商议,所以大清入关了。诸位,琢磨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殿内哗然。

  顺治脸色精彩的无法形容。

  蒋青云的脑袋里,绚丽的烟花嗖嗖腾起,然后绚丽的炸开。

  草!

  济尔哈朗,罪大恶极,你这套蛊惑人心、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说辞,终究是从哪儿学的??

  吾誓杀汝!

  ……

  济尔哈朗环视太和殿:

  “我有一个想法,今日殿内多是咱满洲人。都是自己人,没有外人,不如~恢复祖制,大家举手表决。”

  “同意杀蒋的,举手。”

  说完,他第一个举起了右手。

  ……

  【笑笑生年龄大了,又是随时可能被裁员的上班族。一个可怜的体力枯竭型作家,虽灵感如烟花绽放般灿烂,但体力虚弱如隔壁老狗。坚持了一个月,存稿用尽,无奈改两更。后续故事还是很精彩,望诸位老友继续支持。】

第173章 特大喜讯,我军大败

  千钧一发之际。

  蒋青云三步并作两步窜到御阶之下,高声喊道:“同意选我做镶蓝旗旗主的,举手!”

  “你个狗奴才。”

  “狂悖,大胆。”

  “杀了他!”

  “对,把这小子揍成狗屎。”

  镶蓝旗的满洲官佐们大怒,撸起袖子就要殴打蒋青云。

  “我看谁敢?”

  索尼跳了出来,撸起袖子,眼珠子瞪的溜圆,哪儿还有一点儿病态。他身后,是同仇敌忾的两黄旗满洲官佐们。

  两边剑拔弩张。

  领侍卫内大臣鳌拜手攥刀柄,纹丝不动,好似蓄势待发的东北虎。

  ……

  孝庄此刻后背全是冷汗。

  她当然知道,蒋青云刚才这番话看似是胡搅蛮缠,实则是精妙绝伦的格挡开了必死的一刀。

  如果!

  如果刚才殿内所有人真的举手表决了,就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举手,就是明确站队。

  所有举手的人从此不可能再被皇权笼络,他们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维护“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帝,将再次变成共主。

  大清,将再回部落民主。

  蒋青云,被人千刀万剐。

  ……

  “报~”

  一名侍卫突然跑进太和殿,扑通跪下,将前线军报举过头顶。

  “有急报。”

  众目睽睽之下,济尔哈朗接过,拆开,大惊失色。

  “博洛死了?”

  殿内哗然。

  就连顺治也喃喃自语:“博洛才39,他还很年轻,好好的怎么就死了呢。”

  蒋青云和满达海再次对视,眼神几乎碰撞出了火星子。

  “姓蒋的你这个丧门星,自从你入了朝堂,咱大清的重臣一个接着一个死,兵变一次接着一次。”

  “礼亲王慎言,如果我真有这般本事,我就不会站在这里让你们凭空污蔑。”

  “怎么着?你还想咒死本王?”

  “我是大清忠臣,自然不会诅咒。若我真是丧门星,那就难说了。”

  满达海怒了,大踏步冲来,一个炮拳。

  蒋青云早有准备,一个格挡,然后出脚飞踹。

  俩人打成一团,两边打成一团。

  ……

  顺治腾的站了起来。

  “住手!”

  “朕继位之时就像今日这般剑拔弩张,太和殿差点血流成河。如今,难道又要再来一次吗?祖宗们打下来的江山,难道就这样毁在我们手里吗?”

  庄亲王硕塞站了出来:

  “臣是太宗皇帝的儿子,皇上的亲兄弟,我来说句公道话,既然都是为了大清,不如各退一步,蒋青云流放盛京,永不叙用,此事就算了了。”

  克勤郡王罗科铎:

  “皇上要以圣旨的形式昭告天下,今日就执行。”

  至此,诸王纷纷下场站队。

  唯独安亲王岳乐一声不吭,就站在那,态度不明,敌我不分,似乎今日的事情和他无关。

  ……

  蒋青云冰冷而坚硬,宛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面对乱糟糟的血管,一瞅准机会就出刀,挑断一根是一根。

  “下官请问诸位王爷执意杀我到底是为什么?因为我是明廷奸细?还是莫须有罪名?”

  礼亲王满达海脱口而出。

  “当然是因为你是奸细!”

  “可我此生从未去过长江以南,顺治二年,我才跟随父亲搬进京城,我和明廷从未有过交集,也从未得到过明廷一两银子的好处,倒是大清给了我许多的恩惠。我不明白,我做奸细图什么?”

  满达海愣住了,随即懊恼。刚才就不该回答,回答就是纠缠。

  济尔哈朗:

  “你们汉人有一种说法叫舍生取义,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为了大义,不求钱财不求好处,甘愿贡献生命。”

  蒋青云语塞,这个老东西一出手就打退了自己的进攻浪潮。

  姜还是老的辣。

  下一刻。

  济尔哈朗举起右手:

  “肃静肃静。”

  “大清是满洲人的大清,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现在,太和殿的所有人,同意流放蒋青云全家并且永不叙用的人,举……”

  坐以待毙是不可能的。蒋青云缓步后退,靠近一名御前侍卫,准备夺刀。

  流放?

  全家走不出顺天府地界,就会被人弄死。

  实在躲不过去,那就砍死一个算一个吧。

  ……

  “报~湖南衡州紧急军报,十万火急。”

  俩名御前侍卫搀扶着几乎脱力的辅国公杜努文,冲进了太和殿。

  “报~定远大将军尼堪战死,大军伤亡惨重,部分大军被困衡州,伤亡数目暂时不知。十万火急,十万火急,请朝廷速发援兵。”

  瞬间~

  顺治眼前一黑,耳鸣,视线模糊,冷汗如瀑布流下,整个人宕机了。

  巨大的打击是会让人精神崩溃的,能够泰山崩于前而不倒的人终究是极少数。

  “福临!福临?福临?”

  孝庄连呼三声,见无反应,随即扭头。

  “吴良辅,看好皇上。”

  “。”

首节上一节176/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