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真的败了。
……
湘江浮桥处。
匆匆赶回的尼堪勒马,怒吼:
“传我将令,全军突击,渡河!渡河!渡河!”
鼓声惊天动地。
“定远大将军“大纛旗率先渡河。
旗丁们欢声雷动,士气空前高涨,他们放弃了辎重,放弃了大营,牵引战马一路小跑快速渡河,人人喜悦,人人求战。
过浮桥之后,旗丁们迅速上马,举起刀枪,三五成群的向南飞奔,为了抢功,他们果断放弃了绿营步兵。
若是从空中看下去,那叫一个万马奔腾,气势如虹,杀声震天。
……
鲁莽的尼堪带着护卫营冲在了队伍的最前头。
纵马狂奔的旗丁们望着前方那杆显眼的大纛旗,眼睛血红,疯狂嚎叫,为了提高马速,他们一个个踩着马镫,上身尽量低伏,一来降低空气阻力,二来和战马同频共振。
只有贝勒屯齐稍显冷静,他降低马速,随机拦住了一名正白旗军官。
“你叫什么?”
“禀贝勒爷,末将是正白旗下佐领,苏和泰。”
“佐领苏和泰听令,带着你的人回头,组织过河的绿营兵迅速抢占衡州城,接应大军。事后,本贝勒赏你半个前程。”
“。”
苏和泰开心极了,运气不错。
他将还未染血的佩刀重新插回刀鞘,驻马湘江畔,望着乌泱泱的后卫人马渡河,渡河的秩序井然,无人喧哗,无人争吵,军容之盛,令人自豪。
此情此景,他不禁想起了妻子乌林珠。
乌林珠和京城其他旗妇不一样,即使诞下了一儿一女,也不显臃肿,不觉粗糙,脸也不大。
一想到乌林珠的细腰,苏和泰就有点激动。
他迫不及待想希望凯旋回京,好好爱福晋。
第169章 李定国再撅名王,八旗兵血染湘江
衡阳城,西南方向。
地势不算高峻的十牛山,设伏的数万明军精锐正紧张的等待着晋王最后的军令。
脚下,是宽达半里的平坦山谷。
此时,山谷里全是狂奔逃命的己方战友。
他们的身后是数百凶悍的清军骑兵,就像狼群追赶鹿群一般穷追不舍,所到之处,鲜血喷涌,猎物哀嚎。
山谷里巨大的噪音掩盖了远处的象群嘶鸣声。
战马可以噤声,战象很难,这种身躯庞大的聪明巨兽脾气暴躁的很。
山顶,李定国微闭双眼,他在默默祈祷老天爷保佑、崇祯先帝保佑、大西王保佑、所有战死的大西军将士英灵保佑。
机会只有一次!
对大西军而言,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军心,像今日这般规模的战役都不容许组织起第二次了。
赢了,逐鹿长江。
输了,大明彻底亡国,再无一丝翻身可能。
……
李定国突然睁开了眼睛。
“他们来了。”
众人极目远眺,须臾之后,远处严惩滚滚,大地开始颤抖,好似地龙翻身。
半刻钟后,清军骑兵锋线清晰可见。
一杆大纛旗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里钦命定远大将军!
在山上埋伏的明军士兵甚至站不稳脚,靠武器支撑地面,尽量维持着平衡。万骑狂奔的威力,恐怖如斯。
悍将冯双礼激动的声音颤抖。
“晋王,大鱼入网了。”
李定国脸色通红,他腾的起身,举起手中令旗,快速挥舞。
轰~
号炮响起。
瞬间,山谷两侧万箭齐发,巨石滚落。
……
明军弓箭手疯狂拉弦,箭如雨下,一旁的步卒们将身边的石滚木快速滚落。
清军阵型大乱。
坠马者不计其数。
尼堪的脑袋里炸开了无数烟花,瞬间被冷汗笼罩全身。
“不要停,冲过去。”
下一秒~
落后两个身位的旗手连同大纛被一颗跳跃的山石砸成了肉酱。
大纛倾覆,意义非凡。
山顶,明军齐声欢呼。
“晋王有令,杀鞑子,一颗首级赏5两,大官的首级赏500两,谁要是抓住定远大将军,封侯。”
“杀鞑子!”
吼声惊天动地。
……
一名骑术精湛的护纛营八旗兵果断丢掉了手里的长枪,侧身离鞍,从地面抓起大纛旗面,重新举起。
一面染血的大纛!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瞬间,他就成了所有明军弓箭手的集火目标。
只见那漫天箭矢如飞蝗一般,纵使浑身棉甲也挡不住这般密度的攒射。瞬间,他和战马被射成了刺猬。
死马压住了大纛,再也捡不起来了。
尼堪此刻极度冷静。
“冲,冲出去,再回头。”
他的决断是正确的,一旦遭遇了伏击,前队绝对不能回头,也不能停下,必须一口气冲出去,然后回头再战。
前队和后队默契配合,夹击伏击的敌军。
战马在狂奔,他已身中5箭,好在有宝甲护身,且不束腰部皮带,空挡的甲胄卸掉了大部分伤害,仅1箭刺穿了皮肉,其余4箭都成了盔甲挂件。
但,身边的护卫不断坠马,惨叫不绝,是他们挡住了多数箭矢。
……
曙光就在眼前。
山谷逐渐宽阔,一两里后即可逃出生天。
然而~
前方却突然出现了一群庞大的家伙。
由西南夷兵控制的战象集群,在静静的候着尊贵的八旗老爷们。
嘶鸣直冲云霄。
战马瞬间吓的原地飞蹄。
战象开始冲锋了,它们宛如坦克集团,迎面碾来,非人力可挡。
“大将军,你快撤。”
“不撤,死战!”
尼堪这种性子,宁愿战死也不愿撤逃,他决定战死在这里。
护卫营随同主帅,一同死战。
此时,无人再去计较往日的矛盾,黄色棉甲、红色棉甲、白色棉甲、蓝色棉甲结阵,对冲来的象群射箭。
百余息后,象群踩踏,惨不忍睹,无一具尸体完整。
……
山上的明军停止了射箭,望着己方的战象群嗷嗷的冲过山谷。
最高处~
一杆血红色的三角旗升起,这是事先约定的“全军出击”的信号。
军官们拔刀怒吼:
“弟兄们,下山,跟着晋王杀鞑子。”
乌泱泱的士兵们齐声响应,冲下百余米高的山坡,冲向北方。
“杀鞑子!”
晋王大纛,就是所有人前进的方向。
突然~
一骑从后方冲来,沿路高举一颗滴血的头颅。
骑士完全破音:“清廷定远大将军尼堪首级在此。”
瞬间,士气暴涨30点。
就连从衡州城逃出来的那些新兵也掉头捡了武器,跟在大军的后头杀回衡州。
……
李定国此刻冷静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