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168节

  ……

  “常二,你和乌林珠第一次私通是在什么时候?”

  “今年九月初。”

  “什么时辰?”

  “大概是午时,记得当时太阳高高的。”

  “在什么地方?”

  “在我租赁的四合院,西厢房的炕上。”

  “好。鉴于时隔已久,记忆未必准确。常二,你把昨晚刚发生的事如实道来。”

  “我俩见了,然后就抱在一起,脱衣裳,然后就……”

  砰!

  蒋青云怒拍惊堂木。

  “本官断案讲究一个细致入微。过程要详细,步骤要连贯,细节要充分。”

  “你俩进屋之后,有没有说话?如果有,说了哪些话?

  “又是谁先脱的?先脱了哪一件?之后又是哪一件?你俩从见面到离开,这段时间内的谈话内容、肢体动作、包括心理活动,一步也不可省略。”

  “如果你们俩人的口供对不上,那就得重新审讯,非常的麻烦。来啊,先给他上夹棍,本官一个眼色,你们就狠狠拉。”

  ……

  三刻钟后~

  一份超长的口供新鲜出炉,如果誊抄一下,几乎可当作民间艳情小说售卖,质量属上乘。

  书吏记录的满脸通红。

  两侧站立的兵丁们眼瞪如牛。

  朱国治也听的两颊绯红,他抬头望蒋青云,只见其坐姿挺拔,气定神闲,面如冠玉,眼如星穹。

  心中不由得暗赞:吾不如他,远甚。

  蒋青云阅完口供,在后面盖章一枚。

  “带乌林珠。”

第165章 荣誉谋杀,批量处决

  “带乌林珠上堂!”

  “威~武~”

  大堂两侧肃立的兵丁们的吼声,震的屋顶瓦砾簌簌掉泥。

  蒋青云错愕望去~

  只见他们一个个站立如松,眼里放光,昂首挺枪。

  仿佛在说:

  大人,如果咱大清衙门的堂审都如今日这般情节丰富、引人入胜,我们当差的饷银稍微低些也没关系。

  蒋青云摇摇头。

  穿越前,如果遇到付费级硬件软化案件,笔录都是细致入微,情节详细的。真是没见过世面。

  ……

  审讯刚过半刻钟,乌林珠的神经就崩溃了,她噙着眼泪,猛猛摇头。

  “老爷,说不出口,那种细节真的说不出口啊。”

  “大胆刁妇,做得,却说不得。来啊,给她上夹棍。”

  “副宪,且慢。”

  正白旗副都统再次试图劝阻,引来蒋青云冷冷一瞥,那眼神包含杀意。

  他的声音顿时软弱下来。

  “毕竟是旗妇啊。”

  “旗妇?丈夫在前线血战,随时可能丧命,她在家里私通野男人。副都统大人,你当着所有人的面告诉我,这样的女人她配在旗吗?”

  副都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朱国治连忙打圆场。

  “副宪说的对。如果不老实,还是要适度用点刑的。”

  ……

  夹棍拉扯,连声惨叫。

  巨大的疼痛面前,所谓的矜持就不存在了,录口供的速度比生三胎都快,一气呵成。

  把两份口供放在一起,发现私通的步骤完全对的上,蒋青云又取得了一次胜利。

  “怎么样?”

  “不可思议,真是一次完美的审案。”

  “这两份口供是分开录的,内容的真实性禁得起任何人考验。二位,来签字做个见证吧。”

  如果以为审案到此就结束了,那就太低估蒋青云的手段了。

  二次提审!!

  先询问常二,是否和其他旗女也有过私通?

  再询问乌林珠,是否有她熟悉的街坊四邻女子私通外人?

  一番酣畅淋漓的拷打之后,俩份长长的名单就出来了。

  到此为止,暂不扩大。

  当日~

  原件送进了紫禁城。

  誊抄三份附件。分别送都察院、正白旗都统衙门、以及议政王大臣会议,立马掀起了轩然大波。

  ……

  内城。

  一份小抄形式的故事在世面上疯狂传播,无数道德败坏之人私下借阅、誊抄,书名叫《乌林珠之心》。

  民间小抄和官方笔录肯定不一样,添油加醋的情节很多。

  大部分借阅的人在誊抄时都会根据个人癖好往书里加点独家劲料,也称私货。

  文学领域就是这样。

  虽然读者忍不住痛骂作者夹杂私货,但若是轮到自己执笔,一样猛猛的往里头灌私货。

  小抄,最终变成了一本厚厚的书。

  没过几天,乌林珠家就被疯狂的读者砸烂了。

  ……

  早朝。

  君臣意见一致、文武意见一致、满汉意见一致,所有的人都认为应该严惩此类案犯,以儆效尤。

  这一次~

  居然是缩头乌龟范文程带头冲锋。

  “我大清的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妻妾却在后方私通。往小里说,是动摇军心,往大里说,是动摇了国本。”

  鳌拜更加指向了这个问题的核心。

  “奴才更担心的是污染了八旗纯正血脉,这么一通乱搞,以后谁能分得清生下来的儿子是谁的种?”

  瞬间大乱。

  都是男人,谁不怵这种事。

  “肃静,肃静。”

  总管太监吴良辅多次呐喊,试图制止殿内的疯狂讨论,皆无人鸟他。在事关子嗣的话题上,太监显得特别的无助。

  殿内~

  满官的反应特别大,恐慌、暴怒、担忧。

  反观汉官,却淡定许多。

  “你等汉人可有妙招?”

  “裹小脚啊。”

  “裹脚能防这事?”

  “能,太能了。裹了小脚,人就走不远啊,乌林珠能翻墙、能奔跑,就是因为她脚板大。”

  “嘶,还是你们汉人懂啊。”

  “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啊。”

  汉官们红光满面。尤其是几位老夫子,恨不得现场开课,讲他们研究了几十年“三寸金莲”的心得。

  顺治拂袖而去,临走时留下一句。

  “交各旗都统衙门,严办!速办!”

  ……

  这是一桩事关所有旗丁切身利益的案子。

  都统衙门查案很卖力,各旗纷纷被发掘出类似的案件,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

  这一次,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各旗都统衙门罕见的没有顾及自己人的情面。

  “凡私通,一概毒杀。”

  短短十日,就秘密处决了900多名旗女、400多名包衣。

  票号的伙计常二只是个例。

  奸夫的主力军居然是包衣,这些人住在内城,经常出入主子府邸,典型的近水楼台先得月。

  旗丁粗鲁,包衣温和。

  旗丁笨拙,包衣灵活。

  旗丁不会安慰,包衣很会说话。

  旗丁经常出去打仗,包衣待在家里看门。

首节上一节168/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