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非要让我坐龙椅是吧 第186节

  中秋过后,楚岩开始正式到京营节度衙门任职。

  再次回到这个衙门,看着门口两个大石头狮子,心中感慨颇多。

  那时自己只是一个神机营的守备,进这个衙门还需要谨小慎微,心中想着的都是如何送礼,与这些大官们攀上关系。

  而如今,不过两年时间,自己竟然成了这个衙门中的二把手,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不过他并没有感慨太多,直接大步迈入。

  衙门中的各路官员都很懂规矩,见面请安,笑意盈盈。

  京营节度使、忠顺王爷也态度谦和地迎接了上来,相互吹捧了几句,便让下属官员、掌事都过来拜见。

  这些官员们自然都带了见面礼,楚岩也没有推辞,都按照套路收了。

  入乡随俗嘛,自己当年也是这样送的,如今怎么就收不得了。

  了解了大概情况之后,待到下午,忠顺王爷又提出邀请楚岩赴宴,给他接风洗尘。

  楚岩还记得那次在京营任职的时候,京营节度衙门和神机营衙门都不给自己办接风宴,后来才知道是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死人。

  兵器局里的那个几个可爱协理官要凑银子给自己办接风宴,这才化解了局面。

  可是他们最后大都死在了阴谋之中。

  楚岩回想着这些,突然道:

  “那便把毕懋康也叫上吧。”

  其他人自然依照办理,晚上接风宴上,毕懋康端着酒杯,看着楚岩,泪水迷蒙,笑道:

  “如今,真好啊!可惜那些兄弟见不着了!”

  楚岩拍着他的肩膀,笑道:

  “所以我们更得把事做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毕懋康认真点头,接着就开始说自己的兵器局正在做的事。

  楚岩知道他有几分醉意,便让他不再说,约定好过几日去找他详谈。

  席面上觥筹交错,大家都夸赞楚大人本领高强、能文能武,必能带领京营节度衙门再创辉煌。

  楚岩只是笑着简单应承。

  这些今日讨好自己的官员中,还有好些是当日自己在他们面前伏低做小送礼过的呢。

  如今局面整个反了过来,他们倒转变得很丝滑,并没有任何负面情绪的模样。

  宴会在友好、祥和的局面中结束了。

  接下来几日,楚岩只是大致安排了招兵的事,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了招安东南还寇“郑森”的事情上。

  按照当日与郑森的约定,楚岩已经派了一个营的兵力跟着他到了海岛,算是明面上的间谍,这支部队由耿新的族弟耿义带领,身上也是带了火器的。

  如今定期有情报往来。

  按照这些情报,郑森对招安表现出了好感,只是还有几个叔伯借口郑芝龙的事在反对。

  那些个叔伯平日里海寇做惯了的,杀人越货的事没少做,担心招安之后朝廷秋后算账。

  郑森来信说要等他解决族中的问题之后,便来京招安。

  为此,向楚岩提出了要火器的请求。

  “老爷,这些火器要给他么?会不会最后喂了白眼狼?”

  这种担心是对的,若是海寇拿到武器之后翻脸无情,倒把耿义的部队给灭了,不仅不会招安,反而让海寇更加壮大了。

  楚岩沉吟片刻,断然道:

  “一百支火枪而已,给他!”

  他有几分自信,一方面是自己曾经震慑过他,另一方面,他记得这个郑森后来有另一个名字,叫郑成功。

  似乎是个忠臣。

第149章 东南海疆招安之事

  “楚爱卿,听说你给了那郑森一批火器?”

  大明宫的御书房里,崇光帝单独召见楚岩的时候先是询问了东南海疆的郑家招安的流程和准备情况,谈论一会之后,忽然问道。

  这相当于是一个突然袭击。

  楚岩给郑家的火器是通过私下的关系送的,本来就不想惊动其他人,秘密把这个事做了,不影响明面上的招安。

  也并不太害怕郑森反水,一方面是他对应着另一条历史线上的一个忠臣;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在郑森身边布置了手段。

  不仅有明面上一个营的军队,还有郑森本部军中也埋下了不少的暗子。

  真要撕破脸,楚岩就不得不在去江南一趟,好生收拾他一顿了。

  现在已经把这个时代技术许可的战舰图样给了江南的造船厂,只要再有几年的时间,便可以组建一只这个大炎周围地界上无敌的海战舰队。

  不过,

  送火器的事竟然有人告知了陛下。

  而陛下引而不发,在这个时候突然询问,这态度似乎有点微妙啊!

  楚岩心思电转,只是顿了一瞬,随即肃然道:

  “回禀陛下,当日陛下旨意,招安东南海疆郑家的事由臣全权负责,臣以为这等小事并无关招安大局,便没有劳烦陛下。

  “说到底,不过是一批不堪大用的火器而已,数量也只有一百来支,正好可以用来表明朝廷招安的宽大态度。”

  崇光帝表情木然,面色阴沉,显然没有被楚岩说的理由打动,道:

  “楚爱卿依然认为,那郑家当真想要招安?这招安之事还能进行下去?”

  听到这么一番问话,楚岩已经知道陛下如今的态度是受谁的影响了

  武勋、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的事,楚岩整治他虽然证据确凿,又有“开疆拓土”和千万两税银的大功,不仅没有受罚,还升官一级。

  不过,南安郡王那边也没有真正追究他的什么罪行。

  只是轻轻地遮掩了过去,南安郡王去世之后,立刻荫庇了他的嫡长子为新的南安郡王。

  这南安郡王府原本的根基就江南,所有势力的基础就在于平定海疆。

  若是海疆的海寇都被平定完了,那这个郡王便成了闲散郡王,权势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在江南的暗线也多,多半是得知了这个消息,然后乘机进了谗言。

  楚岩肃然道:“郑家虽然身在海疆海岛,却也不是化外之民,渴慕圣化已久,定然是真心要招安的!”

  迎着陛下质询的眼神,楚岩慎重道:

  “臣愿意以身价性命担保,此次招安之事顺利,陛下定然会开疆拓土,名留青史!”

  他说得认真又决然,崇光帝终于嘴角带笑,轻轻点头。

  他要的就是楚岩现在这样的态度,

  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楚岩与武勋、与南安郡王死斗,他是支持的,不论谁占上风,对自己都有利。

  楚岩占上风最好,毕竟这是自己手中的一把好刀、一条好狗。

  可又不能让楚岩过于张狂,要时刻告诉他,他只是一把刀、一条狗而已!

  必要的时候提一提绳子,便可以勒死他。

  “身家性命担保”!

  很好!

  崇光帝对楚岩的担保之说不置可否,没有说这算是军令状,也没有说不必如此,一切都可以事后再说。

  不过,这个“以身价性命担保”的话儿,当天晚上就传到了许多有心人的耳中。

  他们听罢,心中大喜。

  似乎又找到了一条整垮楚岩的好法子。

  楚岩这边也不得不增加布置,紧急派遣耿信前往江南。

  ……

  海疆台岛,郑家府邸。

  如今的台岛还是无主之地,没有人占据全境,西洋商人占据了几个海港,郑家也占据了几个海港城市。

  靠近北面的一个良港便是郑家如今的老巢。

  在郑家的祠堂中,郑森的几个叔叔伯伯都很严厉地斥责招安之事。

  郑森与他们理论一番,知道这几个叔叔伯伯并不是不知晓大势,只是因为个人私利才出言反对,并没有太多好谈的。

  只是这帮人占据了郑芝龙之死这个大义。

  “老家主尸骨未寒,新家主不是想着怎么报仇,反而想着招安、认贼作父!”

  “咱们当海寇当得好好的,无比快活,何必投靠朝廷,受那一份鸟气!”

  郑森面对这诸多的指责,诚恳道:

  “招安之事,我们还只是在讨论之中,并没有最后定下,只是一条有利的路而已……”

  他放缓了态度,也让其他人的态度变得和缓。

  郑森知道这些人说得都有道理,但他却知道,自己若下活下去,只有招安这一条路。

  因为朝廷中有一个楚岩!

  那简直就是一个天神!

  不可战胜!

  上次败退回来的海寇大多人都以为是自己逃出来,率领他们撤退、路上还打了几场大胜仗,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所谓的出逃只是楚大人有意放纵。

  那所谓的胜仗也只是楚大人在借他的刀而已!

  不说楚大人自己那神鬼莫测的武力值,就他军队中的那些火器就足以压倒任何敌人。

  ‘只要楚大人答应的火器到位,就可以与这帮人彻底说清楚了!’

  他叹了一口气,知道此事无法挽回。

  又一次没有结果的争论之后,众人就准备退出祠堂,各自回家。

  正在这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来了一飚军队。

  他们的着装打扮与其他海寇军队迥异,甚至铠甲、手里握着一柄火器,腰间挂着弩箭。

  “郑大人,你向楚大人请领的火器给你送来了!”

首节上一节186/1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