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在手,直接平推过去了,不讲那么多弯弯绕绕。
可要是能这么简单,赵匡胤又为何要专门让赵德秀跟随潘美一起回京呢?
迎着赵德秀胸有成竹的目光,潘美轻咳一声缓缓说道:“魏公在朝野上下颇有声望,陛下不希望在大庭广众下,做出一些对魏公的有辱斯文之事。”
不想在大庭广众下?
那就是要暗摸摸的咯。
想到方才潘美谈及魏仁浦醉心公事,哪怕是在新年佳节期间,这几日也一直在枢密院办公的情报,赵德秀眉头一皱问道:
“父皇是想我将他给骗出枢密院?”
尽管骗一字用的有些不文雅,可潘美还是点了点头。
见潘美还真的点头了,赵德秀瞬间有些无语。
魏仁浦是公认的能臣,他又不是崇元殿内那位八岁稚童,可能给他一根棒棒糖就跟你走了。
想要将魏仁浦给骗出枢密院,谈何容易?
赵德秀一时之间感觉到有些头疼。
而就在赵德秀扶额快速思索的时候,石守信来到身前与潘美说起了昨夜魏仁浦召他的事。
在得知此事后,本来还带着愁眉的赵德秀激动的握住了石守信的手。
“叔父,你可帮了我一个大忙了!”
赵德秀突然的激动表现,惊了石守信一下。
得亏是眼前紧紧握住他手的是赵德秀,要是旁人石守信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在石守信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赵德秀又伸出另一只手抓住了石守信的左臂。
眼下石守信两臂在手,定无法脱身。
“叔父,侄儿想向你借一人,请叔父恩准!”
长辈被晚辈缠上,一般是不会有好事的。
这不,没有任何铺垫,赵德秀已经开始提请求了。
赵德秀用炽热的目光看着石守信,看的石守信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就算是叔侄之间,也该有点距离感吧。
不过想到赵德秀眼下身为皇长子,却还是如往常一般一口一个叔父亲切的叫着,心中受用的石守信一边心中吐槽,一边嘴上却大方的说道:
“你想要谁,都给你。
先放开,先放开,好多人看着呢.”
枢密院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先唐时期。
而随着局势的发展,枢密院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
及至今朝,枢密院已几乎成为与中书门下同等地位的中央权力机构,主掌军事。
因枢密院的重要性,枢密院的官署是设置在皇城之中的。
今天是大年初四,按照仪典是皇帝再一次举行庆贺朝会的时候。
不过相比于觥筹交错,莺歌燕舞的庆贺朝会,魏仁浦当下更关心北方的战事。
由于挂心北方的战事,魏仁浦不仅推脱了今日的朝会之情,自昨日大军出征后他便一直待在枢密院中,等着前方的情报进一步传来。
当正月初一从北境传来北汉、契丹联兵进犯的消息后,魏仁浦是大周朝廷中少数保持冷静的人。
魏仁浦本来想着要派人进一步查明,再派军出征。
可王溥、范质二人却因恐惧强令赵匡胤尽快率军出征。
王溥、范质二人会恐惧也可以理解,当初世宗继位时北汉、契丹就曾联兵进犯过,那一战差点让大周亡国。
今大军出征木已成舟,魏仁浦只能寄希望于赵匡胤能从前方传来新的军情。
唯有足够的情报,他才能依托自身的智慧做出精准的判断。
想着想着,魏仁浦用揉了揉眉心提振了一下精神,而就在魏仁浦打算继续处理公务之时,枢密院内的一位官吏带着一名将校匆匆来到他的身前。
魏仁浦认识这人,这名将校正是石守信的副将。
想到昨夜他召石守信,石守信却称病不至的事,魏仁浦的脸色就变得了然。
昨夜他召石守信前来,是想问询一下城内的城防之事,可石守信昨夜以病症在身的理由推脱不来。
对于这一点,魏仁浦目前心中尚未有疑心。
前几日石守信就已经称病不朝,官家亦派太医前往府邸抚慰过。
要不是石守信抱病在身,这一次出征他是要随军的。
今日石守信的副将前来,应该是代替石守信向自己解释一番。
怀着这想法的魏仁浦,温言对石守信的副将问道:
“石将军的病情可好些了呢?”
没想到副将接下来没回答魏仁浦的关怀,却向魏仁浦透露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赵殿帅派长子回城,有要事要向府尊汇报!”
一听到这话,魏仁浦顷刻间意识到大事不妙。
新书期期间每日2更,喜欢这本书的话,希望大家多多评论,尽量追读。
这两者对新书很重要,敬请大家支持。
第9章 旧朝终声
由于敌人来犯的消息事先并未查证过,所以这一次数万禁军出征的事魏仁浦一直有着疑虑。
倒不是说魏仁浦事先觉察出了赵匡胤的谋划,恰恰就是毫无头绪的危机感才是最可怕的。
在不知道真相的前提下,暗中在酝酿阴谋的可能是赵匡胤,但更可能是驻守边疆的李筠及李重进等人,或者是那目前驻防皇宫的韩通!
要知道在郭威在世时,身为郭威外甥的李重进曾积极与柴荣争储过!
从石守信副将口中得知,赵匡胤长子赵德秀带回了重要消息后,魏仁浦心中对李筠及李重进等人的猜忌心越发深重。
人家都将儿子派回来报信了,魏仁浦还有什么理由去怀疑赵匡胤。
而以赵匡胤的身份,他要是发现了什么事,本大可以光明正大传回朝廷,何必要让长子回来?
除非赵匡胤认为那个消息不能轻易泄露,所以只能让不起眼的却又可以信任的赵德秀回京。
至于赵德秀回来后为何会先来找自己?
这一点实属正常。
自己身为枢密院府尊,又是三位大周三位宰相中唯一懂军事的人,先来找自己的确是最好的安排。
那么赵德秀带回来的会是什么消息呢?
魏仁浦想起郭威对他的知遇之恩,当今主少国疑最是凶险,他决不能让大周出事!
匡扶大周以报郭威的想法,无形中进一步影响了魏仁浦的判断。
往日里一向镇定的魏仁浦这一刻也不免急切起来。
魏仁浦连忙问石守信的副将道:
“赵德秀现在何处?”
“就在宫城内的一隐秘处,我见他的身上似乎有伤。”
既是有机密带回,为了防止走漏风声,不直接来枢密院是正确的做法。
而在听到赵德秀负伤后,魏仁浦的情绪愈发急切。
赵公子,你可一定要撑住呀!
“快带吾去!”
当魏仁浦跟着石守信副将走出枢密院后,他才发现外间的天色已完全亮了。
心中估摸一下了时辰后,魏仁浦知道在崇元殿的庆贺大典很快就要开始了。
魏仁浦当下没心情在那庆贺大典一事上多加思考,他正紧紧跟在石守信副将的身后,朝着一处走去。
不久后魏仁浦就被石守信副将带到了宫内一处废弃的庭院外。
还没等魏仁浦反应过来,本该引路的石守信副将却直接打开院门快速消失在了他的面前。
就是这一不寻常的举动,瞬间引起了魏仁浦的警觉。
察觉到不对的魏仁浦,转身就想走。
只是当一只鸟进入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瓮中后,哪怕他是凤凰,又怎能插翅而逃呢?
几乎是魏仁浦转身的瞬间,在庭院内就有一支数十人的精锐跑出将他给包围了起来。
看着包围自己的军士,皆身穿禁军服饰,魏仁浦惊得身体不由得退后了两步。
这时的他如何还能意识不到,他是被石守信给诓骗了。
而以石守信与赵匡胤的关系,魏仁浦顷刻之间心中有了一个让他如坠冰窟的判断赵匡胤很可能反了!
在之前众多的怀疑对象中,赵匡胤虽然是嫌疑较低的,但魏仁浦深知一旦他反叛,造成的危害性才会是最大的。
可魏仁浦到底经历过许多风雨,他很快便冷静下来。
“赵殿帅的动作可真快,昨日出征今日就发动叛乱。
只是赵殿帅以为控制住我,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听说赵殿帅帐下有三大智谋之士,不知今日策划这一切的是哪位呢,何不出来一见?”
魏仁浦说这番话时,眼睛正死死盯着大门虚掩的庭院之内。
他知道设计诱捕他的主谋,很可能就在那里。
而直到这一刻,魏仁浦都不认为他一定保不住大周。
五代乱世,是个君臣义绝的时代,忠于主上在当世是个奢侈的品质。
赵匡胤的部属跟着他造反,大多都是为了荣华富贵。
只要没有忠义的品质在,单从利益方面考量的话,魏仁浦认为凭借他的三寸之舌未必不能说动那个主谋。
等他能回到枢密院,手握调兵之权又善于谋划的他,定还能再一次力挽狂澜!
在魏仁浦话语的说动下,庭院的大门应时打开。
随着几名禁军的侧身,魏仁浦可以顺利看见庭院内走出的是何人。
不是他想象中的赵普、沈义伦等人,而是一位少年模样的人。
“你,你”
看着眼中的那位少年,魏仁浦再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