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35节

  李杜若几乎是被身旁的宫娥带着走的。

  今日突然发生的一切,让她的思绪都处在混乱中。

  清晨宫内有一批内侍到来,告知她已被选为皇长子妃,而后就是内侍及宫娥对她的上下忙碌

  现在想来,哪怕盛大的定亲队伍就在身前,李杜若还宛若处于梦中一般迷糊。

  而让李杜若更加没想到的是,当刘温叟读完诏书她正要接过纳征信物时,人群中不知是谁看着雍容华贵的李杜若喊了句“真太子妃也!”,一下子间周围人群的情绪更加亢奋起来。

  数十年来,中原百姓都未听过“太子”这一称谓,更何况“太子妃”呢!

  乱世数十载,人心思定,而太子身为国本,就是政局稳定的最大信号。

  在心中的亢奋与期待下,人群中高喊“太子妃千岁”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周围的商铺还自发的纷纷燃放起鞭炮庆祝。

  漫天飘起的满红纸屑,随风飞舞落在了青石板上,宛如铺上了一层红毯。

  听到那一声声太子妃后,暂且不提李杜若的无措,刘温叟被吓得几要晕厥。

  “太子妃”尊称,岂能轻喊!

  刘温叟朝着张琼投去了求救的目光,只要张琼一声令下,数百禁军足以弹压住那一声声欢呼。

  可面对着刘温叟的求救目光,张琼选择抬头看天今日皇室大喜,不宜杀生。

  处于人群中的赵德秀,一边听着热闹的欢呼声,一边看着不远处的李杜若。

  嗯,腿是挺长。

  心满意足的赵德秀,正要转身离去前往魏府,不料一句老汉的唏嘘却传入他耳中:

  “观皇子妃仪态,皇长子日后恐要夜夜沉迷咯!”

  听闻这话,赵德秀差点跌个跟头群众之中有坏人呀。

第44章 魏府会谋

  在呼延赞的一路护卫下,赵德秀顺利挤过重重人潮,来到了魏府外。

  向魏府门房告知身份后,不久后魏府便中门大开,接着月余未见的魏仁浦一脸笑意地出来迎接道:

  “今日真是双喜临门。”

  魏仁浦一拜将赵德秀迎入府中。

  “何谓双喜?还望老师告知。”

  自己拜访当一喜,赵德秀不知另外一喜为何。

  在赵德秀的疑惑下,魏仁浦抚须笑道:

  “方才阵阵庆祝太子纳妃的欢呼声,老夫在府内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意识到魏仁浦言语中的深意,赵德秀摆摆手淡然道:

  “百姓一时欢呼谬言,老师何必当真。”

  从方才的欢呼声,赵德秀感受到了百姓渴望太平的真诚诉求。

  可乱世之中,百姓的诉求很难对局势起到什么大的影响。

  否则天下早就太平了。

  见赵德秀没在百姓的欢呼声中,失去了理智的判断,魏仁浦脸上笑意愈浓。

  在为赵德秀带路的时候,魏仁浦察觉到赵德秀身后跟着一位沉默寡言的虎将。

  魏仁浦不禁指着呼延赞说道:

  “近来城中有殿下“三箭收呼延”的美谈,想来这位便是那呼延大将了。”

  呼延赞久处禁军,往年听过魏仁浦的大名。

  听魏仁浦称他为大将,他黝黑的脸庞瞬间浮现几分赤色。

  “魏公,某担不起大将之称。”

  察觉到呼延赞的羞愧后,魏公正色道:

  “一时的寒微算不得什么,我当年家境贫寒,更非科举出身。

  可今日的我,难道还能称的上寒微吗?

  你是人才,今得遇明主,显达之日不会远的。”

  魏仁浦拿自身经历激励呼延赞,让呼延赞感激不已。

  赵德秀在一旁听着魏仁浦对呼延赞的激励,嘴角露出笑意。

  赵德秀何尝看不出,这是魏仁浦在帮他安呼延赞之心。

  若是以往,赵德秀免不得出声感谢。

  至于现在么,赵德秀与魏仁浦对视一眼后,便双双露出笑意。

  越过几重回廊后,魏仁浦引着赵德秀进入了一处房内。

  “殿下稍待,我已命人去召卢多逊。”

  今日难得有出宫的机会来魏府,赵德秀自不会只是为了叙旧这么简单。

  班底初创,是时候召集一下商量要事了。

  在等候卢多逊到来的时候,魏仁浦对赵德秀说起了一件趣事。

  “前段时日,有位名为吕端的年轻人来府中拜谒。

  我那时以为,他如寻常子弟一般,是来为我门客以求举荐之机的。

  没想到那年轻人想投的,却是殿下你。”

  “哦?”

  魏仁浦的话,让赵德秀来了兴致。

  见赵德秀对这件事颇有兴致,魏仁浦继续说道:

  “老夫暂且将他留在府中,并派人去查了一下他的身份,发现他竟是开封府判官吕余庆胞弟。老夫还查到吕余庆的身体一直不好。

  吕端投效之心,当不会有假。”

  魏仁浦身居高位多年,想要调查出吕端的底细不难。加上他本人智谋出众,有着足够情报下,足以推断出吕端是否真心。

  这就是有一个谋主辅佐的重要性了。

  听完魏仁浦的判断后,赵德秀颇有意动。

  “老师,是以为吕端可用?”

  赵德秀的询问,让魏仁浦有所犹疑。

  组织了一番言语后,魏仁浦说道:

  “吕端投效之心不会有假,可近日来,老夫并未发现他有何出众的地方。”

  魏仁浦这话还算委婉了,若按真心话来说,魏仁浦觉得吕端有些呆。

  魏仁浦的犹疑,并未打消赵德秀对吕端的兴趣。

  初听吕端这名字时,赵德秀就有些耳熟。

  思索下,赵德秀想起吕端是历史上赵光义的托孤之臣。

  赵光义识人的眼光还是有的,能被他委为托孤大臣,吕端的能力不会差。

  “老师,你让人将吕端召到房外,一会事毕后我亲自见见他。”

  赵德秀的吩咐,魏仁浦很快派人去办。

  而随后没多久,卢多逊就火急火燎的来到房内。

  卢多逊来到房中后,便见到上座坐着一位年轻人,机敏如他,自然猜出了赵德秀的身份。

  “臣卢多逊,拜见殿下。”

  卢多逊赶忙对着赵德秀行了大礼。

  卢多逊礼还未行完,一双宽厚的大手就抓住了他。

  不知何时,赵德秀竟已屈尊来到他身前。

  “无卢卿相助,我还不知何时能出宫。”

  说完这句感谢的话后,赵德秀紧紧握住卢多逊的手将他带至一处座上坐下。

  “今日议事,还望卢卿畅所欲言。”

  手被赵德秀抓住的那一刻,卢多逊的内心就已颤动。

  在他来魏府的路上,此起彼伏的“太子妃”欢呼声,早就让他感到欢快不已。

  皇长子成为皇太子,果是人心所向!

  赌徒,总是善于自我提供情绪价值的。

  自觉被“皇太子”看重的卢多逊,连感激涕零道:“臣定竭力思虑,为殿下谋划。”

  待卢多逊坐下后,赵德秀又将目光看向要出门守卫的呼延赞:

  “呼延兄,去门外作甚,来我身边。”

  说着赵德秀便朝呼延赞亲切的招手。

  呼延赞心思通透,他知道赵德秀一会是要商议要事。

  可让呼延赞没想到的是,赵德秀商议要事时竟不想避开他。

  这是赵德秀信任他最直观的表现。

  赵德秀当下的信任,让呼延赞想起了以往所受的委屈与轻视。

  强烈对比下,身为壮士的呼延赞都难免有些感动地红了眼眶。

  为不让赵德秀失望,呼延赞大步流星走到他身后站定,宛若一桩门神般。

  身后有虎将宿卫,让赵德秀语气轻松地说道:

  “吾若执弓,呼延兄执槊,天下再大,吾都大可去得!”

  赵德秀的夸赞与器重,让呼延赞的胸膛不经意间变得更挺直了些。

  夸完呼延赞后,赵德秀便开口说道:“李筠反迹愈发明显,要不了多久,北地定有烽烟传来。”

  “吾想为大宋出一份力,不知汝等有何教我。”

  赵德秀在己方的小小班底面前,正式发出了冲向帝位的第一声呐喊。

  赵德秀话音刚落,卢多逊率先出拜。

  与此同时,门外吕端一步一步走来。

首节上一节35/1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