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往南边贩卖的牛羊驼马也是众多,
他市易赚的钱太多,根本就不愿意南下抢掠,甚至不想破坏跟南人关系。”
康苏蜜直接攻击突利小可汗。
康苏蜜是粟特胡,他的背后就是突厥汗国内的诸多粟特胡部、胡商,现在突利小可汗跟唐人大肆贸易,甚至垄断了不少汉人紧俏商货在草原的经销,这实在是大大侵犯了粟特商团的利益。
现在抓到机会,自然要攻击突利。
康苏蜜带头提出,要加强中央集权,效仿南边汉人国家,突厥那些小可汗、设,以及诸部的颉利发、俟斤、酋长等,都得要完全服从汗庭。
在各个小可汗、设、颉利发、俟斤们的领地上,要设立吐屯等官员监护、征税。
颉利捏着酒杯,
“继续说,”
“大汗,我们突厥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我们的骑兵。而骑兵强大,靠的优良的战马。
唐人缺马,也就缺少精锐的骑兵。
我们要想压制住唐人,首先就得把优良的马匹控制起来,各部落不得私自与唐人交易马匹,尤其是能做为战马的好马。
其次,骑兵是我汗国根本,因此得由可汗选派将领,统领、指挥。”
原本突厥全民皆兵,打仗的时候,各个部落征召青壮,带着弓刀等参战。
各部的大小首领,就直接是军队的各小军官。
而现在,
康苏蜜等达干,居然提议要军政分开。
各部落的首领,平时各管着自己的部落、牧民,但统兵指挥,得可汗另派将领。
这个将领不一定就是各部的大小头领们。
而更可能是由可汗从汗庭授派的各级将领。
这些将领,只听从可汗和汗庭的命令。
比如东部的突利小可汗,管理着汗国的东部地区,甚至还兼管着奚、契丹、几个附庸部族。
现在东部的突厥部落、奚契等附庸,部众兵马都是归突利统领,今年突利就找理由不来参战。
如果统一兵权,
那在东部突利辖境,编制兵马,从汗庭调派将领前往统领,平时也负责监视突利,并征收税收等,闲时还能组织训练军队。到了战时,他们统领兵马,受汗庭统一调派指挥。
这个提议,颉利很喜欢。
“再则我们突厥汗国,得建立起完善的税赋制度,不仅是各部首领得向可汗纳贡,
所有的部落牧民,也都该向可汗交税。”
统一税赋制度,增加汗庭财税收入,
这样才能更好的统治突厥,训练兵马、打造军械。
康苏蜜提出,突厥牧民不仅要纳税赋,还得服劳役,要学习中原汉人国家模式。
他甚至都已经拟好了一些税目,畜牧税、金银税、商税、关税、草税等等。
畜牧税又称为牛腿税,每养一头牛,牧民交四分之一的税,其它牲畜也是如此。
“我们要把突厥各部的帐户人口数量清查,然后编立军府,把突厥汗国划设东西南北中五大军区,每军区再下辖东西南北四个万户府,每个万户府下再辖十个千户所,
这样我们就有五军区、二十万户府,二百个千户府,拥有一支二十万人的精锐大军。”
“大汗分派将领担任军区总管、万户长、千户长等,就能统一指挥。”
这是抢夺那些小可汗、设、颉利发、俟斤等的权力,但颉利很心动。
自己委任的将领,肯定比那些分封的小可汗、设等,更好调派。
也有几位达干,则认为要完善汗庭中央,也要仿制中原汉人国家,也建立起类似三省六部这样的中央机构,来协助大汗管理整个汗国。
中央集权、统一税赋、统一兵权。
颉利听得很兴奋。
要是真能做到这三个,那他这个大汗,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大汗了。
颉利准备先拿侄子突利小可汗开刀,这个家伙跟唐人私下贸易,赚的盆满钵满,却一点不上贡,而且今年的两次南下,他都找各种理由不来,甚至他麾下的部落兵马也没来几个,随便派了点奚、契丹附庸部落兵前来,
颉利不爽许久了。
眼下兵败而归,权威受损,倒是正好拿突利立立威。
“选一位达干,拿我的金箭前去东部,召突利前来定襄汗庭。”
“让他带上该缴的税赋。”
康苏密趁机进言,“以后汗国统一设立边市,派专门的官员负责对外贸易,各部不得私下贸易,否则视为走视,一经发现,必将严惩。”
“对,统一设立边市,由汗国派官员负责,各部不得私下贸易。”其余达干们也都纷纷赞成。
颉利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很是高兴。
而达干们又有人提议,划设了五大军区、二十万户府、二百个千户所后,各部兵马都要由汗庭选派将领前去统兵,
各部小可汗、设、颉利发、俟斤等,若无可汗的金令箭,以及各将军的印信,都不能调动兵马,更不得出辖界”
颉利已经在幻想着,待他改革完成,汗国实力定然大增,那到时再南下攻唐,
便不会如以前一样乱糟糟的各自为战,
甚至出现如思结部那样,私自与唐将媾和撤兵的情况。
颉利总觉得,突厥兵虽众,骑兵虽利,可每次都没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诸部只顾着抢掠,一遇到劲敌,都只顾着跑。
更有如突利这样的,完全不听号令,只顾着自己跟汉人贸易,闷声发大财。
外面北风呼啸,
雪花飘飘。
颉利端着酒杯,待明年夏天,战马膘肥,他便要再调兵南下,一雪前耻。
到时李渊求和他都不答应。
“报!”
大帐被掀开,寒风夹着雪花猛的灌了进来。
一名附离狼卫脸冻的通红,胡子眉毛都结了冰。
“禀大汗,唐军,唐军李逸杀过雁门关,马邑苑君璋降唐,他们里应外合,把驻守马邑的我突厥一万部众,全给歼灭了!”
“夹毕特勤阿史那思摩等亦全被俘虏!”
“唐军,唐军已尽取云朔,”
“他们,他们的前锋骑兵,还已经越过了长城,直奔定襄汗庭而来!”
颉利可汗手中的杯子掉落地上,
酒水洒在了那名贵的波斯地毯上。
颉利感觉心头发紧,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脑中一片空白,甚至一时都忘记了思考。
“大汗!”
颉利在康苏密等达干的呼唤下终于回过神来,
“唐军前锋多少兵马,带兵的可是李逸!”颉利发问,声音尖锐。
“已探得唐军中有尉迟、秦、罗、程诸面旗帜,未见李逸旗帜。”
颉利喃喃道,“尉迟、秦、罗、程,那定是尉迟恭秦叔宝,还有罗士信和程咬金,”
他长吸了一口冷气,很多不好的回忆又浮上心头。
太原、晋祠,
难老泉畔的黑夜里,
正是李逸带着这几员猛将,五千精骑一百六十里奔袭,杀的他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该死的唐人,这是又要再来一次吗?
胆子越来越大了,居然要奔袭定襄汗庭。
马邑到这里可是四百余里。
这里可是突厥汗庭!
他们怎么敢的!
“传我金狼令箭!”颉利声音都颤抖着,“速召各部前来定襄汗庭集结,
本汗要让他们有来无回,一个都别想回去!”
第616章 两难的天子
风雪交加,
红旗在风雪中猎猎飞舞。
尉迟恭望着眼前的关隘,若非苑君璋投降,让这处关隘也随之落入唐军之手,想要过关可不易。
他眼前的雄关,便是通往定襄汗庭的重要关隘,白狼关。
“北朝称之为苍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此地数水复合,河流较大,草木丰沛、大雁、苍鹤经常迁徙停留。”
突厥强盛,汗庭南迁阴山之下,
此处关隘,也被称为白狼关,关城上,常悬白狼纛。
近些年,突厥人每每入寇,主力都经此往返。
尉迟恭是朔州人,对此关很熟悉,年轻时曾跟着商队走西口,就是出此关,到河套草原上去做买卖。
贩过牛马,也卖过针线。
曾经大隋还强盛时,这处关城上可没有白狼旗,那时这里有隋军重兵把守,突厥人根本不敢乱来。
倒是商货不绝,十分热闹,守关的将士光是收过路商人好处,都肥的流油。
风雪中的白狼关,
地形险峻,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庙头山,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个半圆形围墙把白狼关围在里边。
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
构成了一道宽六七十丈,长六七里的天然险关。
隋朝开皇年间修建的土堡,方圆二里,高三丈五。大业年间,又筑新堡一座,后来在两堡中间,门东西筑墙,将两堡合二为一,前后开门四座,周围五百四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