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则是跳了起来,情绪激动的叫道:
“陛下是天子,自有上天护佑,臣相信陛下定能长命百岁。”
“你就放心吧,陛下回邺城后就好好歇着,灭魏之事就交给臣便是。”
“一年之内,臣定灭了伪魏,斩下曹贼的首级献于陛下!”
张飞的心意刘备自然欣慰,只是这份一年灭魏的狂言,却是不以为然。
“翼德,伯温,朕听你们的,回京之后好好休养身体,这灭魏的收尾之战,朕交给你们便是。”
“不过翼德啊,现下曹贼虽只余二州之地,我们却也万不可轻敌,你想一年灭魏,只怕是太过乐观了。”
听得刘备提醒,张飞挠着脑壳憨憨一笑:
“一年灭魏臣是有点说大话了,臣就是想说臣定会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灭了伪魏,好让陛下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嘛…”
刘备笑了。
左右众臣也都跟着一笑。
御帐内的气氛,随之也轻松了下来。
“灭魏朕是一定要灭的,不过朕也不能不服老,这场病也让朕忽然明白,该是立太子的时候了。”
刘备话锋一转,出人意料的忽然提及立太子之事。
众臣神色微微一震,很快安静下来。
萧和明白,老刘这是要为大汉的将来做准备了。
到了这个年纪,倘若哪天突然重病倒下,身有不测撒手而去却未事先立太子,国家岂非要生乱?
你未立太子,刘永和刘理二王,就皆有继位的资格。
二王的背后,又各有一批朝臣的支持。
到时为争帝位,二王手足相残,群臣对立相攻,国家岂不是顷刻间就乱了。
老刘身为一代雄主,自然不可能给后世埋下这么一颗大雷,留下这等乱国的隐患。
所以,他必须要在身体还算硬朗的情况下,提前立了太子,消除隐患。
“伯温,你以为,鲁王和梁王之间,朕当立谁为太子?”
刘备期许的目光,望向了萧和。
所有人皆知,论亲疏关系,萧和可能比不上关羽和张飞这两位天子义弟。
可若论在群臣中的影响力,论天子的言听计从程度,萧和却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人。
刘永和刘理二王,萧和举荐谁,天子多半会毫不犹豫,就立了谁为太子。
萧和的回答,极有可能将决定谁做大汉下一任的皇帝!
众臣屏气凝神,目光齐刷刷聚向了萧和。
萧和迟疑了一下,却是拱手道:
“臣以为,立谁为储君,该当陛下圣心独断,非是臣所能妄议。”
“陛下此问,恕臣难以回答。”
众臣紧绷的神经随之放松。
刘备也叹了口气,眼中掠过几分无奈笑意。
萧和的回答,与他几年前那一次询问一样:
立谁为储,你自己看着办,我这个做臣子的没意见,不参与,不站队。
萧和有意不想卷入立储之争,这份心思刘备自然也能理解,便不好再逼问。
“翼德,你以为,朕当立谁为太子?”
刘备的目光,又转向了自己的义弟。
张飞显然没萧和那么多“心眼”,想也不想,直截了当道:
“陛下,这可是你问臣的,那臣就说了。”
“依臣之见,陛下当立梁王为太子。”
众臣眼神皆是一动,彼此迅速对视过一眼。
这可是张飞在公众场合,首次表明态度,明确支持立梁王刘理为太子。
张飞既是天子义弟,又是大汉骠骑将军,身份有多贵重,说话有多份量,众人岂会不清楚。
有张飞的举荐,梁王刘理被立为太子的希望陡然飙升啊。
“翼德,你为何认为梁王更适合做太子?”
刘备继续问道。
“梁王精通骑射,熟读兵法,武略方面极有天赋,且在文治方面也极有建树,这些陛下和众臣们也是有目共睹。”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才略过人的皇子,自然才配得起我大汉太子之位啊!”
张飞也是心直口快,半点没有拐弯抹角,很直白的道出了自己举荐刘理的理由。
刘备轻捋着细髯,微微点头:
“论文才武略,理儿确实是更胜一筹,只是…”
刘备话没有说下去,眉头却微微暗皱,眼中闪过一丝顾虑。
旁人没有觉察出来,萧和却看得出来,老刘在顾虑什么。
去岁夫人关银屏曾告诉他,自己那老丈人关羽,曾私下里面见刘备,劝说老刘立鲁王刘永为太子。
老丈人的理由是,鲁王虽文才武略不及梁王,却性情敦厚宽和,于品行上要胜于梁王。
将来天下一统,逆贼皆已被扫除,二世守成之君其实无需有雄才大略,更当看重品行。
这件事,乃是关羽私下奏请,除了他这个女婿外,哪怕张飞也不曾知晓。
现下的局面则是,二弟关羽举荐鲁王为太子,三弟张飞却举荐梁王为太子。
在立储这件事上,两位义弟就此产生了冲突。
这就让老刘为难了。
就在刘备左右为难之时,白卫匆匆而入,将一道诸葛亮刚刚亲到的奏表献上。
刘备心思皆在立储之事上,只随手接过,心不在焉的拆了开来。
扫过一眼后,刘备眼眸中陡然间涌起惊喜,猛的坐直了身子。
第460章 太子之位尘埃落定!萧和:咱们打下的基业,绝不能二世而亡!
“陛下啊,邺城是有什么好事儿吗?”
张飞见刘备面露喜色,忙是好奇的问道。
刘备扬着手中奏书,开怀大笑道:
“阿斗好了,阿斗好了,这真是天佑大汉,给朕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啊!”
阿斗好了?
众臣听着却是一头雾水。
喜不自胜的刘备,这才想起,将诸葛亮的奏表,给众臣传阅。
众人看过后,无不惊喜激动,御帐内立时沸腾。
萧和看过奏表后,不禁眼眸一亮。
诸葛亮在奏表中宣称,刘禅的痴呆症突然痊愈,整个人在心智上已完全恢复正常,且似乎比发病之前变的更聪明了许多。
“元化,孔明说晋王的痴症已痊愈,你却为何不曾与朕说起?”
刘备激动的目光转向了华佗。
华佗忙做解释,说是自己离京之前,刘禅的痴呆症确实消失了有七八天的时间。
只不过刘禅这痴呆症,本就时好时坏,这一次只是消失的时间略长几天而已,尚不足以证明刘禅病情痊愈。
故华佗给诸葛亮的意见是,再观察观察,若能连续半月不发病,方可确定刘禅痊愈,那时再向天子报喜。
而华佗从邺城一路赶来,并不知晓刘禅后续的情况,自然也没敢草率报喜,免的让刘备空欢喜一场。
不想诸葛亮看着时限已到,便先一步派人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来箕关报喜。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刘备恍然大悟,忙是问道:
“元化,那阿斗这痴症,当真就这么痊愈了?”
华佗一笑,拱手道:
“臣当年就说过,晋王殿下这痴症无药可救,只能寄希望于出现奇迹自愈。”
“如今晋王殿下已连着半月恢复如常,并未出现过复发,由此证明晋王他有上天福佑,这痴症确实已是自愈!”
得到了华佗的肯定,刘备长松一口气,整个人是欣喜若狂,竟是兴奋的跳下了榻来,俨然自己的病也在这一刻随之自愈。
大帐为之沸腾,众臣无不惊喜。
萧和不由也笑了。
老刘的欣喜若狂,举止失态也在情理之中。
刘禅可是老刘他老来所得长子,自然是倍加宠爱,却不想不幸落水受惊吓,患上了痴呆症,身为父亲,老刘心中岂能不倍加难过。
现下儿子病好了,老刘这当父亲的,焉能不喜极而泣?
最关键的是,老刘称帝后,追封了刘禅之母甘氏为皇后。
刘禅既为已故皇后之子,又为长子,便有了嫡长子的身份。
嫡长子为太子,合情合理合法,无可争议!
关羽也好,张飞也罢,或者是其他的大臣们,不管他们先前支持立谁为储君,现下自然将毫不犹豫的转而支持立刘禅为太子!
也就是说,刘备立谁为太子的难题,就此因刘禅的痊愈迎刃而解!
于公,太子人选就此尘埃落定。
于私,自己痴呆多年的长子恢复如初。
双喜临门,刘备焉能不欣喜若狂。
萧和亦是暗松了口气。
他虽不参与立储之议,却并不代表没有立场,真不在乎谁为太子。
毕竟这大汉天下,乃是他与一众豪杰,辅佐老刘血战而得。
这一份事业中,包含着他十余载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