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探1546 第142节

  明朝有四殿两阁,内阁大学士的殿阁衔,从高到低依次为: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初入阁,一般先授东阁大学士或文渊阁大学士,后按资历迁转至更高殿阁。

  历史上的张居正初入阁时,就为东阁大学士,后升武英殿大学士,终任中极(华盖)殿大学士。

  而今严嵩初入阁,即为文渊阁大学士,显然是天子荣赏,信任更重的缘故。

  更别提他还从吏部左侍郎,晋升为吏部尚书。

  在嘉靖朝的前中期,由于朱厚喜欢以礼制增加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在中枢六部里,以礼部尚书最得天子恩宠,张璁至今也还是礼部尚书。

  但不可否认的是,吏部掌握着官员的官帽子,无论是哪个阶段,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吏部尚书也被称为“天官”。

  所以前一任这个位置,是由大礼议新贵里面的中坚者,方献夫所担当。

  方献夫性情温和,擅于化解各方矛盾,因此适合这个职务,但他的存在也肯定为大礼议集团谋取了许多关键的位置。

  如今方献夫让位,严嵩进吏部尚书,可称严天官,又为严阁老。

  朝野上下都意识到,继大礼议新贵独占朝纲之后,一个新的派系领袖崛起了。

  而且相比起大礼议新贵们,在士林中“侥幸干进,志在逢迎,皆小人”的评价,严嵩不说是道德楷模,履历也是无可挑剔。

  有对抗阉党的不屈清名,有十年苦修的钤山养望,更有力劝君王的赦免冤臣。

  今一步入阁,修行圆满,晋升清流领袖,理所应当!

  在这种背景下,严世蕃走起路来的步伐,已经有些六亲不认了。

  出国子监前,不知有多少同窗向其问好,又仿佛回到了一心会初立,大家竭力巴结的时候。

  那个时候是陛下赐字,御笔手书的光环。

  现在则属于一个人的荣耀。

  小阁老的荣耀!

  回到严府前,小阁老抬起袖子,闻了闻身上的味道,确定在外宅的香气散掉,这才入内。

  恰好就见夏言走了出来。

  “呦!夏学士!”

  小阁老迎上,潇洒地拱手行礼。

  夏言也得以火速提拔,先升正五品翰林学士,掌管翰林院事,又任詹事府少詹事,仍为陛下讲解经史。

  嗯,就还行吧~

  夏言持平辈之礼,语气也较以前明显亲近了些:“东楼!”

  说一个冷知识,严嵩还是夏言会试的考官,两人是有师生关系的,这或许也是历史上夏言极度瞧不起严嵩的原因,眼见一位老师在学生面前卑躬屈膝,巴结讨好,确实很难不生出轻视之心,结果最后死在了严嵩的手里。

  现在两者的关系倒是恢复正常化,夏言此番前来,正是以学生的身份拜会座师严嵩,所以和严世蕃平辈论交。

  小阁老对于这份态度挺满意,愈发昂首挺胸,迈着极有权势的步伐,走入正堂。

  迎面就见父亲不爽的眼神刺了过来,小阁老脖子猛地往下缩了一节,重新变身回严世蕃,老老实实地上前行礼:“爹!”

  严嵩冷冷地道:“你又回来作甚?”

  严世蕃堆笑道:“孩儿这些时日,一直在国子监温习功课,备考会试,也是实在想念爹娘得紧了,这才回来问安,刚刚见到夏言,他也是来问安的?”

  严嵩并不揭穿所谓国子监内勤学苦读的说法,儿子每天的动向,基本都被赵文华清楚地汇报过来,只是对于后半句很是不悦:“夏言也是你叫的?他只比老夫小两岁,论年龄是你的长辈,你就这般不知轻重?在家中至少也要称职务!”

  严世蕃心想有什么轻重的,夏言不就是一个科举不顺,纯靠长得帅上位的后生么,但也乖乖应下:“是!”

  严嵩暗暗摇头,事实上方才是他邀请夏言来作客,夏言正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俱早亡,如今膝下仅有一女,尚未出嫁,他看中了对方的女儿,想要为这小子说一说亲。

  夏言仪表出众,百官里面最是俊逸,生的女儿相貌也不会差,况且这位依旧很得天子欢喜,若能结为姻亲,来日可为朝堂上的一大助力。

  可方才几乎是明示,夏言却顾左右而言其他,显然是不愿,严嵩自是不会强求,心中同样有些不悦,再看儿子这个时候回来,当然大大的不爽。

  严世蕃再被劈头盖脸地教训了一遍,灰溜溜地滚回国子监了,严嵩哼了几声,回到内宅,将夏言的反应告知妻子。

  欧阳氏闻言露出忿忿之色:“这人也太不知好歹了,咱家庆儿哪点配不上他女儿?”

  这还真不好说,严嵩冷静下来,稍加思索,缓缓地道:“夏言没有答应,也不见得是坏事,与他这般同样得圣眷的臣子联姻,其实是有些忌讳在的,对方拒绝亦是有所顾虑,倒是老夫冒昧了……”

  欧阳氏就属于贤内助,一点就通:“老爷既已入阁,若姻亲再择显赫之家,恐物极必反,失了中和之道,不若择清流之家,方为长久之计?”

  严嵩露出笑容:“满招损,谦受益,夫人知我。”

  欧阳氏下一句话又显示出手段了:“不管怎样,先将外面那狐狸精摁住了再说,可别生出个娃娃,到时候惹得内宅不宁!”

  养作外室倒也罢了,可长子最好还是由正妻房内出,不然后面必然爆发矛盾,而严世蕃又是个没定性的,这点当爹娘的其实都清楚。

  所以欧阳氏总结道:“尽早成婚,让庆儿踏实些,现在这尚无大碍,入仕途后就会沦为被攻讦的把柄,决不可放任!”

  严嵩赞同:“此事还要夫人张罗,娶妻娶贤,家世清白,持家有道即可!”

  ……

  “会首,东楼兄要娶亲了,媒人往来,都在张罗着寻一户好人家的娘子呢!”

  一心堂内,赵文华悄咪咪地来到海身侧,开始禀告。

  他如今已经找到了自身的定位,通风报信做得十分熟练,于各方之间游走。

  毕竟百花酿的事情一出,便如同悬在头顶上的一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轻则也是赶出京师,远远流放,重则小命都难保。

  唯有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才能在一心会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即便是想卸磨杀驴,也得迟疑些,要不要放弃这么好的探子。

  说实话,身为进士及第,六部官员,如此姿态确实是很卑微了。

  海见状都觉得此人虽无真才实学,但至少放得下身段,微微点了点头。

  赵文华顿时受到了鼓励,接着道:“大石桥胡同那里,并未有什么情况……”

  大石桥胡同,就是严世蕃外宅的安置地。

  如今云韶和初柔就住在里面,已经请了两名仆妇,据赵文华说,倒还打理得井井有条,颇为温馨,两女深居简出,不吵不闹,一副安分守己的模样。

  海默默听着。

  现在盯着那里的可不止一帮人,如赵文华这种,是不会得知真相的,只以为是看着外宅,也能对有些人加以麻痹。

  毕竟一位当朝阁老的公子在外面养外宅,有心人关注,再正常不过,若是无人在意,反倒奇怪。

  赵文华汇报完严世蕃这边的情况,嘴上不停,又紧接着道:“安南莫贼之子莫光启,被子升兄丢在鸿胪寺的驿馆里,至今还在上书要求享受使臣待遇呢!”

  海开口:“他倒是想得挺美,莫贼还想上桌?”

  徐阶如今在主客清吏司任主事,负责外交事宜,正接待来自安南的莫氏来客。

  确实是来客,如今朝中上下甚至没有承认对方是使臣,因为那意味着也将一并承认了莫正勇政权的合法性。

  对待莫正勇这个弑主上位的权臣,大明是根本不认其安南王位置的,既然不是安南王,就没有资格派出使臣,莫正勇的儿子莫光启率领的,就只是一支来客队伍,连会同馆的门都没进得去。

  不过自从对方入京,也免不了得到了各方关注,黎玉英都写信来商量。

  海给她的建议是莫要理会,甚至不要给对方争辩的机会。

  朝廷各方的压力,自然会逼迫对方暴露出底限,由此衡量莫登庸的底牌。

  巧了。

  无论是首辅张璁还是新晋阁老严嵩,对于安南叛臣的态度都是主战。

  若不能狠狠拿这个外藩立威,两位默默打擂的阁老,岂能展现出说一不二的权威?

第187章 各自的亲事

  “定亲?我要定亲了?”

  严世蕃听到消息,愣了一愣,倒也并不惊讶。

  十九岁的年龄,确实是时候了。

  二十岁的林大钦已经娶妻,妻子在老家没有带过来,而一批十几岁就高中进士的,往往得到功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娶媳妇,娶完媳妇再回来当官。

  如今一心会里面的有好几位都是如此,如徐阶、王慎中,考中进士就回去成亲,赵时春结婚更早,十六岁就成亲了。

  现在尚未成亲的,其实就海、海瑞、严世蕃三人。

  “看来我要抢先一步了,娶个怎样的妻子呢?门当户对,八字相合,年龄相仿,知书达理?”

  严世蕃倒是没什么抗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正妻肯定是如此,轮不到自己做主,只是想到这些日子在外宅享受的温存日子,颇为不舍地叹了口气:“看来好日子要到头了!”

  旁边的海道:“东楼何出此言?”

  严世蕃看了看他,颇有几分得意地道:“明威还未娶妻纳妾,不知其中滋味,妻子也就罢了,妾室一定要找柔情似水的女子,啧!那才叫享受!”

  海目光微动,微微一笑:“碧玉堂里的那对姐妹,东楼忘了?”

  “怎么可能!”

  严世蕃毫不迟疑地拍了拍胸脯:“我严东楼岂是喜新厌旧之辈,小琴小凤也是我的平生挚爱啊!”

  海道:“那你接下来有的忙了。”

  严世蕃哈哈大笑:“好汉才娶九房妻,忙些好,忙些好,我不怕这种受累!”

  不得不说,这位还是很实诚的,毫不掩饰齐人之福的想法,旁边几人听得也凑了过来,纷纷表达了羡慕之情,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期间海发现有人在外面探头,起身走了出去,就见洪七低声道:“海公子,头儿有请!”

  两人出了国子监,没有去北镇抚司,而是朝着西城策马行去。

  待得离大石桥胡同只有一条街的位置,陆炳坐在茶楼上,在窗边挥了挥手。

  海上了二楼,到了桌旁坐下,通过窗户远眺:“能看到云韶家?”

  “不能!”

  陆炳摇头:“这里看不到她们的家,但云韶和初柔搬进来的这一个月时间里,这条巷子里前后有三家新人搬入,这个方向都可以尽收眼底。”

  海颔首:“既然两女足不出户,新招的仆妇又是我们的人手,那消息要传递,就得有人来到附近居住,最是稳妥。”

  “所见略同啊!”

  陆炳咧嘴笑道:“现在看来,这秘密结社的手段也不过是这些,以前潜藏于暗中,是因为熟知我们锦衣卫的办事法子,甚至直接收买锦衣卫为其所用,可见不得光的,终究见不得光,一旦暴露,能用的把戏就越来越少了!”

  海提醒:“文孚,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两女就是黎渊社成员,只能说她们的出现过于巧合,颇具嫌疑……”

  陆炳笃定地道:“我看她们就是‘女土蝠’无疑,由两名女子组成,容易接近官宦子弟,梁经纶得云韶的照顾后就彻底废了,这种种疑点也只有当局者迷的严世蕃看不出来,还在温柔乡中享乐!”

  说到这里,他有些心有余悸:“黎渊社能耐啊,通过一起绑架案,瞄准了严世蕃,真要被她们成功安插在身边,简直后患无穷!”

  海对此是同意的。

  严世蕃这个目标选得确实妙。

  父亲严嵩是新晋入阁,正当掌权的内阁阁老,严世蕃自己是一心会的核心成员,之前抓捕黎渊社的成员“井木犴”“翼火蛇”和卢源时,可是全程带着他的。

  这招打入核心,简直一针见血,釜底抽薪!

  不过由此海也由此产生了问题:“黎渊社为什么会想到瞄准严世蕃呢?”

  “这有什么奇怪的?”

  陆炳冷笑:“你、十四郎、林敬夫,都是深居简出,更别提那些在翰林院供职的一心会成员,也就是严世蕃,整天逛烟花柳巷,招摇过市,不盯着他盯着谁?”

首节上一节142/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