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国尊奉佛法,不代表就压抑道教,这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帝国从本土到海外殖民地道观林立,在皇宫内院中都有皇家道观,内务府应陛下旨意,每年也会拨善款修建名山大川的一些道观。
以帝国领土之广袤,名山大川之众多,不必非在婆罗浮屠修建道观。
这里原本就是千年古刹,历史积淀极为深厚,后来由于土著王朝的变迁,渐渐埋没于历史的废墟中。
如今重新接续佛缘,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伴随着大楚帝国对爪哇岛的殖民政策深入推行,原本的土著信仰无以为继,必将会消泯在历史长河中。
大楚皇帝郑国辉承诺的对各种信仰一视同仁,听听也就算了,可千万别当真。
除了爪哇岛,在大楚帝国本土和海外殖民总督区辖下,主流的华裔民众信仰佛教和道教,少部分信仰基督新教,别的教派基本上没有生存的空间。
信徒都消灭光了,还有什么信仰?
来到了山脚下
这里停着长长的一排黑色皇家专供轿车,还有大量全副武装的禁卫骑兵,向外的警戒线放出去十多公里远,将周边地区严密封锁。
在万隆发生的意外事件,让皇家禁卫军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
那个驾驶飞行器擅闯禁区的华人工程师,后来听说陛下格外开恩,只是惩戒了一番便放过了。
皇家禁卫军的怒火完全被荷兰白人群体吸引,缇骑四出,大肆抓捕相关涉案人士,进行残酷的审讯拷问。
仅在万隆一地
就抓捕了772人,涉及白人家着4652人,当地的兵营关押的人满为患,都是谋逆案的嫌犯。
那个家伙真走了狗屎运,竟然被轻轻放过了。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兴致不错,看着周围的景色山明水秀,便对众人说道;
“诸位爱卿,中午简单用些饭食,下午回程的时候,我们去看看农庄机械的推广如何?”
他此言一出,郑大强中将的精神立刻紧张起来,慌忙的敬了一个军礼,奏禀说道;“陛下,微臣冒死直谏。鉴于当前尚未平定的地区局势,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万万不可以万金之躯冒险。倘若有任何闪失之处,臣等万死莫赎也。”
听了郑大强的劝谏,大楚皇帝郑国会皱了一下眉头,心中有些不悦。
咋的了……朕现在到处去看看也不行啦?
那要尔等一干人何用?
郑大强中将连忙使眼色,这让黄山上将脸色露出些许的为难之色,还是不得不上前一步,劝谏说道;
“请陛下三思,郑将军所言确有一定道理。
在如今的日惹周边,只是清除了乡镇土著之患,尚未及广大乡野村落。
华人移民村镇与土著杂居,常会爆发大大小小的冲突。
在帝国军队的强力弹压下,土著民众积怨甚深,危险不可小觑。
陛下万金龙体,事关我大楚帝国江山社稷之重,臣等属实承担不起,恭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巡视农庄之事可以暂时押后,不可以万金龙体涉险。”
“臣叩请陛下收回成命,以帝国大局为重。”
众臣们也纷纷开口劝说,意见很快趋于一致。
这地方土著村落与华人移民村落杂居,情况较为复杂,确实存在着相当的危险性。
若是在视察途中
在偏僻的密林和草丛中,凭空的飞来一杆梭镖或是几支箭,那特么事情就大条了。
谁能保证这种情况不发生?
为慎重计,还是取消皇帝这个临时起意视察农庄的想法为好。
见到众臣们都不赞成,大楚皇帝郑国辉神情有些不悦,不耐烦的挥挥手说道;“算了,那就不看了,起驾回城吧。”
“臣等谨遵圣命,恭请陛下回城。”众人纷纷附和说道。
“哼……”
大楚皇帝郑国辉鼻子哼了一声,也没有多说,便钻进路边停着的车里。
皇室秘书长李经羲顺手关上了车门,然后对众人扬了扬手,大声说道;“起驾,回城!”
众臣纷纷做鸟兽散,上车的上车,骑马的骑马,郑大强中将跨上一匹雄健的白色纯血马,意气风发的大喊一声;“御驾回城,出发”。
一声令下
骑兵们护卫着车队快速前行,前方的几名引导骑兵插着背旗,一路疾驰而去,沿途军队立刻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第548章 可以说“不”
大楚帝国愈发强大了,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皇帝郑国辉最有发言权,那就是行事愈发的无所顾忌,有足够实力可以对大英帝国说“不”了。
放在十几年前
在维多利亚时代,哪怕忍着内心的腻歪,大楚皇帝郑国辉也要温言细语的哄着英国佬去玩儿,将自己的棱角收敛起来。
现在用不着了,完全可以放飞自我了。不高兴的事情可以一口拒绝,这就是帝国实力在现实中的映照。
这个感觉,爽极了!
离开日惹府后,沿途巡视了泗水及中部各府县,这一路走走停停。
大楚皇帝郑国辉在巡视爪哇岛的最后一站巴厘岛,接到了七国公议文件。
其内容核心
就是希望大楚帝国皇帝考量到白种欧洲人后裔的体面,应给与必要之豁免。
以稳定旅居楚国爪哇岛之荷兰后裔社会群体情绪,展现出足够的仁慈和宽容。
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万隆谋逆案”结局大致出来了。
皇家禁卫军在军警的配合下大举出动,端了上百个荷兰人聚集的窝点,查获1432名疑犯,涉案疑犯家眷高达6620余人。
以“奥丁研修会”这以非法结社组织为首,牵连出来共计14个荷兰裔社区中的秘密团体,都有强烈的反政府倾向。
其标准就是
在白人秘密结社现场,至少一次,乃至多次公开谈论推翻帝国统治,刺杀大楚帝国皇帝陛下的相关事宜,并有多人愿意出人出力襄助并出谋划策。
认真追究起来
以大楚帝国刑律。至少要有57名以上的首犯处斩,六七百名从犯判处流放等刑罚,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皆为数十年来所仅见。
在这个年代
任何涉及白人的案件都不是小事儿,何况一次要处决那么多白人,简直震碎了欧洲人的三观,内心实在难以忍受。
此案爆发后,引发了大楚帝国内部的强烈反响。
帝国各城市先后爆发了规模不一定游行,情绪激烈的民众甚至冲击了部分外国商会,焚烧店铺,追打一些白人,以此发泄心中滔天的怒火。
幸好在军警的及时疏导下,没有形成过于严重的伤害,可依然有数百名白人在事件中受伤。
尤其是在槟城,万隆为首的爪哇岛城市,当地的荷兰裔白人社区遭受的影响最大。有多达千余间商铺和房屋被损毁。
而此类事件
又成为了欧洲媒体攻击大楚帝国的借口,称其缺乏安全感和侨民保护,絮絮叨叨又说了一通,着实令人烦不胜烦。
即便大楚帝国发展到如今强盛的程度,欧美各国列强依然保持着顽固的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帝国事务指手画脚。
全程跟踪案件的欧美七国使团,基于欧洲白人高人一等,罪不及众的认知,希望通过七国公议的方式进行施压。
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荷兰王国公使克洛格-范-施特里普在此期间特别活跃,频繁的举行贵族晚宴和舞会,拉拢并游说其他国家使节,博取同情。
相关文件递到了大楚皇帝郑国辉的御前,他看都没看,听了简要汇报后直接吩咐两个字;“不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谁都没有料到,在这次影响力波及世界的“万隆谋逆案”中,最受伤的不是别人,而是扶桑国。
原因无他
欧美各国列强组建联合使团参与并跟踪案件进展,最初是拉了扶桑国一起,结果被大楚帝国断然否了。
理由是;区区藩属小国,不得与闻天朝事务。
说扶桑国是藩属国确实牵强,该国在历史上朝贡中原王朝,可那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事儿了。
而且也没有朝贡过大楚帝国,何来藩属国之说?
问题是大楚帝国自诩为中原王朝的正宗海外传人,三十五年前曾击败过扶桑国,血洗池田湖,一战彻底覆灭了扶桑海军。
强迫扶桑国签下屈辱条约,在长崎,大阪拥有租界和超国民领事待遇,这么说也没毛病。
扶桑击败了大清,而楚国击败了扶桑,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历史。
扶桑人敢在北方横冲直撞,烧杀抢掠,却不敢对大楚帝国呲牙,处于鄙视链的底层,这就是当前的现实。
欧美各国列强原本就瞧不起扶桑人,哪怕它的主人英国,也是将其当做豢养的一条疯狗,从没有平等的看待过。
于是乎
欧美各国列强排除了扶桑国以后,就组成了七国使团参与并跟踪案件。
这起原本不干碍扶桑国的外交事务,最终也变成让扶桑皇室破防的“辱日事件”。
经过扶桑国“读卖新闻”等报刊报道后,让经过甲午战争信心暴涨的扶桑人心态直接裂了,一片哀嚎哭骂之声。
一些激进流浪武士,随即将矛头针对外交部大臣寺田正义,结果酿成了“浅草惨案”,这也是原来历史上没有的事件。
两名流浪武士在浅草寺门口的大街上,狂喊着“诛国贼”,挥舞武士刀拦住了寺田正义乘坐的人力黄包车,将其当场砍杀,枭首示众。
在扶桑警察吹着口哨赶来的时候,这两名流浪武士当街破腹自尽。
大楚皇帝郑国辉听了奏报以后,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只是摇了摇头说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在当今历史时空
伴随着大楚帝国空前的辉煌,是北方扶桑国人望眼欲穿的羡慕嫉妒,行事作风比原本历史更加激进,国内外都充斥着急躁不安的氛围。
在东三省和朝鲜半岛问题,扶桑人表现的更加强硬,多次在公开场合放出狠话;
“不惧与沙俄一战”“五千万臣民上下一心,大扶桑帝国必胜”“满蒙事关帝国未来,有进无退”等等,这将沙俄气的暴跳如雷。
在眼高于顶的俄国人眼中,什么时候把扶桑人当盘菜?
竟然敢和自己叫板?
沙俄帝国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敢和英法联军正面硬杠的主儿,虽然打输了,可事出有因。
若非盟友德国和奥地利临阵反水,沙俄以一己之力,独自力抗英法意联军和奥斯曼帝国大军,最终胜负还不好说。
沙俄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等一批强硬派,对扶桑人试图挑战的狂妄,表现的不屑一顾。
这些典型的沙文扩张殖民主义者,极度藐视扶桑的力量,认为扶桑是蕞尔小邦,完全不堪一击,根本不配做伟大的沙俄帝国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