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将要结束,副幕僚长李经羲神色凝重的匆匆而至,汇报了一个坏消息;
就在昨天,木城伯爵钱江中将病逝于昆士兰州悉尼宅中,享年72岁,钱府迅即前来朝廷报丧。
闻知此消息
楚王郑国辉摆了下手,示议朝议停止。
沉默良久
紫宸殿中被一股悲伤的气氛笼罩,高坐御座上的楚王郑国辉深邃的双眼中,有着些许的晶莹泪花泛动。
这让众臣们看了大惊失色,纷纷上前深施一礼,齐声奏道;
“微臣等恭请陛下节哀,当保重龙体,此乃举国万民之福也。”
“唉,众爱卿免礼。”楚王郑国辉长长一叹,很快从悲伤中走出来,随后下旨说道;
“木城伯爵乃是开国元勋,功勋卓著,人品贵重,溘然长逝乃是我大楚王国重大损失,当隆重纪念哀荣。
着令月湖观邸明日降半旗,以示哀悼。
木城伯爵牌位进入昭烈祠供奉,塑金身铜像,享世人之香火,位在前内阁大臣李鹤章之后。
着即由钱府嫡长子钱恩德承袭爵位,采邑封地,由贵族院备案实授。
朝廷派遣部长级高官前往悉尼,举行隆重悼念仪式,祭拜这位曾经为国建功立业的开国元勋。”
“微臣谨遵圣命,即刻拟旨传达。”王室副秘书长李经羲神色肃然的接旨,转身匆匆而去。
楚王郑国辉此刻显然心情不佳,他站起身来,意兴阑珊的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我等恭送陛下,事关江山社稷,乞请陛下善自珍重龙体,实乃天下亿兆百姓之福也。”众臣躬身行礼说到。
楚王郑国辉没有多说什么,神情落寞的转身离开。
又一位开国元勋的溘然长逝,让他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感受到岁月流逝的威力,一时间心潮起伏不停,需要好好的静一静。
第517章年末的马尼拉
1898年7月的马尼拉,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国际大都市,人口规模仅次于伦敦和纽约,排位世界第三。
马尼拉的人口从1882年末的188.62万人,发展到1897年末303.19万人口,15年间,城市人口规模突破300万大关。
这已经超越了巴黎的293总人口,是排位世界第三的现代化大都市。
如今马尼拉已经成为整个亚洲最大,最繁华的超级都市,亚洲无可置疑的金融、商业及工业中心,世界级航运中心,具有发达的文化教育产业。
整个马尼拉大区包含甲米地,八打雁,安赫莱斯,比南奥兰,巴利瓦格,甲万那端等十多座工业城镇,形成人口高度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大都会区。
据1897年末统计
马尼拉大都会区总人口达到1872.84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弱一点。
若是把整个海南岛(注;原吕宋岛)全算上,总人口达到2655.17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1/4强。
该区域的经济产出,占据楚国经济总量的46.63%,拥有数万家厂矿企业,还有数量更多的商行、店铺和小作坊。
工业化程度最高,民众普遍富裕。
整个海南群岛每年需要从通州岛,香格里拉岛,苏门达腊岛等地输入大量的粮食,油料和白糖,以及牛羊肉等农副产品,以满足城市化人口的需求。
海南岛也是楚国开发程度最充分的地区,总体开发程度超过六成,只有北部五行府辖地还有大量原始热带丛林地区,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开发。
在繁华的马尼拉城中
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11层,12层,16层乃至正在兴建的22层宝马汽车总部大厦,在不断的刷新世界建筑新高度。
从某个侧面
也印证了马尼拉繁盛的工商业发展的剪影,犹如狂奔的马车一般,一往无前的势头难以遏制。
马尼拉城市中心的地皮随之疯长,一块8米乘16米的住宅用地,在1865年那会儿,价值120多银洋。
短短的10年后,就猛涨到1500银洋,上涨了12倍之多。
这还不算完
时至今日,处于黄金闹市区的这么大的一块住宅用地,转让价格已经达到惊人的13800银洋,而且还抢不到。
马尼拉市中心的闹市区寸土寸金,这也变相的让物业持有者和开发商们,更愿意修建高楼大厦,从而摊薄成本。
这么贵的地皮,盖个两三层楼多冤啊,至少得五层起。
政府如今正在修建三环路,通过大桥与跨越巴石河的3号,4号隧道,形成车辆通行的快速通道,最大限度的疏通交通。
这时候,就能彰显出当初修建海湾大道和荣耀大道的超前眼光。
这两条大道都按照最高标准修建,海湾大道宽72米,荣耀大道宽度128米,都有宽度惊人的公路中心分隔绿化带,建成联绵60公里长的城市中心花园。
这两条并行的大道连接东西,加上数十条南北向的宽阔道路和城市环线,共同构成了马尼拉畅通的交通大动脉。
加上四通八达的有轨电车线,不断的向市郊和卫星城延伸,为马尼拉居民出行提供便捷选择。
正因为此
这座人口超过三百万的南方大都市,才会很少见到拥堵现象。
早在三年前,马尼拉城市内的汽车保有量就超过一万辆,到1897年底,这一数字快速的攀升到16322辆,增长势头非常迅猛。
飞速增加的汽车保有量,令马尼拉这座大都市交通面临着更加严峻考验。
数以十万计的马车,畜力车和人力板车,加上电车,汽车形成的混合交通,纵然有着宽阔的道路,环岛,高架桥等较为先进的交通设施,也很有些不堪重负。
在1897年底
马尼拉市政府率先推出了畜力车限时进入城区的禁令,早九点后,至晚五点前,所有的货运畜力车不允许进入城区,违者予以重罚。
这种新政策推出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货运汽车的热销,各家厂商的货运汽车简直卖爆了。
仅1898年的前三个月
马尼拉就增加了3644辆货运汽车登记入籍,发放了正规号牌,承担起了原本十几万辆畜力车担负的白天货运任务。
十几家有轨电车公司也不遑多让,推出了有轨电车货运业务,从凌晨4点~7点,晚间7点~12点,有轨电车在乘客稀少的时间段,承揽向市内运输物资的任务。
这项市政禁令,确实让十几万辆畜力车丢掉了一大块利润丰厚的运输活计,但也造就了新的就业岗位。
比如货车司机,加班轮换的有轨电车司机,以及一些仓库货行和脚力。
更何况,马尼拉市政府也不是一棍子打死。
在上午9点之前,傍晚5点之后,畜力车还是可以进入市区,运输和卸载货物,无非起早摸黑而已。
从马尼拉周边各乡镇将货物运来,依然需要运输量大的重载畜力车。
至少在五六年内,货运汽车还不能完全替代重载畜力车。
执行此项新政后,马尼拉城市内的卫生状况和噪音环境大为改善,交通压力得到极大的缓解。
这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引来八打雁,甲米地,宿雾,达沃,三宝颜,斯里巴加湾,坤甸等国内大城市的争相仿效,出台禁止畜力车入城的地方政策。
反过来,又促进了货运汽车的销售。
1897年的汽车,在经历了几代的改进后,造型基本上与后世的汽车无异。
卡车基本上都装上了车厢,前挡风玻璃和手动雨刮片,这是司机们的福音,不用再承受日晒雨淋之苦。
一辆卡车的运载量约2~3吨,这与重载的四轮骡马大车差不多。
但卡车不需要休息,也不产生粪便,拉的多跑得快,在同等的时间内,运输效率相当于两辆重载马车。
再加上使用廉价的汽油或柴油,成本比饲养骡马低一半都不止,省时又省力。
诸班优势叠加,让更多保守的华人商人食髓知味儿,愿意尝试这种新玩意儿,促成了卡车销售市场愈发的火爆。
据说卡车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中旬,国内各大汽车厂都在纷纷招人,力图扩大生产,趁此热潮肥上一波。
当今世界上
人口增长迅猛能够与马尼拉相媲美的城市,只有美国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
早在1837年3月4日,芝加哥市成立时,当时人口不足4200人,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城市。
随着五大湖地区工业爆发式的增长,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口,芝加哥在1882年末,城市总人口达到了127万规模,位列世界第5位。
仅略逊于马尼拉,芝加哥是美利坚中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和农产品集散地,有着便利的水上和陆路交通,也是五大湖中心城市。
到了1897年末,芝加哥人口增至170余万规模,增长势头已然减缓下来,被马尼拉甩开了很大一段距离。
究其原因
作为一个单纯的重工业城市和农产品集散地,芝加哥汇集的资源远不能够与马尼拉相比较,落后在情理之中。
马尼拉作为大楚王国的首都,汇集了这个新兴工业强国最好的金融、工商业和教育资源,自然一路高歌猛进,至今看不到力竭的势头。
美国是人口超过8000万的北美大国,能够培育出纽约这样世界第二大都市,城市人口高达340万,主要源于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
作为人口亿兆的移民大国,楚国同样如此。
马尼拉走过的发展历程与纽约极为相像,都是靠了移民和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脱颖而出。
在这座超级大都市里
权贵多如狗,富商遍地走,在城里坐黄包车,那些黄包车夫都能跟你扯一些生意经,还有天南海北的殖民暴富神话。
来自欧美各国旅居马尼拉的侨民多达六、七万人,在这座气候温暖的热带大都市中,生活的非常惬意。
很多鬼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江淮官话,没这点本事,在楚国做生意几乎举步维艰,压根揽不到什么大活儿。
推广国语已有三十多年,无论楚国天南海北的臣民,现在通行的就是江淮官话,各地的方言用的越来越少。
想要做官,想要经商,想要教书育人,想要成为一名医生,教授或者律师,那必须会讲地道的江淮官话,这是最起码的门槛。
在本土五岛加上香格里拉岛和太平洋诸岛,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原本的土著族群,消失在浩瀚的华裔社会人口中。
即便有,那也是在偏僻的矿山中,是垂垂老矣的矿工罢了,没多少日子了。
据说土著人口最多的是刚果河总督辖下,尚有130余万黑人土著人口,女性占了八成多,绝大多数都是40~50岁年龄段人口。
几年过后,当这些黑人土著人口自然减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最容易引发内部矛盾的异族问题,就将得到彻底解决。
这对大楚王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这将是当今世界上
通过非暴力镇压手段,彻底解决异族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引起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的关注,正在研究在自身殖民地实行的可能性。
最后发现,谁都不具备北方神州那几乎无穷无尽的华人移民资源,而这是迅速同化和解决土著部族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能无奈的放弃。
第518章 雷公号潜艇
加勒比地区的美西战争打的热闹,从1898年4月24日战争爆发,到6月上旬美军集结完毕,开始全力攻打西班牙人据守的圣地亚哥和哈瓦那。
前后仅两个月时间,西班牙守军就溃败了,于8月12号主动请求停战,承认战败。
美国人撇开了口口声声要拯救的古巴起义者,对这些在反抗西班牙殖民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伤亡代价的古巴原住民置若罔闻,私下与西班牙政府展开了停战谈判。
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