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481节

  在老城区的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二楼,靠东头的一间宽大欧式陈设的办公室内,落地的煤油风扇呼啦的转着,将温热的空气迎面吹来。

  总督卡雷尔赫尔曼阿尔特范维克勋爵穿着白色衬衫,上衣的领口两个扣子解开,露出毛茸茸浅黄色的胸毛。

  他的手中端着一杯轩尼诗干邑白兰地,不时烦躁的喝上一口,粗着嗓门说道:

  “真见鬼!那些楚国人迟早会对这里动手,这一次大规模的扩军,就是为了战争做准备。

  真的到那一天来临,没人能守得住这座孤岛,哪怕拿破仑来了也不行。

  必须要尽快的调回国内,不能再耽搁了。

  亲爱的施密特,我需要你尽快的返回阿姆斯特丹,将我的大部分财产都带上,还有艾米莉和孩子们。

  我需要艾米莉家族的助力,为早日返回国内,谋得一份体面的差事,这些财富能派上大用场。

  这鬼地方我一刻都不想待,就让接任的倒霉鬼收拾烂摊子吧。”

  在他的对面,是总督大人的心腹施密特先生,这是一个身材瘦高的中年白种男人,律师出身,担任总督高级秘书。

  施密特手上也拿着一杯白兰地干邑,他喝了一口后,神情有些疑惑的问道:

  “请恕我冒昧,尊敬的总督阁下

  在关于荷属东印度群岛事务上,英荷两国有着战略默契,共同遏制东方人在南洋地区势力的进一步做大。

  无需讳言,总督府方面确实无法抗衡东方人的压力。

  可依我本人的观点

  楚国那位强势的国王还没有疯狂到冒着与英方关系破裂的危险,执意发动入侵东印度群岛的战争。

  这可不仅仅是一场战争,只要英国人截断了欧亚贸易航线,楚国每年遭受的损失都高达数亿,他们真的会这么做吗?”

  “你不看报纸吗?施密特,现在英国人与荷兰王国的关系非常糟糕。”

  “尊贵的总督大人,那只是在南非,我想不应该影响到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合作,这是两码事儿。”

  “你太乐观了,伙计,英国人没有不能出卖的利益,只要价钱合适。”

  “您的意思……是楚国人能出得起这样的高昂代价。”

  “兴许吧,我提醒你注意,亲爱的施密特。楚国拥有红海天堑要塞,同样有能力断绝欧亚航线,在关键的时候能派上用场。”

  “哦,上帝呀!那将会是一场全面战争,东方人除非疯了才会这么干。”

  “兴许什么都不会发生,断绝欧亚航线对英、楚两国有害无益。想想吧,英国人凭什么要为我们做到这一步?”维克总督脸上泛着红光,眼神却格外的清醒,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

  他是身处荷兰王国权势顶层的那一小撮人,站的位置更高,看的更远,对欧洲形势和地区战略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

  所谓的英荷两国战略默契,所谓的爪哇岛红线,那只是一定时期内的产物,而不能当做永久的依靠。

  楚国崛起之势如此不可遏制,30年前英荷两国的战略默契,已经变得像纸一样不可靠。

  指望英国人为菏兰打生打死,纯属想多了。

  这一点,施密特拍马也赶不上。

  果然,施米特神色震惊的说不出话来,有些结巴的回应道:“哦……真该死!这,这怎么……怎么可能?可……好吧,我不得不承认您说的有道理,这种……这种最恶劣的情况真的可能发生。”

  “去准备吧,伙计,坐最近一班英国赴欧洲的邮轮。艾米莉和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带一些得力的人手回去,安全一定要注意。”

  “如您所愿,尊贵的总督阁下,我将会毫不迟疑的执行您的命令。”

第516章 美西战争

  维克总督是1893年上任,至今有五年了,按理也到了轮换的时候。

  这些年来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任职最多一届,五年期满后便匆匆离任,没人想在这地方待下去。

  让他忧虑的是

  荷兰王国方面至今没有传来新任总督的消息,从王国政府到议会似乎忘了这茬,这显然不正常。

  加上楚国突然再度扩军,让维克总督焦虑的简直夜不能寐。

  不坐在这个位置上,怎能体会到他的巨大压力?

  荷兰殖民东印度群岛三百多年,迄今为止,白人及后裔总人口约二十六七万人。

  倾其所有,能够聚集起来的男性白人民兵不超过5万。

  近30多年来,受到崛起于南洋的楚国巨大军事威胁,荷兰王国强化了向东印度群岛移民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

  移民船票全免,提供必要的移民补助,只要抵达东印度群岛,凭籍着白人移民的身份就能获得大量土地。

  即便优惠政策力度如此之大,每年移民东印度群岛的人口也非常感人。

  好的年份一千多,差的年份三五百,移民人数最高的是1891年度,来自荷兰本土的白人移民数量达到1631人,创历年来的记录。

  而在最近的1897年度,由于南非因素的存在,荷兰移民总数只有376人,这还包括62名妇女儿童。

  自从苏伊士运河开通后

  往来于欧亚航线上的船舶日益增多,商业贸易交流高速增长,原本似乎遥不可及的漫漫航程,如今也变得容易多了。

  楚国就创造了一年向西非移民四十多万人口的记录,平均到每个月份,数量高达三万五、六千人,常年有十几艘万吨级移民船运营在西非航线上。

  如此的盛况,荷兰人羡慕不来。

  究其原因

  还是荷兰王国本土的人口太少了,地盘也不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荷兰国土面积狭小,在尼德兰时代,荷兰的国土面积还算大一些,但也只有七八万平方公里,和宁夏差不多大。

  这个狭小的国土面积限制了荷兰的发展,无法支撑荷兰成为大国所需要的人口、资源和经济,先天发育不足。

  它既没有英国那样的海岛优势,也成不了法国和德国那样的陆地大国。

  在拿破仑时期,法兰西军队大举侵占荷兰,令其国家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那时候成立的巴达维亚共和国,首都在海牙,总人口约206万,是附属于法兰西帝国的傀儡国家。

  直到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荷兰和比利时、卢森堡成立荷兰王国。

  到了19世纪中期,卢森堡和比利时先后从荷兰王国分裂出来,让这个昔日的海上马车夫再遭重创,领土只剩下4万多平方公里。

  原本就不大的欧洲本土,变得支离破碎,国家实力空前的虚弱起来。

  若不是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输血,荷兰很难维持欧洲三流列强的地位。

  就这样的体量,如何能够与宛如巨人般的楚国相抗衡?

  此后不久

  1898年7月初的时候

  刚刚返回马尼拉的楚王郑国辉,就收到了维克总督家眷及大部分财富悉数返回欧洲本土的消息,他露出了会心的一笑。

  这个维克总督,未免也太敏感了。

  这说明

  楚国的一些动作瞒不了有心人,大家都是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罢了。

  他笑着说道;“看来这个维克总督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道理。”

  首相范知城闻言,接口说道;“陛下明鉴,英国人那里也有所察觉。近些日子来,英属海峡总督府方面皆连致函,询问我方扩军事宜,是否意图在南洋做大?”

  “英国佬的鼻子一向灵敏,这不足为奇。”

  “内阁总理衙门虚与委蛇,暂时应付过去了,估摸着英国人也有数,看破不说破罢了。”

  “呵呵呵……德国人,俄国人与美国人都不安分,英国现在还要在南非应付布尔人,伦敦估计也是焦头烂额。”

  “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新扩编的部队要加紧训练,争取在年底形成战斗力。至于什么时候动手?那要看看情形再说。”

  “微臣明白,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序推进。最迟到明年初,皆可筹备完成。”

  “嗯,可以。”

  君臣间议了一会儿,话题随即又转到了当今热点的美西战争中,主要呈报来自战场的最新消息。

  在当今的焦点加勒比海地区,战况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

  1898年5月19日,西班牙舰队在塞维拉将军率领下,从佛得角来到古巴圣地亚哥港口驻守,加强防御,以应对美国海军的攻击。

  由于巴拿马运河尚未开通,为了集结舰队。

  美西海岸的太平洋舰队由桑普森中将率领,不得不绕行南美洲的最南端风暴角,万里迢迢的进入大西洋。

  直到6月中旬才抵达加勒比海,与其他美军战舰汇合,封锁圣地亚哥港。

  圣地亚哥港呈瓶状,出入口狭窄又布满了水雷,易守难攻。

  周围山上的炮台居高临下,对海上舰队有很大威胁。

  美国舰炮由于射程太近无法进攻,美国的13艘舰艇和鱼雷艇于是在港外围住出口,实施封锁作战。

  西班牙人凭借广大的陆地可以长期对峙,美军在海上却难以长期坚持。

  考虑再三,美军于是决定先登陆,然后再迂回包抄,迫使西班牙人出海决战。

  1898年6月10日,美海军陆战队600余人在亨廷顿中校指挥下,激战一天一夜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在圣地亚哥港以东的关塔那摩湾强行登陆。

  接着,谢夫特少将率领1.6万名官兵,从美南部佛罗里达州经海路赶来增援……

  6月22日,美军在圣地亚哥湾和关塔那摩之间的代基里成功登陆,随后从东北和东部向圣地亚哥进发。

  由于热带雨林闷热潮湿、蚊蝇猖獗,而美军士兵穿的还是厚重的呢军服,加上山路崎岖难行,不少人滑坠而亡。

  西班牙军队长期在此驻守古巴,对气候和环境都已经适应,能够以逸待劳。

  面对窘境,美军决定以强攻速战速决。7月1日晨,劳顿将军率部包围了埃尔卡纳,西班牙军队凭借强大火力展开反击,双方鏖战一天各有伤亡。

  到了下午3时许,美军不计代价的发起全线总攻,第24黑人团尤为勇猛,顶着枪林弹雨冲上阵地。

  西班牙军队最终落败,美军最终以伤亡1700人的代价夺取了制高点,夺取了埃尔卡拉。

  有了立足点,美军的形势立马好转起来。

  下一步,就是继续扩大胜利了……

  美西战争极具指导性意义,仿佛就像发生在加勒比的楚荷战争一样。

  都是强大的新兴工业国夺占走向没落的老牌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二者如出一辙。

  由于和美国达成了桌子底下的交易,西班牙人不出意料的被出卖了,楚国并没有出手干预这场局部战争。

  为他人火中取栗,从来就不是楚国的风格。

  楚国皇家陆军一直在紧盯着美西战争的走势,根据前方发来的最新战况,组织中高级军官进行兵棋推演,预判,由皇家陆军参谋总部高官主持。

  这对军方而言,不亚于一场大考。

  紫宸殿上

  首相范知城等内阁大臣正在御前奏对,这是每周例行的进宫觐见,奏报国内外的军政大事,议定对策。

首节上一节481/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