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刚果河总督府婴儿潮一浪高过一浪,新出生的人口每年都在大几十万规模,增长速度相当惊人。
当地的华人移民非常愿意生孩子,无论牧场主,种植园主还是农场主,打理自家产业主要靠孩子。
很多当地小孩子十来岁,就能在马背上驱赶着牛群迁徙,动作娴熟无比。
开拖拉机运货,犁地,耙地,收割牧草,堆储青饲料和干草,样样农活都能拿得起,成为农场,牧场生产的主力。
大海湾城有个叫莫行礼的大牧场主,拥有11万亩的辽阔牧场,饲养了上万头牛羊,他的牧场完全靠自家的孩子打理。
此人娶了12个老婆,生了大大小小74个孩子,家里的女儿成年了只招赘婿不外嫁,加上孙子,孙女一大家子人足有一百五六十人。
硬生生的将莫家牧场发展成为莫家镇,这种情况在刚果河并非个例,很多华人家庭虽然没那么多孩子,但有一二十个孩子很普遍。
假以时日
即便没有外来华人移民的大量补充,刚果河流域人口增长也将迎来大爆发,这几乎是笃定的事儿。
刚果河总督将是第一个人口突破千万的边疆总督府,提前一年结束优惠授田政策,这个是基于人口控制的考虑。
如今的刚果河总督府北方公路,北方铁路和内陆众多的内河港口布点已经建设完成,华人城镇密布,向东最远抵达月光湖城。
那里是与德属东非分界线,在马拉维湖和坦噶尼喀湖沿岸,星罗棋布的分布着百余个村镇,总人口接近30万。
这非常好的守护了边界线,禁止黑人土著部族人口越界,维护殖民地血统之纯正。
由于入手较迟
马达加斯加总督府移民归化落在了后面,这十几年来,陆续移民至该岛上的华人近百万,使其总人口恢复到179万规模,99%都是华人。
因此于三年前,停止了该岛的优惠授权计划,外来移民大幅涌入的势头就此停住了。
好在岛上的移民二代成长了起来,年均补充人口都在八九万的样子,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期。
马达加斯加岛还有50余万土著苦役犯,主要从事矿山挖掘,道路,水库,桥梁,码头和城市建设,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繁重的体力劳动。
从惩戒总署的内部报告来看
马达加斯加岛的土著,每年自然死亡的数字在持续上升,从1893年的3.65万人,上升到1894年的4.02万,呈现稳定增加的态势。
当地土著部族没有新的人口补充,每年人口都缩水一大块。
用不着动用激烈的镇压手段,再有个十多年时间,土著族群也就走到自然消亡的尽头了。
大楚王国原本的疆域是755万平方公里,在11年前,小幅入手了17万平方公里(注,伦敦划界谈判中,得到北方边界线大幅土地,集中在喀麦隆地区),再加上世界第六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59.2万平方公里殖民地,合计831万平方公里广袤的疆域(注,统计数字中,不含以亚齐为中心的苏门达腊岛西北部)。
如今的领土范围,已经有11年没有变动过了。
张伯伦进入英国新一届内阁,担任殖民地部大臣,这与原来的历史轨迹一模一样,预示着南非爆发战争的脚步临近了。
张伯伦与南非矿业公司经理罗德斯是密友,两人都是积极的对外殖民扩张的鼓吹者,政见相近,可惜生不逢时。
在1895年这阵儿
已经进入维多利亚女皇陛下统治晚期,早已经不复早期和中期的锐意进取精神,变得保守且善良起来。
这十多年来
除了1885年发动的入侵缅甸战争以外,英国在殖民方面也没有大动作,让人错以为英国改吃素了。
实际上
一场注定导致大不颠帝国从强盛走向衰落的空前惨烈的战争,正在悄然逼近,倒计时的指针稳定的转动。
留给大不列颠帝国的时间不多了,南非无数闪耀着金色光泽的财富,深深吸引着贪婪的英国人。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一战。
第503章 红海事件
度假结束,楚王御驾返回马尼拉王宫已经是6月中旬,很快就传来再度扩军的旨意。
楚国皇家陆军从原本14个远征师,再度扩编4个新编师,每个主力师齐装满员的人数有所增加,总数达到9600至9800余人。
军方扩编之后,连同边疆骑兵团,各地方守备团和要塞防卫营等兵力,全军上下总计约35万余人规模。
这样的兵力规模,在世界列强中与英国陆军相仿,远低于俄,德,法,奥匈帝国等欧洲列强。
德国人口约是楚国的一半多些,可德意志帝国皇家陆军兵力规模已经增长至74万余人,对法国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
十年时间在世界历史上只是不起眼的一瞬间,可欧洲局势早已经发生了翻天巨变。
三皇同盟在1887年就早已瓦解,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弗里德里希三世先后故去,昔日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也靠边站了。
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是威廉二世掌权,这位爷,就是将整个世界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深渊的罪魁祸首,如今掌控着工业和军事实力蒸蒸日上的德意志帝国。
该来的还是会来,这兴许就是历史的宿命。
三皇同盟瓦解后,法国迅速与沙俄接近,使劲混身的解数拉拢沙皇俄国。
每年从巴黎至圣彼得堡的外交使团多达十几个,法国人在俄国的工业领域大力投资,帮助修铁路,建设长途电报线,投资造船厂和机械工业,粮食加工业和石化产业,引入世界先进的武器制造工业,并且借出大笔的法郎贷款。
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拉拢沙皇俄国建立军事同盟,共同对抗德,奥,意三国同盟。
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形成,是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建立的“三皇同盟”的弱小丐版,将实力强大的沙皇俄国剔除出去,减少了同盟内部的尖锐矛盾。
正因如此,给了法兰西以宝贵的喘息之机,开始大力拉拢沙皇俄国选边站。
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抛弃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开始推行对外扩张的“世界政策”。
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话语中,毫不隐晦对外殖民扩张的强烈愿望。
德国的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坚持认为,德国的工业化和海外征服“就像自然法则那样不可抗拒”,这位也是德国殖民扩张政策的狂热信徒。
随着德皇威廉二世执掌帝国大权,一大批符合他心意的德国军政要员走上了舞台中央,主导着德意志帝国向着与大英帝国对抗的方向狂奔。
威廉二世实行的“世界政策”,自然引发了英国的恐慌。
大英帝国的生存基础就是世界性贸易和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德国的扩张,必将损害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利益。
欧洲大陆的战略对抗局面,演变得愈发尖锐和白热化。
位于南洋的楚国本土,远离欧洲大陆的喧嚣,远离尔虞我诈的争夺,风景这边独好。
紫宸殿内
楚王郑国辉神色和煦的接见了返回朝廷的殖民地部大臣李经羲侯爵,他三个月的孝期已满,回朝任职。
简单抚慰几句,楚王郑国辉就将话题转到遭受到冷遇的前北洋大臣李鸿章身上,问道:“仲仙,你二叔如今近况如何?”
李经羲不敢怠慢,神情恭敬的恭身施礼说道:
“启奏陛下
微臣已有数年余,未曾与二叔有书信来往,盖因各为其主,不便交通。
蒙陛下不弃,微臣忝为国之重臣,肩负着如山重任。
臣亦无心交通北方,各自安好罢了。
所闻之事,皆来自于报刊及内庭要情通报。
知悉签完《马关条约》后,李鸿章顶着万人痛骂声入京觐见光绪帝,帝曰:
“失民心、伤国体”
遂不招待见,除去顶戴花翎,废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差事,暂署“入阁办事”,已然是昔日黄花。
内中隐情,微臣不得与闻,事不关己也。”
李经羲这样的态度并不奇怪,“诸葛兄弟各为其主”,古已有之,私下里粘连不清乃是大忌。
别的不说,内政部就盯的非常紧。
真要说起来
北方的清廷真的没有担当,李鸿章主持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背后还是朝廷的意旨,他只不过是被推到前台背黑锅的那个人。
如今遭到万众唾骂,光绪帝竟然也是一副“你有罪”的样子,完全不敢质疑背后的圣母皇太后,真是没谁了。
楚王郑国辉也就是随口问及,当下心中唏嘘不已,说道:
“倒也不必如此,血脉亲情断然无法割舍,家信往来也是人之常情。”
安慰了一句,便转过话头继续说道:
“离开中枢三个月,仲仙在部阁里积聚了不少事务,近期要集中办理才是,莫要耽搁了殖民事务大计。”
“微臣省得,在守孝期间,已经将部里重大事务一一理顺。今日回朝,将用心梳理一番。”
“那就好,红海天堑要塞事宜就按议定的政策去办。此事须会知外交部,联手应对英法压力。”
“微臣谨遵御旨,坚定捍卫王国利益。”
“嗯,下去吧。”
“恭请陛下圣安,微臣告退。”
殖民地大臣李经羲躬身告退,离开了殿中。
楚王郑国辉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敲打御案,考虑着近期英法施压的红海事件。
辛苦营建十几年的红海天堑要塞,已经将曼德海峡咽喉处的丕林岛和七兄弟岛内部山腹挖空,耗资二千余万银洋,建成了空前强大的海岛防御要塞体系。
英国人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去年底派遣一队英军官兵意欲上岛,被楚国东非总督府防守军队阻止了。
至此,终于发现了红海天堑要塞的秘密。
这下子,英法列强为之哗然,迅即强硬的向楚国施压,提出诸多不合理的要求。
诸如楚国军队必须撤离要塞,由英国接手,以保障欧亚航线自由畅通之必需,恢复区域安定之局面。
在遭到楚国强硬拒绝后,英法等国发现武力讹诈的手段不奏效,便转而提出其他的方案。
比如共同驻军,纳入国际社会之管辖等等,语气调门转向和缓,所谓的国际社会也就是英法两国。
楚国不吃这一套,索性也不装了。
直接动员了上万苦役犯在红海天堑要塞大兴土木,营建空前坚固的要塞上层建筑,也就是暴露在山体上层的要塞主体。
对于英法两国的合力施压,楚国一方面强化与德奥意集团的合作,另一方面施展“拖”字大法,反正就是不做正面回应。
短短十多个月时间,红海天堑要塞的上部主体已经渐渐形成。
举凡往来于欧亚航线的船舶,在经过曼德海峡时,都能看到巍峨雄壮的要塞主体,已经呈现在海岛山顶端,令人望而生畏。
就仿佛在海岛山顶戴了个厚重的帽子,大口径舰炮直指主航道和副航道,要塞中央还建设了9层宝塔,用于望和引路的灯塔。
这也是楚国海岛要塞典型的配置,总有一座高高的宝塔,要么是方形,要么是五角形,要么是六角形或者七角形,层高三至九层不等,往往会充做灯塔,指引航向。
宝塔的层数越高,要塞的等级也就越高。
这种九层宝塔要塞,在楚国数十上百座海岛要塞中,亦是个中翘楚,绝对不超过十指之数。
最著名的当属三宝颜要塞,所有往来的船舶往往在数十上百公里以外,就能看见宝塔顶端的引航灯光照射,避免了很多海难的发生。
对于如今日益强大的楚国,英法等国确实忌惮,在武力讹诈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能够采取的措施不多。
楚国石油占据欧洲市场的六成半份额,平均每桶原油的价格为29.6银元,即到岸价格相当于29.6美元。
从楚国石油产出重地斯里巴加湾油田和沙巴油田出口,离岸价格是19.3银元,抵达欧洲航运费用合计每桶3.5银元,进口海关税收20%为3.86银元,另有各项杂费计每桶0.24银元,合计26.9银元。
批发价格29.6银元,进口的批发商还可以赚到每桶2.7银元,相当于9%的稳定利润。
红海事件爆发后,稳定了五六年的欧洲石油市场闻声暴涨,从每桶29.6银元,迅速突破30银元大关,最后每桶32银洋,33银洋一路猛涨,马尼拉石油期货市场最高达到每桶37.85银洋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