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242节

  朱缙振此时正在文华殿的丹陛上,看着秘卫将秘卫内重新整理的户部账册呈上来。这些账册是昨夜从杨潭府中和他隐藏在外的地方抄出的真本,记录着整个户部税入的真实数目,比之呈报上来的少了整整六千三百万两。

  “传旨,”朱缙振的声音平静无波,“升户部主事王敬暂代户部尚书,命他三日内将江南盐引重新核查造册。”

  “重新整理户部账目,如有纰漏,让他自己掂量。”

  秘卫领旨退下后,朱缙振拿起一本账册,随手翻到记录着军饷的页面。上面用朱笔批注的“可削减三成”字样,在晨光中透着可笑。

  “九镇边防,近年来军饷连年削减,户部还要削减三成。”

  “怎么不干脆全削了?”

  朱厚照冷笑,拿起朱笔将“可减少三成”划去,改批注为“增加五成”。

  一国之重,首重便是国防军事。

  别的方面各种开支都可以缩减,在军饷和军械上削减支出,就是在自取灭亡。

  “传上官海棠。”

  “喏!”

  秘卫领命迅速离开文华殿。

  很快,护龙山庄昔日的玄字第一号上官海棠,就被带到朱缙振的面前。

  上官海棠虽是女儿身,却冰雪聪明,也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一见面便躬身拜下:“罪臣上官海棠,拜见陛下。”

  朱缙振眼皮都不抬,依旧皱眉翻看着那些账册,声音请冷:“朱无视谋逆乃是事实,按大明律例,孤本该将你和段天涯连同朱无视一同问斩。”

  上官海棠娇躯一颤,抿着的嘴唇都在颤抖。

  自从朱无视阴谋败露,朱缙振命杨宁坐镇控制整个京城,上官海棠就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却没想到还是听到了她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请,陛下开恩!”

  上官海棠想要求情的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她就算再不愿意接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缓冲,她也知道一直教导她们忠君爱国,一副为国为民模样的义父朱无视是大奸似忠,全是伪装的。

  谋逆弑君,这四个字放在任何朝代,任何人身上都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上官海棠自己尚是戴罪之身,又如何求情?

  “朱无视和天下第一庄的老板万三千私交甚笃,谋逆之事万三千也牵涉极深。孤本打算将万三千和他名下所有财产充入国库。”

  “但……今日的事,令孤改了主意。”

  朱缙振皱眉将手上那被户部改的乱七八糟的账本随手仍在桌上,抬头看向跪伏在地的上官海棠:“孤准备,重启护龙山庄,并将天下第一庄并入护龙山庄之内,由你出任护龙山庄的庄主。”

  “办得好,孤会赦免你的罪责。”

  “并且重新定义护龙山庄的位置,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若是办得不好……”

  上官海棠心中一颤,今日的血雨腥风她也有耳闻,东厂和西厂大肆抄家抓人,动辄杀人,锦衣卫也参与其中,一日之间朝中动荡,百官人人自危。

  她更知道,昔日她以为的忠心耿耿,两袖清风的大臣们,家私竟那般封侯。

  刚才进宫的时候,她可是看到紫禁城中那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

  更未料到,事情竟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令朱缙振这位大明新君,甚至对户部似乎都有了几分不信任?

  但,也正因如此。

  她似乎有了将功赎罪的机会?

  念及至此,上官海棠的额头紧贴着地面,颤声回道:“罪臣上官海棠,愿为陛下效死!若有负陛下厚望,海棠愿自请领死。”

  “嗯!”

  朱缙振闻言,满意的点点头:“孤会指派一支秘卫给你。”

  “你有三天时间,重新整理护龙山庄。”

  “以后,护龙山庄的任务,替孤网罗天下人才,不限于大明之内,只要有真才实学,无论是否怀才不遇,只要品行过关,不论出身。”

  “但不再需要如天下第一烂人之类浪费米饭的废物。”

  “是,海棠,领命!”上官海棠做梦也没有想到,她有朝一日会坐上自己义父的位置,成为护龙山庄的主人。

  至于朱缙振的要求,在上官海棠看来并不算什么。

  只要重启护龙山庄的情报网络,改变一下情报收集的方向,改成专门收集天下人才的情报,这份工作她上官海棠完全能够胜任。

  上官海棠躬着身子慢慢退出了文华殿。

  “去吧。”

  朱缙振摆摆手,让上官海棠退下。

  屏风后,长孙忘情笑语盈盈的走了出来:“陛下,您这是想,借鸡生蛋?”

  “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

  朱缙振笑了笑,走过去牵住长孙忘情的手坐到龙椅上,“上官海棠能以女子之身,成为玄字一号密探,本事不小,能将天下第一庄管理得井井有条,更证明了她的才能。”

  “既然秘卫归海一刀用他的功勋和性命担保,秘卫查实上官海棠在朱无视的谋逆之案中也有被利用的成分,孤已答应网开一面。”

  “干脆废物利用了。”

  同时,朱缙振也没有否认自己要借鸡生蛋的想法。

  否则就不需要指派一对秘卫去‘帮助’上官海棠了。

  等上官海棠失去了利用价值,如何处置,还是朱缙振说了算。目前来说,朱缙振确实需要她来运转护龙山庄和天下第一庄,为他收集人才情报。

  “陛下似乎,还另有深意?”

  “就知道瞒不过你。”朱缙振笑着点点头,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户部做的账,以及秘卫里的人才重新恢复的账本。

  看得朱缙振触目惊心,大明财政岁入一年近亿两白银,能被下面层层克扣,再经户部伪造账目,凭空吞掉超过六成。

  这不是一年,而是年年如此。

  朱缙振对户部心底确实生出了一些嫌隙,但也没有到完全不信任户部的地步,只是想另外搜罗一批相关的人才,作为大明朝廷的官员预备役。

  “妾身记得,大明去年户部和朝廷公布的岁入是一千四百万两白银。”

  “本以为已是数年来的新高。”

  “却没想到……”长孙忘情感慨的摇了摇头,若非户部的账本被翻出来,秘卫将其恢复了部分,很难想象江南税收和各地税收竟被侵吞了那么多。

  也难怪自家陛下会生出另外养一批人才的想法。

  单单就针对户部的账目清算这一点,就不是目前秘卫里那些人才能忙得过来的。

  长孙忘情黛眉微蹙,道:

  “人心贪欲,最是难填。”

  “陛下是担心秘卫内有些人,最终也免不了和户部的官员一般,为贪欲腐蚀,做出勾结户部或地方,欺上瞒下的事情吧?”

  至于想法,长孙忘情倒是没有,甚至很支持朱缙振的做法。

  她虽名义上是玄甲秘卫的最高大统领,可实际统领的是她的徒弟燕忆眉,以及萧洛阳这些人,长孙忘情很少过问秘卫的事情。

  “嗯。”

  朱缙振也没有隐瞒的想法,点头道:“有人说过,三角是最稳定的形状,而且秘卫里这方面的人才终究是少数。”

  “户部的财政大权,孤不仅要抓,而且要彻底抓死。”

  “以后谁敢动孤的小金库,孤就将他们挫骨扬灰。”

第359章 拿这个考验尚书?

  午门外的首级在风中摇晃,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靖难之后的清算,才刚开始。

  “徐大人,您可要陛下面前求求情啊!”

  “一日之间,东西两厂和锦衣卫接连将朝中七个三品以上大臣下狱,六部抓了户部和吏部两位尚书,五个侍郎。”

  “午门外斩首二十七个从二品到正五品上的京官。”

  “被牵连流放的家眷多达数千。”

  “再这么下去,朝纲废弛,朝政败坏只是迟早的。”

  所有人都没有料到,朱缙振的屠刀会来的那么的突然,那么令他们措不及防。

  抄家,灭族。

  一车车金银珠宝,一箱箱通敌、贪赃枉法的账册,仿若不要钱的直接堆积在紫禁城的午门外,谁若有想要知道的可以随时由大理寺、刑部和锦衣卫、东厂联合宣读。

  只是一日之间,午门外的尸体就已经堆积如山。

  京中百官彻底怕了。

  他们知道,若是再这么继续下去,让朱缙振这么继续不留余地的彻查下去,最终他们也难逃一死。

  甚至,百官之中,已有流言。

  洪武四大案的惨状,或许将在他们这个时代再次上演,甚至要更惨烈百倍。

  只能提着礼物来找徐玉这个肃王府下出身的昔日布政使出面求情。

  “别的皇帝需要权谋,咱们陛下不需要。”

  “你们想要的态度,在本官这里没有,因为本官比你们更清楚陛下的实力和态度。莫说是朝纲废弛,奉天殿上百官被杀了半数,就是全杀了,又如何?”

  “陛下能在当年只手挽天倾,救大明于危难。”

  “能靖难之后一路所向披靡,无可挡者。”

  “便足以证明,不是陛下需要大明。”

  “你们自以为可以掣肘陛下的手段,一次次的试探,真以为会让大明的历史再度重演,让陛下和过去大明皇帝一样,和你们共天下?”

  “枉你们各个都是官场的老狐狸,笔锋落下便可决万千人的生死,却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徐玉的脸上写满了讥讽和不屑,望着面前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却被他一番话说的面无人色的文官们,心中更是嗤笑不已。

  权利需要制衡,但是实力不需要。

  而朱缙振就有着推翻一切,重新洗牌,让大明完全按照他的意志进行的绝对实力。

  文官集团?

  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的士绅豪族?

  都不过是这场权利下的泡影。

  只要自家陛下一个念头,就会轻易的将之完全碾碎,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可笑这些人,死到临头犹不自知。

  兀自做着文官集团和皇帝继续共天下的千秋大梦。

首节上一节242/27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