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拉里,秘书嚯得站起身来,紧走几步迎接上来。
这秘书脸上带着和煦温暖的微笑,看见拉里就跟十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打招呼,
“哦!拉里利文斯顿先生,我可早就在这里等你了。怎么样,旅途顺利吗?昨晚下榻哪个酒店?如果你还感觉疲惫的话,我让他们给你来一杯冰柠檬水,那玩意喝了保证您马上就是一个激灵,一点都不困。”
拉里忙赔笑回应,同时,他也敏锐的注意到。刚刚迎接自己的管家和黑西服的保安,并没有踏进内门一步,而是转身退回了接待大厅。
秘书言语中都是客气的寒暄,可拉里感觉这秘书好像是华莱士先生一样,对自己的就职和生平情况门清。
几句不疼不痒的关心,潜在的目的也是在套问拉里来纽约之后的情况。
拉里心弦紧绷,知道这事儿无须隐瞒,随即也在回答中将自己来纽约之后的情况如实相告。
黑发秘书脸上始终挂着友善的笑容,随即将拉里带到了图书馆外的客厅里,安排他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等待摩根先生的召见。
客厅到摩根图书馆是没有门的,拉里坐在沙发上,能清楚的看到图书馆里高达5米的栗色书柜,一排一排的书柜上面放着全是各种开本、各种样式的书籍。
在图书馆的尽头,有一个三米多长的大型书桌,一个微胖男人坐在书桌后面,一手夹着一根雪茄,一手拿着一叠资料正在凝神观看。
书桌之前,一个头发花白、衣着考究的老者正襟危坐,背脊挺的笔直,双手按在膝盖上显得惴惴不安,似是正在等待“上天堂或者是下地狱”宣判的亡魂。
在老者身后的两排座椅上,则坐着两三个神态放松的人,拉里一眼就看到那其中正有科斯特先生。
图书馆里寂静的可怕。
“这是什么该死的狗屎玩意?!”主桌之后的男人冷冷的说了一句,随手把那叠资料丢到书桌上,吸了一口雪茄,对面前那位老者说,
“我给你三分钟,说清楚你们铁路公司未来五年的盈利前景!否则你就不用在这里多耗费你我的时间了。”
第84章 您必须投资柯尔特
头发花白的老者听到摩根先生的斥责,慌的屁股离开了座椅,伸手去拿那叠丢在书桌上的资料。
摩根先生只是默默的喷出雪茄烟雾,任由老者取回资料。
老者拿到那叠资料,从口袋中哆哆嗦嗦的取出一片单片眼镜,在自己呈上的资料中仔细翻阅起来。
但很显然,他没有立即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老人家寻找再三,伸出手指点在其中一页的某个数据作为标记,站直了身体,向摩根先生说,
“尊敬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先生,圣保罗铁路非常荣幸能得到您的青睐,我代表全体董事会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
摩根先生呲的笑了一声,淡淡的说,“还剩两分钟!”
老先生一惊,忙缩短了开场白,开始照着那叠资料上的数据,详细汇报起圣保罗铁路之前十年的盈利情况,以及利润率和未来的盈利预期。按照摩根先生的吩咐,老者已经将讲述的重点放在了未来五年盈利的可能性上,并且从客观数据和作为管理者主观的判断未来的盈利趋势。
甚至坐在图书馆外的拉里都觉得这老先生回答的已经非常详细了……
但三分钟一到,摩根先生还是果断的按下了桌面的铃铛。
这是送客铃。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到摩根先生身后的黑发秘书立即动身,脸上带着温暖的微笑,扶住老先生的胳膊,一边安慰一边送他离开图书馆。
老先生边走边回望,走到图书馆的中厅时,他实在忍不住停下脚步,转头对摩根先生哀求说,“先生,请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回答您关心的任何关于公司的问题的,就一次机会!!”
但摩根先生没有说话,他的脸隐藏在书桌台灯的阴影后面,谁都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老先生在原地呆愣了30秒,没有得到任何回复,这才在黑发秘书的劝说下,颓然离开了图书馆。
然后是足有5分钟的沉默,没人说话,摩根先生仿佛陶醉在鉴赏雪茄的快乐之中,忘记了俗世。
5分钟之后,黑发秘书回来了,他推了下自己的金边眼镜,用令人愉悦的语调说,“摩根先生,后续等待的是潘恩韦伯证券公司的拉里利文斯顿,他将带来关于柯尔特公司基本财务资料。”
拉里心里一紧,心说该自己登场了,想着马上要面对摩根先生的质问,拉里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起来。
拉里提着皮箱站直了身躯。
摩根先生没有说话,但拉里从十几米外的客厅里,仿佛能感觉到摩根先生隐藏在台灯阴影里的那双眼睛正在冷冷的扫视自己。
“带他进来!”摩根吩咐道。
拉里听到这话几乎马上就想迈步,但他还是忍住了,而是等黑发秘书走到自己身边,正式通知他摩根先生召见他,拉里才从容的跟着秘书走进图书馆。
拉里尽量保证自己走路四平八稳,眼望前方,不过即使是这样,他眼角的余光也注意到科斯特先生正在打量自己。
走到摩根先生书桌前的椅子旁边,拉里对着摩根先生露出自信的微笑,淡定的说道,
“摩根先生,非常荣幸能见到您。我知道您讨厌无效的聒噪,那我就直说了,潘恩韦伯公司调查结果表明,柯尔特公司是个值得投资的公司。”
说着话,拉里已经将小皮箱里的财务资料拿在手里,双手递上。
拉里直白的开场白让秘书和摩根先生的高级合伙人们颇觉意外,几人飞快的对视了一眼,但摩根先生没有说话,而是把雪茄交在左手,直起了身子,一手取过了拉里递上来的资料。
摩根先生身体前倾,暴露在台灯的光辉里,拉里终于第一次看清楚了这位在美国金融史上空前绝后的大银行家的面貌。
摩根先生留着标志性的海象胡须,眼神锐利如鹰,他的雪茄从不离手,食指和中指第二指节上都是雪茄长期烟熏的焦黄,即使是接过拉里资料的时候,他的眼睛也没有看资料,而是直视拉里的眼睛,目光极具穿透力,仿佛能把人一眼看穿。
“坐,利文斯顿先生。”摩根先生接过资料,简单的吩咐道。
拉里暗吸一口气,以自己最大的毅力控制自己在刚刚老者坐过的那张椅子中坐下。
摩根先生将雪茄放在左手,另一只手迅捷但认真的浏览着拉里递来的资料,看了大概1分半钟,摩根呲的冷笑一声,将资料丢在桌上,冷冷的说,“第七页的负债率算错了,重做!”
拉里心里咯噔一声,但脸上还保持着自信的微笑。
摩根先生的目光越过拉里,望向了坐在旁边的科斯特先生。
“查尔斯,你跟他们的经理人谈过,说说你的看法。”
科斯特先生没有站起,但恭敬的将身体转过,一脸认真的对摩根先生说道,
“柯尔特的遗孀伊丽莎白柯尔特夫人并没有意愿卖出公司,而只是想融资做新的手枪项目。如果他们不愿意卖出公司,那么我觉得这笔生意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接着,科斯特先生将闭门会谈的详细情况对摩根先生做了简短但准确的汇报。
大意是科斯特先生传达了摩根先生收购柯尔特的愿望,但对方的高管、也是柯尔特夫人的全权代表安德鲁先生很明确的拒绝了出售公司,而只是建议摩根银行要么购买柯尔特新发行的公司债,要么就参与柯尔特的增发股票认购,成为柯尔特公司的股东之一。
但随后,科斯特先生就指出。如果按照柯尔特目前的盈利情况,这公司别说对比利润丰厚的钢铁公司和铁路公司,就算是对比同行业的温彻斯特、雷明顿、史密斯韦森公司,都算不上优秀。
因为柯尔特规模太大,虽然在各个枪械细分市场都占有一半以上的优势,但总体的利润率反倒比其它三家公司低4个百分点。
总之,科斯特先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家公司不值得投资,不管是买卖债券还是认购股票都不值得。
摩根先生轻轻点了点头,转过脸来直直的看着拉里,微微皱了皱眉道,
“你听到了?好,为了你超出年龄的自信,我也给你3分钟,说说为什么你认为柯尔特具有投资价值。小子,我提前打声招呼,我可是生在哈特福德,我对那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此刻,拉里的心已经怦怦直跳了,不由自主的汗水已经从他额头上渗了出来,并在他的额角汇聚成汗珠慢慢流下。
可拉里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笑容,他毫不回避的看着摩根先生的眼睛,微笑说道,
“1860年到1861年美国内战前夕,柯尔特一直加班加点给南部各州生产武器,赚的盆满钵满;但内战正式开始之后,柯尔特断绝了南部邦联的订单,而只是给北方军供给武器,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战局走势。”
摩根先生听完眉头微皱,以为拉里要强调武器公司的重要性。
但拉里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出乎摩根先生的意料,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神秘岛》中,那位记者吉丁史佩莱为了抢独家新闻,在自己将新闻抢先发布之后,为了阻挡竞争对手使用电报线路,要求电报局继续发送整部《圣经》,以此挤占电报机资源,迫使他人无法及时传递信息……”
即使睿智如摩根,也不清楚拉里东一句、西一句在说什么,尽管大家都能听出拉里的话里有所指代。
拉里说完,再次微笑说道,“您是我非常敬仰的人,在我读您传记的时候有个小小的发现。1862年,您提前得知了北方军在战场上失利的消息,并利用这个先行知道的消息囤积黄金,并造成了市场上的黄金短缺。等黄金价格炒高后,您抛售了库存的黄金,并同步在伦敦市场套现,此番操作让您在30年前就获利超过百万美元,并一举奠定了今天的地位。”
说完,拉里补充了一句,“当然,这是传记里说的,我无意向您求证,只是单纯认为这样的操作简直是上帝的手笔,太棒了!”
摩根先生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但还是单手悬在桌铃上,语气冰冷的道,“你只剩下1分钟了。”
拉里没有马上说话,而是顿了顿,身体前倾,脸上还带着自信的笑容总结道,
“情报!或者说是信息,对您才是最重要的。但情报未必需要派遣多少间谍或者代理人在伦敦或者华盛顿潜伏下来,通过窃听器和手枪获得的。最具有价值的情报往往是通过已经公布的公开信息总结出来的。”
“诚然,在财务上来看,柯尔特并不能让您在财务上赚很多钱。但他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表面的盈利,而是柯尔特作为美国三军首屈一指的军火供应商。如果您成为他的股东,您可以从公司提供内部财务报表上,清楚的知道每一批军方订购军火的去向,不管是陆军、海军、还是海军陆战队……”
“那样,尽管华盛顿的军方还在隐藏自己的意图,但您却能从这些军火的去向中分析出美国最可能对哪个国家发动战争,您甚至可以根据紧急订购的军火分析出发动战争的时间。这种内幕消息完全合法,并且足够超前,可以让您从容的在战争引起的金融市场动荡中获得先人一步的战略优势。不管战争的胜负如何,您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随心所欲地的提前布局……”
拉里这番话说的非常长,其实时间早就超过1分钟了,但摩根先生的手悬在桌铃上始终没有拍下。
他脸上古井无波,双眼还在注视着拉里,但内心仿佛忽然打开了一扇窗,发现了一个本来应该知道,但之前从来没有留意过的新世界……
与此同时,包括科斯特先生、黑发秘书在内的私人图书馆里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震惊和深思的表情,随后,大家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在拉里身上,仿佛第一次看见这个金发少年。
沉默了半响,摩根嘴角扯出个笑容,手臂离开了桌铃,微笑说道,
“有意思,说下去!”
拉里依然保持着那种和煦但却不张扬的笑容,继续说,
“我再说的事情,其实您都可以合理的推断出了。我觉得不只是柯尔特公司,包括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公司、德国的克虏伯公司、比利时的赫斯塔尔公司(FN),还有意大利的伯莱塔公司,您都应该或多或少的掺几股,这样,您的军火情报网络将会覆盖整个欧洲和美国,您只需要看看公司提供给董事会的年报,就能知道这个地球上什么地方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这将对您后续的金融布局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拉里总结道,“德国的崛起势不可挡,而老欧洲的各国对此毫无办法,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就如同他们之前对付拿破仑一样。早晚有一天,欧洲将陷入战火之中。而美国,将凭借着新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的深厚底蕴,趁机崛起。这才是华尔街未来最大的机会!”
拉里说完,私人图书馆内陷入死一般寂静,众人的眼神交织着兴奋和喜悦,先是看了看拉里的背影,又将目光集中在摩根先生脸上。
良久之后,摩根先生忽然笑了,他放声大笑,身体都随之抖动起来,手中的雪茄的茄灰都随着他的笑容抖掉了。
众人看摩根先生笑的非常开心,各自也都露出笑容来。
拉里表面淡定,但其实心里也是砰砰直跳,直到看到摩根先生的笑脸,一颗心才慢慢稳住。
这套公开情报搜集理论,是后世耶鲁牛津等院校的顶级数量科学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才总结出来的,拉里提前五十多年拿出来,果然效果非同一般。
摩根先生笑完之后,嘴角还带着残留的灿烂弧度,他望着拉里点了点头,说道,
“好吧,利文斯顿先生!我愿意为您的建议付出合理的报酬,您可以随便说一个数字。”
拉里脸上露出个笑容,心说这钱可不好拿,说的少了把自己卖的贱了,再说几百几千美元对现在的拉里来说其实不算是要命的大钱;说的多了对方以为自己是个贪婪无度只会耍小聪明的人……
于是,拉里迅速打定了主意,站起身来一脸郑重的对摩根先生说,
“谢谢您的慷慨,摩根先生。如果让我选,我宁可要一份您的名片,在我遇到困惑的时候可以随时来找您询问;另外,我想向您求得一个签名。”
听到拉里的话,摩根先生脸上毫无表情,但心里就是一怔,他以为这金发少年会趁机向他请求成百上千美元,这些财富将让这个来自波士顿的小伙子瞬间脱离自己的平民阶层。
但万万没有想到,拉里提出的要求竟然是一张名片和一个签名。
摩根先生眯了眯眼睛,再次认真的打量了下眼前这位金发少年。
随后,他将自己手中只剩下一小半的雪茄丢在水晶烟灰缸里,从自己西服外套的口袋里取出一个扁扁的小盒子,再从里面拿出一张纯金打造的薄薄名片,将它交给了拉里。
“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公司和图书馆的电话,以及我的私人电台地址。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在纽约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来拜访我,不需要预约,只需要跟楼下的保安说一声。”
拉里双手接过摩根先生的名片,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在仔细看过这张名片之后,将它珍而重之的收在自己钱夹里。
“另外……麦金莱!”摩根先生转头对着黑发秘书挥挥手,“把我的那版最早的《国富论》拿过来。”
秘书脸上露出些许诧异的神色,但还是依照摩根先生的吩咐,从不远处的书架里取来一个包装精美的书籍礼盒,轻轻放在摩根先生的办公桌上,并从里面取出一本看着就特别古旧的四开本皮质封面精装书。
摩根嘴里含着笑意,略作思考,从桌上取出一支金笔,在那本书的扉页上写了一句话,
“给现在的朋友、未来的对手J.P.M”
随后,摩根先生将这原版的《国富论》亲手放在盒子里,关上了书籍礼盒,然后站起身来将这本包含着自己签名的书递给了拉里。
拉里赶忙双手接过。
摩根先生笑着问道,“你能再说下你的全名吗?”
“拉里利文斯顿。”拉里挺直了身躯郑重回答道。
摩根先生微笑着点点头,“好的,我记住这个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