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第39节

  拉里现在根本不敢回去要这笔欠账,他估计自己去了八成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剩下两成概率则可能是跺成块寄回来……

  这种担心不仅仅是怀疑对赌行是不是会有阴险的小动作,他们开门做生意的一般倒是不敢也没必要做的太过分。

  更主要更关键的隐患是,当地的黑帮肯定会很快听说有人发了笔横财,还是个14岁没背景的小子,那自然会针对拉里下手。

  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现在这张欠条完全是一张废纸,丢掉吧!

  拉里将这张纸条放在阳光下,刚想撕掉,忽然看见欠条上那高达2125.5美元的金额,心头一颤,实在是下不去手……

  算了!放在钱包里当个纪念吧。

  拉里叹了口气,随即又将那张欠条放回钱包里。

第68章 第二次暗巷之旅

  早晨9点30分,拉里乘坐公共马车来到渔港。

  之所以没有选择骑自行车,一来是冬天骑车确实是辛苦,二来拉里预计今天还需要买些盛放雪茄的保湿柜,那样回去的时候只能坐出租马车,骑自行车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为了保险,拉里还是带了枪,不过今天没戴那把意大利枪,而是带了柯尔特左轮手枪。

  之所以没戴意大利手枪,是拉里在选择的时候,忽然想起了前世自己看《西游记》的一个片段,孙悟空对银角大王说,你的母葫芦见到我的公葫芦就没用了。

  拉里也怕意大利手枪遇到意大利人会失效。

  这事真说不准,毕竟当时买到意大利手枪到现在,自己又没有开过一枪。

  这个时候,还是美国老乡柯尔特值得信任。

  踏着仿佛永远湿漉漉的鹅卵石地面,拉里再次走进红砖成的“暗巷”小区里。按照前一次来的记忆,拉里清楚的记得,离K先生餐馆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售卖古巴雪茄的店铺。

  现如今走到街角,果然见有个用红砖混合灰砖砌成的临街店铺,木质招牌悬挂门前,上面画了白星红三角蓝白条的古巴国旗图案,还写了歪歪扭扭一行字,“正宗古巴雪茄”。

  拉里低着头走进了这家雪茄作坊兼店铺。

  店里的光线并不是很好,再加上涂成深棕色的橡木架,更显暗淡。玻璃柜台里陈设着装裱漂亮的雪茄盒和相关用品,而雪茄则在雪茄柜里单独存放。

  空气里弥漫着对现在的拉里特别诱人的雪松木、烟草与皮革的混合气息。

  柜台后面,意大利裔的店主穿着马甲和围裙,看见拉里进来,忙热情的打着招呼。

  “先生,想要雪茄吗?”店主的英语也有点意大利口音。

  “是的,你们这里的雪茄怎么卖?正宗吗?”拉里随口问道。

  店主笑了,指了指橱柜后面,拉里顺着望去,才看见一个满脸褶皱的老人坐在橱柜后面正在手搓雪茄。

  似是感受到了拉里的凝视,老人皱着眉回望了一眼,随即又扭过头去。

  “正宗的老古巴雪茄工匠,制作的雪茄绝对是最棒的!你在整个波士顿都不会找到比我这里更好的。”店主笑眯眯的说。

  “烟叶呢?是康涅狄格州的还是南美的?说老实话,这将决定我购买的数量!”拉里沉声问道。

  这疑问让店主有点不快,但也不敢马上反驳,他想了几秒才说,“我们有康涅狄格州的烟叶,但多数都是多米尼加的,您知道的,现在古巴岛上小规模起义不断,西班牙官方都征不到足够的烟叶。”

  这答案不出拉里的预料,其实有多米尼加或者其他南美烟叶就已经很可以了,这还得多亏意大利人的走私团伙。

  拉里故意板着脸,“可我只想要古巴货!”

  “古巴货贵!”店主强调。

  “为了支持古巴人的自由和独立,贵我也要买正宗古巴货!”拉里随口扯大词。

  不过这个回答却让那个老雪茄匠再次回头,他看了看拉里,缓缓站起来,又挺直了脊背,用带有浓重的拉丁口音说,

  “20美元!”

  拉里一怔,心说你这就夸张了,我听说一根普通的雪茄才50美分,一根正宗的极品古巴雪茄才3美元。你开口就20美元这有点太宰人了吧?

  拉里皱皱眉,看着那老人沧桑的面容,想想古巴人民从今往后还有130多年都还不得安生,暗暗叹口气,随即从钱包里取出40美元,交到老人手里。

  心说我就当为古巴人民做募捐了。

  老人没有说话,将美元攥在手里塞进了围裙的大口袋,随即踱步到雪茄柜里,唰唰取了两盒雪茄,放在拉里手上。

  拉里一怔,低头一看这盒雪茄都是12支一排的,而且从茄衣就能看的出来,这古巴货,档次绝对不低。

  嘶,这个里面是不是有点误会?

  我寻思一支卖20美元呢我支持你两根,敢情你一盒20美元……

  那这样算来,我不但没有为古巴人民募捐,还占了人家古巴老乡的便宜,这多不好意思。

  意大利店主眉头紧锁,手举起来想要阻止,但最终还是没说话。

  拉里看着老雪茄匠堆满沧桑的眼睛,心里特别感动,忙又掏出100美元,“尊敬的老先生,我能不能再多支持一下古巴人民?”

  最终,拉里在这个店铺里花140美元买了7盒零一根高级古巴雪茄,那多出来的一根,还是老雪茄匠刚刚搓出来的,亲自剪掉雪茄头,给拉里点上。

  另外,拉里还在店里买了一个西班牙雪松木制的雪茄保湿盒,这里面内置陶瓷水盒,通过蒸发维持70%的湿度,柜门上还有温度计和湿度计,售价28.5美元。

  便携保湿雪茄盒就不用了,昨天那个红头发男人给了一个,不过拉里打听了一下,这玩意一个也得8美元。

  另外,拉里还买了一套黄铜制V形雪茄剪,和一个直切式雪茄剪,共2美元。

  还有20盒长柄无硫雪茄专用火柴,以及配套的100根雪松点火片,一共花了4.2美元。

  再有就是一套陶瓷雪茄架,五根铝制雪茄管,这加起来就有13美元。

  雪茄店店长见做成了这么大一笔生意,脸上都笑开花了。

  拉里将188美元递给他的时候,感觉自己还是有点压抑的心情又好了几分。

  真是双赢!

  拉里咬着雪茄,指了指地上的东西,吩咐店长给他找个搬东西的小弟,店长二话不说,走出店门扯着嗓子就叫来三个意大利小孩,并且吩咐他们将要帮这位先生把所有的东西都装上马车。

  拉里摸出三美元,给这三个意大利小孩一人一美元硬币,并且承诺说,事成之后每人还有一美元,三个小孩都乐疯了!

  从雪茄店出来后,拉里本想直接走的,但却莫名就想起了柯尔特公司门口的K先生,吩咐三个小鬼绕行一下,他想捎带去K先生那家店看看。

  转过街角,拉里忽然一怔,原来自己买枪的那间属于K先生的小餐馆,已经烧成了一片残垣废墟。

  失火了吗?不像啊!旁边的房子又没事……

  “这是怎么回事?”拉里皱着眉问三个小孩。

  三个小孩彼此看了看,没说话,最后还是一个小个子小孩压低声音告诉拉里,这里的店主人得罪了码头的穆尔帮,已经带着老婆孩子逃出了渔港,他的店则被帮派成员烧毁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拉里问。

  “新年前三天!”小孩的大眼睛亮晶晶的。

第69章 是悲是喜

  周日在暗巷的采购,拉里并不只是买了雪茄。

  走到街角,拉里又看见一家经营欧洲进口酒的店铺,里面的货都很不错。

  当然,这里所谓“进口”其实就是此时意大利人最擅长的走私。

  因为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原因,拉里目前打交道的都是上层人士,所以对此时的名烟、名酒、香车宝马也都有些了解,此时的美国老开拓者家族、还有新兴资产阶级,总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雪茄、美酒、旅游和社交上。

  而因为美国人仰慕欧洲人的惯性,所以在上层人士中销量最好的还是欧洲酒,比如来自苏格兰的威士忌、来自法国的干邑白兰地,和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酒。

  此时,他面前的“欧洲进口酒”店铺就有一堆好货,而且还是刚从渔港的走私船搬下来的。

  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酒瓶上商标写着格兰利威12年陈酿,一瓶只要3美元。

  这个牌子的威士忌拉里知道,他的酒比美国国内同档次的波本老皇冠、或者泰勒上校的贵一倍,就这样还很紧俏。

  格兰利威威士忌一向以“纯正高地风味”而闻名欧美。

  拉里把雪茄咬在侧边,拿起一瓶威士忌仔细端详,深琥珀色的酒液在玻璃瓶里摇曳,出现微微的粘稠挂壁现象,无疑是老货的标志。

  “怎么卖?”拉里问。

  “整箱卖,不零售,一箱15瓶。”店主看了拉里和他身边抱着雪茄柜的三个小鬼一眼,补充了一句,“你如果买一箱的话,我附赠2个米兰的皮质酒礼盒,送人或者摆放都很好看。”

  拉里让店主拿出皮质酒盒看了看,这玩意确实非常精致,一个礼盒里能放两瓶大小适中的酒,内部有暗格卡死酒瓶防止酒在盒中松动,外面还有丝绸制的漂亮系带。

  拉里点点头,“我要四个盒子,你给我装两箱威士忌!”

  店主都懵了,仿佛拉里是为了盒子才买酒一样,呆愣片刻,店长忙招呼店里的伙计,给这位好心的客人抬两箱威士忌酒。

  装有威士忌的木箱外框用的是橡木,内衬与隔断用的是苏格兰常见的高地松木,这种树富含树脂芬芳,能中和橡木中的强烈气息,内壁刨光后涂抹蜂蜡防潮,能避免木屑污染酒瓶。

  店主打开两个威士忌酒箱,给拉里挨个点数了每瓶酒,这才重新固定松木隔板,并用羊绒毡填充了每层隔断的空隙处,用以防震吸湿。

  酒箱的黄铜合页盖住之后,店主用一把黄铜制的钥匙给箱子上了锁,同时又将钥匙放在酒箱底部的暗格里。

  拉里点点头,心说这年代的人真是讲究。

  不过,拉里随即就注意到,橡木箱盖中央还有朵浮雕的“蓟花”,四角还有青铜狮兽金属片,用来修饰的同时,还能提供防撞功能。

  侧板用拉丁文写着一行字“Aque Vitae”,拉里问店主才知道,它的意思是生命之水。

  除此之外,拉里又买了两箱16瓶轩尼诗VSOP法国干邑白兰地,据说这酒在雪茄后端一同享用,味道可以直接登天堂。

  因为是量贩式的简装,白兰地一瓶才4美元。

  店主这里还在售卖意大利比特酒和西班牙雪莉酒,但拉里对自己不懂的酒不感兴趣。

  最终,拉里为自己新买的酒付出了144美元,酒店的店主让了10美元的利,并期望拉里下次还能光临他的酒铺。

  拉里看了看自己的皮夹子,买完烟酒之后,自己只剩下14美元还有几个硬币了。

  店主又找了三个伙计抬上酒箱,陪着拉里一起到北港港口寻找出租马车。

  北港的乱,乱在码头黑帮争抢地盘、乱在晚上不同族裔移民团体之间的火并和龃龉。但白天、正常的交易却不受黑帮的骚扰,毕竟来这里买东西的头面人物很多,黑帮再凶残也不敢打这些顾客的主意。

  拉里走到北港码头的广场后找到了马车,让众人把货物都搬到马车上,随后又给三个搬货的小孩和三个伙计一人一美元的小费,口袋就只剩下8美元了。

  等马车回到后湾区公寓,拉里付给马车夫6美元,又花2美元在隔壁店铺雇了个伙计,让他帮助自己将所有的东西都送到2层自己的公寓,口袋里的钱已经全部花完了。

  拉里坐在客厅的沙发里,看着满墙的雪茄和烟酒,又看了看空空如也的钱包,不禁感叹一声。

  消费真是太特么治愈了!

  搞的我一点压力都没有了。

  .

  拉里买这么多烟酒,可不光是为自己享用的。

  礼多人不怪,一向是联络感情的最有效也是最好用的社交秘密。

  周日晚上,他就拿着一瓶法国干邑拜访了温斯洛普先生,后者看着拉里送来的干邑笑的见牙不见眼。

  周一早晨,他又用米兰皮质酒礼盒装了两瓶苏格兰威士忌,这个是要送给波特先生的;另外,还拿了一盒12支装的古巴雪茄,这则是要送给前台经理华莱士先生的。

  礼物送到之后,两人都很高兴,并且波特先生约定后续要邀请拉里来家里做客,一起享受威士忌;而华莱士先生则笑着表示,以后有什么好事一定会只给拉里。

  礼物都送出去之后,拉自己也很高兴。

  不过,周一早晨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拉里高兴不起来。

  他查了查奥马哈的交易记录,这公司股价在周五中午收盘前冲到了105美元,这也是拉里在对赌行的平仓价,但下午,这股票的股价就一股脑的冲到了145美元。

首节上一节39/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