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的流浪狗过去闻了闻拉里吐掉的龙虾,转头就走。
当然,当时普通人的薪水也不高,拉里因为是在金融业,且识文断字记忆力好,才混的上周薪5美元,这仅仅是证券公司最底层的抄写员工作,甚至都不算是正式的员工。
那些住在贫民窟地下室的普通工人,就算是做到熟练工、技工等“最高级工人”,周薪也就4到8美元,这些钱还需要养一家人,四分之一的薪水花到租房上,四分之一花在吃饭上,一个月也剩不下几个钱。
红头发的罗根说要做股票交易,拉里压根不信,因为在潘恩韦伯证券公司,来这里“玩它一把”的客户,都是有钱的绅士们。
他们交易一次,就要花费数百上千美元。
随便一次的损失,就够雇佣一个身穿笔挺西装的马车夫给他们赶一周马车了。
拉里现在兜里就4美元!
还买股票?
红头发罗根看出了拉里的犹豫,压低了声音说,“笨蛋,当然不是在我们公司进行交易!听说过【对赌行】吗?”
拉里摇头,“没听过啊!”
罗根左右看看,伸手拽起拉里,“跟我走!”
两人走出公司大门,转过两条街,又钻进一条窄街,这里有个没有门头的公司。
拉里走进去才发现,这竟然也是个证券交易所,只是简陋的多。
房间尽头的墙上,也有一个报价板,但那里的股票数量少的多,只是涵盖了大多数热门股。
罗根朝柜台里指了指,“这里,我们可以最小交易5股,比如现在百灵顿的价格是……”罗根说着话,往黑板上看。
拉里却毫不犹豫的说到,“5又四分之一美元。”
罗根此时也看到了百灵顿股票的报价,还真是5又四分之一美元,跟拉里说的一样。
“对!一股5又四分之一美元。5股就是……”
“26又四分之一美元!”拉里抢先答道。
“对!我们拿5美元做保证金,他们让买多少股就买多少股。现在就买,回头涨了我们就卖出!”
罗根说完,拉里就在心里盘算。
保证金的制度他是知道的,但是一般保证金都是总股价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两人凑6美元还是不够买股票啊!
拉里说了自己的疑惑,罗根摆手,
“笨蛋,不是这样算的!这里是,比如你分到每股的保证金是1美元,那么假设百灵顿的股价从5又四分之一美元跌到4又四分之一美元,吞噬了这一美元的保证金,您的这一美元就没了,烟消云散了!”
拉里呆了呆,明白了过来,话说这制度更像是前世的期货,用一千的钱款买一万的期货,赔的时候先从自己这一千块开始赔。
赔完了,自己的期货就爆仓了,一分钱拿不回来。
罗根等拉里消化了自己嘴里的信息,接着道,“但如果百灵顿股票涨了呢?比如它从5又四分之一美元涨到6又四分之一美元,那你就能用5美元的本金赚到5美元,直接翻倍!!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拉里听完双目一凝,他对本金翻倍并没有感到太过在意。
不过,根据他对百灵顿这个股票的了解,它的价格现在确实是处在即将突破的前夕。
拉里赶忙从自己衬衫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小本本,翻到了记录着百灵顿这支股票的那一行报价……
5.2美元、5.15美元、5.2美元、5.2美元、5.25美元、5.25美元……
这一长溜的记述,横跨了三天。
在拉里看来,这确实是符合自己认定的股票价格即将上涨的通常表现。
拉里抬起头,看了看罗根。
两人都认定百灵顿的股价会上涨,不过,罗根的理由是“内幕消息”,而拉里自己靠的却是“技术分析”。
“干了!”拉里点点头,从兜里掏出那4美元。
罗根很高兴,也从兜里掏出5美元的绿色票子。
两人一共凑了9美元,买了9股,每股的保证金是1美元。
不过对赌行还要额外收取两人50美分的手续费。
两人左摸右摸,又各自找出25美分的硬币,交到了对赌行的职员手中。
那职员拿着两个硬币,斜了两人一眼,露出个轻蔑的笑容。
随即,他取过一张大纸,登记了两人的姓名、买入的股票名称和时间,又抬眼看了看报价板上的价格,这才郑重的填写上,
“于5又四分之一美元,买入9股。每股保证金1美元。”
随后,将这张纸递还给罗根和拉里。
拉里还是第一次见属于自己的交易单,两人退到交易厅门口的座椅上,捧着交易单一个劲的看。
拉里想想前世,股票交易好像就只是电脑上的数字,根本没有任何感觉。
但重生之后的这一世,自己才14岁,竟然还买上股票了,真是奇妙!
“他们会真正帮我们买入股票吗?”拉里转头问罗根。
罗根用“你小子竟然啥都不懂”的眼神瞥了一眼拉里,压低声音耐心解释道,
“知道为什么他们叫对赌行吗?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正的买入股票,而是跟你对赌!你赚了钱,他们赔给你;你要是赔了钱,你赔的钱就是他们的了。”
嘶!
拉里吸了口凉气,瞬间明白了。
前世自己见过好多种类似的骗局,什么炒币了、炒茶了、炒黄金了,其实庄家手里也没有货,就是跟你对赌,赌你将来肯定输,他们就把你的保证金都装进了口袋。
万一你运气好,赢了钱!那也不怕,他们可以选择卷款跑路……
反正钱到不了你手里!
这种骗局,原来早在1891年的美国就大行其道了!
思维再发散一下,拉里想到了,好像庞氏骗局也是肇始于美国。
类似的招数数不胜数,不过不管前世或是今生,这种骗局的都有同样一个业内专有名词叫“金融创新”!
求收藏各位
第4章 赚钱了
对赌这个词,听着像是公平竞猜,但实质则是一种被庄家精心设计、包装完美的陷阱。
拉里的前世里,被对赌协议坑杀的同时代杰出人物数不胜数,比如房地产大佬王首富、儿子娶了港台一线女星的张婆婆、做手机的老罗和一度制霸整个中国电影界的冯导演。
这导致重生后的拉里听到“对赌”这个词就浑身发抖。
不过继续了解过后,拉里也就慢慢安心下来。
原因很简单。
第一,不受行业协会掌控的对赌行其实目前遍布几乎全美所有有超额利润的行业,比如赛马、大乐透彩票,还有就是股票和期货交易。
在这些行业里,都会有权威的信息来源,比如本地的对赌行,接受的信息都是华尔街股票交易的真实数据,对赌行只是私下开设的堂口,所以这种半地下行业只是不合法,但也不至于成为纯粹的骗局。
起码比前世各种盘里,只是由电脑程序控制的K线图靠谱的多。
第二,对赌行的利润极端肥厚,不到非常特别的情况(比如大牛市,所有客户都在赚钱),这些庄家不至于提桶跑路,而是宁可赔些钱,也要将生意进行下去。
毕竟,90%的股票交易者,最终的结局都是赔光。即使是按照概率,这些开设对赌行的庄家只要耐心一些,绝大多数人最终会毁灭在某次行情突然的反转上。
此时的美股交易并没有涨跌停限制,一只股票当天涨或者跌个百分之五十非常常见,甚至一天内股价跌到0元的也屡见不鲜。
对赌行的庄家乐意跟散户们赌,因为他们最终总是能赢。
第三个理由就更简单了,对赌行像是半地下的诈骗,但此时的美国各行各业也好不到哪里去,说是公开的诈骗也不为过。
比如美国此时的银行是可以私人随便创设的,仅在19世纪末,美国东海岸地区就有几百家大大小小的银行。随便来个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寒冬,美国银行就会成片的倒闭。
那些合法的储户将自己的辛苦钱存在这些银行,转眼就会被资产清零。
拉里以为前世自媒体时代各种真假消息漫天飞,舆论场非常混乱。
可细细一了解,此时的美国,报纸、杂志、私人沙龙满天飞,各种耸人听闻的颜色、暴力消息层出不穷。那些新闻的编辑为了钱,什么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故事都敢往正规报纸上写。
至于食品加工业的中毒丑闻、枪支泛滥和黑帮火拼、移民带来的治安乱象,绑架勒索蓄意谋杀入室抢劫……那更是数不胜数的。
在这样繁荣而又混乱的镀金年代,对赌行反而像个明码标价的站街女。
不能说是白莲花,起码也算是有良心的“盗亦有道”了。
拉里听完罗根的解释,觉得自己对美国的滤镜又掉了一层。
其实这里一直是一个完全自由的社会,是一个将丛林法则发挥到极致的自由之地,前世那些公知们总说美国有持枪自由贸易自由,却刻意隐瞒了别人也有持枪自由和诈骗的便利。
并且那些一心做恶坏人,比安分守纪的好人更加“自由”。
没办法,拉里按下了源自前世“保守落后”的农耕民族心态,开始真正从心里适应“自由先进”的海洋文明规则。
下午,拉里和罗根回到了潘恩韦伯证券公司。
两人心思一致,都时不时的将注意力集中到百灵顿那只股票的价格波动上。
直到当天下午三点收盘,百灵顿的股价都是5又四分之一美元。
拉里晚上回到家,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妈妈看着他闷闷不乐,打趣道,“怎么了,利文斯顿先生!您遇到什么新问题了吗?”
拉里正式工作之后,他妈妈总喜欢称呼他“先生”,因为觉得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拉里转头望了望她,忽然想起前世救护车里那个白人女护士。
经过这么多天的“母子模式”的相处,再加上拉里的母亲确实也是一个非常典型、非常负责任的老式的普通美国女人,拉里已经越来越愿意真正将她习惯为自己的母亲了。
“妈妈,您相信东方人所说的轮回转世吗?”拉里忽然问。
“东方人?轮回?”妈妈表示不理解。她都没有上过学,只是勉强能拼出自己的名字。
“嗯,我听人说,中国人和印度人相信,人死之后不会真正死去,而是会再回到世界,成为新的婴儿,享受另一遍别样的生活。”拉里认真的说着。
眼前的妈妈,是拉里偶尔能吐露内心想法的唯一对象。
毕竟,母亲永远是最爱自己儿子的。
听了拉里的话,妈妈张了张嘴,过了半天才说道,“那他们的轮回也得上帝亲自恩准吧!”
拉里笑了,拉住了妈妈的手,“我很幸运拥有你做我的妈妈,我会好好努力,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妈妈惊讶的看着拉里,发现他的眼眸里,反射着月夜的星光。
.
第二天,拉里来到潘恩韦伯证券公司。
开盘前,营业部的很多人都有繁重的工作,比如调试电报机、从金库里取出资金准备营业时的流水、打扫卫生准备迎接客人;
反而是作为行情抄写员的拉里,开盘之前是最轻松的。
拉里取出自己记录股票涨跌的小本本,认真的将百灵顿股票最近一周的价格进行了一番回测。
越复盘,他越能确定,百灵顿这只股票即将向上突破,他们能赚到钱!
这并非来自于买到股票后的“自我感动式的相信”,而是来源于拉里对价格变动规则的准确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