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好笑了?”郭书苗仍旧是不懂。
这个时候,娄晓娥也笑够了,她一张富贵脸笑的通红,想着要回答,却是一手遮住了电报,眼眉低垂,忍不住浮现出一抹害羞神色。
娄晓娥低声说道:“你哥称呼我为何太呢!”
郭书苗脸上的神色可精采了,从懵逼到了然,等想通了这个事,却又带了点同情神色。
她咽了口唾沫,想着解释,她觉得何雨柱可能没那个心思,就是随口取的名字。
但话到嘴边,却只能尴尬的笑道:“哦,原来是我哥给您写的情书啊!
真好,真浪漫!”
只能说,郭书苗的感觉相当对。
何雨柱想到这个品牌名字,就是抄的。
前世有个叫做“方太”的抽油烟机品牌,何雨柱哪怕从没见过那牌子的产品,也是在电视上见过那牌子的广告。
所以他在研发煤气灶的时候,就随手发了个电报,让娄晓娥把这个牌子先注册下来。
本来就是顺手为之的事情,但却是让娄晓娥看得心花怒放,以为何雨柱在字里行间,都是跟她表明心意。
其实真就是想多了。
何雨柱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适合港岛社会。
因为港岛这边,称呼别人媳妇,就是冠以男方姓氏的“某太”称呼。
而厨房用具,本来就是女性用的多。
这会让顾客有一种共情感,就是这么简单。
只能说娄晓娥是身在局中,却是逃不开这张情网。
前世今生,她总归是那个喜欢谁,就一心一意对谁好的傻娥子。
“书苗,……
算了,算了,等会我亲自去注册这个商标。
你哥说,让我们收集燃气灶,抽油烟机,还有厨房柜子,高压锅,微波炉,电饭煲,消毒碗柜的一些资料。
如果有专利使用权限的话,也让我们把使用权提前拿下来。
你哥说,家用电器,厨房电器,是未来三十年的商业蓝海,让我们提早做技术储备。
……
我觉得,你哥说的对。
不管明年港岛股市楼市会不会崩,家居环境的小型化以及舒适性,这是以后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大多数中产阶级追求的。
这个上面,还真是大有可为的事业。
你要是闲着无聊,就帮忙找找。
到时候,我成立一家新公司,给你肚里的宝宝一点股份。”
说到正事,娄晓娥就告别了那股花痴状,很是认真的对着郭书苗交代了起来。
这跟何雨柱的想法肯定是不同的。
何雨柱提议娄晓娥搞这个,是因为像是厨具电器那些,在国内来说,现在还没有形成需求。
也别说普通人家,就是何家的小洋楼,他跟刘婷都觉得煤气灶没有柴火灶还有煤球炉子好用。
但现在这个市场,在小日子港岛这些城市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的地方,已经是有了雏形。
如果按照时间线等到改开,那么就落到了别人家后面了。
既然他看到了,自家又不能做,自然是便宜自己人了。
所以何雨柱才会理直气壮的在老路那边给娄晓娥发了这份电报。
就算老路看到了,也是没在意。
毕竟这些东西,跟咱们好像完全没关系。
也别说用了,有些东西,他听都没听过。
比如说“消毒碗柜”,这玩意虽然是五零年发明的,但直到改开后好几年,咱们自家的企业才发明了远红外线高温消毒。
到九十年代,咱们推出公共场所餐具消毒概念,这玩意才开始有了市场。
当然,真正的流行起来,还是因为世纪后那些事情,家庭消毒需求激增,那才普及到千家万户。
但现在,并不是没有这个需求,而是没人提出这个概念。
并且生产成本过高,也是原因之一。
但这不耽搁娄晓娥先做好技术储备,以及利用大家都不关注的时间节点,避开那些专利陷阱。
现在国际上,有些专利,因为还没有商业价值,都还是白菜价。
但等到后世有市场需求了,再想买人家的专利,那就是天价了。
咱们改开后,很多产业,都吃过这上面的亏。
娄晓娥在何雨柱有意无意的引导下,这些年也花了不少冤枉钱,买下了好几家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公司。
就像她去年在小日子买的一家家用卡带式游戏机公司,就是在何雨柱的忽悠下买的。
现在人家小日子,正是房地产爆发的时候。
很多公司,辛辛苦苦研发产品,还不如买块地,放上两年,资产增值更多。
所以一些无关国家安全的企业,其实人家那边也不太重视。
对了,那家公司叫做“任天堂纸牌公司”。
娄晓娥买的只是它们名下的电子游戏产业。
真别太高看所谓商人的信仰。
大多数商业巨头走到后来的高度,并不是它们持之以恒,永不放弃。
而是摊子铺出去了,想要放弃,没人接手。
所以只能咬着牙做下去。
就像现在的任天堂,它的年产值这两年不过一百多万美刀,这还是它以前的纸牌跟玩具业务为主。
电子游戏上面,现在它还是亏本经营。
有人愿意花十多万美刀买它的电子游戏开发公司,它求之不得。
十多万美刀投入房地产,明年说不定就变成十五万了。
不管挣不挣钱,至少抛开了一个负累。
而娄晓娥可是手握着大杀器的,何雨柱前几年给她画的水管工吃蘑菇的游戏,如今拿出来正当时。
第1456章 商业帝国的布局
娄晓娥现在的事业有些散,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一个电视机产品。
关键电视机的研发,还是控在了四九城这边。
这对于娄晓娥来说,其实也是一个事关于她能否蜕变成蝴蝶的问题。
娄晓娥对很多事都有思考。
她现在主要的事业,还是以商贸为主。
她在港岛设立的研究中心,这些年虽然研发出了一些小产品。
港岛人因为她的财富,以及她手中的慈善事业,给了她一个电器大王的名头。
但娄晓娥知晓,那只不过是港岛社会的自娱自乐。
港岛有没有某一行业的绝对巨头,有,比如航运业的包家。
在娄晓娥的认知里,这一家的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
首先就是这家只掌管运输,这样他家公司运营层的精力,可以只思考航运的问题。
每年新增多少条船,开发出多少新航线。
这就是这家公司要思考的。
这几年随着全球贸易的繁荣,包家的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
但短板也就在这,包家的航运业没有护城河。
虽然个人在财力与资源上,很难达到包家的高度。
但航运业从来就不是一个个体商人能玩长的赛道。
娄晓娥玩的是代入游戏,也就是把她代入她认识的那些港岛大佬。
想着自家生意,如果到达了对方的高度,那么在商业战略的设定上,她该如何选择。
当她代入包家的时候,却是发现,能选择的方向很少。
现在世界商贸经济好,所以海运业可以吃的盆满钵满。
生意好坏,总归是周期性的东西。
而包家的航运生意,上下游,他都没占,也占不了。
让包家这个时候,去各个主要货物中转站,买下几个港口。
这点他家就做不到。
资源开采,码头经营,这两个上下游要是不能占到一个,那航运业上面,就不能真正的站稳脚跟。
要是转型发展别的行业,风险又过于大了。
虽然可能风光一时,但也有可能是两头不能兼顾。
与之相反的是huo家,这几年他家动静不怎么大,好像他家从事的每一个行业,都受到了后来之人的挑战。
但人家的生意触角,已然扎进了港岛的血脉里。
港岛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他家的影子存在。
并且以港岛为基石,与世界各国的生意,做的看上去好像不惊艳,但人家稳啊。
也就是这家已经完成了商业布局。
并且因为跟四九城关系都好,所以娄晓娥跟huo家关系也是不错。
在huo先生筹办的游艇会里,娄晓娥混了个荣誉副会长的头衔。
当然目前来说,这是因为huo先生加入不了洋鬼子的游艇会,所以拉了一帮有钱人,自娱自乐。
但也不可否认,天天与港岛最优秀的一批商人厮混在一起。
这对娄晓娥的眼界提高,相当有帮助。
所以现在娄晓娥才能思考到,产业规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