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颜点头。
“工业制造有工业制造的逻辑。某项技术就算在实验室里达成了,也不代表能做出真正能用的东西。光刻机不是靠一两家单位埋头苦干就能研究出来的,工业制造,没有一家大厂可以脱离产业链生产优质的产品。”
李颜再度点头。
“而且你要明白,尖端技术不是靠市场就能换回来的,真靠市场,换回来的全是二手技术,要淘汰的。造光刻机,需要一个同时进步的华夏光学产业,需要把短期收益让位于长远的产业建设,市场经济在这一点上是无效的。”
李颜还是点头。
“你知道当前巨头阿斯玛,当年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吗?”
“有了解。阿斯玛坚持了浸润式光刻法,成功续命摩尔定律,还直接击败了其他对手。算是赌对了。”
“‘赌’,这个字你用得对。”石磊也点点头,“但是成功不只靠‘赌’的魄力与运气。阿斯玛当年切换赛道投入几十亿欧,要是没有尼德兰和美利坚的支持,根本不可能顶住。”
李颜这次保持了沉默。
“上世纪末,极紫外光技术的研发已经快到死胡同了,美利坚为了分担在EUV技术上的风险和成本,政府牵头,联合了多个国家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再加上本就在行业内呼风唤雨的巨头组建极紫外光线公司联盟。后来又吸纳了一大堆半导体大厂、芯片行业大公司以及美利坚本土先进光科技公司,完全就是个本国公司小团体。”
“所以阿斯玛能进入这个联盟,也是付出了承诺55%原材料从美利坚采购并建厂的代价,而等到他们终于得到关于极紫外光商业转化可能性大方向上的积极成果后,便解散了各自搞研究。阿斯玛只是最后抢到了先手,他们的‘赌’,在这种前提下才能成功。”
李颜的补充让石磊频频点头。
“所以,小李颜,你应该能明白,如果当年不是美利坚政府主导国家实验室推动极紫外光的研发,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独立发展出euv光刻机。”
“与此同时,阿斯玛的euv光刻技术里全是美利坚的基因,我们想跟他买一台,恐怕也不是他能决定的。如果在我进军国际市场后,恐怕我们想买,人家也不卖。”
“嗯?”
“所以我们更要快。”
石磊脑袋上浮现几个大大的问号。
不是,我跟你讲了这么多困难,你怎么得出了完全相反的言论?
“李颜,我是华科院的院士,也是华夏工程院的院士,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顶尖的euv光刻机,共有超过十万个零件,需要遍布全球五千余家顶尖的半导体生产供应商提供零件,几乎每一家都是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别说你了,就算主语是华夏,想要以一己之力复制整个产业链,放现在那都等于做梦。”
李颜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
“李颜啊李颜,实验室里做出来,到走向车间,又有巨大的鸿沟,这真不是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们也要保持冷静,保持理性。”
“我很理性。”
石磊都站起来踱步了,“李颜啊,阿斯玛公司的在职员工,来自世界上的118个国家,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需要的人才涵盖方方面面。”
“对,搞光刻机,不是某一方面足够强就可以,是方方面面都要很强,很突出。”
“这不刚好?”
李颜这四个字,听起来竟是如此自然。
自然得石磊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我也是迷糊了,说上了头。一扯到euv,心里就不舒服。明明咱们也不是想着做euv。”
“我知道光刻机的主要难点在哪,说到底就是技术壁垒。”李颜说道,“产生极紫外线曝光光源技术,在美利坚,也就是您说的,得益于那么多年的技术积累与集中发力。对准系统则是德联邦的光学巨头塞司,目前没有任何其他厂商能达到塞司的水平。这俩都是独家合作,所以在拥有两大技术壁垒的情况下,阿斯玛的光刻技术整合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护城河,其他企业无法复刻。”
“……你这不是,挺清楚的嘛。目前的光刻机技术来源,尼德兰腔体和英吉利真空占了32%,德联邦光学占14%,美利坚光源和樱花国材料分别占27%,这是全球技术与智慧的结晶,让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来复刻是不现实的。”
石磊后半句话显然压住了“遑论是区区一个民营企业”。
“但是,石院士,您不是说了吗?”李颜笑道,“奇迹男孩呀。有技术壁垒的,攻破就是了;没技术壁垒的,那就是发挥我们举国体制优势的时候了呀。”
这都什么话这是?
石磊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了幻觉,刚刚巴拉巴拉扯了这么一堆,最后换了李颜一句:
“攻破就是了”?
“好小子,那你倒是说说,怎么开始,就这么看书?”石磊已经很难描述自己当下的情绪了。
“买他一台光刻机吧。”李颜看起来,是认真的。
第472章 李颜现在很自信
石磊本以为李颜开玩笑,笑着给自己又沏了一壶茶,结果余光一撇……
“你认真的?”
“您为什么会觉得我不认真?”
石磊眯起眼,确认李颜确实不是开玩笑,感慨道,“我总是很难把你跟一个成功商人联系起来,想想你也是身家百亿的人,光刻机虽然很贵,在你眼里大概也不算天文数字。”
“这对您来说也不是吧?”
“可别瞎扯。”石磊摆摆手,小老头很有意思,“我日子确实不错,但也没那么多钱。”
“买光刻机,难点不在于钱,对吧?”李颜问道。
“就算是我们华科院出面,阻力也很大,不只是外部阻力,内部也有阻力。毕竟太过昂贵,而且真买回来……这也不是什么玩具,又不是拆了就能知道人家怎么做。”
“那就更需要依靠一些……私人关系了。”
“李颜,我刚刚最后一句话,是解释,也是说给你听的。”
“这个我明白,毕竟光学镜片也不是靠看能搞明白怎么做的。”
“那你还要?”
“有总比没有好。”李颜笑道。
石磊无言以对,摇了摇头,“你说了这么多,还是想着拆开看看?”
“就当买个玩具了。”
“之前就听说你这小子很任性,没想到任性到这种地步。”石磊呵呵笑道,“小李颜,华芯国际的老总,倒是有想着靠个人关系买回来一台。”
“哦?”
“但外边阻力重重,谁都知道买过来是要研究的。”
“您不是说买回来拆开也搞不明白吗?他们还担心啥?”
石磊一瞬间竟无言以对,“好小子……”
“光学镜片跟光源这些东西,当然不是靠拆开看就能搞明白的。”李颜说道,“但是整台机器怎么运作,对这些关键配件有什么要求,还是可以学的嘛。”
“怎么学?”
“学到一定程度了,就拆开,一个个理解零件的作用。”李颜认真道,“对每一个零件提出问题‘为什么你一定得是这样’,能理解这个问题,也就吃透了流程。说不定还能优化优化。”
石磊却哈哈大笑起来,站起身走了一圈,坐回原位继续哈哈大笑,“小李颜啊,你实在有趣。我都还没琢磨出来,怎么搞国产的光刻机,你居然想着优化euv了!”
“那肯定还是需要时间的。”李颜难得“谦虚”一把。
“行!”石磊莫名表现出亢奋,“我就等着看看,你能拿出什么成绩。想要让这台突破重重艰难险阻的光刻机变成‘为你而买’,你也得证明给我们看,你值得。”
李颜心想要不我自己琢磨能不能买一台算了……就以企业合作的名义。
不过想想确实也麻烦,他现在还没铺开,很难得到阿斯玛的认可,真铺开了,恐怕美利坚的制裁来得比阿斯玛的认可更快。
美利坚都点名制裁,阿斯玛又怎么会愿意给呢?
还真要依靠一下别人嘿。
“好,很快。”
李颜这简单的三个字让石磊消化了很久。
不过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老院士,身边天才环绕,谁都能说出几个装逼故事来,倒不至于付出一场失眠。
李颜不经意间欠下的失眠债已经够多了。
正常情况下像他这种爽文男主,失眠债都来自于少女心事,但李颜比较特别,失眠债大部分来自别人眼里厉害的人水平层次不齐,但在对应圈层里都算出类拔萃。
当然少女心事也不少,但因为李颜实在耀眼过头,会闪瞎,憧憬憧憬也就到头了。
太遥远的人是没法代入的,属实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何况在大部分人眼里,李颜已经名草有主了。
看看人家韦易力,送房子都送急了。
李颜还在琢磨着接下来要干啥,结果人还没回到公司,就被韦易力一通电话拦住:
“李颜,我给你挑了三套顶级好房子,看看什么时候有空来挑一挑?或者三套都给你。”
“韦总,你要这么说我可就全款了。”
“别别别,那你啥时候来看看?”
“这么抢手?给我留着呢?”
“那肯定。今天还算是个好日子,刚好我也有空。你要是有时间,带上你爸妈一块过来吧,我来介绍。”
李颜一琢磨,现在还是暑假,韦易力亲自过来当销售,恐怕韦韵之也会来,又让带上李春陈凤玲……
怎么琢磨怎么不对味啊,双方家长见面呢这是?
韦易力不愧是商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一套下来,又是送福利,又是降低姿态,自己送了人情还当了“乙方”,用并不算严肃的方式把李颜爸妈放在了“甲方”位置上。
尽量在填补双方父母身份地位带来的差距。
毕竟别管面上说什么李春才是未来科技的法人,除了那些要坑骗的,应该没人认。
诚意拉满了啊韦总。
于是李颜回公司快速处理了一些决策工作,其他文件快速分了分,精准地被汪紫送到了各位部长手里。
任务也很简单:“这些决策你们可以做,有容错空间。”
超级生活圈各大平台的扩容也在同步进行,李颜其实也注意到了各部门内部管理的种种问题,他这个老大位置,部长们是不敢想了。
但是部长们自己的位置,可有的是人想争一争。
特别是借着这次公司大扩容的势头,借着超级生活圈各平台都成立子公司的机会,肯定少不了一批想上位的人登台演出。
李颜倒也不排斥,子公司的运作还依靠现有的这些部长肯定不够用了。
况且部长们拿到第一笔分红之后,已经有个别人工作动力呈现断崖下滑,或者产生了“我要追求一些自我表达”的想法。
本身这些部长也不全是因为能力出众上任的,例如温欣现在就很吃力,她是个精于业务的人,换句话说就不是管理型人才。
让她当个效率尖兵干活还可以,现在一下子管这么多招聘项目,她实在有些懵逼。
听说压力大得睡不着觉,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到这种时候,就需要一波大整顿了。
大整顿不是想整就能整,在这种刚取得大胜利的阶段,需要给点时间让晕乎乎的一群人清醒清醒。
或许会有错误,但错误更能看清楚人,为了以后少费点心思,李颜觉得这点成本可以接受。
谁会不敢决策,谁又瞎几把乱搞,谁自认劳苦功高,谁真的能够服众,谁高瞻远瞩,谁鼠目寸光,谁自信满满,谁一心忧患……
哪个值得信任,哪个可以委以重任,这个判断,关乎李颜未来好一段时间的清静。
对的,只是关乎清静。
未来科技正在以夸张的速度成长为巨舰,这艘巨舰该怎么开辟新航路那依旧只是李颜一个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