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460节

  “你用百科检验啊。”李颜哭笑不得。

  “实在是有点奇怪……他们在会议室等您,您看?”

  “我过去吧。”

  汪紫推开会议室门,三个白衬衫引入眼帘。

  一个中年大背头,一个有点秃顶的小老头,一个气质端庄的卷发女性。

  三人见李颜进来,都露出了笑容。

  这气场,一下整得跟未来科技是他们主场似的,李颜反倒像是来面试的了……

  “李颜你好,突然到访,还容我们自我介绍一下,”那个大背头站起身,声音爽朗,“最靠左边的是华夏科学院的副秘书长杨晓萍女士,中间是华夏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王定元教授,我是华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周敬民。”

  哦豁?

  听起来挺大阵仗的样子?

  “王院士,杨秘书长,周主任,你们好。”

  汪紫拉开椅子,李颜坐在主位,然后示意她先离场。

  气场还是要拿回来的,怎么说这也是老子主场。

  经过一番寒暄跟简单交涉,李颜搞明白了这三人的来意。

  竟然是因为追墙博弈的论文。

  “就因为追墙博弈最优解?”

  李颜发誓他真不是想装逼,这话发自真心。

  周敬民哈哈大笑,兴奋地扶了一下眼镜,“意思是,你还有更厉害的成果?”

  “那倒没有。”李颜摆摆手。

  王定元教授说话前总是需要先匝巴两下嘴,“小李颜意思,应该是这个成果还不够让我们兴师动众。”

  “王教授对华夏数学研究史如数家珍,自然知道我这个成果的含金量。”李颜笑道。

  “也别妄自菲薄,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开展得比我们早比我们全面,被你先一步解出来,还直接提出了应用的办法,很了不起。”王院士点头。

  “刚刚我听杨秘书长的说法,您几位,是希望我去华科院……交流学习?”

  “对。”杨晓萍声音很好听,就是太官方了,惜字如金。

  送上门的好事。

  这学习资源可太离谱了。

  里边可全是院士还有院士预备役,去交流学习岂不是跟各个研究领域的大拿谈笑风生?

  当然没什么好不答应的。

  但追墙博弈最优解这种级别的成果,真值得这三人特地跑一趟吗?

  就算真值得,跑一趟就为了过来提个邀请?

  杨晓萍跟周敬民就算了,本来也算个管理人员,当个政治任务执行一下也没啥。

  何必带上年事已高的王老爷子?

  李颜眯了一下眼,王定元都把李颜的疑惑点出来了,他们还是没有正面回应,思来想去,也只能是一个原因了:

  “试金石?”

  周敬民还是爽朗大笑,“谈不上,谈不上。你这种天才,我们应该给好平台。只是效果如何,还是得看你自己。”

  这不就变相委婉地肯定了试金石的意思?

  不过李颜并不恼。

  他现在数值很高,但还没到不把华科院当回事的地步。

  相反,他正在冲击80%进度甚至寻求突破的时候,超出他当前层级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但他已经是能短时间解开追墙博弈最优解问题的人了,就算是华大都提供不了这个条件。

  华科院这一趟,送得刚刚好啊。

  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不答应的道理。

  “不过王院士今天来,也是有些东西想跟你现场交流交流的。”

  猜到了。

  “我们没有多余的意思……”周主任还在解释,李颜却抬起了手:

  “就是一次学术交流,很难得的机会,我知道。”

  交流的内容,自然就是追墙博弈最优解。

  王院士本身在这方面也颇有建树,恐怕也是研究过一下李颜的论文,有备而来。

  李颜手头什么资料没有,就这么空口聊。

  但凡不是全由他琢磨出来的,分分钟露怯。

  周敬民对于李颜没有选择“回去拿资料”还挺惊讶。

  毕竟这玩意儿证明起来挺复杂,就算是论文一个个字都是自己敲的,也不敢保证能记得住吧?

  而且这种理论研究的内容,往往是持久战,废掉的想法都茫茫多,空口谈思路非常容易乱。

  李颜怎么敢的?

  因为他就没打持久战,而且记忆力超群。

  他就这么口若悬河地从“为什么想研究追墙博弈”开始,噼里啪啦一通讲,连带着自己走错的思路都讲了,一路讲到算出结果。

  周敬民跟杨晓萍听得心惊,王定元则是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然而李颜带给他们的震撼还远不止于此。

  王定元后边跟李颜发散了一下思路,发现李颜的思维速度快得惊人。

  反应快、思路快、运算也快,快到李颜自己都不太适应的样子。

  经常话说一半就自己否掉。

  眼看连王院士都有些跟不太上,周敬民选择了打断:

  “你刚刚说,你是想研究一下自动驾驶的路径,才想到追墙博弈的。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博弈论?”

  “博弈论大概是几个月前吧,研发手机的过程中为了补充知识,读了几本书。”

  周敬民脑子里冒出了几个大大的问号,虽然他日常接触的那群人里不乏逼王,但是如此直接干脆的倒是第一家。

  “你的意思是,你学习研究博弈论,到得到追墙博弈最优解,就用了四个月?”

  “那不是。”

  周敬民露出“哦~”的表情。

  “看了几本书就没看了,只知道有追墙博弈这个东西,研究自动驾驶路径选择的时候,联想起来,才去学的。”

  周主任表情戛然而止。

  惜字如金的杨晓萍没忍住问,“一个月?不到一个月?”

  “一个月左右吧。”

  这李颜看起来也不像说假话啊……关键是李颜也没必要说假话啊,在这节骨眼吹牛,到了交流的时候不就现眼了?

  “我学东西确实还算比较快,”李颜笑道,“等到了交流学习的时候,三位就知道了。”

第462章 走得越来越快了

  等不到李颜的不止是克洛特科维奇,还有余科由。

  在得知李颜参赛的时候,余科由其实压力非常大。

  这个很早就戴起眼镜的平头男孩,其实与外界的想象有很大不同。

  他其实也对自己享有的一切资源感到惶恐。

  虽然外界总是盛传余科由何等高傲,其实只是他比较独来独往。

  他从来没有否认叠加在他身上的重重光环,但那只是因为他不想面对。

  觉得他最是德不配位的,就是他自己。

  偏偏他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他很优秀,卡在尴尬位置上的优秀。

  再平庸一点,他就可以选择遵从内心否认那些光环,或者自知理亏地享用家族带来的各种便利。

  再厉害一点,他也可以真正成为“高傲的余公子”,也可以……

  真正地把李颜当对手。

  他与自己那不敢面对现实的老爹不同,同样在华大少年卓越班读书的余科由,也一直在听说着李颜的奇迹。

  曾经他也跟余田想法一样,他余科由资源如何资质如何,人还在上京,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结果混了个第二?

  你说高中大学卧虎藏龙也就算了,初中能表现出什么?

  听说青信奥拿奖这一路还是临江各种破格操作换来的,想来无非是临江给李颜投的资源比他余家更离谱罢了。

  但他与余田最大的不同,是他能亲身感受到华大老师的态度。

  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们,哪怕是留在上京上课的,哪怕是跟余田认识的,交流中也完全隐藏不了一点对李颜的欣赏。

  就跟你自己考了90分,回家的时候父母亲戚都会夸你学习好,但是在喝茶时免不了感叹一下别人家次次满分的孩子一样。

  父母亲戚或许不知道差距在哪,你自己清楚得很。

  李颜必然不可能跟他余科由是一路人。

  余科由最害怕听到的就是那群中二同学的一句话:“王不见王”。

  拿来调侃李颜在临江而余科由在上京的说法。

  每次听他都很绷不住,只能选择逃避。

  王不见王,那是因为一个伪王不敢见真王啊。

  所以对于李颜当了1号学生,余科由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

  各自安好吧,你创造你的奇迹,我走我的阳关道。

  后来李颜甚至搞了个未来科技,成了百亿富翁,怎么看都跟学生没啥关系了。

  余科由觉得很好,超规格的人就该走超规格的路去。

  结果李颜突然就要参赛了,给他吓的。

  准备了个仿生机械手的断档招数,架不住李颜特么的高射炮打蚊子啊,这叫降维打击。

  竞赛开始前几天余科由都没怎么睡好。

  已经暑假了,他连门都不愿意出,天天窝在家里的实验室琢磨这机械臂该怎么优化才能输得不那么惨。

首节上一节460/6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