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40节

  如今达到武道十一境的杜妙灵,几乎瞬间就被控制住了,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

  宋启山却能坚持这么久!

  “我爹果然是妖怪!”宋念顺心里想着。

  大约过了十数个呼吸间,宋启山眼里逐渐露出迷茫,呆滞之色。

  双掌垂落,显然已经陷入迷障之中。

  此时的他,便是待宰羔羊。

  宋念顺这才松了口气,宋启山再不“束手就擒”,他都有点怀疑自己这个练气五重是不是假的了。

  当即心念一动,散去千丝结。

  宋启山这才得以清醒,却见宋念顺指着他哈哈大笑。

  低头看去,只见身上衣物不知何时已经碎成一条条,皮肤上更是勒出了深深的血痕。

  “爹,没想到你也有不着寸缕的一天,我就说这辈子怎可能看不着你光屁股呢。”

  宋念顺笑的大声,把隔壁等待结果的众人听的莫名其妙。

  不是说试招吗,怎么还脱裤子?

  宋启山黑着脸,气血涌动,上来对着宋念顺脑袋就是一巴掌。

  随后一个闪身进了屋,找了宋念顺的衣服套上。

  父子俩体型差不多,穿上倒也合适。

  再出来时,身上的血痕仍未消散。

  宋启山看的心中翻起惊涛骇浪,他根本没有察觉到如何受伤,又在何时受伤的。

  只觉得陷入绵软柔情,数不尽的诱惑之中。

  各种欲望接踵而来,完全挡不住。

  再睁眼时,一切都结束了。

  “仙法竟如此厉害,武道十五境,根本不是对手!”

  这还只是三千缕情欲之气编织出的千丝结,若是万缕呢?

  又或者练气九重,所达到的将近十万缕呢?

第120章 小小收获

  双修仙法是真正仙人弃之如履的法门,情欲之气也是最低等的气之一。

  然而这样的法门,这样的气,所造就的法术,却让一位站在武道前列的高手轻易落败。

  宋启山忽然有些明白,为何仙人对凡夫俗子如此不屑一顾了。

  双方的层次,实在差距太大。

  宋念顺走过来,道:“我倒觉得,武道没那么弱。方才您打出的掌风,让我受到些许反噬。若掌风再强些,或许真能打穿千丝结,破阵而出。”

  宋启山一怔,他先前一直在忙于应对,哪里知晓具体情况。

  此刻听宋念顺一说,顿时眼睛微亮。

  武道达到一定层次,也可以对修仙者造成伤害?

  “不过必须十五境以上,能把劲气化虚为实,甚至转化成烈焰的手段才行。”宋念顺道。

  “此外千丝结凝聚了所有情欲之气,编织成网,才让您有可趁之机。若换了其它仙术,或者境界更加高深,未必奏效。”

  宋启山听的点头,本就没对十五境抱有太大希望。

  倘若这个境界就能击败练气五重,那些仙人怎可能在世俗间随心所欲,无法无天。

  “好在试出了千丝结的效果,有这门仙法在,你于凡间堪称无敌。”宋启山道。

  宋念顺笑道:“所以我打算过段时间去找江湖上那些成名高手挨个挑战,把他们全打趴下。到时候弄个武林盟主什么的,也方便日后行事。”

  “倒也可以,只是莫要因世俗之事,耽误了修行。还有其它气的感知,最近可有收获?”宋启山问道。

  宋念顺摇摇头,叹气道:“或许我在修仙方面资质不高,虽冥冥中似有所感,却始终无法入门。”

  宋启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急,慢慢来,还有时间。”

  宋念顺如今五十六岁,气血依旧旺盛,再活个四五十年都不成问题。

  回了老宅,一堆人立刻围上来,七嘴八舌询问结果,以及为何要脱裤子。

  宋启山被问的脸色发黑,谁脱裤子了?

  胡说八道!

  他只不过是被打的光溜溜罢了!

  眼见众人表情奇怪,宋启山好歹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

  哪怕外表看起来和四五十岁没什么区别,却也不想这般丢脸,连忙借口换衣服,进屋去了。

  谢玉婉等人互相看了看,都哈哈笑出声来。

  进屋后,宋启山把身上衣物换下,而后细细体会刚才与法术对抗的过程。

  法术威力确实惊人,最主要的是手段神秘。

  不像武道,无论境界有多高,更多是靠劲气本身的力量伤人。

  哪怕十五境可以化虚为实,也只是最基本的烈焰。

  准确的说,是将劲气极致压缩,温度剧烈升腾,模仿出了烈焰的效果。

  想到自己也不过坚持了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宋启山不由摇头。

  还是差太远了,想弑仙,非得有真正的仙法才行。

  不光是仙法,还有法术。

  然而想想金阙子手中那柄金剑,还有能化作雨点一般的奇异法器,宋启山再次叹出气来。

  仙法和法术还有点机会琢磨,法器又该从哪弄?

  世上有不少能打造绝世兵器的大师,但再锋利的兵器,也不能和法器相比。

  两者的使用方式,以及作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切,似乎都要等真正弑仙后,才能解决。”宋启山想着。

  所有不懂的,不会的,都可以从仙人嘴里撬出来。

  “弑仙……”

  他微微眯起眼睛,一抹凶光闪过。

  听着外面宋承,宋承业几人,被宋念顺呵斥去练武的声音。

  宋启山没有多管,缓缓闭上眼睛。

  再次出现在心神之中,只见高大气派的主屋,门匾上流光闪动。

  房梁内外,都多了不少岁月纹路。

  沧桑气息,弥漫四周。

  数十间祖宅,围拢着主屋,已有几分街巷之景。

  最外面的那块山石,长到了两丈七尺,宽三丈九尺。

  表面沟壑加深的同时,那颗奇异的幼苗,也稍稍长大了一丁点。

  但还是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弯弯曲曲的,越来越像条小蛇。

  神树也长高了不少,宋启山花费九百缕吉光,孕育出了六颗嗣玉果。

  给谢玉婉,宋念丰等一人一颗。

  至于儿媳妇或者女婿,宋启山没有考虑。

  宋家的秘密,最好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以前吉光少,想孕育一颗嗣玉果都不容易。

  如今逐渐风调雨顺,田地丰产。

  外面虽还在打仗,但百姓的日子已经好过许多。

  宋念守操持的那些产业,不仅恢复的七七八八,还扩张到了外面许多城池里。

  现在一年时间,宋启山便能稳定收获最少二百缕吉光。

  除去每年的赐福,以及孕育嗣玉果的额外支出,还剩下一千多缕。

  但现在,基本上没有剩余。

  主屋之中的雕像,早已转化为完全的泥胎,且有一小块变成了黑铁。

  睁开眼睛,宋启山看向其中一间祖宅。

  里面有四道身影,坐在中间的,是黑黝黝的汉子。

  不是别人,正是长孙宋承拓。

  站在他身边的女子,则是许家的姑娘。

  七年前,宋启山本通过林青川,在秋谷城挑中一位大家闺秀。

  家里世代为官,知书达理,风评口碑都很不错。

  但宋承拓没看上,用他的话来说,那姑娘嫩的好像能掐出水来,一看就知道没干过农活。

  把人娶回来,到时候自己要下地干活怎么办?

  让她在家待着养孩子?

  宋承拓不乐意,他觉得,宋家的媳妇都得干活。

  奶奶谢玉婉,现在七十有三,都不愿意请几个仆人来家里伺候。

  不说事事亲为,起码该做的事,基本没有落下。

  他爷宋启山,七十七了,还经常下地。

  不是亲自翻整土地,查验土质,就是播种,除草。

  干了一辈子农活,哪这么容易放下。

  自己身为长孙,若娶个啥活不干的花瓶回来,岂非不孝?

  这种想法很难说是对是错,以宋家如今的财力,就算全家都不干活,也没人觉得不妥。

  只不过宋承拓性子执拗,又爱种地。

  许家那丫头,也是打小就干活的好手。

  样貌还算过的去,最主要是勤快。

首节上一节140/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