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天枢阁……没想到手眼通天啊,竟然连山东府衙都不知道你们在这里有一座酒楼。”
萧平似是随意的提了一句,语气不重,却足以让在场几人听得清楚。
掌柜脸色微变,咽了咽口水,倒是青衣修士神色不变,但眼神却悄然一凝。
萧平没有多言,转身缓步朝酒楼外走去。
街道上的人群见到这一幕,纷纷避让,眼神中透着敬畏与好奇。
“这人是谁?竟然敢在城中大摇大摆的出手?”
“你不知道?”
“那是府衙新任命的都尉大人!”
人群中忍不住窃窃私语,低声议论着方才那场突如其来的冲突。
最重要是,他们看出了那座酒楼乃是天枢阁,这可是遍布九州各地的有名酒楼,传闻背后有朝中大臣、勋贵们的身影。
这人敢在天枢阁中动手,还能如此安然无恙走出,想必身份不简单。
“都尉?这么年轻?”
“因为是刺史大人的公子!”
“原来如此!”
“不过这实力看起来不简单啊,为首那‘凶虎’周明海可炼气化神境的!”
“这伙人我知道,乃是山蛮寨的,听说他们背靠五柳庄那位‘大刀’王君可,实力很是不俗!”
“这么厉害!”
“我看刚刚都尉大人出手制服这伙人,可没有费多少力气!”
“说明虎父无犬子……”
有人认出萧平的身份,忍不住低声惊叹。
那么一伙盘踞在城外的凶悍匪徒,竟然被这位年轻都尉找上门,杀了个干净。
而剩下的人追着入城后,又是被其三两下便制服,甚至未费吹灰之力。
足可以见,这看着年轻的都尉,实力极为不凡。
想到这,有人已经开始暗暗起了心思。
第418章 皇帝北上,皇后南下
山东府衙,地处城南,气势恢宏,门前矗立着两尊石狮,威严无比。
狮首怒目圆睁,鬃毛翻卷如云,狮口微张,似在无声咆哮,震慑四方宵小。
这两尊石狮并非凡物,乃是出自工部之手,内有高深修为的修士镌刻下的法阵,具有辨别善恶的能力。
府门两侧,青砖砌就的影壁上,雕刻着祥云瑞兽图案,庄重肃穆。
正午的日光洒落而下,将府门上方“山东府”三字映得熠熠生辉,字迹苍劲有力,透出一股威严与沉稳。
在匾额末尾,隐隐可见一行字开皇二年敕造。
没错,这匾额与府邸,都是隋文帝在位之时,下令让工部建造,甚至连匾额上的字迹,都是出自隋文帝杨坚之手。
街巷静谧,惟有府内隐隐传来竹简翻动之声,不时有身着官袍的山东府官员来往,行色匆匆,昭示着这座府衙主人的行事风格。
此刻,府内正厅,一位身着深蓝锦袍的中年男子,端坐案前,眉头微蹙,翻看着手中的折子。
其人名为萧铣,来自洛阳城的萧家,乃是当今大隋皇后萧美娘的侄子。
同时,他还是现在山东府刺史,并且还兼着剿匪总管,掌握山东一地十万兵马。
不过,此时萧铣的脸色却是有些难看。
主要是折子上的内容,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早不闹事,晚不闹事……”
萧铣眸光幽幽,熟知他的人知晓,这是他怒火中烧的表现。
折子是从山东府下辖县衙递上来的,内容是近日山东府各地,接连发生了数桩劫案,全都与绿林道上的匪徒有关。
这对于接任剿匪总管,并且在山东府治理一年,卓有成效的萧铣来说,绝对是狠狠打脸的事情。
他目光沉沉,低声唤道:“来人!”
门外,一名侍从疾步而入,躬身听令。
萧铣只说了一句:“传我口令,立刻让县衙的衙役,彻查清楚最近绿林道上发生的事情!”
“没来由多了这么几桩劫案……这绝对不是巧合!”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
侍从拱手拜礼,神情肃穆的退了出去。
萧铣起身,负手在后,透过窗外眺望着院中的景象,喃喃自语道:“偏偏是这个时候……会是巧合吗?”
说罢,他目光偏了下,看着桌上的折子,其中有一份格外不同,乃是以金丝封边。
萧铣看着那份折子,眼神微眯,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这几桩劫案背后,恐怕并不简单,绝非是巧合!
萧铣无声叹息一声,缓缓拿起那份金丝封边的折子,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上的纹路,心中浮现出几个名字。
这些名字,无一不代表着北方绿林道上的凶徒,全都是麾下兵强马壮的山匪。
萧铣任山东剿匪总管的这一年里,倒是也跟这些人发生过冲突,试图将他们全部剿灭。
但奈何,他只是山东剿匪总管,而不是北方剿匪总管。
这些绿林道上的匪徒,似乎也对朝廷颇为了解,见萧铣不好惹,打不过之后就逃出山东,继续在北方一带横行,时不时还越过线而来,劫掠山东的马车和商队。
“会是他们干的吗?”
萧铣目光一凝,随即翻开折子,看着上面的内容,忍不住头疼起来,喃喃自语道:“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
若是换个时间点,他都不会如此头疼,可偏偏值此时刻,山东府不久后要接驾一位‘尊贵至极的人物’。
因此,萧铣不想有任何意外或是变数。
忽然,一名侍从走进来,恭敬的道:“大人,萧都尉回来了!”
萧铣闻言,收起折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随即沉声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萧平踏入书房,神色平静,拱手行礼道:“山东府都尉萧平,参见刺史大人。”
与还在洛阳城大理寺担任典狱长之时相比,萧平已有了极大的变化。
这不只是一年多来,他来往多地,并且还在杨广的跟前,增长了不少见识。
更多的是,萧平这一年多时常率领山东兵马,四处剿匪,立下了不少战功。
战争,厮杀。
这让他变得更加沉稳,也更加果断。
如今的萧平,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只懂得按部就班,谨小慎微的典狱之臣。
而是一位能独当一面,四处率兵剿匪,敢于跟凶徒正面拼杀的山东府都尉。
萧铣看着萧平,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也有一丝隐隐的复杂,目光微动,缓缓点头道:“起来吧。”
“你去了一趟安阳县,有什么收获吗?”
安阳县,就是那个递上折子的县衙,也是第一个上禀发生了劫案的县城。
起初的时候,萧铣并未太过重视这起劫案,认为不过是寻常的盗匪所为。
毕竟,山东府这一年频频出兵,清剿了府内数十股绿林匪徒,震慑四方。
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即便是如此频繁和强力的剿匪之下,也难免有一些漏网之鱼,散落在各地,成为零星的匪患,时不时劫掠山东府下辖的郡县。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北方那几股势力庞大的绿林匪徒,也偶尔会过境劫掠。
因此,最开始的时候,萧铣并未放在心上。
但随着后续几起劫案接连发生,且手法极其相似,他才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正逢此时,萧平回到山东府,萧铣便顺势任命其为山东府都尉,前去安阳县等几个发生了劫案的郡县查探情况。
萧平神色肃然,抱拳道:“下官走了一趟安阳县,还有其他几个发生了劫案的郡县。”
“劫案本身没什么奇怪,只有几家商队出现了损失,寻常百姓倒是没有遭劫。”
“唯有一点端倪,在劫案发生的现场,找到了极为异常的一物残留。”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块残破的青铜令牌,递给了萧铣。
“这是什么?”
萧铣伸手接过了令牌,入手沉重,但却是极为罕见的青铜质地,虽已残破,但仍能辨认出其形制极为考究。
这令牌的正面刻着一尊栩栩如生,威风凛然的龙首。
其形如跃,神态威猛。
而在令牌的背面,则刻着三个古篆小字青龙令。
“这是……五柳庄‘大刀’王君可的令牌!”
萧铣眉头紧锁,神色骤然凝重,指尖摩挲着那三个字。
河北五柳庄,正是萧铣刚刚在心里念叨,那几个盘踞在北方一带,势力庞大,兵强马壮,即便是寻常州城府卫军都不敢轻易招惹的绿林匪徒之一。
听闻此人名为王宣,字君可,家住在河北五柳庄,乃是绿林道上真正的豪杰,为北方绿林北路总瓢把子。
民间传闻,此人生得面如重枣,美髯垂胸,掌中三停青龙刀,胯下枣红马,最喜欢穿鹦哥绿的战袍,因此得名:“绿袍帅,美髯公,大刀王君可。”
“是王君可的人干的,还是他本人出手了?”萧铣翻看着这面青龙令牌,轻声问道。
萧平静静地看着萧铣,低声说道:“不知,下官查访了多处劫案发生的地点,发现这几起劫案并非寻常盗匪所为。”
“那几个被劫的商队,也有修士坐镇,实力不俗,大多都是炼气化神境的修为,结果一个照面……说明劫匪实力很强!”
“除此之外,在回山东府的时候,下官路过一处山头,发现了一伙绿林匪徒,对外称山蛮寨。”
“下官发现他们与五柳庄的绿林匪,关系匪浅,应该是五柳庄的人,于是杀上山去,屠光了他们,发现一面同样的令牌!”
话音落下。
萧平从怀中摸出了一面同样质地,一模一样,但是完好的青龙令牌,递了过去。
萧铣挑了下眉,接过令牌,两相比对,目光越发深沉,低声道:“五柳庄……”
他缓缓吐出这三个字,声音低沉如雷,道:“山蛮寨有活口吗?”
“没有。”
萧平摇了摇头,抬眸看了眼面无表情的萧铣,顿了下,随即道:“但下官屠山蛮寨的时候,山蛮寨的寨主‘凶虎’周明海和十几名炼精化气境的匪徒,全都不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