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御龙庭 第44节

  本来这也没什么,可伴随着一份来自京城的书信,以及随书信而至的人马,这于山中修建山庄,消耗人力的赈灾举措,就变了味道。

  “开设武馆,广收北方流离的孤儿子弟,以军武之法操练。”

  风时安放下手中的书信,看向面前有几分拘谨的太子府卫率,径直问道,

  “这是谁提的主意?”

  “这是靖安侯提出来的,他想要练一支能够随他征战北原的骑军,此骑军精不贵多,且需作战勇猛,悍不畏死。

  故而靖安侯想从北方流离失所的孤寡中筛选。您这里又恰好是收养北方孤儿数目最多的地方。”

  早已得了吩咐的太子卫率,虽然语气有几分急促,却还是快速而又准确地回答了问题。

  “此事太子可知晓?”

  “下官正是奉太子之命而来,负责挑选操练北方遗孤。”

  “呵,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风时安自然是相信,提出主意的徒孙,其目的是极其纯粹的,就是想率军向兽蛮复仇,光复北境。

  但这位给钱给粮,还给武道功法,又配教习的太子,目的纯不纯粹,就不知道了,反正,风时安不觉得坐在太子之位的,会是一位赤诚热心的好心人。

  再退一步,从北方遗孤中挑选有天赋的少年,操练成军,这样的想法,当真是那位徒孙想出来的?而不是被引导?

  不过,不论那位太子有何想法,风时安都无所谓,任凭他们施为就是了,反正又不需要他操心。

  风时安是无所谓了,但永兴县的县令,那当真是夜不能寐了。山间大兴土木,城中又是大肆开设武馆,招募孤儿,以军武之法操练。

  这是想干什么?

  稍一询问,又与太子府扯上关系,这等地方官当真是没法当了,因此,不到一个月,永兴县令便升迁了,随后调来,则是一位泥塑木偶的县官。

  这时候,风府山庄也是初具雏形了,在城中开设的武馆,招收的学徒,也基本完成了初步筛选,找出了其中天资不错的少年。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北方遗孤,在询问其自身意愿后,只要愿意参与到对北方兽蛮的复仇中,便会被送进山庄中,接受更进一步的教导,他们可以得到来自京城输送的武道资源,以及罡煞武夫的指导。

  风时安就这么看着,一支由北方少年遗孤组成的新军,逐步成型,并且缓步扩张,最初从永兴县中筛选出来的人,只有三百。

  可太子府通过各种手段,从大雍各地送来具有天赋的少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山庄中受训人数便上升至五百,又经过一年,最终固定在八百。

  风时安一直都在旁观,想看一看这支由他的徒孙提议建立的少年新军,到底是会被用在对兽蛮的复仇战争中,还是会被用于权力斗争当中。

  嘉明十二年冬,老皇帝驾崩,太子在一众老臣的见证之下,继任皇位,改元武德。新老交替,顺畅自如。

  京城之中似乎也没有任何血腥风声传出,一切都是如此平和,自然而然,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可是永新县城外,那近乎三年不歇的军号以及训练呼喊之声,却伴随着新皇登基上位而停止了。

  随后,伴随着一道调令,出自太子东宫的卫率全部回京,不过由他们训练的八百少年,也随之一同调往京城。

  根据从京城来的书信,风时安得知,这八百少年,全部都获得了新的身份,直接被编入到了皇宫禁军中,作为天子六师中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不过真正一步登天的,还是远在京城的霍北望以及姜守轩。

  作为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霍北望因为出众的天资,得到了专供皇室的修行资源,天雷元罡以及天鹏煞,皆是一等一的罡煞之气。

  姜守轩作为师父,也是借由新皇登基之势,从一阶白身,直接成了禁军中的五官中郎将,一步就跨越了不知多少武人一辈子都越不过去的天堑。

  收到消息的风时安,坐在空旷寂寥的青龙山庄中,注意力却是被书信之中,一道看似不起眼的讯息吸引,

  “天鹏煞?大雍都城之下,难道还有一具天鹏尸不成?”

  天地间的煞气也并非都是自然生成,大量生灵在同一处地点陨落,也可因为地形缘故生出煞气,不过这是最为低级的杂劣之气。

  可如妖尊之流,陨落之后,遗留的尸骸,与地脉相合,诞生出来的煞气,对于人族武夫而言,也是第一等煞气。

  “倒也当说不准。”

  人族的武道人仙,可是有不止一次击杀妖尊的记录,不然,那些武道蛮子也不会让人如此忌惮了。

  大雍的京都下埋着一具天鹏尸,还真不是什么不合常理的事情,这是由武夫开辟出来的人族王朝,开国者说不定就是一位武道人仙,地底埋具妖尊遗骨,福泽子孙,不足为奇。

  真正让人心痒难耐的是,若是那位武道人仙当真强横到能够击杀妖尊的地步,那么,大雍都城之中恐怕还有不少好东西。

  结合大雍的立朝时间,那位武尊的状态,大概也不会太好,须知大雍已经立国三百年了。

  那位武尊的年龄,至少也在三百岁往上,人族武尊不重修养,其寿不过五百,若是斗战杀伐过重,只会更短,三百岁的年龄,那位武尊纵然还在,身体也走下坡路了,绝不在巅峰。

  不过,哪怕推算是如此,但大雍周边也不会哪位妖尊想试一试那位武尊到底是不是还活着,有没有在巅峰。

  以妖族的寿元,只需要熬过五百年的武尊大限就好了,到那时候再试探也不迟,没必要去冒生命危险,得不偿失。

  “大雍~”

  风时安轻语了几声,作为云梦龙族,他倒也不想看到武尊陨落,王朝崩塌的末年之景出现。

  那等景象,可当真是惨绝人寰,如今蛰伏的大妖敢出山屠尽一城,妖王更是放肆,屠戮州府之地,吞吃百万人族。

  纵然有香火神灵,可是在这等乱世之下,也难以护持百姓生民,因此,当王朝崩塌之际,也是一国神灵的季世。

  虽说这些嗜血妖族,最终一定都会被清算,但这其中所产生的伤亡,实在是太过触目惊心了。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一国数千万之众,在新朝建立之时,竟可以只剩数百万人口,幸存者十不足一。

  人间王朝最理想的传承,自然是在上一位武尊老去陨落之前,又有一位新的武尊诞生,如此,又可保五百年太平。

  可现实往往比理想更残酷,五百年的承平,人间王朝自然是不会缺少武尊资质的天才,但却因为人心私欲,却未必能够在上一位武尊老去之前,诞生出新的武尊。

  因此,能够承平千年的王朝,即便是寻遍神州也不多见,反倒是妖魔乱世,百鬼夜行之景,频频上演。

  武德二年,初掌皇权,把控了军权的新皇,有些迫不及待地发起了北伐战争,意图收复丢失了五年之久的北境三州之地,同时也有意借助光复国土之战,彰显新皇威严,可以更好地收拢权力,推行国策。

  这不是大雍在北境陷落之后第一次发起北伐,在老皇帝在位时,就曾发动过几次北伐战争,但都只是数万人的小规模反击,效果并不理想。

  加之当时的皇帝年老体衰,心气不足,几场战争失利之后,也就暂时熄了念头,反倒是新皇上位,在年富力强的年纪,又看到自己继承的王朝疆域缺失了如此一大块。

  因此,在自认为筹备足够之后,武德帝便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北伐战争,这场复土之战,若将后勤民夫算进去,竟有百万之众。

  对于这场北伐战争,霍北望寄来的书信之中,对其褒贬不一,赞扬的自然是皇帝欲要驱逐兽蛮的锐意进取之心下,而抱怨的则是这位皇帝姑父,竟然禁止他参加这场战争,这让他极为不满。

  他如今虽然才十六岁,却已经是罡煞境武夫了,这样的天赋资质,不仅是大雍开国以来的第一人,就是翻阅前朝史书,也找不到第二位。

  如此优秀的天才,可他的皇帝姑父,却是违背了先前的诺言,不让他统兵上战场,必须要他突破成为天相,才准他当将军。

  可即便是没有天命之人参加这场北伐大战,由武德帝发起的这场国战进展也依旧是颇为顺利。

  不知道是兽蛮人在这五年的奢靡生活之中迷了心智,没了战心,还是太过于松懈,看轻了人族。

  武德帝组织的北伐大军,三路齐头并进,北境三州各城光复的消息,便开始不断传回。

  虽然收回的有不少是空城,即便是还有人烟的城市,其内残余民众,也基本与行尸走肉无异。但这也极大的提振了士气,凝聚了民心,更是提高了新皇的威望。

  可这场看起来顺风顺水的战争,在北伐军队踏出被兽人攻破的北境边关时,遭到了首次失利,初战便有三万人被屠,一整支先锋军,全军覆没。

  这等消息自然是列为绝密,不会举国宣扬,但大雍朝野之中,却是为之震动,而远在永兴县的风时安,却是不怎么奇怪。

  五年时间,那群兽蛮人该抢的都已经抢完了,留下的都是些被糟蹋完了的空城破地,兽蛮自然不屑于留守,但退回老家,大雍军队再追过去,那群兽蛮人的战斗意志自然就不一样了。

  再加上连战连捷产生的轻慢之心,以及补给线拉长,不熟悉地形等不利因素,一场小败,也算是情理之中。

  当然,在风时安眼中,最重要的还是本应该被投入到这场复仇战争中的天命人被皇帝藏着捂着,不舍得放出来。

  虽然也不是不能够理解一位皇帝惜才爱才之心,但这柄复仇之剑,只有染血,才能够绽放出最为璀璨的光辉。

  “殿下,匠师传信,您当年吩咐打造的灵兵,将要完成了。”

  当得到来自龙宫的消息时,风时安首次提笔,写了一封送往大雍京城的书信。

第79章 玄鳞

  “徒孙拜见师祖。”

  脸上的绒毛还有残余,但身形样貌基本皆已长成,身形样貌皆是上上之姿,哪怕是立于人群之中,也是鹤立鸡群的霍北望,在见到风时安的一瞬间,便是满脸欣喜地拜下。

  随行的一众护卫,眼见到这位最得当今陛下恩宠的侯爷,对一位居于乡县的大户财主如此恭敬,神情无不为之莫名。

  不过众人都掩饰得极好,未曾有人失态,更无人上前阻拦,毕竟,禁军中那位姜姓中郎将,在京中也是赫赫有名,颇得圣眷,他的来历出身,早就被人查了个底朝天。

  一位资质上等,敢打敢拼能做事,却偏偏出生于微末之间,没有任何背景的武道天才。

  别说是刚刚登基的新皇了,就是各大世家豪门,也非常喜欢这等人物。也就是当今皇上当年下手又快又狠,直接许配了一位皇室旁支的淑女,不然早就有人来挖墙角。

  “去了京中几年,果然大有长进,不错。”

  风时安看着身前拜下的霍北望,口中称赞,但却是在观察他头顶的气运,果然与他当年所看到的一般无二。

  一股已然勃发的赤金之气,化作长虹,冲霄直上,其气之上,更有紫气青光缠绕,这既是因为皇亲国戚的身份,也代表大雍皇帝对他的态度,否则可不会有如此浓郁的紫气。

  未来的赤日镇山之相,依旧不变,可随后的日落西山之象,却是在风时安的眼中彻底显化。

  就如天日会落下一样,这一轮炽盛燃烧的烈日最终也会消失,最终剩下的,就是一副群山破碎的灰败之景,随后再无演化。

  或者说,已经不需要演化了。

  天命消散,气运尽失

  风时安依旧言笑晏晏,面色如常,还顺势接过了这位徒孙递过来的古金木礼盒,

  “这是我姑父特意嘱托我,带给您的礼物。”

  “姑父?”

  本来还有些不以为意的风时安,眉头一挑,便开了礼盒,便见一枚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蔚蓝宝玉,静静地躺在木匣当中,磅礴灵气蕴含于其中,却是分毫未泄,木匣的内衬更是讲究,用上了玄门的封灵之法。

  龙晴宝玉

  唯有江川大泽方能孕育的水泽宝玉,对于水族来说,称得上是瑰宝了,莫说是大妖,即便是妖王,都会心动,出手争抢。

  “这礼可就有些重了。”

  风时安合上木匣,看向眼前面带得意之色的少年,

  “你那姑父除了让你将这宝玉带给我,还与你说了些什么?”

  “我姑父说这份礼,乃是谢师祖您前些年的照料,请您务必收下,不要推辞。”

  “真是妙人。”

  风时安一笑,也就顺势收下了。

  虽然所谓的照料大抵是指前些年武德帝在永兴县养练兵马,但真要说照料,风时安自己都不好意思。

  他可是什么都没管,从头到尾都是武德帝出人又出钱,非要说照料,也就是他出了一处山庄,当做练军之地。

  以此作为理由,送出龙晴宝玉,不过是借口而已,这等明显的结交意图,就没有必要推脱了。况且,这宝物对他来说,也是大有用途。

  “师祖不问我有没有给您带礼物吗?”

  “哦?你还给我带了礼物?”

  风时安露出饶有兴致之色。

  相比于大雍皇帝送来的龙晴玉,风时安对眼前这位徒孙能拿出什么,更感兴趣,他现在的气运之盛,可得沛然莫御。

  “这是徒孙探访一处前朝遗迹时所得,徒孙实在是看不出其用途,因此就只能献给祖师了。”

  说话间,霍北望就像变戏法似的,也从怀中取出一方似金非金,似木非木,还有几分玉质光泽的宝匣,呈送到风时安面前。

  风时安带着几分期待,打开了木匣,即便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当风时安看到木匣中,那枚静静地躺在其中,似黑曜石雕琢而成的鳞片时,这位见多识广的云梦龙子,神情也凝固了一瞬。

首节上一节44/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