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力流转。
体会着这久违的感觉。
七仙女的面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旋便隐去,又恢复成一贯的模样。
她举目,看向自己的玉屋。
……
玉屋中。
丁林盘膝,意识举于无穷高处,眼前是具象出的如同江河般奔腾的法力洪流,高举于云端。
忽然洪流炸开了。
万千的水珠散落。
江河一下子变得渺小。
冥冥中,一片朦胧虚幻的湖泊被开辟了出来。
丁林周生的气机猛然一变,愈发的清灵高远,只是还有些不稳。
高举的意识察觉到了关键,体内,妖气按照《天仙诀》的途径飞快流转,汹涌澎湃,源源不绝注入这湖泊中,九千年道行法力加持,后劲十足,没有一丝停顿,一气呵成。
像是只一瞬,又像是过了许久,这一片湖泊慢慢凝实了起来。
丁林的气息稳定了下来。
“第八转?”
耳畔有声音响起,丁林睁开眼便看见了七仙女,后者的眸中有些惊讶,为丁林修为的突飞猛进感到惊讶,她怀疑自己离开的或许不是了一天,而是一年。
只一眼,丁林便确定,现在身前的虽是一模一样的躯壳,但内里的灵魂已经换了,那眉目间的清冷疏不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发自本心。
或许旁人很难分清,但丁林和五仙女朝夕相处了一年,他一下就感觉到,那种熟悉感没有了。
七仙女回来了。
第230章 飘
丁林默然了一瞬,像是刚刚从修炼中醒转,还没完全适应外界,其实他是在犹豫,在暗自里思索。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一睁眼就换了人,他根本就毫无准备,该如何面对七仙女,是故作不知,还是如实表达?
“女孙。”
沉寂之后,丁林开口唤道,只招呼了这一句,无过也无功,声音也平平淡淡,没带出什么情绪,如此,接下来不管怎样都尽可以转圜。
“金大哥,恭喜你突破,但以我观之,你境界有些不定,先别急着说话,还是巩固为好。”七仙女道。
丁林眼神闪了一下,他以九千年道行转修《天仙诀》,底蕴深厚,在通晓经文释意后,前八转,几乎可以说都是水到渠成,一蹴而就,每修成一转,便自然夯实,功诀臻至圆满,而七仙女虽然修行《天仙诀》更久,但受限于境界,根本就不可能看出他的状态,那么这话的意思就值得深思了。
“多谢女孙体谅。”
脑中心思电转,丁林的话却回的不慢,言毕,他便闭上了眼睛,看来不只是他,七仙女也需要时间思考。
半日后,丁林又一次睁开眼。
“金大哥,恭喜,《天仙诀》第八重,这一转修成,《天仙诀》便已修到顶了,往下,就要看有没有机会突破大品了。”
半日的时间,对照功诀记载,再联系丁林刻意显露的气机,七仙女确定了丁林修行的进度,她跟着一拂衣袖,玉屋中便出现几排书架,其上或是玉简,或是竹刻,或是纸籍,分门别类的排列着,琳琅满目。
“这些典籍全都是《天仙诀》八转到九转,以及九转之后的记载,从古至今,天宫书库中能有的尽在此列,金大哥,你且将书收了,方便研读,待到成就大品再还我不迟。”
七仙女道,不掩饰身份,也不提及过去,自然而然的就衔接上她之前说过的的话,就好像过去的一年空白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多谢女孙。”丁林道,躬身行了一礼,他明白了七仙女的意思,道谢后,同样一挥手,将满屋的典籍收起,“金某在女孙这儿已叨扰多时,这便告退,有朝一日若真能侥幸成功,定将典籍物归原主,登门致谢。”
随后,便退了出去,身形跃动,几个起伏就消失在了薄雾中。
七仙女目送着丁林离去,她收回视线,又落在丁林盘坐的那块蒲团上,一挥衣袖将蒲团扫到了角落,她眼神似乎多出了些惆怅。
“五姐……”七仙女轻声道。
……
瑶池。
“祖母石猴已经从秘境出来了,孙儿特来复命。”
五仙女道,她低着头不敢向高处的云床上看,陪同石猴去了一趟天外,去之前,还特意带了辅助修炼的法器,结果再出来,道行却没有修满,这破绽连普通人都能瞧的出,更遑论她的祖母。
四周围,寂寥空静。
云台上没有声音传下,沉默,更是让压力倍增,五仙女的头,往下又低了低,愈发忐忑。
“你去吧。”
许久,王母的声音终于响起,似乎无喜无悲,出乎预料,竟然不是问责。
“孙儿告退。”
五仙女松了一口气,如蒙大赦,她无暇思索缘由,忙不迭的直起身子,逃之夭夭。
……
大日当空,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炙热。
云台上,王母轻轻挥手,身前的帷幕撤去了一角,她忽然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素手摊开,食指的指尖一条手指长短的迷你金龙,围绕着玩耍嬉戏。
龙鳞龙角,龙须龙爪,无不惟妙惟肖,却唯独缺了龙目。
“玉帝,你究竟意欲何为?”
王母看着太阳,轻声开口,忽然拇指和食指合拢,将那条金色小龙捏在指尖,这小龙立刻就睁开了起来,使劲扭动着身躯,四只短短的龙爪胡乱的空蹬着,就像是一只被捏住了后颈的小猫。
见挣脱不了,金色的小龙愈发慌乱,咿咿呀呀的开口叫了起来。
“画龙点睛,昊天,缺了这最后一步,演的便是再真,灵韵再足,终究也还是个死物。”
王母手指收紧,轻轻一捏,那条金色小龙一下子就僵直不动,下一刻,点点金光升起,如梦幻般一下破灭,像是萤火虫在阳光下起舞。
这条金色小龙,竟只是一缕气息。
“可就算……又何至于此……唉!”王母又叹了一口气,她将目光从太阳上收回,眸中的感情褪去,又变回淡漠。
……
丁林一步跨入小亭,他已有许久未回来了,地上的蒲团依旧,保持着记忆中离开时的模样。
明明什么都没有改变,丁林却体会到一种微微的陌生。
变得不是环境,而是人。
一年前,丁林只是空有功诀,还未开始修行,一年后,他已功成八转,虽体内妖气总量还是那么多,但质量却不可同日而语。
《黑水经》和《天仙诀》差距,便是一年前的丁林和现在的差距。
其间的距离何止百倍。
丁林吐出一口气,却不感到志得意满,随着修为愈发精进,所阅典籍越来越高深,他便愈能感觉到修途广大,自身渺渺,这微末修为之于大道,便如浮游于天地。
又有些不同。
浮游已不可能长大,它于天地永远只能是惊叹仰望,不可能触及。
但他的修为却还能成长。
丁林环顾四周。
小亭和玉屋中又有不同,屋子里只得一面窄窄的窗户,虽能庇护己身,却也遮蔽了前路,而这小亭,虽八面来风,难遮雨雪,却也视野开阔,可以极目远眺。
眼眸尽处,一株株桃树,千姿百态,有的花红叶绿,更多的已挂满了累累硕果,曾几何时,它们也只是一粒微小的果核。
丁林看着,忽然一阵踌躇满志,只觉胸臆舒展,如果说之前的他也是果核的话,那么现在,最少也能算是发芽了吧。
既然发芽了,离抽条还会远么。
终有一日,也定会成树成材。
不过时间长短罢了。
心中忽然涌起了一股冲动。
有些激烈。
第231章 改变
丁林摩挲着手指,不经意间右手的掌心,碰上了左手的手背,感觉到微微的发热,火热的情绪冷却了一些,他收回视线,盘膝坐倒,又静等了一会,将脑中的念头驱逐,开始修行。
虽然《天仙诀》第八转才刚刚成就,但有九千年的道行作为底子,妖气只在经络中流转了几周,待到彻底熟悉了之后,状态便也被调整到了巅峰。
接下来,便能开始第九转的修行准备了。
如此顺畅,当真如呼吸一般水到渠成。
丁林信心更增,一年的勇猛精进,接二连三的势如破竹,让他愈发相信自己。
既然《天仙诀》第九转,不是前八转能够相提并论,丁林的眉间显出郑重,那么就多费一些功夫。
……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逮至衰世,镌山石,锲金玉,蚌蜃,消钢铁,而万物不滋……”
清晨,丁林早早的睁开眼,比照着功诀寻找释意,一边等待着交割泉水。
五仙女离开后,这活儿他自然也得自己干了。
七仙女给的那些典籍,看似只得几个书架,但纸籍竹刻还好,有多大体积就记述了多少,那些玉简却不一样,小小的一块,内里便不知记载了多少的心得,又没有目录书签,之前是五仙女已提前花过心思已背熟了,只要丁林有疑问,她便会自行匹配,将丁林需要的背诵出来,现下,五仙女既然离开,这找寻搜检的工作,自然也只能丁林自己来完成。
丁林一块块更换着玉简,埋首在案牍之间,往往一个字便要琢磨上许久,只觉的浩如烟海,身心俱疲。
如此,一晃便是三个月。
过去的一年,丁林最快的时候,三月时间他修成三转,如今,不要说开始尝试修行,他连译本都只完成了一半。
丁林已经不止一次的想起五仙女了,五仙女在的时候不觉的,如今便显出这案牍间的劳形了,不过也只是些琐碎的小事拔了,多费些功夫,总能完成。
深思有些疲倦。
丁林抬头,转了转脖子,视野中,一个穿着灰衣的灵农,正手持着一柄金剪从桃树上剪下一根枯枝,断枝搭在绿叶间,平时若是不注意根本就发现不了,此刻被剪下来,却这般的惹眼。
这仙桃能如此郁郁葱茏,固然绝大部分是因为出自先天,灵根不凡,却也少不了后来的打理。
丁林看了一会,有风吹来,他发热的脑袋冷静下来,抬起右手,拇指轻轻揉动眉心,舒缓着绷紧的神经。
……
又三个月,连上之前,一共六个月的时间。
比照着《天仙诀》上原文的寥寥几百字,丁林从那堆浩如烟海的书卷中摘句提炼,终于拼成了一部足有几万字的可以看懂的堪称宏伟的巨著,就这还亏得是元神后深思敏捷,念头可以分化多思。
还在虽有些繁琐,但总算还是完成了。
丁林呼出一口气,深情中难掩疲倦,他用拇指轻轻揉着眉心,一边让文字在心间流淌,一边放松心神,待到精神舒缓,这拼出来的长篇巨著也默熟了,终于可以尝试修行了。
抬头,月如银盘。
月光下,万物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