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书 第128节

  “见过山神。”

  前面传来了三师兄的声音。

  “见过山神。”

  “见过山神!”

  林觉二人这才跟着说道,也是一前一后。

  “不必多礼。”

  上方传来山神的声音,翁然如山崩,回响不绝,却有几分平和,说完问道:“你们是浮丘峰上的修道之人?”

  “正是。”

  “哈哈哈……”山神笑了笑,“去年寒冬,你们道观煮肉,味道很是少见,是谁煮的、是用什么煮的肉啊?”

  三人一听,倒都一怔。

  立马想起了那天风雪寒夜。

  难道那天晚上,来道观门口敲门讨肉的不是寻常精怪,而是山神派来的?

  正想着时,两道目光已向林觉投了过来。

  “回禀山神,是我煮的,用一些香料炖煮的,所以味道很稀奇,在山下人间也不常吃到。”林觉说道。

  “味道可以。”

  山神仰头发出开朗的笑声,随即便说正事:“听你们说,山下人间如今又有变沧,甚至有怪事,可能影响到我黟山?”

  “是的,如今的朝廷又已经腐朽了,差不多又该到天下动荡的时候了。”

  林觉不知这片黟山存在了多久,也不知道这位黟山山神存在了多久,只好将山下之事如实与他说来。

  自己的猜想就不提了。

  山神听完陷入了沉思。

  许久才又有声音传来:

  “如此说来,恐怕确实不简单,若是波及整个徽州之地,若非你们及时发现,放任不管的话,也真有可能影响到我黟山。应当记你们一功。”

  “只是通禀山神,希望早做应对,免得生出祸端。”三师兄说。

  “多谢山神。”林觉则说。

  “不用过于担忧,哪怕是有妖王,若非到了上古大能之境,也不会随意冒犯我黟山境内。”

  山神看了一眼林觉,又看了一眼三师兄,思考一下说道:

  “不过也不得不防。

  “浮丘峰是在黟山的最外围,若有波及,你们倒确实容易遭殃。既然如此,我便给你们一个信物,由你带着,若是有妖怪冒犯到黟山来,你便持有信物念吾之神号,黟山山神就是了,吾之神力顿时降临。你们也算替我黟山在外警戒。”

  山神挥了挥衣袖。

  一个物件便飞向了林觉。

  林觉有些意外,伸手接过,乃是一个有巴掌大的令牌。

  令牌乃是金属打造,不知是为何物,重量拿着似乎比寻常钢铁要重一些,不过又不如金银,萦绕有山水灵韵。

  “持之行走山中,山林自然开路,哪怕出了黟山,它也有吾之神力,可镇妖鬼邪祟。”

  “多谢山神。”

  “吾本非人,不必多持人间繁礼。”

  山神多看了他一眼,又看向他身边乖巧端坐的狐狸,忽然一笑:“你这只狐妖不是一般的狐妖啊。”

  “晚辈不知。”林觉正好请教,“请山神指教。”

  “每每人间变沧,君位神权更替,总有人仙证道。好好修行,不忘本心,也许就在你们中间。”山神声音中透着许多感慨,像是早已看遍,随即对着他们挥了挥衣袖,“回去吧。”

  身后透来一点灯光。

  三人回头一看,不知何时,提灯的云豹与猕猴已经站在他们身后了。

  山神没有告知他。

  林觉只好行礼:

  “告辞。”

  “虽说吾本非人,不必多持人间繁礼,可吾为神,闲暇无事,尔等可祭拜于吾。”

  “尊法旨。”

  三人只好跟着两位使者往外走去,走到门口回头时,身后山神、侍妾、四只高大的妖怪护法都已化成了石雕。

  林觉握紧了手中令牌。

  这位山神倒是意外的和蔼。

  一时想起书中的话——

  “据说四渎五岳都有神灵,其中五岳的神灵圣聪,四渎的神灵仁慈,如今看来,黟山的神灵也有自己的风范啊。”

  林觉喃喃自语。

  这位山神并非与黟山同寿,却也是山中孕育出的精灵,修行日久,受精怪供奉,自成山中之神,随后不知又经多少岁月。

  这般山神,只要身在山中,便神力无穷,除非能有将整片大山灵韵打碎的伟力,否则便都奈何不了他。

  可这既是神力,也是禁锢。

  山神乃是地神,不得随意离开,虽能坐观风云变幻,天下沉浮,却也扎根于此,许多事情只得听闻眼见,不得亲身参与体会,多半也很无聊。

  难怪寿命悠长,却向他们讨肉来尝,索要祭祀。

  走出山时,云雾早已散开,天地一片开阔。

  ……

  回到浮丘观,已是中午,先将今日面见山神之事讲给诸位师兄和师父听,随即将这枚山神信物放在观中,就供在搬山殿里。

  这样无论谁发现了异样,都能回到观中,取令求助山神。

  而且山神说这信物有镇压妖鬼邪祟的作用,虽然还不知道是怎么个用法,用处有多大,不过若是谁下山除妖,将之带在身上,总不会是坏事。

  也算山神的庇佑了。

第108章 努力提升

  “沙沙沙……”

  浮丘观中,年轻道人正在雕刻甲士雕像。

  虽说此前已经雕好并祭炼完成了一枚豆兵,不过那是用的山中较为普通的灵木,三师兄平常都不用的材料,有些练手的味道。

  如今既然得了三位正义的好汉相助,刚好林觉又有三截丹果木的树枝,便用丹果木枝来雕刻。用手上拥有的最好材料,方才对得起几位好汉。

  丹果木拿着不重,结果却非常硬。

  甚至感觉比钢铁还硬三分。

  好在“刻豆成兵”这门法术中本身就有雕刻之法,每下一刀都需要用到法术法力,哪怕再软的木头也是如此。倒是没有那么费力和费刀。

  “细心一些,耐心一些,切记不能急躁和走神,你总共可就只有这三截丹果木,要是雕得差了,可不好弥补。”

  三师兄在旁边一边饮酒,一边指点着他,旁边还放着一盘下酒菜,是林觉做完鱼片用剩下的鱼骨顺手给他炸的椒盐鱼骨,吃着很香。

  “豆兵既是人形,雕刻之时就要按照人的体态来,可以变但不能随便变。

  “最重要的,便是合理。

  “我们本身是人,也对人的身体结构最了解,据此,倒是也能做些调整。不过这就看你了。

  “你先找到了豆兵的残魂,便可以做两个选择:一个是按着残魂的体态来雕,这样残魂融入豆兵便最适合,最灵敏灵活;若有信心,也可以在他们原本的体态上做些调整,毕竟只要是俗人,肉体凡胎,谁身上没有点体态毛病?谁的体型比例又是最适合争斗的?

  “唯有豆兵啊!

  “只是这样一来,残魂融入豆兵,就需要多适应一下了。而残魂神智不全,适应能力也是有限。所以尺度要把握得好。

  “至于所用刀兵,最好也看残魂。

  “……”

  林觉既在听着,也专心雕刻。

  若是听到有需要深思或发问的,便暂时停下,待得捋清之后再下刀。

  从早到晚,雕出三个木胚。

  还待更精细的雕琢。

  小师妹却已经从山上修路回来了,见到师兄正在做手工,不由得过来说:“师兄你也要有自己的豆兵了吗?”

  “快了吧。”

  “那师兄你开始学化石法了吗?”

  “晚上会练习一会儿,你呢?”

  “我这几天天天在山上修路,修路累着了,或者法力没多少了,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我就感悟山石灵韵,修习化石法。”小师妹认真道,“我感觉可能要不了多久我就要学会了。”

  “修路时开山破石,打完又抱着山石感悟灵韵是吧?”

  “这……”

  小师妹无言以对,只好严肃的盯着他。

  “你先学吧,你的天赋在五行上,学这个肯定比我更快。”林觉说道,“我先做好我的‘豆兵’。”

  “好!”

  下山一场大醮,长了很多见识,却也让两人知晓如今这天下并不安生,而自己早晚是要下山的。

  师父和师叔们不见得能为这一代弟子找到那么多道观庙宇用来安身,而前面有几位师兄本身性情就不在江湖,也不喜漂泊。在道观之时,除了煮饭以外他们对自己处处谦让,自己要学什么,都是毫无保留的传授,所需耗材也多是自愿提供,难不成最后这一件事也要让师兄来让吗?

  那怎么能行?

  何况林觉本就是要去寻长生仙道的。

  加上前几日去了山中,见过黟山山神的风范,像是这般神灵尚且要对天下乱世多些小心,自己又如何能不多准备准备呢?

  于是二人练习法术都很勤勉。

  小师妹先学化石法。

  林觉则准备先做出豆兵。

  一方面是因为那三位好汉已经决定了追随自己,那三位确实是好汉,虽然只剩残魂,没有完整神智,林觉却也不愿意他们在瓶中待太久。

  二是豆兵也确实好用,是个很不错的护道法。

  恰好自己还有丹果木。

  “我所见过的,做豆兵最好的材料,便是这丹果木和山中的长生木了。二者相比,丹果木坚硬难摧,长生木虽然坚硬不如,不过被损坏之后,只要没有缺胳膊少腿的,类似一些伤痕孔洞,在灵力蕴养之下都能自己修复。”三师兄在旁边继续说道,“至于别的灵韵玄妙则差不多,也许下山之后还能在别处看见更好的灵木。”

首节上一节128/6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