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5节

  厂食堂有早餐供应,而且用票的话更便宜,一碗素面才一毛钱,比在外边吃划算多了。

  周砚提着木牌往门口一站,立马引来了一些年轻女工的注意。

  他身高一米八,身姿挺拔精壮,利落的板寸头,配上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哪怕身上只是穿着件白色棉布衬衫,蓝色劳动裤,腰上还系个围裙,年轻姑娘们还是忍不住多看两眼。

  “周砚长得可真俊啊,腿也长,比电影演员还好看!”

  “俊也不能当饭吃啊,好好的食堂学徒不当,非要去当个体户。”

  “周砚长得好看,但做菜是真难吃,改卖面肯定也不好吃。”

  “咱们厂还有谁去周二娃饭店吃饭啊?厂食堂的饭菜再难吃,不也比他做的好吃多了。”

  ……

  姑娘们嬉笑着从周砚身边骑过,眼神大胆,却没一个停下来的。

  那些话落到周砚耳朵里,脸上的笑容有点绷不住了。

  小周可真行,把口碑做得死死的,看样子今天想开张可能都有困难,餐饮行业做的就是一个口碑。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啊。

  反观对面王老五的面摊,这会已经有七八个客人了。

  “周二娃,你这面怕是卖不脱哦。手艺贵精不贵多,你这样啥子都卖肯定不得行,要对客人负责的嘛。”王老五抓着面往锅里下,还不忘嘲讽周砚两句,脸上的笑根本藏不住。

  周砚卖面就是来跟他抢生意的,王老五找到机会自然是要揶揄他两句。

  “王老五,你张着嘴巴哇哇叫,口水都喷锅里去了,这恐怕不得行哦,还是要对客人负责的嘛。”周砚可不会惯着他,也是笑眯眯地接话。

  正等面上桌的客人们闻言,纷纷探头向王老五看来,面露关切之色。

  王老五脸色一变,连忙摆手道:“没有没有,那小屁娃乱说的。”

  周砚嘴角微微上扬,商战嘛,就是这样朴实无华。

  吵架赢了并不能给周砚带来客源,他站在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工人从身边经过,脑子里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扭转口碑,给饭店引流。

  手段和方法倒是不少,比如推出免费试吃,免费的肯定有人会尝试,用实力来打破质疑。

  或者在门口砌个灶台,现炒浇头和现拉面条,那肉香只要飘散开来,识货的老饕自然会找上门来。

  方法都是简单有效的,就是费钱。

  而周砚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今天准备的三十碗面都得卖出钱,不然三天后的房租他可交不上了,总不能又让爸妈去给他借钱吧?这话他可开不出口。

  厂门口的人流量越来越大了,王老五的面摊都上两轮客人了,周砚这边张都没开。

  王老五不时看一眼站门口的周砚,脸都笑烂了。

  眼瞅着都七点半了,周砚估摸着今天早上是没希望了,上午得把促销计划定下来,中午就开始执行,不然今天准备的浇头和面就废了,亏得更多。

  这时,两辆自行车从车流中驶出,停在周二娃饭店门口。

  “林副厂长,这儿就是周二娃饭店。”其中一人开口说道。

  周砚循声看去,来人是两个中年男人,右边那位身材微胖的他认识,缫丝车间主任赵东,平时喜欢来食堂吃小灶,口味颇重。

  左边那位身材高大,穿着深灰色的中山装,内搭的确良白衬衣,国字脸,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钢笔插袋,手腕上一只上海牌手表,颇有知识分子气质。推着一辆崭新的二八大杠,车子前边还绑着一团红绸花。

  这是前年调来的林副厂长林志强?

  “周砚同志是吧!”林志强把自行车停好,激动上前两步抓住了周砚的手,大声道:“我是林志强,昨天你救了我外甥女,我来感谢你了!”

第5章 二八大杠1

  厂大门前的车流慢了下来。

  王老五面摊的客人,纷纷闻声看过来。

  王老五抓面的手一顿,吃惊地看着和周砚握手的林志强,脸上笑容凝固。

  前年丝绸厂引进国外织机,林志强被调来当副厂长,主管生产技术,这两年丝绸厂的产量和效益节节攀升,他在厂里颇有威望。

  “周砚救了林副厂长的外甥女?怎么回事啊?”

  “我昨天听隔壁说有个城里姑娘在白蜡沱那段落水差点淹死,后来被一个小伙给救上岸了,莫非是周砚?”

  “白蜡沱?!那地方的水深又急,水底还有暗流,哪年不淹死几个会水的?周砚胆子可真不小!”

  “周砚虽然菜做的难吃,但没想到除了帅还挺有正义感的呢!”

  工人们小声议论着,有热闹看也不急着进厂了。

  “鬼扯!周砚这娃儿根本不会水,怎么可能跳白蜡沱救人?”王老五碎碎念,可心里也有点犯嘀咕。

  他昨天摆摊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周砚回来的时候浑身湿透,他还以为这小子想不开去跳河了,没想到竟然救了林副厂长的外甥女?

  周砚被握着手也有点懵,很快想到了昨天那位落水的姑娘,她真是林副厂长的外甥女啊?

  小镇情报中心的老嫂子,消息可真灵通。

  “您客气了,谁遇到这种事都会搭把手的。”周砚微笑道。

  “这可不是搭把手的事,我听说你不会游泳,却奋不顾身跳下湍急凶险的白蜡沱救人,这份救命之恩,我们没齿难忘。”林志强紧握着周砚的手,脸上满是感激之色。

  夏瑶是他老婆姐姐的女儿,跟着老师来嘉州写生,顺道回苏稽探亲。

  昨天早上说去河边画画,结果意外落水,消息传回家属院,他们夫妻俩腿都软了。

  这可是老夏家的独生女,真出了事他们得跳青衣江谢罪。

  周砚不光是救了夏瑶,还救了两个家庭。

  所以昨天林志强就找人打听了恩公的情况,备了谢礼,今天一早让赵东带他来找周砚答谢。

  “那位姑娘还好吧?”周砚关切问道,昨天救人的时候他刚穿越过来,自己脑子都是一团浆糊,只记得把人拉上了岸。

  “夏瑶情况还好,你的救援十分及时,呛的水都吐出来了。但她受到了惊吓,情绪不是很好,吃不下东西,有些虚弱,等过两天缓过来,我一定带她来亲自感谢周砚同志。”林志强一脸庆幸,不过眼底还是有几分忧虑。

  “人没事就好,让她好生休养吧,昨天肯定是吓到了。”

  听到人没事,周砚挺开心的。

  作为一名生长在红旗下的有志青年,见义勇为被当众表扬的爽感不逊于捡到钱。

  “周砚同志,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让人敬佩啊!”赵东朗声赞扬,脸上的钦佩之色毫不掺假。

  作为嘉州本地人,赵东在纺织厂干了十多年了,夏天的时候会下河游泳,可白蜡沱那段他是绝对不敢下的。

  周砚下水救人的举动着实莽撞,却也愈发彰显高尚品格。

  “周砚不会游泳也敢跳水救人!他可真勇敢!”

  “这才叫舍己救人,反正换我是不敢的。”

  “可惜菜做的太难吃了,不然平时我肯定经常来他饭店吃饭。”

  女工们看着周砚,满眼钦佩和赞赏。

  林志强也是赞赏地看着周砚,小伙子一表人才,阳光帅气,有他年轻时候的风采,而且谦逊有理,不卑不亢,不像厂里的厨师,见了他都很拘谨。

  “周砚同志,这辆二八大杠,是我准备的谢礼,请你收下。”林志强松开周砚的手,指着一旁挂着红色团花的崭新自行车说道。

  众人闻言,顿时发出了一阵惊呼。

  送一辆二八大杠当答谢礼啊!

  众人看着周砚的目光都多了几分羡慕。

  纺织厂这两年效益不错,一线工人工资能有38.6元,另外还有工龄和奖金,高级技工、管理的工资更高,所以不少人都攒钱买了自行车。

  可一辆二八大杠也不便宜,150元一辆,还得有自行车票才能买到,黑市价格更是超过300元。

  普通工人得攒个一年半载才能买得起。

  “这辆自行车,应该是前段时间林副厂长得了省技术进步奖的奖励吧?”

  “还真是!林副厂长真是大方。”

  “周砚拿命救人,他值得!”

  周砚看着那二八大杠,眼睛也是一亮,但他很快摇头,“这自行车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周砚同志,你救的可是一位花季少女的性命,没有什么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林志强看着周砚,一脸严肃道:“子路受牛的典故你是否听过?这辆自行车不止是对你的答谢,也是在鼓励他人行善。”

  子路受牛,周砚当然听过,林志强都搬出典故了,再推辞显得虚假,当即点头道:“那这辆自行车我就收下了,多谢林副厂长。”

  一辆二八大杠,对现在的他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

  以后去买食材或是回家,方便多了。

  “太好了。”林志强把自行车的把手交到周砚手里。

  对面的王老五看着这一幕,后槽牙都要咬碎了,这可是一辆二八大杠啊!

  “王老五,你这面都煮的溜耙咯。”有个站在锅边看热闹的客人提醒道。

  “遭了!”王老五低头一看,脸色大变,连忙把面条捞出来,看着煮过头的面条叹了口气,只好又抓了一把面重新煮过。

  “周砚同志,我已经让他们准备材料上报,为你申报精神文明标兵,等上级批下来后,还有各种优待呢。”林志强笑着伸手拍了拍周砚的肩膀,和善道:“你工作和生活上要是有什么困难,组织上也可以尽量为你解决。”

  周砚没想到林志强考虑那么周全,心里颇为感动。

  想了想,他开口道:“您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这饭店之前经营不善,导致口碑不好,面临倒闭。

  如今我痛定思痛,决心转型从卖面条开始,可店里却一个客人都没有,大家都不敢轻易尝试。

  我想请林副厂长和赵主任进店吃碗面,公正的评价一下我做的面味道如何,给纺织厂的工人们打个样,好打消他们的疑虑,您觉得如何?”

  “这……当然没问题,刚好我还没吃早饭呢。”林志强毫不犹豫的点头,看着围观的上百纺织厂工人,笑着说道:“我们要给年轻同志一个试错的机会嘛,大家不敢吃,那我替大家先尝尝。”

  “好!”

  工人们笑着应道。

  周砚菜做的难吃,不知道面做的怎样,要是好吃的话,尝尝英雄做的面也不错啊。

  赵东面露难色,却也没好开口拒绝。

  他算纺织厂的老饕了,平时常在食堂吃小灶,也偶尔去国营饭店打牙祭。

  周二娃饭店开业第一天他就来吃过一顿,难吃到令人印象深刻。

  “两位里边请。”周砚把二八大杠推进店里靠墙停好,迎着两人进店。

  “就坐门口这桌,好让大家瞧瞧你这面到底如何。”林志强带着几分笑意道:“我是晋省人,对吃面可是有些讲究的。”

  “好,二位瞧瞧要吃什么面,那边墙上贴着的就是菜单。”周砚微笑,越讲究越专业越好。

  他原本还在绞尽脑汁想促销手段,林志强和赵东的到来,倒是给了他破局思路。

  一个管技术的副厂长,一个老饕车间主任,在纺织厂工人心中是有一定地位和权威性的。

  只要他们说好,工人们就会愿意尝尝,要的就是这个名人效应。

  周砚对自己的面条很有信心,只要吃过的客人多了,口碑很快就能做起来。

  “我要一个红烧牛肉面。”林志强看了两眼菜单便做了决定。

首节上一节5/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