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80节

  “怎么样?”拉坦问。

  伊尚把粘在车轮上的一块带血的绿布条,拿给他看。

  “这种布是便宜货,主人。这块绿布,”他用手指捻着布条,“通常是给小孩做衣服用的。”

  “便宜货”拉坦松了口气。

  “不会有人管的,印度每天失踪的小孩太多了。”

  “也是。”

  第二天的德里风平浪静,街道上依旧弥漫着废气,太阳依旧看起来雾蒙蒙的。

  查达打了电话过来,他说一切已经搞定。

  法官打点过了,他的司机也签了声明。只要罗恩这边不乱说话,大家就可以高枕无忧。

  印度的司机常遇到这种事,顶罪而已,没什么奇怪的。

  罗恩不想在新德里待了,他想早点把事情办完。

  照例是拥堵的马路,两边一大群身材瘦小、浑身脏兮兮的人。

  他们有的蹲在地上,等着公共汽车将他们带向别处。有的无处可去,便取出垫子,铺在地上睡下。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在草地上奔跑玩耍,父母们全然不顾,就连多一个少一个也不在乎。

  他们从落后的乡下来大城市寻找光明,兜兜转转却还生活在黑暗之中。

  看上去大约有几百人就在车阵的两边,交通堵塞好像对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罗恩从车窗外收回目光,车里车外是两个世界。

  “希望今天能把所有事情搞定,我迫不及待的想回北方邦。”拉坦百无聊赖的抛着子弹。

  “你也不喜欢新德里?”

  “不喜欢,这里死个人都那么麻烦。又是律师、又是法官,太费事了。”

  行吧,罗恩就不该问他的。

  今天他们不去国大党总部,而是总桶府,马邦首席部长的官邸就在那附近。

  汽车开上雷西纳山,一路上停下来好几次,接受哨兵的检查,最后终于停在了总桶府附近的一栋弯顶建筑前。

  罗恩和拉坦下车,他们手里拎着包。

  门口有一个秃脑袋的胖子接待了他们,罗恩仔细看了眼。是他,没错。

  这个人和马邦部长萨拉德.帕瓦尔长得很像,大概率是同一个家族的人。

  他们找对了人,这个胖子就是部长帕瓦尔的助理。

  也是通常意义上的中间人,他们都是政客的资深亲戚,以及同乡或同种姓的心腹。

  罗恩第一次和马邦部长打交道,在没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前,中间人负责传话。

  这可以避免官员亲自索贿的尴尬,出了问题也有余地回旋。

  不得不说,马邦部长的操作,比北方邦的亚达夫细致多了。

  前者还讲究几分矜持,后者则和强盗无异。

  罗恩第一次见亚达夫的时候,就被他要求“加价”。

  “苏尔先生,没想到你亲自跑了一趟新德里。”胖子笑呵呵的打招呼。

  “这是一个大项目,必须得部长亲自过目才行。他现在方便吗?”

  “或许我可以进去问问。”他盯着罗恩的手腕。

  “你觉得部长看好苏尔园区的规划吗?”

  “我想他应该看好,只是.还有些犹豫不决,得有人去说服他,一个亲近有份量的人。”

  罗恩二话不说,解开腕表,然后亲自戴到了胖子的手腕上。

  “哎呦,苏尔先生,使不得,使不得!”

  “你看,真合适!”罗恩抓住他亮闪闪的手腕晃了晃。

  “真的吗?”胖子喜笑颜开,太阳的金光反射在他脸上,油腻腻的汗水闪闪发亮。

  “当然,比我更合适。就是苏尔园区的事,还要您多美言两句。”

  “你呀,真是害苦了我。”

  胖子美滋滋的抬起手腕比划了两下,然后非常干脆的进书房通报。

  拉坦想说什么,罗恩朝他摇摇头。

  大约五分钟,胖子回来,朝罗恩他们打了个眼色。

  “包给我就行。”

  “麻烦您了,改天我们回孟买再喝一杯。”

  罗恩把手里的红色旅行包递给他,沉甸甸的,很重。

  除了包,还有一个纸信封,这是单独留给胖子的。

  “部长很欣赏你的苏尔园区计划,拉胡尔先生前几天也打过电话来。”

  妥了,有这句话就行了。

  刚进入书房,罗恩就看到一个黑黢黢的光头坐在办公桌后面。

  待看清他的面容后,罗恩脑海里突然蹦出个电视剧人物,段延庆。

  是的,就是天朝某计姓演员,计老师。

  马邦部长帕瓦尔大概就长那个样子,印度版的段延庆。

  他抬起头,露出笑容,那种丑陋的笑。

  “请坐,苏尔先生。”

  “打扰了,部长大人。”

  罗恩坐下,接着从公文包里拿资料,苏尔电器的发展计划、未来投资的预算增长、苏尔园区的规划图.

  仅仅送钱是不够的,你还得有可靠的项目规划书。

  南印度的这些部长们和北印度有些不同,他们也爱钱。但更希望所治理的区域,能得到切实的发展。

  通俗的说,南部政客侵吞公款,但他们也努力把蛋糕做大。

  北印度的政客则是能拿多少蛋糕就拿多少,转眼工夫,旁人连蛋糕渣都看不到。

  所以跟亚达夫直接谈钱不一样,罗恩准备先说说自己的宏伟计划。

  不过,部长帕瓦尔先开口了。

  “苏尔先生,听说你和萨克雷关系不错。”

  嗯?罗恩一愣,这似乎和想的有些不太一样啊。

第205章 笑话

  “我去萨克雷先生家里拜访过几次。”罗恩模糊的回答。

  “我都听说了,他帮你处理过工厂纠纷,你也找他替桑吉.杜特说过情。在孟买,这可不是什么寻常关系。”帕瓦尔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部长先生,我是个商人。”罗恩无奈摊手,“不管谁打理孟买,我们都会给予充分的尊重。”

  他说的很委婉,无论是湿婆军,还是国大党,生意人两边都不会得罪。

  “商人都是狡猾的,婆罗门商人更狡猾。”帕瓦尔淡淡刺了一句。

  “沙万市长非常赞赏苏尔电器对孟买的贡献,我们也曾帮助一位国大党成员,拿到了孟买市政委员会的席位。”

  “我听说啦,”帕瓦尔看了他一眼,“要不然你今天也不会坐到我书房。”

  帕瓦尔是国大党人,湿婆军和印人党是盟友,他和萨克雷之间关系很微妙。

  两人都在孟买,一山不容二虎,很难不让人猜测他们对彼此的看法。

  不过要说完全敌对那也未必,湿婆军说到底是在为马拉地人、印度教徒争取利益。

  孟买的国大党成员里面,多的是马拉地人和印度教徒,他们又是天然的盟友。

  党派、种姓制度、宗教、地缘政治,它们参杂在国大党和湿婆军之间,有交融,也有对立。

  复杂,非常复杂。

  “你转告萨克雷,湿婆军已经控制了市政公司,其他地方手不要伸的太长。”

  罗恩眼神一动,立刻领会其中的意思,“我会给萨克雷先生打电话,大家都是为了孟买,完全可以坐下来谈谈。”

  “电话里就行。”纳瓦尔回应道。

  罗恩懂了,这是让自己当两个党派对话的中间人。

  他是商人,对湿婆军和国大党都两面交好,天然适合当这个掮客。

  纳瓦尔不会直接打电话给萨克雷,这可以避免两个党魁在电话里闹的不愉快。

  中间人撮合之后,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政治,也是沟通的艺术。

  “好了,现在来说说你的苏尔园区吧,拉胡尔和我大概提过。”要事谈完,纳瓦尔心情放松。

  “这个规划,还多亏了他。”罗恩悄摸摸的掏出了那张图纸。

  那张拉胡尔的初稿,园区里有草坪、有池塘、有设施齐全的员工社区,厂房规划的漂漂亮亮,高耸的办公大楼引人瞩目。

  “这些厂房都是用来生产水空调?”纳瓦尔指着图纸上特别标注的地方问。

  “不,那是电视机生产线。”

  “电视机?”纳瓦尔微微提高声音。

  “对,印度人自己的电视机。”

  马上就是94年,但印度还没有一家拥有自主技术的,本土电视机品牌商。

  你要问现在市场上的电视机从哪来,90%是进口日韩,剩下的一小部分来自印度国内的其他组装厂商。

  所谓的本土电视机全都是依赖国外零件组装,或者干脆进口整机,然后换上自己的标,这就算国产电视了。

  马邦就有两家电视机厂,全是贴牌货。

  这些换标货,质量没保障,价格还贵的离谱,中产阶级都买不起。

  说到底,印度根本没有自己的电视机技术,就连组装都属于是技术活。

  现在罗恩说苏尔电器要生产电视机,纳瓦尔直接惊了。

  “你怎么做到的,我是说苏尔电器真的能生产电视机?不是买回来换上我们的印地语标?”

  “我们正在和国外几家电视机生产商洽谈技术引进,配套的生产线都会放在苏尔电器。”

首节上一节180/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