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73节

  不过就二者之间的必要性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电视机。

  它能给全家人带来极其丰富的娱乐享受,精神价值不可估量。

  空调就显得有些可有可无,这片大陆上的人,几千年来早就习惯了炎热。

  你问问贫民窟的人,他更愿意拥有一台电视机还是空调,答案几乎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出于这样的考量,罗恩在决策苏尔电器未来的产品方向时,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电视机。

  空调是富人改善生活品质的工具,电视机却能走进千家万户。

  资金已经就位,但罗恩最需要解决的不是生产线问题,而是场地。

  苏尔电器的厂区总计一百多亩,摆了六条生产线、两座仓库、一座办公楼后,已经没什么地方让他折腾了。

  问题还是回到了最初,买地!

  为了画出足以打动马邦首席部长的大饼,罗恩今天特地约了设计师拉胡尔.迈赫罗特拉。

  他毕业于哈弗,出身显赫。岳父查尔斯.柯里亚同样是建筑设计师,还曾参与过孟买的城市规划。

  罗恩拜访了他位于塔迪欧的新办公室,这里的装潢带有他标志性的、强烈的现代主义风格,墙上孩子们的相片为冷峻的办公室平添了几分温馨。

  拉胡尔那融合了各种科技元素的建筑设计,尤其受到业内好评。

  这也是罗恩找他的原因所在,自始至终苏尔电器的定位都是一家科技公司。

  “在忙什么?”罗恩自来熟的在沙发上坐下。

  他们不是第一次打交道,无须那么客套。

  “孟买城的规划。”拉胡尔站在摊开的地图前,皱眉沉思。

  “这座城市早没救了。”

  “我同意。”拉胡尔叹气。

  “哇,你可是城市规划师,说这话无异于投降。”

  “我尝试过,但没用。”拉胡尔把笔一扔,“有时候我恨不得来一场海啸、地震,把孟买横扫一空,这样才能解决这座城市伤痕累累的病躯。”

  “有那么夸张?”

  “你来看。”他招呼罗恩过去。

  他的办公桌上摆了一副孟买的城市地图,从空中俯瞰,其地形仿若一柄汤勺。

  若把拇指和食指张开,比成一个三十度角,便是孟买岛的形状。

  “太挤了,孟买岛是人工填出来的,它在最开始就不适合规划成大都市区。”

  拉胡尔直言五家地产开发商和马邦六十年代的首席部长奈克,毁掉了“新孟买”的规划。

  当时政府已经预见到孟买岛的局限性,于是委托拉胡尔的岳父等人,重新打造一座新孟买。

  新孟买将座落在海滨大道对面、孟买岛以东,它会是孟买腾飞的希望,一座政府拥有土地权、精心布局规划的魔力之城。

  它有无限扩张的可能,因为它背朝整个印度大陆。

  “结果首席部长和开发商们沆瀣一气,把原本要建在新孟买的办公区挪到了孟买岛最南端的纳里曼。

  于是私人企业纷纷仿效,他们破坏了对纳里曼区最初的住宅区规划,也等于打了新孟买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就是政客和建筑商之间的金钱交易,他们完全弃城市规划于不顾。”

  “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罗恩还是第一次听到孟买的规划历史,有些好奇。

  “很简单,越是供不应求,越是有市无价。这五家开发商私下一合计,决定把规划的范围缩小。相比之下,纳里曼用地紧俏,楼房更能大卖。”

  “物以稀为贵。”罗恩点头。

  “就是这样,孟买今天的拥挤完全是人为制造的。”

  瞧,这就是印度。

  官员和商人相勾结,可以直接毁掉第一大都市所有人的未来。

  “所以你找到拯救这座城市的办法了吗?”罗恩问。

  “如果要把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好,让它变得更适宜居住,有更宽敞的公路、火车厢、住宅区。那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人口。”

  罗恩明白的拉胡尔的意思,宜居的孟买会吸引更多的人口,直到它再一次不堪负重。

  印度太穷了,其他邦跟孟买比起了来,仿若十九世纪。

  每天驶进维多利亚火车站的列车上,挤满了来自比哈尔、北方邦的打工者,他们源源不断涌进孟买城。

  若这些人知道一下火车就有政府出资为他们建造好的房屋住,来势会更凶猛,一切都是徒劳的。

  “这是令人绝望的地方,一座孟买城装不下整个印度。”

  拉胡尔爱着这个国家,他是刹帝利种姓、家境显赫。毕业于世界知名大学,完全可以留在国外定居。

  但他回来了,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了孟买都市规划机构的工作上,而这一部分的工作是无偿的。

  “算了,我们还是来看你的苏尔园区吧。”拉胡尔又摊开了一张图纸。

  早在几个月前,罗恩就邀请他去过一次苏尔电器。

  那时罗恩刚从北方邦回来,苏尔电器形势大好,他迫不及待的畅想未来。

  办公楼、研发中心、厂区.他一股脑的把自己的诉求,都讲给了拉胡尔听。

  现在经过三四个月的实地考察、测绘,苏尔园区的设计已经初具雏形。

  “那块地除了偏南孟买较远,其实位置很好。它周围没有碍眼的建筑,有一大片荒地任你发挥。”

  拉胡尔爱死了这种白纸作画的感觉,他恨不得整个孟买也是一片荒地。

  “办公楼和研发中心放在南边,那儿没有遮挡,不用担心采光问题。

  厂区放在东北,周围有两条马路,方便运输。

  员工社区放在西边,我为它配套了娱乐区、运动区、餐饮区,还有休闲区。”

  拉胡尔指着图纸滔滔不绝,看得出来他很满意自己的设计方案。

  图纸上的苏尔园区美轮美奂,办公楼和研发中心是一贯的现代科技风,拉胡尔的拿手好戏。

  厂区规规整整,相互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甚至还有他妈的草坪!

  是的,草坪不止出现在厂区,员工社区也有它的身影。

  那一大片绿色的区域中间,竟然还有个小池塘!

  罗恩呆了,这玩意儿应该出现在印度吗?

  什么档次,新德里的国家议会大厦也就这样了吧?

  “我有个问题。”

  “什么?”拉胡尔抬头。

  “员工社区为什么放在西边?”

  “西面靠海,更开阔。那里的日落很美,微风徐来。”

  罗恩点头,确实如此。

  在孟买,人们从小就学会了朝西看,因为只有看那里时,人们的视线才不受遮挡。

  如果孟买人走上阳台环顾四周,很快地,他们的眼睛会自动向西远眺。西面是大海的方向,有无限可能的地方。

  “把办公楼和研发中心放在西面,员工住宅区放在北边,草坪、池塘、娱乐区、休闲区这些统统去掉!”

  “什么!”这次轮到拉胡尔傻眼了。

  “园区只有两百英亩,苏尔电器是一家公司,不是房地产开发商。”罗恩耸肩。

  “可是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正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吗?”

  “拉胡尔,孟买不是波斯顿。这里的人穷的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他们不需要草坪,那完全没用。”

  与其考虑什么绿化、娱乐、休闲,不如多盖点住宅楼,那可以多解决数百上千名员工的居住问题。

  “我早该想到的,是我之前的想法太草率了,孟买那么挤。”拉胡尔叹气。

  “这份设计图也留着,我有大用。”罗恩两眼放光。

  “你喜欢就拿去吧,我要重新考虑园区的容积问题。”

  拉胡尔认为罗恩说的对,摆在孟买面前的首先是住房问题,它才是根本。

  他最开始想把苏尔园区,打造成理想中的现代化高端产业园。

  他希望苏尔园区能成为那里的地标性建筑,人人抬头都能看到它、认识它。

  就像一张名片,引人夺目。

  不过孟买的现实问题击垮了这样的想法,它太前卫了。

  “说到住宅,你知道该怎么解决贫民窟问题吗?”罗恩随口问道。

  “贫民窟?”

  “对,苏尔电器北边的空地上有一个贫民窟,大概两三万人。”

  “你想把他们迁走,又不至于引起激烈的反抗?”

  “对,这个问题相当头疼。”

  “办法也不是没有。”拉胡尔又想起了那张孟买城市图。

  “嗯?”罗恩猛的抬头。

  他就是随口一问,贫民窟还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199章 升级贫民窟

  “拉胡儿,你有什么好办法?”罗恩来了兴趣。

  “把那些人挪到贫民窟里。”

  “什么?”罗恩迷糊了。

  “我的意思是找一个新的贫民窟接纳他们。”

  “好吧,老兄,这行不通。”罗恩叹气。

  他还以为拉胡儿有什么妙招,原来又是拆东墙补西墙那一套。

  问题是如果孟买其他贫民窟有位置,那城市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行道居民了。

  “你刚刚说那块地上有多少人?具体一点。”拉胡儿还在继续自己的思考。

  “三万,不会比这更多。”罗恩耸耸肩。

  “让我们来看看,到底够不够。”拉胡尔又摊开了那份城市规划图。

  “等等,你是认真的,孟买哪还有多余的贫民窟?”罗恩也重新趴到了办公桌上。

  “我说的不是荒地上搭起来的贫民窟。”拉胡尔手指在地图上划拉着什么。

首节上一节173/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