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31节

  “当然是水库那儿,有一群外国人早就想来了。”

  “外国人?”

  “没错,据说是一个国际发展基金。他们拨款给瓦拉纳西市,建造四座大坝,用来解决农民的灌溉问题。”

  “阿迪亚叔叔负责这个项目?”

  “他是关键人物之一,所以必须得在场。”

  尼拉夫显然对这件事很了解,他直接把车开到了大坝附近,丝毫不顾忌有官员在这里视察。

  罗恩他们下车的时候,就看到二伯阿迪亚陪着一群外国人,对远处还未完工的大坝指指点点。

  他看到了两人,只是打了个眼色,就专心应付眼前的差事。

  “你阿迪亚叔叔要变戏法了。”尼拉夫突然期待起来。

  “什么?”罗恩不明所以。

  “你看着,马上就来。”

  远处阿迪亚和那群外国人上了车,他们离开了,但又没完全离开。

  因为汽车只是在甘蔗地里绕了一圈,就从另一个方向驶来。

  阿迪亚下车,又带着外国人对同一座大坝指指点点。

  他饱含激情,仿佛面对的是什么了不得杰作,只是那群外国人的表情极其古怪。

  几分钟后,他们又坐车离开了。然后在另一处栗米地绕了一圈,又换了方向驶来大坝。

  这样的迷惑行为大概重复了三次,罗恩看的完全摸不着头脑。

  那群外国人终于爆发了,他们大笑,是那种因为极其荒谬而感到无语的大笑。

  尼拉夫也笑了,他笑得乐不可支。

  “阿迪亚答应他们建四座大坝,但实际上只有一座。”

  “一座?”罗恩慢慢的有点回过味来了。

  “是的,只有一座。为了交差,阿迪亚只能带他们走三条不同的路去大坝,好期望那群外国人迷路,没认出这是同一座大坝。”

  这.

  这他妈也太搞笑了吧。

  罗恩自己都绷不住了。

  难怪那群外国人脸上,会有那种荒谬的表情。

  他们甚至无法感到生气,只是无语到发笑。

  他们感觉自己的智商,被印度人按在地上蹂躏,惨不忍睹。

  终于为首的一个外国人神情严肃的说了几句,然后就带人气冲冲的离开了。

  阿迪亚神色泱泱,脸上老大的不高兴。

  “都怪你们,尼拉夫,还有罗恩。”

  “嗯?”罗恩懵了,这锅怎么到自己身上了?

  “要不是你们站在这儿,那群外国人肯定认不出来这是同一座大坝。”

  我曹!自己这二伯,脑回路很清奇啊。

  罗恩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无言以对。

  然后就像三伯尼拉夫一样,罗恩也笑了,笑的停不下来。

  “好啦,我们该回去了。”阿迪亚挥挥手,悠哉游哉的往回走。

  “不要紧吗?今天的这件事。”罗恩好奇的问。

  “没什么好担心的,”阿迪亚无所畏惧,“最多被骂一顿。”

  印度的奇葩法律很多,除了可继承租房的《租赁法》,不得解雇员工的《劳动法》外,还一条针对公务员和官员的法律。

  内容出自印度宪法第311条款,大致意思就是想要解雇或者降职公务员,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流程。

  除了行政管理局外,其他任何机构都没有权利干涉官员的任职。

  行政管理局的人都是官员,他们会自己查自己吗?

  不用想也知道,别说解雇,就连降职都不可能。

  所以印度的官员即使犯了错也有恃无恐,他们知道自己不会有任何惩罚。

  这是真正的铁饭碗,铁的不能再铁,铁到有宪法保护。

  绝大多数印度人的究极梦想,就是成为公务员。在印度考公,那才是真正的地狱级难度。

  公务员的待遇就不用说了,罗恩的堂兄拉坦,就是鲜活的例子。

  普通家庭,尤其是低种姓。考上公务员,那是真正的飞上枝头当凤凰。

  当然,对于这个年代的婆罗门而言,成为公务员太轻松了。

  阿迪亚即是官员,又是市政委员,身兼多职。

  顺带一说,北方邦的邦议员,有一半以上都有命案在身。

  谋杀、雇凶杀人、强暴.全是重罪,只贪污的反而是难得的好人。

  整个北方邦就是由一群犯罪分子在统治,这里的情况可想而知,故事还长着呢。

  在回去的路上,阿迪亚主动和罗恩他们说了大坝的事。

  那个基金组织拨款了600万卢比建大坝,但印度官员嘛,哪有不贪污的。

  阿迪亚他们几个只留了100万余款,用来修一座装点门面的大坝,其他都分了。

  事情就这么简单,甚至称不上稀奇。

  “对了,罗恩,我听说你要在瓦拉纳西搞一块地?”阿迪亚问。

  “我在孟买开了一家工厂,现在想在北方邦也建一座分工厂。”

  “苏尔电器!全印电视台的广告你看了吗?”开车的尼拉夫炫耀道。

  “当然看了,好好开你的车。”阿迪亚训斥了一句,他排行老二,是尼拉夫的哥哥。

  他家住在市里,早就买了电视,苏尔电器的广告也看过不止一次。

  但谁知道那是罗恩的公司呢,后者从没通知过他们。

  “不过这名字很棒,非常棒!”阿迪亚和大家的审美一样。

  “我想把村里的那块地换到市区来。”罗恩说出自己的打算。

  “不用那么麻烦,至少现在不用了。”阿迪亚胸有成竹,“我们去见几个关键人物。”

  他突然有了个绝佳的主意,足以抵消大坝带来的负面影响。

  PS:今天上推,爆更回报老书友们。

第160章 限制了想象力

  瓦拉纳西严格来说是一座旅游城市,这里的经济大多和旅游业息息相关。

  比如服务业、手工艺品、餐饮业,上百万人依靠这些行业提供的工作岗位过活。

  当然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工业区,瓦拉纳西的纺织厂、皮革厂、机械厂就分布在城市的两边。

  尼拉夫开车带着罗恩在市区周围晃了一圈,主要考察的地方就是工业区。

  “瞧见没有,那些工厂就在恒河边,用水非常方便。”他不无自豪的介绍道。

  “这些工厂的污水就这么直接排进恒河?”

  罗恩目光所及之处,大量带着可疑泡沫的废水,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往恒河里灌。

  “附近只有这一条河。”阿迪亚理所当然道。

  “但这是圣河,信徒们在这里沐浴、祷告.”

  “湿婆神会保佑我们的,恒河水可以净化一切污秽!”尼拉夫和阿迪亚异口同声道。

  行吧,这恒河里。

  印度人根本没有环保意识,他们宁愿祈求神明,也不会拿出一丝一毫的行动。

  看看那带着泡沫又浑浊不堪的河水吧,罗恩觉得老阿比死的不冤。

  “我想要瓦拉纳西南边的地。”罗恩毫不犹豫做出了选择。

  那里是恒河的上游,卫生情况依旧堪忧,但至少说的过去。

  “没问题,我来谈。”阿迪亚对一切似乎胸有成竹。

  他指挥尼拉夫把车开到了某个官员的府邸前,那是一座气派的宅子,有前廊、有中庭、还有装饰华丽的主屋。

  门口的保镖穿着制服,罗恩细一看才发现,这是正儿八经的警察在站岗。

  他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场景,已经见怪不怪。

  印度的官员们真的可以公器私用,让堂堂警察给自己当私人保镖这种事,太正常了。

  阿迪亚似乎对这里很熟悉,门口的警察不仅没阻拦他,还谄媚的打了个招呼。

  穿过前廊,罗恩就被这里古怪的布置惊到了。

  他们沿着外围墙走,墙壁用白色大理石重新装饰,上面的浅浮雕图案是嬉闹的小天使和带翅膀的爱神,完全是希腊古典艺术和现代色晴文化的离奇组合。

  他甚至不好评价这是什么风格,尤其是它们出现在了保守的北印度大地上。

  罗恩猜这座宅子的主人不是抽象派艺术家,就是附庸风雅的土老财。

  事实证明是后者,他们进了主厅,就看见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张巨大的全家福的合影,旁边是镶满黄金和珠宝的克利须那神像。

  整间屋子的每个角落都摆满了各种装饰品,令人眼花缭乱。这里放着法国雅薇莎托盘,那里放着价值连城的古花瓶。

  艺术品风格极其不统一,完完全全就是一场艺术炫富。

  这座宅邸的主人,也即是阿迪亚说的关键人物,沙阿.杜贝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尤其是听说罗恩来自孟买后,杜贝迫不及待的要带他参观自己的府邸。

  他们连正事都没来得及说,就稀里糊涂的被带到屋外。

  花园自不用说,刚刚已经看过。紧接着他们就被带到一个高大房屋,这是杜贝增建的一个体育馆,里面有滑雪式竞步机和跑步机等体育器材。

  紧邻的房屋里有一个极可意的浴缸,上面装有金质水龙头。

  接着杜贝带领他们穿过主楼,主楼外面是一个巨大的楼梯,直接通向露台,仿佛把电影《乱世佳人》中的楼梯移植到了这里。

  露台上长满绿草和玫瑰,俨然一座屋顶花园。

  “你们喜欢这里吗?”杜贝问。

  “当然!”罗恩几人不住点头。

首节上一节131/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