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109节

  “为什么不考虑大使牌汽车?它们也不错。”辛格建议道。

  大使牌汽车这时候堪称国货之光,被誉为“印度的车轮”,是印度汽车工业的象征之一。

  放在当前,只有政府官员、出租车司机和富裕家庭,才会购置大使汽车,那是真正的本土豪华车。

  “我喜欢硬汉一点的风格,大使汽车太圆润了。”罗恩只能这么解释。

  真实的情况是他不信任印度制造,三哥你能对他有什么指望?

  杭母都能打摆子,汽车跑着跑着掉了一个轮子也合理吧。

  “你看中了哪款车型?”哈里问,他是海关官员,见多识广。

  “福特的金牛座。”

  “那你至少得准备3万美元,也就是一百万卢比。”

  “这个价格比我想象的高了不少。”罗恩皱眉。

  “这款车在美国卖2万美元,走正规渠道加上各种税率后,到印度至少卖5万美元。

  我认识一个汽车经销商,我可以给他打个电话,3万美元差不多是最低价。”

  “好!这两天我会把钱准备好。”罗恩一咬牙答应了下来。

  贵就贵点吧,至少比阿三的车靠谱。

  一百万卢比,从旅游公司,还有宝莱坞的经纪公司那里凑凑,差不多够了。

  苏尔电器的钱,能不动就不动,那是留在扩大规模用的。

  “对了,你为什么突然想买车了?你明明有用不完的出租车。”辛格有些好奇。

  他印象中罗恩一直坐出租车,因为他开旅游公司,和很多出租车司机有合作,随叫随到。

  “最近遇到了一件事”罗恩把之前的经历说了一遍。

  “孟买越来越乱了,”辛格有些感叹,“敲诈勒索每天都在发生。”

  “我昨天参加了一场婚礼,喜帖的主人临时把地点从跑马厅搞成了一个不知名的小教堂”

  哈里也开始分享自己的见闻,他之前收到了一张极尽奢华的喜帖。

  封面制作精美,饰有小小的象头神像。外面包着丝绸,里面是一张张代表不同婚礼环节的卡片,单张卡片就要花费五十到一百卢比。

  结果打开喜帖,主婚礼的地点匆匆写在一张小纸片上,粘贴在最显眼的位置,像是临时起意改的。

  “他们早就被黑帮盯上了,”哈里解释,“就像肥羊一样,帮派分子就是狼。”

  “这些帮派怎么知道谁家办喜事?”罗恩问。

  “因为他们最先盯上的是负责婚礼餐饮的人,后者手里有全套的宾客名单。”

  “那黑帮又是如何筛选名单里的肥羊的呢?”辛格也来了兴趣。

  “很简单,通过大楼承包商、每户人家的佣人、室内设计师”哈里耸肩。

  罗恩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爆炸案之后,混帮派的年轻人激增。

  这场骚乱摧毁了很多人的生计,走投无路之下,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孟买的警察又出奇的无能,黑帮势力越混越大,俨然成了这座城市的主人之一。

  “瞧见角落里的那帮人没有?”哈里突然使了个眼色。

  罗恩和辛格转过头,有五六个男人在那胡吃海喝。他们动作粗鲁,全然不顾大厅里周围人投来的异样目光。

  “那伙人就是混帮派的,他们不用自己买单,隔壁桌会负责。”

  在哈里的提醒下,罗恩他们果然发现邻桌的一家人,频频打量那几人。他们神情紧张,脸色苍白。

  “这里是泰姬玛哈,那家人为什么不反抗?”辛格皱眉。

  “他们要么选择乖乖付钱,要么选择和开来酒店的新款丰田汽车说再见。”

  哈里见多了这种事,这帮混混也不求财,只为了在泰姬玛哈享受一次服务。

  如果不混帮派,他们一辈子也来不了这种地方。

  凡是在孟买追名逐利的人,都把泰姬玛哈酒店--这座象征帝国威荣的堡垒作为他们力争上游的标杆。

  因为同他们一样,泰姬玛哈酒店生于寒微。

  塔塔家族创始人被隔壁的华生酒店羞辱过后,就发誓一雪前耻,他做到了。

  于是泰姬陵酒店,就这样成为了自强不息者的标识。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属于这里,酒店大堂附近的洗手间是检验一个人自尊心的绝佳场所。

  理论上来说,任何穿着体面的人都能进大堂纳凉,又或者到洗手间方便。

  但你需要由内而外的自信,好在奢华的沙发座上、金碧辉煌的卫生间里,在阿拉伯的顶级富豪、风情万种的社交名媛、穿梭往来的门童和清洁工的注视下毫不露怯。

  你若不能坚信自己属于这里,又如何叫别人相信?

  当然混混们不在乎这些,只要来过这里,他们回去就有足够吹嘘的资本。

  他们会在贫民窟里被当成传说:看,那几个人去过泰姬玛哈酒店,神气的很!

  就在罗恩他们暗暗打量的时候,门口突然进来了几名警察。

  领头的是艾杰,他也发现了罗恩。不过他没往这里来,点了点头之后,艾杰直奔酒店前台。

  在大堂经理的引导下,艾杰走向了那几个混混。他们早没了刚刚的神气,一个个仿佛老鼠见了猫,缩着脖子灰溜溜的逃走了。

  原来是大堂经理偷偷打了电话,毕竟让混混们在酒店的光天化日之下勒索,实在有碍观瞻。

  隔壁桌的那家人对艾杰千恩万谢,他们早在进酒店之前就被盯上了。如果不是艾杰,后面还会有什么事发生,那可难说。

  不仅仅是他们,酒店里其他有头有脸的人士,都纷纷起身和艾杰打招呼。

  最近孟买报纸对艾杰的报道,比当初罗恩有过之而不及。他侦破爆炸案的进展奇快,据说已经抓了一百多个嫌疑人。

  对于艾杰这种真正能保护他们安全的人,精英人士向来很热情。

  不过艾杰没有多作停留,他径直走到罗恩身边坐下,惹得大家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

  “那伙人已经被抓了。”

  “谁?”罗恩一愣。

  “绑架你的人,”艾杰喝了口冰咖啡,“甚至还揪出了制作假钞的团伙。”

  哈里和辛格竖起耳朵,这种大新闻的内幕,他们身为官员也不经常听到。

  艾杰解释说,这批假钞是在巴巴羊伊斯兰堡外的印刷厂印制而成,几块模板便能印出成百上千张带着圣甘地头像的假卢比。

  随后,这些假卢比被运往加德满都,通过铁路或公路的方式抵达印度各地。

  一旦入境,会有人把它们兑换成小额的真钞,或和真钞混在一起,变作在集市交易或酒吧挥霍的现金。

  对那两个旁遮普人的拷打,让他们供出了整个输送链。

  背后的主谋不出意外的有达乌德帮参与,按照艾杰的说法,他很快就要倒大霉了。

  因为爆炸案也有他的参与,等到证据足够印度政府就会动真格,哪怕他身在迪拜。

  假钞的事情让哈里和辛格也颇为感慨,他们说有传闻印度储备银行不再经手五百卢比的纸币。

  因为五百卢比的假钞泛滥,已经严重影响到商家的经营。

  这给罗恩提了个醒,以后苏尔电器的生意,统一走银行支付系统。

  虽说要缴的税多了一点,但那也比假钞强吧。

  回到家里没多久,卡维娅又打来电话,她想写一篇关于苏尔电器的报道。

第139章 瓜分良心

  卡维娅在《印度时报》当社会记者,主要负责孟买的本地新闻,或者其他各邦的社会新闻。

  这种记者报道的事件通常没那么重要,都是如嫌嫁妆不够烧死妻子、儿童卖银、被卖为奴隶、杀女婴,这种小事。

  在印度,它们太普通了,不够脱颖而出。

  一般都是由卡维娅这种新晋记者负责,反正随便怎么写也不会有人关注。

  当她表示要为苏尔电器写一遍报道时,罗恩有点惊讶,却远称不上惊喜。

  “你准备怎么写?”他问。

  “看看,这是我收集的素材。”她递上了一沓纸。

  这里是卡维娅的公寓,那张弧形长桌上堆满了乱糟糟的稿纸。本就拥挤的客厅,塞了两个人之后更加捉襟见肘。

  罗恩坐在褪色的沙发上,随意翻弄着素材,卡维娅则为他口头讲解。

  “有一个眼神不好的老人,他在用了两个月的水空调之后,竟然神奇的恢复了视力。

  现在他活的好好的,不用拐杖,也不用人照顾。他们全家笃定,这是你的神力,造就了一切。

  那台水空调被他们供奉起来,每天早晚祷告,日日不息。

  事情传开后,那个老人居住的贫民窟小屋已经成为了某种圣地。

  人群从这城市各地前来,看这个重见光明的神奇老人。对在贫民窟做生意的人而言,这辈子都没碰到过这么好的事。

  朝圣的信徒涌入,让他们生意兴隆。那个老人变得很有钱,怎么也想象不到的有钱。

  朝圣者丢给他们钱,一次一两个卢比,越来越多。

  据说他们甚至准备成立一支慈善基金,专门为贫民窟的穷人治病。”

  “这听起来简直像个神话故事。”罗恩的表情十分精彩。

  “yaar,你也觉得它有成为头版的潜力,对不对?”卡维娅开心的尖叫。

  “会不会太夸张了,”罗恩难得的脸红,“真有人信水空调能治病怎么办?还有我的神力”

  “嘿!”卡维娅伸手戳了戳他的胸膛,“老弟,这是印度,人们情愿相信这些。这个国家的秩序,就是从神话中汲取来的。”

  “好吧。”罗恩不再纠结,印度抽象的事情太多,也不差这一个。

  只是他有点搞不懂,卡维娅是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她应该对印度的这种新闻深痛恶绝才对。

  面对罗恩的疑问,卡维娅轻蔑一笑。

  “你以为我是为了谁,昂?”她伸出涂了红指甲的脚,轻轻点在他腿上。

  “噢,你今天涂了藏红花色。”罗恩侧过目光。

  “老弟,你的罩门又破了,对不对?”她看起来得意洋洋。

  “你玩完了,谁也救不了你。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挑衅了什么,等着吧!”

  五分钟后,卡维娅卧室的那张折叠床,轰然散架。

  “该死,你该换套公寓了。”

  “房东那混蛋信誓旦旦和我保证,这张折叠床睡两人都没问题。”

  “怎么办?”罗恩站在那儿,束手无策。

首节上一节109/2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