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391节

  在这种痛苦的施压之下,他就选择了.活着。

  儿子救活的那个大官是春生。

  当年在战场上,如果不是福贵给了那个饼,春生就死在战场上。

  而自己的儿子却因为给他输血死了。

  而最后.在清算的时候,春生也因为内疚上吊自杀,他本来可以不自杀的。

  因为对福贵的惭愧困扰了他的大半生。

  死了也许才是好的。

  这种极致的讽刺和痛。

  此时的王凤升和徐翔就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这个电视剧的剧组。

  貌似是真的懂,而且非常的懂。

  知道什么样叫活着。

  也知道活着这件事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那些对主角施加痛苦的桥段,就没有一点点的收敛,全部盘了下来,全部施加了下来。

  但福贵却依然活着。

  直到这里的时候。

  就没有人嘲笑他。

  谁说他是低配电影版的?

  至少此时的徐翔。

  就敢这么说。

  他就绝对不是什么低配的电影版。

  绝对不是。

  虽然说张谋子肯定不会去蹭这个热度的。

  甚至葛佑都觉得有点烦。

  而对于这部作品的舆论发酵,也大多在他和电影版的关系上

  “请不要拿这部作品来高攀我了好吗?我就不觉得他和我们电影版有什么关系联系,但您要说他是照着我们的活着拍的,那确实是,1:1的老还原了。”

  葛佑除了看完前两集之后,就没有继续看这部作品了,更低劣的演技和差不多的剧本理解,拾人牙慧的东西,对于他来说,看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一点意义都没有,只会让他感觉由内而生的无趣。

  面对采访也只会话里话外的说。

  没有什么好说的呀。

  就是电视剧版本蹭着热度的活着。

  无趣无意义。

  还不如多来看电影版。

  当然这份采访就是华艺兄弟出来的,也算是给张谋子打热度。

  你电视剧能蹭电影的。

  那我电影也能反而蹭你电视剧的。

  你粗略模仿我的作品,那我就拿你来垫高我,去给我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来作陪衬。

  从一开始是这样的。

  此时的张谋子就悠然地坐在家中,活着的上映对他来说插曲都不算,甚至连蹭热度这件事情,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竟我可是华夏第一大导。

  “也不知道这次我们两个人谁会更胜一筹。”

  “这一次电影市场就是属于我们的战场,今年是明年是,以后也是,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和我们针锋相对了。”

  张谋子看着马小刚就有些寂寞。

  有一种高手寂寞的感觉。

  在华夏境内已经没有对手了。

  再加上香江那几个导演,其实也就差不多够塞牙缝有时候张谋子也在想。

  何必去努力去进步。

  我不努力不进步也是第一名。

  我努力进步也还是这个位置。

  段位差距的太远了

  我怕我太进步,观众看不懂我的作品。

  艺术啊,等等你的人民。

  嗯.

  我会等你们的,反正,我都是第一名,也就马小刚能和我稍微有点相提并论的机会。

  这一次的《满城》和《夜宴》。

  算是旗鼓相当的斗争。

  也就只有在少数人身上,他才能感觉到旗鼓相当的斗争感。

  “我们的电影也该上映了,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倒不如把话题扯远一点,没必要拘泥于我们两个的作品上。”

  马小刚就看着谋子笑道:“你就不关心一下,那一部《活着》?”

  “不就是照着我的电影翻拍了一遍吗。”

  坦白说,张谋子就觉得很是无趣。

  但也觉得理所当然。

  毕竟照着我的来.

  是“正确”的。

  如果他偏离“正确”的轨道。

  那就是错误的。

  错误的拍摄方式就是取死之道。

  那就更不值得关注了。

  对于他来说这就不是傲慢,而是一种理所当然,而是一种自身的自信与强大带来的理所当然的事物.

  马裤子也理解这种‘傲慢’。

  确实,这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站在最顶峰的位置上,理论上来说,他就有资格蔑视这圈子内的任何人。

  任何人!都可以是他蔑视的对象甚至自己这和他能打的有来有回的导演.但实际上的‘第一’还是他张谋子。

  “嗯哼.但有一个,可说不定,不同角度的解读,也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马小刚笑着说道。

  “至少对我来说,看完电影的《活着》会想死。”

  “但看完电视版的《活着》,我就很想活着。”

  “那你一定看的是假的《活着》。”

  张谋子就笃定这件事.拍摄的时候,就认识了余桦,那个会因为观众的痛苦而愉悦的家伙,拍摄出来的作品也是为了传递苦难吧。

  如果看完《活着》想要活着。

  那你看的一定是假的《活着》!

  马小刚却觉得。

  如果让自己选的话。

  那就更喜欢电视剧版的《活着》。

  华艺兄弟也没对《活着》做什么,整体是没什么大的动作,有也是将他和电影版的拉踩一下,倒也没有什么别的做。

  西北圈子和京圈关系谈不上多好,那个地方就喜欢拍一些乡村主旋律的东西,拍一些乡土的事物,用京圈的话来说,这地方就是泥腿子扎的地方。

  好多西北圈子的演员想要谋求更高的发展,都得来京圈要饭,这个地方就是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

  但市场部的人独走的事情却发生了.对《活着》开炮。

  ‘和电影版的相比,云泥之别’

  ‘蹭热度的垃圾作品而已,不尊重原作!’

  ‘自以为是的导演组和演员,无聊的选角’

  就连王海洋都觉得无语了。

  市场部那位大姐,对李轩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的。

  在这里为了对付李轩,对《活着》开炮。

  应激了一样,疯狂开炮!

  此时,江丽就古怪的看着王海洋,小声的说道:“这位姐姐,他是朱啸天的【私生饭】。”

  “啊?她还追星?”

  “对啊,她的那辆捷达的屁股贴着的都是朱啸天的海报.而且也确实,从私人的角度出发,对《活着》的改编很是不满。”

  “额那就好解释了。”

  王海洋觉得无语。

  朱啸天的香帅被李轩抢走的事情,在业内也并不是什么新闻了,王海洋不是吹牛偶像派被演技派抢角色,不是很正常的吗。

  虽然老是针对李轩,但那也是对李轩的认可.他的演技和潜力不可限量,虽然只是个大四的学生,但本身的体量,已经是在‘明星’的道路上起步走着。

  是走在‘大道’上。

  朱啸天挺不错的,属于万千少女的梦级别的偶像演员。

  但偶像和明星演员比起来.对于有追求的剧组来说,肯定会选李轩的。

  就算是如今的王海洋,对李轩的针对越来越加码但还是有点顾忌他的学生身份,资本对素人,对明星可以为所欲为,但学生的身份就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和隔阂,资本没办法对他过于针对的重拳出击。

  就算是玩下位黄小明也只不过是在玩‘阴招’,也都是阴恻恻的暗暗的来。

  就算加码,也是在尽量的控制强度。

  不过没关系,他今年都已经毕业了。

  算时间来看的话,对《恰同学少年》这个毕业大戏重拳出击,就不算是对学生出手,就能‘体面’。

首节上一节391/4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