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272节

  而这不会等待太久。

  ……

  1666年3月中旬,一个飘着细雨的天,钢骨号生长出了属于它的尖牙利齿。

  用了将近半年时间,陈舟成功实现了他的需求,为钢骨号制造了三种火炮。

  在钢骨号舰首甲板两侧,安装着它的主力武器,陈氏1666长管重炮。

  钢骨号共拥有三架长管重炮,这些重炮均固定在甲板上,无法移动。

  正如陈舟预先设计的那样,长管重炮使用着24磅以上的实心炮弹,其有效射程可达1000m。且精准度远超17世纪的其它舰炮。

  别看只有三架,可一寸长一寸强,若是在海上遭遇,这几台举着超长炮管的家伙必定会给敌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甲板之下,船舱左右两侧排着12架短管炮。

  当两艘船的距离缩短到一定程度,钢骨号便会敞开预留的发射口,亮出漆黑的炮管,向敌舰倾泻炮弹。

  短管炮的射程和精准度均比不上长管重炮,但它胜在数量多,装填速度快,且射程和精准度同样遥遥领先于同时期的火炮,当六门短管炮同时开火,完全可以实现对任意一艘武装商船的火力压制。

  至于臼炮,也就是早期的榴弹炮,则作为多用途火炮使用

  船上共有四台臼炮,它们底部装有轱辘,可以通过拖拽灵活地往来于甲板和船舱。

  臼炮的射程优于短管炮落后于长管炮,能弥补钢骨号中距离火力的不足。

  它能根据需要使用实心弹、链弹、或是爆炸弹和燃烧弹,其中尤属燃烧弹和爆炸弹杀伤力最强。

  这两种可以引起火灾的炮弹还是首次出现在17世纪的海战中,面对纯木质帆船,它们简直就是来自地狱的使者。

  可惜的是,由于制造爆炸弹和燃烧弹的原料TNT数量有限,加上弹壳制造殊为不易,又要确保引信的安全性,这两种炮弹的数量并没有很多。

  水手们训练时,也不允许使用这两种炮弹训练,只能先用造价相对低廉的实心弹练练准度和手感。

  爆炸弹和燃烧弹是范围伤害,实战时无需精准打击敌舰的某一部位,只需让炮弹落到敌人船体上就能达成目的。

  当然,使用引信的炮弹在各个方面的参数必然是与实心弹不同的。

  若非“家境贫寒”掏不出太多特殊炮弹,陈舟是不可能这样抠门,不给水手们练习机会的。

  ……

  安装火炮当日,天气阴郁。

  用塑料布盖住的崭新火炮及装在木箱中的炮弹沿着跳板,一批批送上它们的新家。

  甲板上,一部分水手正卖力地拖拽搬运沉重的火炮,然而跳板不够宽阔,大多数人都帮不上忙,只能笔直地站在船舷上,既兴奋又紧张地注视着武器的安装。

  这样紧要的事,就连陈舟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首领也罕见地亲自亮相。

  尽管从前体能训练和学习专业课程时没少见到首领,但自从登船后,水手们已经许久未见陈舟了。

  他们不知道首领对他们近来的训练表现是否满意,干活的纷纷埋头苦干,使足了力气。

  站在船舷边上的个个挺直腰杆,努力睁大眼睛,即使天色昏暗,身体被雨水淋湿,也不能浇灭他们意气风发的精神劲儿。

  ……

  火炮从清晨开始运输安装,一直到下午才全部送到钢骨号上,并摆放安装到预定位置。

  作为这艘战舰的船长,星期日热情地招待了陈舟,并带着他观摩了水手们居住的地方,向他介绍了水手们平日里在船上是怎样生活的。

  与鲁滨逊待过的那艘船不同,钢骨号作为一艘以交战为主的战舰,在设计之初便为水手们创造了尽可能良好的生活环境。

  水手们有四人同居的小宿舍,宿舍内放置着固定在地面上的上下层双人床,其中还有用于存放个人衣物的储物柜和小书桌。

  钢骨号船体内部使用了大量金属材料用于防火,因此船上对油灯的管控并不像同时代的其它船只那样严格。

  晚上回到卧室休息时,船员完全可以点亮油灯,下盘棋或是聊聊天,在昏黄的灯光中度过属于自己的短暂时光。

  除油灯外,钢骨号还拥有两块光伏板,一块储能电池。

  通过预留的线路,这块储能电池可以在紧急状态下开启LED灯,为钢骨号的船舱提供分外明亮的光。

  即便在风暴肆虐的漆黑夜晚,使用电能的强光灯都能保证水手们清晰地看到船舱内的每一处细节,这能为船员带来一种别样的安全感。

  钢骨号设计带给船员们的便利不仅体现在休息室。

  远洋时,饮食也是不得不提的重要一环。

  钢骨号内部有独立的餐厅,餐厅中固定着长桌长椅,安置着存放餐具的金属柜。

  蓄水室内经过过滤的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锅炉中,部分加热,部分流通到厨房和餐厅,船员们吃完饭后可使用热水清洗餐具,对餐具进行消毒。

  当然,如果想要饮用热水,他们也可以从餐厅的水龙头或是厨房中接取。

  从锅炉中加热至沸腾的淡水中无法滋生霉菌,可以保证船员在漫长的海上生活中能够一直饮用安全无害的水,维持他们的身体健康。

  陈舟不反对饮酒,但他不赞同醉酒行船。

  17世纪的木质船只无法随时随地在船上烧开水,那时的欧洲人也不懂得饮用开水的重要性,因此船上的水手经常患上各种疾病,轻则身体不适,重则危及性命。

  普通淡水在船上存放不了多久就会发霉,长出水藻,即使往水桶中放置银块用以消毒杀菌,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迫于无奈,这时候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才“以酒代水”,饮用不易变质的朗姆酒解渴。

  而酒精本就有成瘾性,长期饮用酒水,难免会产生各种酒鬼,在重视纪律性的战舰上,喝得醉醺醺的水手显然有害无利。

  在这方面,蒸汽船具备明显的优越性。

  船上海员相对同时期水手的生活品质不仅表现在饮水方面,在食物方面同样高出几个级别。

  空间宽阔,明亮整洁的厨房和专门负责做饭的厨师可以为船员提供热乎的伙食,其中既有大米白面和大麦等主食,也有腌制的肉干和一些耐储存的蔬菜制品。

  比如说辣椒干、西红柿干、土豆。

  现代人都知道,人类缺乏维生素C,就会得坏血病。

  17世纪在海上讨生活的人对坏血病仅有模糊的认知,因此他们往往会携带一些糖渍蜜饯或是柑橘,用以缓解或预防坏血病。

  不过那仅限于有钱人,大多数底层水手根本吃不到新鲜水果,罹患坏血病后,他们只能不断祈祷,希望“上帝”能可怜可怜他们,让他们免于沦落至地狱之中。

  然而这些祈祷大多数都是无用的。

  得了坏血症以后,水手们会从最初的疲劳虚弱,食欲不振,到关节疼痛,身体淤伤,乃至牙龈肿胀,眼睛凸出,伤口不愈,到最后,一个小伤口可能就能夺走他们的性命。

  与这些背负悲惨命运的人相比,钢骨号上的海员显然是幸运的。

  船上的食物储藏室内不仅摆放着大米面粉,成袋的蔬菜干、水果干,葱姜蒜等调料,还配备一个独立的冷藏室。

  冷藏室使用硝石制冷,保存着一些新鲜辣椒、土豆和柑橘柠檬,甚至还有两箱秋白杏

  那是1666年初岛屿的新产物。

  陈舟几年前种下的杏核,终于在这一年结下了第一批果实。

  有了丰富的食物,能补充各类营养,别说只是在岛屿附近活动,就是远洋商贸,钢骨号上的海员们也不用担心健康方面的问题。

  可以说,除了海上生活略显颠簸外,海员们的待遇甚至比大部分岛民都好。

  至少他们可以穿上布料制成的衣服和皮质的鞋子,上岸时也不用承受老资历们异样的眼光,而新岛民们都分外羡慕他们的工作,期待着自己也能成为“被选中的人”。

  许多女工甚至还对这些英姿飒爽的小伙子更有好感,想和他们组建家庭呢。

第237章 进攻

  火炮装上船不久,陈舟进行了他开始挑战以来最大胆的尝试。

  他登上了钢骨号,并命令星期日调转方向,离开岛屿近海,向远处的群岛驶去。

  ……

  海波被利剑般的船身劈开,伴着船速节节提升,海风拂动脸庞。

  陈舟就站在船头甲板,星期日和选定的大副守卫在他身后,望着首领高大的背影沉默无声。

  他们心中猜测着首领此刻的所思所想,想着首领是否会指引方向,让他们驾驶钢骨号回到那传说中的天国,或是猜测首领会不会亲自指挥一场海战,见证他们的英勇。

  就在几人思绪纷飞时,星期日突然看见身前站得笔直的首领微微晃了晃身体,然后猛地转了过来。

  “回去,马上回去。”

  陈舟的脸上几乎没有表情,看不出悲喜,留下一个简短的命令后,他径直走向船上的休息室。

  几人虽然感到莫名其妙,却也不敢提出异议。

  星期日立马一路小跑到驾驶室,另外几人也手脚麻利地向其他水手传达命令,没有丝毫耽搁。

  ……

  维持着表面的平静,陈舟却骗不了自己,身体的反应是不会说谎的。

  直到走回休息室,坐在房间内的长椅上后,他的心脏仍在剧烈跳动,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强度极高的重体力劳动。

  几分钟前,当钢骨号朝着大海深处前进,并逐渐远离岛屿时,他心底突然传来一股强烈的警兆。

  陈舟听说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都能在地震前感知到危险,从而表现得焦躁不安。

  而一些直觉较强的人在遇到重大事故时,心中也会隐隐有预兆,人们通常称这种直觉为第六感,也就是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之外的感觉,也就是知觉。

  知觉无法准确地形容,却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在此前的人生历程中,陈舟从未直观地感受到知觉的存在。

  但就在刚才,当身下的船体前进一定距离,达到特定位置后,他的太阳穴突然像被枪口顶住一般,能清晰地感受到脉搏震动血管,突突地跳动着。

  同一时间,他产生了一种无比真实且强烈的感觉

  再往前,他会当场猝死在船上。

  就像地震前的动物收到冥冥中的警告。

  这种感觉出现后,再看前方的大海,那蔚蓝便变成了昏黑。

  钢骨号前进的方向仿佛充满迷雾,如同驶向无边地狱。

  那一瞬间,尽管看不到任何敌人,陈舟却如同受惊的野兽一般,绷紧了身上的肌肉。

  他原以为这是某种深海恐惧症,想努力克服这种感觉,继续向前。

  然而钢骨号每向前一米,他的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直至他的太阳穴像被大锤击中一般,致使他头晕眼花,险些一头栽倒在甲板上,陈舟才强作镇定,发出了返程的命令。

  在长椅上休息了近十分钟,等到钢骨号完全调转船头,返回岛屿,陈舟心中的那股警兆才渐渐消散。

  ……

  完成指令后,星期日来到休息室,跟陈舟汇报了一下工作。

  此时的陈舟心思根本不在船员们干得出不出色上面,敷衍了星期日两句,将其打发走后,陈舟站起身,靠近窗边。

  虽在雨季,海上却无风暴,天色略显阴沉,海水还是纯粹的蓝。

  海天之间一望无际。

  沿着这起伏的波澜,似乎可以一直向前,到达世界的任何地方。

  然而这自由的表象下,潜藏着的却是一层无形的桎梏。

  尽管时空管理局没有发出任何语音或是文字信息,陈舟却能从突如其来的强烈警兆中得到一种意义明确的提醒

首节上一节272/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