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267节

  刚才他开枪时,刻意瞄准了地面。

  那颗从枪口中呼啸而出的子弹并未击伤任何人,只打中了土地。

  正因如此,恐惧与慌乱才未在土著中扩散

  他们还当星期日手中的长棍是一种能发出巨大声响的玩意,根本想不到,只要星期日愿意,那根长棍就可以轻松夺走他们的性命。

  ……

  此次行动,之所以未直接用暴力解决问题,除了不想制造不必要的杀戮外,还因为星期日考虑到了鲁思儿的孩子

  假如那小子真成功泅渡到了这座岛屿并成功得到接纳存活下来,坚持了两三年却死在拯救者的枪下,星期日不敢想鲁思儿会崩溃成什么样子。

  躲藏在林地中的土著为数不少,其中或许就有鲁思儿的孩子,哪怕开枪击中他的概率微乎其微,星期日也不愿意去赌运气。

  而且如果土著们真找到了鲁思儿之子,并把他交出来,还能打消星期日的顾虑,使他不至于投鼠忌器,束手束脚

  在星期日眼中,其他土著的死活显然是不如鲁思儿之子重要的。

  同时“找人”本身也是一种缓兵之计和打探情报的伎俩。

  待会无论能不能找到鲁思儿的孩子,土著们答话时,星期日都能看清这座岛上有多少土著战士

  一次性将所有壮年男子都摆出来震慑敌人,这是土著惯用的方式。

  根据土著战士的数量,他便能推断出岛上部落的规模,从而决定是用武力镇压还是恐吓。

  不然贸然开战,一场流血冲突是免不了的。

  这是他首次负责这种光明正大登岛捕捉土著工作,行事风格必定要与潜伏捕捉区分开,尽量避免死伤。

  这样回去面对首领述职时,他也能说的漂亮些。

  ……

  面对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土著们虽不畏惧,却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尊重。

  他们未去询问星期日为什么会说土著语,听了星期日的描述便回到部落,将所有外来者都召唤到一起,寻找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去了。

  ……

  星期日不知道这个部落有多少人,他只知道等待非常漫长,漫长到他开始频繁抬腕看表,漫长到警卫队员的头上淌下了汗珠。

  就在他开始怀疑土著们是不是把他们搁在沙滩上不管时,那堵绿墙终于有了动静。

  土著的话语声遥遥传来,枝干中现出一条可供两人行进的小路。

  五名赤裸着身子的土著有前有后,缓缓从林地走了出来。

  走在最前面的两个土著年龄明显不大,身材瘦弱,被身后的成年土著推搡着,满脸迷茫,还未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二人身后的三名土著战士两人手持长矛,一人拎着木弓,腰间扎着一条草绳编成的带子,上面挂着几根木箭。

  他们的精气神看起来比大岛上的土著强一些,尽管脸上用泥浆和天然涂料勾勒着狰狞的花纹,依然能看出他们的紧张与忐忑。

  面对一众完全陌生的来客,这些土著战士显然不能表现出真正的无畏。

  ……

  “他们两个,哪个是?”

  再次推了推两个孩子的后背,命令他们往前走,土著战士远远喊话。

  ……

  星期日没想到他们真能从部落中找出符合描述的人,更没想到他们这么好说话,竟然真的会把人交出来。

  始料未及之下,他赶忙招呼留在船上的鲁思儿,并衷心期望这个老朋友能如愿以偿找到失踪的孩子。

第232章 自行车风潮

  失散许久的父子再度相聚,那场面必是极为感人的。

  行动结束后,听着星期日绘声绘色地描述鲁思儿和他孩子又喊又叫,紧紧相拥的画面,陈舟也为之动容。

  土著也是人,他们掌握的知识虽然少,在七情六欲方面,这些人却与现代人并无差异。

  如鲁思儿这般,心系自己亲人,并始终保持着一颗牵挂且赤诚之心的人,莫说是在17世纪,就是在现代也能得到陈舟的认可。

  从星期日那里获知了鲁思儿寻子的遭遇和前后过程,陈舟批准了鲁思儿“辞职”的请求,将他调离了出海后勤队伍。

  出海执行任务的人最好没什么牵挂,那样才能心无旁骛地战斗或远航。

  如今岛上人手充足,不像从前那样,非要鲁思儿参与任务不可了,而且鲁思儿惦记孩子惦记了这么多年,总算梦想成真,也是时候放他和孩子团聚,好好相处一段时间了。

  为此,陈舟还特意批准鲁思儿每周可以去学校看一次孩子

  抓回来的孩子都要在学校中接受严格的封闭教育,从而从最基础的部份矫正在土著部落中养成的陋习。

  与其他孩子相比,鲁思儿的孩子称得上是幸运儿了,每周一次的团聚时刻将帮助他度过这段艰难且漫长的时光,支撑他迅速适应岛屿上的新生活。

  ……

  鲁思儿的故事走向尾声,得到了圆满的结局,陈舟这个喜欢俗套“大圆满”的人甚为欣慰。

  不过岛民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就算再曲折也不过是小事,陈舟最关心的还是星期日提到的西班牙人武装商船问题。

  经星期日描述,星期六绘制,他很快就得到了一张有九成相像的西班牙商船手绘图。

  遇到重要事情,星期日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向来不令人失望。

  别看大船与他相距遥远,通过单筒望远镜的观察,他便牢牢记住了在大船上看到的各种细节。

  包括炮口的数量,一侧水手的数量,有几根桅杆,船体有无破损等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陈舟推断出了那艘武装商船的火力,并借此估算出了船上水手的总数。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能在发生冲突前靠眼睛获取情报,这已经占了很大便宜。

  将这些情报记在笔记中,又听星期日补充了一些行动过程中的其余细节,对参与此次行动的所有战斗人员的表现大致有数后,陈舟离开了办公室。

  ……

  另一座岛屿上的土著对外来者态度还算友好,并未贸然发动攻击,甚至还遵照星期日的要求,主动送出了鲁思儿的孩子。

  这一举动使星期日对他们心生好感,便下达了能不开枪尽量不开枪,能不杀人尽量不杀人的命令。

  当然,话是这么说,仗一打起来,还是要将警卫队队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

  若这场碾压级别的战役己方死了人,星期日根本没法跟陈舟交待。

  而且土著们再讲情义,终归是陌生人,这些警卫队员可是星期日一手训练出来的,与他朝夕相伴,孰轻孰重星期日还是能分清的。

  开战后,只要注意到土著有搭弓射箭或是投掷木矛伤人,企图用木刀偷袭的举动,他都不会吝啬枪膛中的子弹。

  此起彼伏的枪声如雨点般噼里啪啦响起,土著战士们挨个倒下后,这场冲突很快变成了一边倒的“抓猪大赛”。

  其结果是毫无悬念的。

  在付出华丽的“0伤亡”代价后,星期日完美地达成了行动目标。

  此刻,那群被捕捉的土著正在陈福的安排下接受最基本的清洗身体和体内外驱虫工作。

  待完成驱虫后,根据年龄性别的差异,他们将分成两三类,接受不同的教育,然后在其他岛民的带领下学习劳作,并逐渐晋升为“有房一族”,找到向上攀登的路。

  这几乎是每一个岛民的必经之路,从未开化的土著跨越到半个文明人,他们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

  陈舟一直相信,人的能力在先天上或许有差异,但大部分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实践和努力弥补的。

  领导能力便是一种可以靠后天锻炼养成的能力。

  陈福、陈禄、陈寿三人最初与他相伴时,处理任何小事都要询问他的意见。

  就这样从最基础的问话、了解情况开始,他们慢慢接手岛上的重要工作,并逐渐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现在,哪怕没有陈舟事无巨细的叮嘱与教育,他们也能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了。

  尤其是驯化土著工作,陈舟完全可以放权给他们,事实证明他们干得不错

  这不是吹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

  像往常一样,陈舟再次放心地将土著的驯化工作交给福禄寿三人,自己则致力于为他的钢铁巨船研发合适的武器。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得完成一项搁置许久的项目

  自行车。

  送到岛上的健身器材中有两台类似动感单车的器械,陈舟早就从上面拆出了制造自行车所需的重要零件,只是工作繁忙,且一直筹备第三次登岛行动,关注造船厂内的工作进度,暂时没腾出时间将自行车组装起来。

  如今第三次捕捉土著行动圆满结束,岛上又添了一批新人口,钢铁巨船的制造进度一切顺利,他终于可以将这台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代步工具提前搬上历史的大荧幕了。

  ……

  新岛民的加入对老岛民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大家都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从前还有人喜欢像围观动物一样去观察新岛民,如今已经没有人那样做了。

  生活越好,渴求的东西就越多。

  现在,他们宁愿利用宝贵的时间多磨炼一下专业技能,以期于尽早住上独栋小屋。

  或是下盘棋、画张画、钓钓鱼、吹一会儿箫,也不会浪费时间去看每个人都看过的事情了。

  岛上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新鲜事,没必要盯着一件老掉牙的事看,那是落伍的表现。

  当然,“新鲜事”与“新鲜事”也有不同。

  行刑广场附近的居民通常了解不到工厂这边的最新情报。

  岛上的潮流就像一个金字塔,最早起源于工厂,然后流动到距离工厂最近的食堂和工厂下方的独栋居民区,最后才被行刑广场附近的居民获知。

  从前的葡萄干、大酱、吹箫都是如此,最近又传出了一样新潮流

  自行车。

  也不知是谁最先看到的,说是首领骑着一个造型奇特的工具(也有人说是动物)前往沙滩,速度飞快,没多久便引起了一阵轰动。

  上班的岛民不可能抛下手中的工作前去寻找首领的踪迹。

  手头恰巧没有工作的人便化身为“八卦记者”,恨不得黏在首领身后,好好看看那个能带着人跑的东西长什么样子。

  陈舟本就没有遮掩之心,那些人很快就如愿以偿地看清了自行车的相貌。

  几名有绘画天赋的人将自行车的结构图勾勒了出来。

  随后没几天,自行车的结构图便摆到了岛上所有顶级工匠的书桌上。

  不过这次,仿制能力超群的工匠们却不像以前那样,满脸喜色,只想尽快将“新机器”制造出来,在其他岛民跟前炫耀了

  无他,自行车的结构实在太过复杂。

  陈舟组装的这台自行车,只更改了些许细节,大体的结构与现代自行车基本无二。

  车架、脚踏、轮胎、刹车、链条等部件一应俱全,还配备了基本的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光是一个轮胎,就分为内外胎,这玩意便已经是岛民倾尽一生也无法攻破的难题了。

  更别说还有更为复杂精密的脚蹬部件

  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这其中任意一样都不是岛民能制造的物件儿,哪怕给他们图纸,他们都只能望洋兴叹。

首节上一节267/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