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舟渴求财富的欲望,渴求权力的欲望正随着这辆“马车”增长的速度膨胀。
在这个落后古老的年代,他的学识和观念,神秘奖励带来的设备与资源,均是能让他凌驾于整个世界的武器。
试问,谁拥有这样的武器,能安分守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老实实蹲在岛上,而不尝试去建功立业呢?
……
人多力量大。
更先进、更庞大、更坚固的帆船在所有岛民齐心协力的工作中迅速组建完成。
雨季到来前两日,这艘帆船被送入了海洋。
抛下锚,未升起的船帆被海风吹动,猎猎作响,像是在呼唤勇敢的水手。
岛民们在岸边围观这艘庞然大物,啧啧称奇。
没多久,他们便看到了大船的主人
星期日、陈福、陈禄、陈寿四人,联同已经改名的科苏与库鲁,组成了六人小队。
星期日及福禄寿四人穿着花哨古怪的迷彩作战服,每人背后都背着一杆长枪,他们是这次出海捕捉土著的主要战斗人员。
未露面的日子里,他们一直在工厂后山隐蔽的密林中接受陈舟制订的军事化训练。
除服从性训练、体能训练、枪械训练、冷兵器使用、野外求生训练外,他们还上着陈舟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文化课,与其他土著相比,他们更像现代人。
……
上一次出海时,陈舟还要藏着掖着,生怕其他土著发现他的行径。
如今,陈舟已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
四把改进版陈氏步枪,配上足量的子弹,加上科苏与库鲁二人的美猎复合弓,根本无需畏惧岛上那群不开化的土著。
如果说上次行动的主题是“潜伏”,那这次的主题就是“劫掠”。
没有繁琐的起航仪式,也没有盛大的启程宴。
六人小队登船后,齐齐站在船边向陈舟行礼,待陈舟挥手示意一切顺利,继续行动后,他们便起了锚,升了帆,迎着上午高悬的日头驶向大海深处了。
……
目送新船离去,趁着现场的岛民还没走,陈舟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从今天开始,那艘旧帆船将交给捕捞队使用。
每日捕鱼的几人听到这个消息,自是欢欣雀跃。
旧帆船虽比不上刚开走的新船,却也比他们现在使用的独木舟巨大便捷。
有了这艘船,他们就能前往远海,能捕捞更多鱼虾,也就能获得更多奖励,与其他人交易更多资源,对他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随即,陈舟又高声宣布,近日会根据每人表现,挑选一名新放牧者。
牛洋在山坡另一边饲养的牛虽然只有三只,但羊群的数量却越来越庞大了。
为了保护山那边的草场,也为了收集羊粪堆肥,挤羊奶制造乳制品,陈舟打算将羊群分开,一部分在靠近工厂的地方饲养,一部分仍留在山那边。
牛洋一个人自然不可能兼顾两个羊群,也就产生了新的牧者需求。
在场的岛民中,有喜欢现在安逸生活的,但也不缺向往牛洋生活,希望拥有更大权力的人。
趁着新成员还没加入,竞争力小,许多年轻的岛民都暗自铆足了劲,像发情的孔雀一样,恨不得使尽浑身解数,将优点展现给首领以证明自己才是最佳人选。
……
两件大事宣布完毕,陈舟带着来福回到了工厂。
与上次相比,这次行动他便不是很担心了。
六人小队配合大船,只要不贸然走进土著弓箭的射程内,别说应付一个部落,就是千人规模以上的土著集体进攻也奈何不了他们。
况且此次星期日又多了三个得力助手,行动成功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没什么可质疑的。
这一次,他并没有对抓捕土著的年龄性别做出明确的要求,一切事宜都由星期日自行决定。
岛上全是男性土著,他想,或许是时候抓些女土著来,中和一下过重的阳气了。
而且有些活还是适合交给女人来做,比如他正在研究中,马上就要制成的纺织机。
指望男人玩绣花针,着实有些为难那些土著了,若星期日能抓来一些心灵手巧的女人,正好让她们将这几年积攒的羊绒制成布料。
从船上带下的衣物用在一个人身上绰绰有余,但以现在岛上人口的增长趋势,用不了多久,新加入的成员就将无衣可穿。
在与外界沟通交流,产生商贸行为之前,陈舟还是想尽量自给自足,先把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掉,再考虑更长远的事。
再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人毕竟是受欲望驱使的动物,陈舟看土著女人的长相提不起兴致,不代表其他岛民也接受不了同族的长相。
温饱思淫欲,吃饱穿暖,拥有房屋后,能发泄岛民精力,拴住他们心,将他们与岛屿的未来牢牢绑在一起的,可能只有家庭与后代了。
……
陈舟不知道群岛上所有部落的土著人口加在一起有多少,但他估计,最多应该也就两三千人。
其中或许还有很多老弱妇孺。
大岛的人口增长不能总指望劫掠群岛上的土著,这又不是游戏,被抓走的人不会凭空生成出来。
想让自己的势力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组建家庭,迎接新生儿是必须的。
24年足够成长一代人。
而在大岛出生的新成员,从小就会接受较为现代化的教育,从而走上一条与他们父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陈舟想,有朝一日他离开这个世界后,留下最大的财富或许不是那些改进的武器机器,而是未来接受现代教育长大的那批人。
整整一批思想知识领先全世界几百年的少年,必定会颠覆整个时代,成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
他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要吹起一场使天翻地覆的风暴了。
牙疼
牙露神经了,疼的无法集中注意力,请一天假,明天去看牙。
第225章 港口码头
正如陈舟所料,面对六人小队的突袭,群岛上的土著毫无抵抗之力。
捕捉土著行动上午开始,黄昏便得到了结果。
当被风鼓动的船帆剪影出现在洒满落日余辉的海面上时,所有目睹此情景的岛民都振奋不已。
……
当晚,40多名赤裸着身子的新成员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这一次星期日并未刻意挑选,捕捉的土著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为岛上人口构成的多样性添了一份力。
……
新俘虏刚一下船就被六人小队押送到了提前为他们准备的简易排房内。
他们将在这里进行统一的清洁处理,然后穿上简单的衣物。
中年人、少年、妇女也会在这里分开,搬到不同的区域居住。
具有劳动能力的中年和青年将被分配到其他岛民手下,跟着他们一边学习汉语一边劳作。
身体素质较差的孩童和容易引起争端的妇女则优先上学,他们将在学校的宿舍居住,一边接受教育,一边根据天赋被分派力所能及的差事。
尤其是孩童。
与大脑已经被“污染”的中年土著或少年土著相比,这群对世界尚没有明确认知的孩童才是陈舟眼中的未来。
为了让这些孩童完全接受现代教育体系,他打算将孩童们纳入“半封闭式管理”。
父母尚在的孩童,每个月可以与父母见两次面,其余时间,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学校中,学习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农学等知识。
待完成学业,这群土著孩童将挨个步入岛上的中高层管理职位,利用他们学到的知识,为建设岛屿,为帮助他们的同族发光发热。
……
在这个尚未步入现代化,无法完全依靠全自动流水线的时代,人口就代表着生产力。
陈舟一人即使掌握着再多知识,也无法建造起一个国度。
而这群土著
哪怕他们愚昧无知,哪怕他们思想落后,完全不了解自然科学,只要他们肯听从命令,一栋栋建筑就将拔地而起。
一如陈舟很久以前的规划,在山的另一边,环绕绞刑架,平整的圆形广场与“法庭”仿佛雨后春笋,自中心缓缓向外扩张。
原本占地面积不大的绞刑架从木质变为石质,其上除了绞刑架外又多了斩首台和凌迟架,鞭刑台。
陈舟原本想仿照18世纪末期的设计,建造一座高大的断头台,以彰显自己不可触犯的权势与威仪。
但想起路易十六的遭遇,他最终没有施行这项工程。
代替断头台的斩首台,行刑方式为人工斩首,日后或许也会使用枪械击毙,看起来远没有断头台行刑那样震撼,不过可使陈舟安心许多。
……
行刑广场周边,修建了一座可容纳20多人的小型监狱。
岛上刑法虽颁布有些时日了,但截止到监狱修建完成都没有敢于触犯法律的人出现。
老资历们安分守己,像往常一样过着自己的日子,每天早起上班,晚上收工,做顿饭聊聊天,顶多去钓条鱼,和朋友下盘棋打打牌,根本没有犯法的机会。
新加入岛屿的土著则忙着学习汉语,怀揣着对新世界的恐惧吸收着知识,一点点蜕变。
他们几乎24小时受到监视,别说没有犯法的念头,就是有,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因此监狱自建成以后,便矗立在那里,一直充当摆设。
与行刑台和法庭一样,这座空荡荡的建筑代表的是犯罪的后果。
岛民们每日前往田地劳作时只要路过广场,看到这两栋建筑,就会警示自己,从而打消一些大胆的想法。
能产生这种效果对陈舟来说便已足够。
……
随法庭和监狱一起建成的是新土著的居民区。
为了让这群新来者对岛民阶级产生明显的认知,陈舟给所有居所制定了三种标准。
最低级的房屋是四人混居屋,完全使用木头搭建。
这类房屋内部没有地板,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屋内有四张床,一个土灶,一个木质置物架,还有些许简陋的家具。
学习完汉语,掌握基本劳动方法后,新成员就会搬进这种木屋中居住。
其中学习能力强,工作表现良好,或是有立功表现的,将优先搬进更高级的房屋中。
再高一级,房子就有窗户了。
但岛上玻璃有限,这类房屋使用的并非玻璃窗,而是木质百叶窗,白天能敞开通风照明,晚上关窗后,隔着窗户便很难看清屋外的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