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蒙德马利意识到,敌方空军绝非是蠢萌的新兵蛋子,而是一群饥肠辘辘的空中豺狼,正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撕开猎物的咽喉。
而一个小时后,侦察机精准地降落在女王之剑号的机库甲板上,燃料表指针几乎触底。
当暗房技术员将冲洗出来的照片呈递给指挥层时。
独立航空师高层们围在战术桌前,盯着照片上清晰可见的纳尔维克港防御部署,发出此起彼伏的叹息。
“就差那么一点!”师长一拳砸在照片边缘,痛心疾首的叫道,“要是敌人晚半小时启动警戒,我们的轰炸编队现在已经飞到他们头顶了!”
他指着照片上刚刚升空的飞艇编队,这些钢铁巨兽显然已经进入战备状态。
指导员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鼻梁:“六艘轻型飞艇,二百三十四架战机,按布里塔尼亚皇家空军的编制,那可是两个师,已经够他们肉疼一阵了。”
他转头看向舷窗外,地面燃烧的残骸在雪地上格外刺眼。
“不过下次...”
话未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含义。
参谋们开始收拾战术地图,有人小声嘀咕:“至少让蒙德马利那个老家伙吓出一身冷汗。”
这句话马上就引来一阵快活的笑声。
随着返航命令下达,三艘重型飞艇的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在雪原上投下巨大的阴影。
只剩下皑皑白雪覆盖的群山间,那些敌军飞艇残骸仍在熊熊燃烧。
第553章 危机公关
当后方安娜斯塔西亚收到了这场大胜的消息后,临时联合政府的宣传机器全速运转起来。
很快街头巷尾都贴满了醒目的捷报海报。
报纸头版用加粗黑体印着震撼标题:《正义之师全歼来犯之敌六艘布里塔尼亚飞艇葬身雪原》
正文详细列举了战果:击落六艘“灰背隼”级轻型飞艇、摧毁二百三十四架舰载战机、歼灭近两千名敌军机组人员。
广播里播音员激昂的声音在每个广场回荡:“这些自诩‘文明绅士’的屠夫,他们的飞艇装载的不是空战武器,而是专门用来屠杀平民的凶器!”
报导特别强调,在坠毁现场发现的残骸中,燃烧弹与轰炸机构成了绝对多数,常规空战武器却寥寥无几。
显然这种配置就不是用来打正常空战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为了大规模杀伤地面人员对方根本不是来交战的,而是要对迁徙中的平民实施无差别屠杀。
“布里塔尼亚的暴行已经突破了人类底线,临时联合政府对这种战争罪行坚决抵抗到底!”
冬宫的弗拉基米尔在接到战报时,手中的茶杯险些跌落。
尽管内心极不情愿,这位议长还是立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用沉重的语气谴责布里塔尼亚军队“针对平民的野蛮行径”。
这份表态勉强算是安抚了辖区内沸腾的民意。
在临时联合政府与冬宫议会的各个城市,民众如潮水般涌向中心广场。
工人们抡起铁锤,将印有皇家空军徽章的模型砸得粉碎。
大学生们则把布里塔尼亚国旗铺在台阶上,浇上煤油点燃,跳动的火光照亮了他们的面庞。
这场空前的胜利如同划破阴霾的阳光。
不仅重燃了民众的爱国热情,更彻底驱散了长期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战争阴云
原来那些不可一世的“文明绅士”,也会在正义之师面前溃不成军。
甚至在沸腾的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突然高举林恩的肖像,嘶声竭力的呐喊道:“看啊!一位新的慈父沙皇降临了!”
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举动引发阵阵欢呼。
街角的报童还在高声叫卖着号外,头条照片上那燃烧的飞艇残骸,仿佛在诉说着侵略者应得的下场。
后方的民意如火山般喷涌而出,对前线的支持力度骤然提升。
各地民众自发组织慰问团,将成车的物资送往战区,工厂的工人们主动延长工时,誓言要为前线将士生产更多弹药物资。
这场胜利直接让那些正在迁徙的挪瑞芬居民也彻底抛弃了心底的幻想。
他们终于看清了所谓“文明世界”绅士们的真面目那些挂着国际联盟旗号的维和部队,根本就没把挪瑞芬人当人看!
当燃烧弹残骸的照片在迁徙队伍中传阅时,许多人都红了眼眶。
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颤抖着说:“他们是要把我们和孩子们都烧成灰啊...”
鲜明的对比让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一边是装备燃烧弹准备屠杀他们的国际联盟军,一边是为保护他们而战的挪瑞芬临时战区部队。
现在再一看,国际联盟军与挪瑞芬临时战区的军队,到底谁是正义之师谁是野蛮人屠夫,顿时一目了然。
那些原本对放弃家园满腹牢骚的居民,现在都默默地排好队伍,主动配合军队的调度指挥。
有位老人甚至把珍藏多年的家传超凡猎枪递向一位巡逻的战士:“拿去吧,孩子,保护好所有人。”
原本还有因放弃了家园有着牢骚抵触情绪的部分挪瑞芬居民顿时都清醒了过来,全力配合内阁与挪瑞芬临时战区部队的迁徙调度工作。
而消息同样也如野火般在国际上蔓延国际联邦各国传播开来,特别是布里塔尼亚本岛。
民众在听闻战报后集体陷入短暂的错愕。
而金宫的麦克唐纳首相立即嗅到了危机,在舆情全面爆发前火速启动危机公关。
他在白金汉宫前的台阶上发表紧急声明,声如洪钟地宣称:“我们的飞艇部队从未以平民为目标,他们的任务是打击露西亚人的军事据点和补给线!”
首相的演讲迅速转向攻势,他愤怒地挥舞着拳头呐喊道。
“亚美利加联邦背叛了整个文明世界!
他们竟将飞鲨级这样的战略武器相当于空中战列舰的存在交给那些野蛮的露西亚人!”
麦克唐纳的语调突然转为沉痛:“我们的孩子们在前线牺牲,而所谓的盟友却在背后捅刀!”
这位老练的政治家熟练地煽动着民族情绪:“记住千年前的荣耀!记住我们祖先如何用坚船利炮打开世界的大门!
现在,又到了捍卫日不落帝国尊严的时刻!”
可以说,布里塔尼亚作为世界霸主那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自有一套“日尔蛮赢学”式的舆论操控体系。
即便远南大陆殖民地的屠杀档案堆积如山,即便重工业工人平均寿命不足四十五岁。
可只要一想到帝国那无敌的海军,这些被剥削者仍会骄傲的挺起胸膛。
麦克唐纳在面对公关危机时表现的异常娴熟。
他能在飞艇部队屠杀平民的铁证面前,面不改色地将刽子手包装成殉道者。
能将殖民侵略美化成“传播文明的神圣使命”。
更能让饱受压迫的民众,为那些沾满殖民地鲜血的勋章热泪盈眶。
而亚美利加联邦这边,克拉克总统在看到布里塔尼亚的声明后,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冷笑。
“不需要时就说我们是暴发户、野蛮人,背弃文明世界,需要时就称兄道弟说是盟友背叛?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联邦媒体随即掀起舆论反击风暴。
《自由先驱报》头版刊登社论:“我们早在两个月前就已正式退出国际联盟,某些国家却还在厚颜无耻地高喊'盟友背叛'请问谁跟你们是盟友?”
更有激进媒体直接刊出大字标题:《去你妈的“文明世界”!》
文中更是痛斥:“当你们准备用燃烧弹屠杀平民时,怎么不记得自己标榜的‘文明准则’?
现在吃了败仗就想起‘盟友’了?
盟友你妈X的!”
联邦外交部发言人也在记者会上强硬表态:“亚美利加联邦与任何针对平民的战争罪行划清界限。
某些国家企图转移视线的拙劣表演,只会让世界更看清其虚伪本质。”
一时间,联邦激烈的舆论反击让布里塔尼亚的贵族老爷们都集体懵逼了。
这些养尊处优的权贵们面面相觑,完全无法理解为何亚美利加联邦会如此大动肝火。
“不过是在国际联盟会议上有些小小的分歧,至于这么骂人吗?”
第554章 《爱国动员》 查理曼王国的反战抗议
这些世代享受着殖民红利的贵族们,始终保持着殖民帝国式的傲慢思维。
在他们看来,虽然帝国在国际上长期打压联邦、阻挠其与旧大陆各国的自由贸易往来,还日复一日地在国际场合指责对方是“背叛文明世界的暴发户”。
但这不都是外交关系中的“正常磨擦”么?
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老爷们,就像看待一对闹别扭的贵族夫妻那样看待两国关系。
纵使平日里互相指责、冷战对峙,但终究会为了共同利益而“床头打架床尾和”。
联邦最终还是会低头认错,继续扮演帝国“最特殊盟友”的角色。
然而事实上,长期被逼的奉行“孤立主义”原则的亚美利加联邦早就忍够了。
即便没有旧大陆东部革命作为导火索,以联邦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不用多少年也必将公开挑战布里塔尼亚的世界霸主地位。
此刻联邦高层的想法直白而强硬:
我们拥有世界第一的工业产能、最强大的经济实力、最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基数,军事实力更是今非昔比。
凭什么还要遵循那群腐朽贵族制定的过时规则?
克拉克总统甚至在闭门会议上拍案而起:“让那些戴着假发的寄生虫继续做他们的日不落帝国美梦去吧!
总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强国!”
而金宫的政治精英们并非没有察觉到亚美利加联邦日益膨胀的威胁。
这个曾经被他们蔑称为“暴发户”的新大陆国家,如今已悄然成长为工业产能冠绝全球、经济总量独占鳌头的庞然大物。
联邦军队装备的晶体管技术革新,更是让布里塔尼亚引以为傲的军事优势荡然无存。
然而此刻,这些戴着假发、手持象牙柄手杖的贵族老爷们,却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投向旧大陆东部燃起的革命烈焰。
那场由林恩领导的红色风暴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整个东部地区,冬宫议会的统治摇摇欲坠,临时联合政府的红旗即将插遍伏尔加河两岸。
在这个关键时刻,即便最顽固的保守党议员也不得不承认。
与远隔重洋的联邦威胁相比,近在咫尺的革命浪潮才是真正悬在帝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首先便是让所有民众都支持这场战争。
首相麦克唐纳在之前那场漂亮的危机公关化解了舆论危机后,立即启动了一套精密运作的“爱国动员机器”。
这套系统借鉴了布里塔尼亚历史上所有成功的战争宣传经验,尤其是十几年前全面战争时期臭名昭著的“白羽毛运动”只不过如今的手段更加隐蔽而高效。
白金汉宫的秘密会议室里,宣传大臣正将一叠文件摊开在橡木长桌上:“阁下,我们已在全国范围内激活了三千个‘民间爱国团体’。”
麦克唐纳抚摸着文件上烫金的帝国徽章,嘴角浮现出政客特有的微笑:“让《泰晤士报》明天开始连载《露西亚暴行录》,重点描写他们如何虐待战俘。
记得配上些...有冲击力的插图。”
次日清晨,伦敦街头便出现了令人窒息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