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先前的炮击还让他们抱有一线生机,那么此刻铺天盖地的战机群则彻底粉碎了所有生还希望。
飞艇内部的景象宛如末日。
在剧烈的垂直俯冲姿态下,所有未被固定的物品都在舱室内疯狂滑动咖啡杯、文件箱、维修工具如同暴风雪中的冰雹般四处飞溅。
只有被安全带牢牢固定在岗位上的雷达操作员、通讯员和舵手等岗位的人员还能保持工作状态。
而其余人员全都变成了滚动的保龄球,在倾斜的甲板上无助地翻滚碰撞。
近防炮位上,本该立即就位的炮手们正以滑稽又可悲的姿态挣扎着。
他们像攀岩者一样死死抓住任何突出的管道或扶手,指甲在金属表面刮出刺耳的声响,却依然在不断下滑。
更糟糕的是飞行员们这些本该第一时间升空迎敌的精英,此刻却被巨大的惯性甩得撞在舱壁上,飞行头盔与金属舱壁的碰撞声此起彼伏。
讽刺的是,在遭遇袭击前,这些布里塔尼亚官兵完全把任务当成了轻松的郊游。
除了必要岗位按规定系着安全带,其他人都在飞艇上肆意放松。
有人在军官休息室打桥牌,有人在机库甲板抽烟闲聊,甚至还有人在厨房慢条斯理的准备下午茶。
这种毫无戒备的松懈状态,此刻成了最致命的弱点。
当面对敌军战机群来袭时,这些悠闲的官兵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有效反应,整个防御体系在瞬间土崩瓦解。
舵手们盯着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也彻底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此刻他们面临的是真正的两难抉择。
若改为水平飞行姿态或许能让那些防御人员能够尽快归位。
但这相当于放弃群山掩体,让飞艇继续沦为高空敌舰的靶子被“高打低,打傻逼”。
可若是继续俯冲,那些灵巧的战机也将如影随形的追入群山之间,在复杂地形中对笨重的飞艇展开猎杀。
这根本就不是战斗,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飞艇庞大的身躯在此时成了最致命的累赘,每一个战术动作都像慢动作般迟缓可笑。
舵手们的手指悬停在操纵杆上颤抖,他们终于明白从遭遇袭击的那一刻起,死亡就已经是唯一结局。
而此时一名身为职业阶超凡者的舰长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在近乎垂直的指挥大厅内依旧能够如履平地。
他的军靴精准地踏在倾斜的舱壁上,身形矫健地避开四处飞溅的玻璃碎片和文件。
但这位身经百战的上校此刻却面如死灰。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即便以超凡者的能力可以自由行动,但失去飞行员和炮手的飞艇就像被拔掉毒牙的蛇,徒有其表。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舰长的怒吼在金属舱室内回荡,声音中混杂着愤怒与绝望。
他的手指深深掐入橡木指挥台,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那群连蒸汽轮机都要进口的露西亚蛮子...怎么可能拥有重型战斗飞艇?!”
观察手颤抖的呼喊如惊雷般炸响在舰长耳边:“是亚美利加联邦的飞鲨级!”
舰长听后脸色凝滞了一瞬,但下一刻他双腿猛蹬指挥台,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射向舰首,精准抓住舷窗下方的蒸汽管道。
当舰长仰头透过舰首舷窗望向云层时,两艘钢铁巨兽正撕破云幕缓缓现身。
飞鲨级标志性的鲨鱼头舰首涂装令人胆寒血红色的口腔内部布满森白獠牙,牙龈处刻意加深的猩红色彩仿佛刚刚啜饮过鲜血。
那双硕大的黑色眼瞳采用特殊反光涂料,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像是在死死盯着猎物。
更令人窒息的是它们的压迫感,覆盖着复合装甲的艇身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冷光,每一块装甲板都像鲨鱼鳞片般紧密咬合。
当它们调整姿态时,艇身竟能像活物般灵活扭动,引擎发出的低频轰鸣在胸腔内引发共振,宛如深海利维坦发出的死亡宣告。
那狰狞的鲨首涂装随着距离拉近愈发清晰,仿佛下一秒就会张开真正的血盆大口,将这艘可怜的飞艇咬成两截。
它们缓缓推进时,阴影如乌云般笼罩大地,引擎的轰鸣低沉而压迫,宛如掠食者戏弄猎物时的低吼。
那血盆大口看上去凶暴、富有侵略性,仿佛下一秒就会俯冲而下,将一切撕成碎片。
舰长的瞳孔中倒映着遮天蔽日的战机群将两艘飞鲨级重型战斗飞行庞大的身躯遮挡,冰冷的战栗感顺着脊椎爬满全身。
他心中忽然升起了一个毛骨悚然的想法:‘这场战争,帝国真的能赢吗?’
但军人的本能让他猛地摇头,将这个动摇军心的想法狠狠掐灭。
“立即将战场态势传回统帅部!”
舰长转头向通讯台嘶声竭力的吼道。
通讯员颤抖的手指在发报键上敲击,这份浸透着绝望的战报如同临终遗言,正通过无线电波飞向纳尔维克港的临时统帅部。
就在电波发出的刹那,死神的镰刀已然挥下。
六十四架轰炸机组成的死亡编队从云层中俯冲而出,机腹弹舱同时开启,数百枚航空炸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与此同时,近三百架战斗机组成的猎杀集群如同发现腐肉的秃鹫,从四面八方扑向这三艘笨拙的钢铁巨兽。
20毫米机炮的炽热弹链在空中交织成死亡之网,飞艇的铝制蒙皮在这些钢铁暴雨的洗礼下如同纸糊般脆弱。
一名名士兵甚至来不及发出最后的惨叫,就被航空炸弹的冲击波撕碎。
更致命的是来自三万五千米高空的第二轮炮击。
女王之剑号的六发乘波体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穿透云层,在万米高空中炸开六朵死亡之花。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仍在北境上空回荡,但这场屠杀已进入最后的清扫阶段。
独立航空师的飞行员们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在燃烧的飞艇残骸间穿梭游弋。
他们严格执行着林恩“全部歼灭,一个不留”的命令,机炮的炽热弹链扫过每一个可能藏匿幸存者的角落。
而纳尔维克港的临时统帅部中,副官正颤抖着双手将战报递向蒙德马利。
这位元帅看了一眼后,神情忽然凝固。
“六艘飞艇...即将全灭?!”
指挥所内的温度仿佛瞬间降至冰点,参谋们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
元帅突然暴起,镶金边的橡木办公桌在他掌下四分五裂。
墨水染黑了军情地图上象征皇家空军的蓝色标记,就像那些燃烧坠毁的飞艇残骸污染了北境雪原一般。
第552章 《差一点》
蒙德马利元帅的咆哮声在指挥室内炸响,他那张向来保持着贵族式冷静的面容此刻因暴怒而扭曲。
“飞鲨级重型战斗飞艇?!新大陆那群暴发户怎么敢”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到近乎破音的程度,镶金边的元帅权杖重重砸在墙上。
“军情六处的废物们都该上绞刑架!这么重要的情报居然会漏掉!”
整个作战室内鸦雀无声,参谋们同样也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亚美利加联邦竟然将重型战斗飞艇这种的战略级武器支援给临时联合政府?
白宫那群人都是疯了吗?
装备舰炮的重型战斗飞艇对于一个国家军队的地位来说,就好比海军中的战列舰,那是绝对的战略威慑力量。
就算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布里塔尼亚海军也只有17艘现役战列舰,甚至其中有3艘还是全面战争前的老旧型号。
这些战列舰全部都是布里塔尼亚赖以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的核心支柱。
由此就可以看出重型战斗飞艇的地位了。
在当今各国军用飞艇都装备了电子火控雷达的情况下。
没有重火力的轻型战斗飞艇突然遭遇重型战斗飞艇后也只能赶紧跑,不然就是被炮击的活靶子。
除非飞机发动机与对空武器又有了革命性的新技术问世,才会改变现有的空战格局。
而让国际联盟军统帅部一群人都不可思议的是,亚美利加联邦竟然将这种“国之重器”送人了?!
蒙德马利元帅强压着滔天怒火,那双戴着白手套的手紧握成拳,指节发出可怕的脆响。
而当他转向参谋们时,声音已经恢复平静。
“立即恢复空军侦察机日常巡逻,六百公里半径内的空域必须时刻处于我方监控之下。”
“陆军在三百公里范围内建立环形侦察哨站,每个岗哨都要配备无线电通讯!”
他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参谋们,突然加重语气:“就算是一只苍蝇飞进侦察区域,也必须要让我第一时间知道!”
这位之前将临时联合政府军队蔑称为“灰色牲口”的傲慢统帅,此刻终于尝到了轻敌的苦果。
六艘主力飞艇、234架战机、近两千名精锐官兵的惨重损失,像记响亮的耳光将他打醒。
他明白先头部队不能继续这么散漫了,不然等到敌军重型飞艇编队突然出现在统帅部上空时,他们恐怕连组织有效防御的时间都没有。
纳尔维克港的军事机器在命令下达后立即全速运转起来。
港口区维持日常运作的士兵们依旧在装卸物资、检修设备,但原本处于待命状态的预备部队则是分出小部份,全副武装的开赴城外。
这些士兵分成上百个小组,如同蜘蛛织网般向周边山区辐射,在制高点、隘口等战略要地建立起一个个隐蔽的观察哨所。
与此同时,军用机场的跑道上引擎轰鸣不断。
第一批五架蚊式MK-II侦察机接连升空,空军侦察单位将执行24小时不间断的批次侦察任务。
港内飞艇部队也开始重新部署。
所有战斗飞艇划分为三个战术编组,实行“三班倒”式的轮换执勤制度。
无论昼夜,总有三分之一的飞艇悬浮在三万五千米的作战高度,其搭载的远程雷达能够覆盖方圆一百五十公里地面区域。
然而就在就在纳尔维克港的防御警戒体系刚刚启动之际。
远方的天际线突然传来尖锐的破空声,一架涂装着醒目红五角星的侦察机如幽灵般出现在城市三公里外的空域。
飞行员显然经验老道,他仅用数秒就完成了关键侦察港口上空正在升空的飞艇编队,机场跑道上起飞的侦察机群,这些情报都被机载相机拍下。
确认敌方侦察警戒体系正常运转后,侦察机随即一个漂亮的急转回旋,加速向原路返航。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从出现到撤离不超过三十秒,但却在统帅部内引发了一场无形的风暴。
蒙德马利元帅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参谋们面面相觑,彼此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后怕。
若非元帅及时下令启动警戒体系,此刻港口的防御漏洞恐怕早已被对方尽收眼底。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背后透露的战术意图。
敌方在六百公里外歼灭六艘飞艇的同时,竟还不忘派遣侦察机来看一看统帅部的情况。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六艘飞艇根本就无法满足对方的胃口,准备寻找机会来直捣黄龙!
蒙德马利脸色异常凝重,刚才那架侦察机展现出的战术素养令人心惊。
精确保持在三公里外的安全距离,短短数秒内完成关键侦察,随后以教科书般的急转撤离。
这种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只有经历过血火淬炼的老兵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