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戴着单片眼镜的参议员轻笑道:“风险与收益从来都是成正比的。
若连这点风险都不愿承担...那还不如直接去金辉街买国债来得稳妥。”
海军部长劳伦斯摩挲着下巴补充道:“况且,就算最坏的情况发生林恩最终失败,我们的损失也不过是些武器装备。
但若是成功了......
整个露西亚的矿产、能源、市场,都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这番话说得在场众人心头发热,原本持反对态度的几位官员也开始动摇。
这时布里茨顾问突然站起身起身,趁热打铁的说道:“诸位,容我提醒一个关键事实联邦军方正在全面推进电子化军事改革。
林恩索要的装备清单中,95%是即将退役的旧式武器,还有5%是需要长期实战测试的新装备。
与其耗费大量的预算来销毁这些即将淘汰的装备,不如将其转交给林恩,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这样既能加速军队电子化转型,又能节省巨额处理费用,实属一举两得!”
这番话说得克拉克总统眼前一亮,不再犹豫直接拍板道:“我宣布,代号“破晓者”的军事援助行动即刻启动!
国防部必须在72小时内完成首批装备调拨,我要看到满载军火的运输舰队最迟周五驶离新弧港。
先生们,请一定要记住这不是简单的武器转让,而是撬开整个旧大陆市场的战略支点!
今天这些即将退役的坦克飞机,明天就会变成覆盖整个露西亚的输油管道、垄断旧大陆东部的通讯网络、掌控凛冬荒原矿脉的股权证书!”
第527章 《中型防空车》
海军部长劳伦斯立即起身接令:“明白!
密苏里运输舰队最多六小时就将做好起航准备,首批120辆皮尔曼坦克、50辆‘尼尔松河’自行防空车十二小时便能装船。”
克拉克微微颔首,转向财政部长补充道:“以装备研发特别预算程序走,所有文件标注‘装备测试损耗’。”
最后他意味深长地看向加洛德:“请转告沃格先生联邦政府这次,跟注了。”
......
白宫的命令如同惊雷般迅速传遍联邦各军事基地,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随之轰然启动。
东海岸的诺克斯堡军械库内,重型起重机正将一辆辆主战坦克吊装进特制货运车箱。
西海岸的莱特-帕特森空军基地里,地勤人员忙着为即将转场的战机加注煤炭燃料。
而位于联邦南部佐治亚州炎之骑士团的飞艇制造厂中,刚刚完成验收的崭新飞艇甚至来不及喷涂军方徽记,就被紧急调往新弧市方向。
铁路调度中心彻夜灯火通明,满载军火的专列如同钢铁洪流般在国土上纵横交错。
棕榈镇的机场与车站更是繁忙异常,工人们正用巨型钢缆固定着几辆自行防空车,然后被转运到保护伞公司的货仓中。
所有的装备物资运送工作都将由保护伞公司来承担。
因为克拉克他们也发现了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高尔加索山方面军没有出海口......
但保护伞公司支援的大量武器装备物资又确实运进去了,显然是有一条秘密运输渠道。
这种“商业机密”白宫一群人也不好去打听,索性就将运输工作全都交给保护伞公司包圆了。
整个联邦仿佛变成了一台精密的传送带,将战争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向那个即将改变世界格局的坐标新弧市。
而白宫一群人都不知晓的是,此时高尔加索山脉西侧的平原上早已响起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
某处训练场中,数十辆崭新的皮尔曼坦克在旷野上纵横驰骋,履带卷起的烟尘如同沙暴般遮天蔽日。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装甲兵操作娴熟得令人咋舌。
他们精准地完成着战术编队变换、行进间射击等高难度动作,完全不像初次接触新装备的新兵。
这些战士中仅有少数是高尔加索本地培养的装甲兵,绝大多数都来自切尔尼基辅根据地。
在歼灭02近卫军团后,萨尔斯公国与切尔尼基辅方面派遣了大量经验丰富的装甲兵和航空兵前来支援,全部编入高尔加索方面军。
因为产能问题,现实中可没有那么多坦克与飞机给他们疯狂操弄,所以大家以前都只能在榕树空间中过过瘾。
如今随着亚美利加联邦正式启动大规模军事援助,林恩索性也就不装了。
他的鲜血之魂分身直接就待在公司的货仓里,来一批就收一批。
大批坦克、飞机被收入储物空间,随后又在高尔加索这边被暴食之口吐出来。
以至于当联邦政府还在为‘破晓者’计划进行疯狂的物流调度时,高尔加索的训练场上就已经出现了成建制的装甲部队。
那些在外人认知中,应该是于军港等待装船的“皮尔曼“主战坦克,此刻正在露西亚平原上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
但看着场内钢铁战车威风凛凛的林恩嘴角却是直抽搐。
他身旁的阿列谢克疑惑的问道:“怎么了,指挥官?”
林恩摇了摇头:“没什么。”
他目光微妙的看着这些皮尔曼坦克。
怎么说呢......
以根据地战士们的眼光来看,这些钢铁战车确实令人热血沸腾,它们在平原上纵横驰骋的英姿,堪称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陆地兵器。
但在林恩看来,联邦军方的皮尔曼坦克那可怜的28毫米正面装甲完全和纸糊的没什么区别。
“简直就是移动的铁皮罐头......”他也不免一阵暗自腹诽。
不错,联邦军方的主力坦克正面装甲只有28毫米。
不仅是联邦,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坦克装甲也是让林恩一言难尽。
相当于林恩他老家一战后,1920~1930时期的水平。
之前歼灭02近卫军团一役中,敌军有五十几辆坦克,但基本上就是被107火箭弹一下一个小朋友,如同纸糊的玩具般被轻易摧毁。
这放到他老家二战战场上,简直是不可想象事情。
毕竟107火箭弹作为冷战时期研发的低技术含量、高性价比的廉价反装甲武器,对标的都是冷战时期的敌人。
用来对付一战水平的坦克,简直就像是拿着狙击步枪去打原始人,完全是跨时代的降维碾压。
训练场上那些被战士们视若珍宝的皮尔曼坦克,在他眼中不过是一炮就能解决的“小脆皮”罢了。
林恩的目光从那些“皮尔曼“坦克上移开,落在不远处几辆造型独特的中型防空车上时,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
保护伞公司最新研发的中型防空车,代号尼尔松河。
其底盘采用五对负重轮设计,比当前主流履带式战车足足宽出一大圈,在阳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
半封闭式炮塔上,两根57毫米口径的炮管如同骑士的长枪般傲然挺立,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最令林恩满意的是其内部配置。
一套“青春PLUS版”火控雷达系统,配合近炸引信弹药。
在三千米高度对螺旋桨飞机仍有33%的命中率,一千五百米内命中率接近50%,对于螺旋桨飞机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整体设计有点像是毛子的ZSU-57-2自行高炮魔改版本。
但再一看那五对负重轮,却更像是林恩老家的WZ305自行高炮尽管是极度简化的“乞丐版”。
然而如此卓越的性能背后是令人咋舌的造价,每辆尼尔松河的制造成本高达四万三千美金,相当于十辆皮尔曼坦克的造价。
这也是电子化武器装备的通病造价昂贵。
就连项目中不少工程师也在私下吐槽:“我们简直是在用黄金打造一台防空车。”
这种惊人的成本使得联邦军方即便决定列装,也只会小批量采购,就连林恩自己都不准备大规模生产,造个两三百辆就会停产。
不过他还是对这款装备万分满意,虽然造价高昂,性价比也并不突出,但尼尔松河其实可以说是技术验证型号,帮林恩搞项目攻关用的。
研发过程中不仅成功攻克了车载火控雷达系统小型化、近炸引信弹药以及新型五对轮底盘等一堆新工艺、新技术。
还有大量的加工技术难题也被一一攻克,在材料工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些技术积累将为后续更先进的武器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而且,尼尔松河还具备着“战略忽悠”的价值。
“老子搞出青春PLUS版的WZ305,可不是为了用来打飞机的!”
第528章 轻取三州
林恩站在训练场的高地上,目光扫过正在操练的装甲部队。
夕阳的余辉为钢铁战车镀上一层金红色的光芒,引擎的轰鸣声在旷野间回荡。
他忽然转向身旁的阿列谢克道:“立即召集各师师长和指导员到司令部开会,讨论研究未来三个月的发展规划。”
一小时后,在02近卫军团原司令部旧址上翻建的高尔加索方面军司令部内,各师主部官整齐列席。
这座由花岗岩砌成的坚固建筑内,新安装的煤气灯将作战会议室照得通明。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主席台上的那道身影。
林恩双手撑在铺满作战地图的橡木桌面上,环视过在场的每一位指挥官后开口说道。
“同志们,自全歼02近卫军团已过去半个月。
根据可靠情报,敌军组织兵力抵达前线至少需要四个月。
这段时间对我们而言弥足珍贵必须全面推进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工作。”
说话间,林恩走到作战地图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标注敌军动向的位置。
原本参谋部的推演板上清晰的标注着:
预计敌军一百八十万主力部队将于十月中旬抵达前线,届时将向我军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弗拉基米尔政权与旧大陆西部诸国达成了史无前例的军购协议。
坦克、火炮、飞机等大量装备的交付需要时间,更不用说分配到部队后还需要进行适应性训练。
所以至少四个月内,林恩他们都不用操心会有大规模战事爆发。
“这四个月休战期对我们至关重要,必须完成三项核心任务。
第一,所有新列装的武器装备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从亚美利加运抵的坦克、飞机要确保每个作战单位都能熟练操作。
第二,立即启动前线机场建设计划,没有完善的航空基地,我们的空军就如同折翼的小鸟。
第三,必须在四个月内完成对库班、捷列克和斯塔夫罗波尔三州的全面控制。
这不仅关乎战略纵深,更关系到根据地的群众基础要让这三州的百姓真正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会议室内的指挥官们纷纷颔首。
他们明白,掌控高尔加索西侧的三个州后,装甲部队将获得广阔的平原作战空间,空军能依托新建机场形成有效威慑。
更重要的是根据地将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战略缓冲地带。
而林恩的讲述仍在继续:“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有一点。
因大量来自后方的空军与装甲兵战士编入方面军,所在这四个月内,我们必须对现有编制进行系统性调整。”
“目前高尔加索方面军下辖六个主力步兵师,以及直属司令部的两个步兵加强团和一个机动炮兵旅,总兵力已达111,830人。”
林恩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座的所有人,让对方有时间消化沉淀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