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的超凡从暴食开始 第417节

  敌军三个整编师建制被彻底摧毁,仅有一万余人侥幸逃出山区,缴获各类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数量庞大。

  具体的各项数字各部队仍在清点之中。”

  听着阿列克谢汇报的战果,林恩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次“初见杀”所取得的战果远超他的预期。

  不过他也清楚,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敌军指挥官对高尔加索方面军的重大误判。

  对方错误地认为高尔加索方面军缺乏重火力,因此将炮兵阵地和团、师级指挥部都冒险部署在过于靠前的位置。

  若非如此,即便遭到重火力集群的突然打击,只要敌军的炮兵和指挥系统仍保持完整。

  完全有能力组织有效防御,绝不会如此轻易的全线崩溃。

  林恩目光又转向沙盘,在确认各部当前位置后立即下达命令。

  “命令1师、3师、4师立即进行五小时战备休整,完成补给后即刻向山外推进。

  务必在今晚发动夜袭彻底歼灭敌军南、北、中三处战区指挥部。

  其余部队全力配合保障其弹药补给运输,确保作战行动顺利进行。”

  很快,1师师长班农与另外两位师长迅都接到了新的作战命令。

  他们三个师的位置最靠前,距离山外平原也只有不到三十公里。

  三位师长当即便集结部队向山口推进,计划抵达出山口后再进行休整,同时将战场清理任务移交给后续部队。

  而其余作战单位立即调集大量运输车辆和机械驮马,将弹药补给源源不断送往前线三个师。

  这种安排相当于其他部队将自身作战物资优先匀给前线准备继续作战的三个师。

  若等待后方补给运输,至少需要一至两天时间才能送达前线。

  通过这种紧急调配方式,可以确保1师、3师、4师在五小时内完成弹药补充,为当晚的夜袭作战做好充分准备。

  战机稍纵即逝,林恩当然不可能放过。

  敌军指挥系统因前一晚的惨败仍处于大脑当机状态。

  其指挥官们完全无法预料高尔加索方面军竟能在经历整夜激战后,仅用极短时间就完成三个主力师的战备整补。

  并计划在十余小时内实施60-80公里的强行军,继而发动第二轮夜间攻势!

  还有那万余溃逃士兵给后方留守部队带来的恐慌情绪,势必会严重削弱敌军的整体士气。

  若不抓住这个战略窗口乘胜追击,待敌军缓过劲来后重整防线、构筑防御工事,后续进攻的难度将成倍增加。

  ......

  此时02近卫军司令部里的一群人就像林恩猜测的那样处于大脑宕机状态。

  伊戈尔将军双目赤红,呼吸粗重却一言不发,周围的参谋军官们脸色煞白煞白的。

  此时零零散散的溃兵从山中逃出后,已经被后勤运输队陆续带回了营地中。

  伊戈尔亲自前往询问战况,却只得到一群惊魂未定的士兵语无伦次的回答。

  “他们数量太多了...他们到处都是...比二线军团的人海还要恐怖!”

  “他们的炮火...比洛斯河战役还要猛烈...”

  “他们全员都装备了班用轻机枪...让我回家...这仗打不下去了...”

  这些混乱不堪的战场描述不仅让伊戈尔太阳穴突突直跳,更在营地其他士兵心中种下了恐惧的种子。

  原本整齐的军营开始弥漫着不安的气息,士兵们交换的眼神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慌乱。

  而伊戈尔将军与参谋团队从溃兵口中勉强梳理出三条关键情报。

  1.敌军不仅拥有充足的火炮装备,还配备训练有素的炮兵部队。

  2.敌军实际兵力规模可能多到超乎想象。

  3.敌军士兵人手一把班用轻机枪,其土豪程度简直是不可思议。

  4.敌军组织纪律严明程度甚至超过正规军水准。

  第一条情报与昨夜前线战报完全吻合,伊戈尔当即予以确认。

  但对第二、第三、第四条情报,参谋们仍持怀疑态度这些描述很可能是溃兵在极度恐慌下的夸大其词。

  然而,经历昨晚的惨败后,他们也不敢轻视这支曾被称作“山中暴民”的部队了,所以假设后三条都是事实。

  而参谋队伍中波洛耶夫的心情却是惊悚加后怕。

  一想到上次他大部队深入山中竟然只损失了六千兵力,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搞得其余参谋不经意间看向他的眼神也有些惊为天人。

  但波洛耶夫清楚,这绝对是对方为了隐藏实力而放水了。

  伊戈尔将军强压着内心的惊惶,瞥了波洛耶夫一眼后,随机沉声下令道。

  “立即传令各战区部队,即刻展开防御工事构筑作业,务必在72小时内建成符合标准的防御体系,以应对敌军可能发动的下一轮突袭!”

  命令迅速传达至三个战区,剩余数万官兵也开始了“小小的堑壕里面挖呀挖呀挖”。

  三处战区指挥部,铁锹与工兵铲的挖掘声此起彼伏,士兵们挥汗如雨修建着每一处可能遭受攻击的防线节点。

第516章 乘胜追击

  说实在的,伊戈尔将军的防御部署命令从军事常规来看并无不妥。

  当前山外三个战区指挥部营地仅构筑了少量简易临时防御工事。

  毕竟开战之前,谁也不可能想到山里面的那群家伙会这么牛逼。

  三处指挥部都属于大后方安全区域,根本就不用费力的去“挖呀挖呀挖”。

  然而战局突变,现在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地构筑防御体系,必须在72小时内完成初步防御工事的建设。

  他与参谋团队经过缜密推演后认为:敌军在经历昨夜激战后必然需要休整,即便最快速度组织追击,至少也需要三天时间才能抵达己方前沿阵地。

  毕竟一场大战之后,士兵需要休息恢复体力,弹药补给需要补充。

  可不是像玩游戏那样打完一场部队不用休息、补给接着去打下一场仗。

  按照正规军的水准计算,敌军在经历激战后至少需要12小时完成休整补给才能重新开拔。

  考虑到前沿阵地距离约三处指挥部大概100-120公里,即便按照世界级精锐部队的标准,每日正常行军35公里,最后一天急行军50公里。

  总耗时加起来最快也要三天时间敌军才能够抵达交战区域。

  届时防御工事已初具规模,想要强攻拿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但可惜的是,伊戈尔并不知道高尔加索方面军不能按照军事常理来分析。

  三个主力师将以最快速度推进至出山口再进行休整,距离他们指挥部其实也就不到四十公里。

  并且通过其他部队的“接力式”后勤补给运送在短短五小时内就能完成战备整补。

  若选择白天行动,部队完全能在日落前完成五十公里急行军直捣敌营。

  但林恩决定实施夜袭,主要基于三点战术考量。

  一,夜间作战具备天然隐蔽优势。

  二,能充分发挥突袭的战术突然性。

  三,敌军可能会在白天就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到了晚上士兵经过一天劳作肯定疲惫不堪,此时正是防御最松懈的时刻。

  为确保参战的三个主力师获得充足补给,其他部队也需要以急行军速度将本部队的作战物资优先转运至前线。

  这会造成后方部队在一到两天之内出现弹药短缺的情况。

  但现在后方可以说是绝对安全状态。

  而且只要今夜作战顺利,就能彻底肃清高尔加索山区东侧三百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露西亚军事力量。

  根本无需担忧敌军突然发起大规模反攻。

  而伊戈尔并不清楚这一切,他也只能下令就地构筑防御体系,并向冬宫发报阐明前线战况。

  当这份战报送抵冬宫时,图拉索夫再一次惊得从座椅上弹起,他双手颤抖地攥着电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一小时后,所有议员再次被紧急召集到会议厅。

  图拉索夫强撑着镇定,沉声说道:“我们严重误判了形势!

  那绝非乌合之众,而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完全能与正规军正面抗衡的地方武装力量!”

  其他人也脸色沉抑,而塔利娅手指有节奏地轻叩桌面,沉声道:“是我疏忽了,没想到那群贵族老爷真的肯下这么大的血本!

  前线战报显示,高尔加索反抗军至少配备了一万门火炮,他们还拥有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炮兵这些绝非大字不识的山民,而是具备扎实数学基础的技术兵种!”

  图拉索夫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不能怪你,能截获三千门火炮已是了不起的成就,任谁都难以预料对方竟隐藏着如此庞大的火力储备。”

  这时弗拉基米尔开口说道:“03近卫军团驻地距战区不足六百公里,完全可以在半个月内驰援02近卫军团。”

  图拉索夫却立即否决道:“不必急于调兵,当务之急是尝试与高尔加索反抗军和谈解决争端。”

  这番答复让弗拉基米尔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他本是出于大局考虑才提出增援建议,没想到对方仍如此防备,依然不愿意启用他派系的部队。

  霎时间会议厅内的氛围再次变得微妙了起来。

  好一会儿,图拉索夫再次开口道:“就这么定了,我会让伊戈尔派人进入高尔加索山与那群反抗军谈一谈。”

  会议结束后,二十余名议员各自返回部门。

  弗拉基米尔刻意放缓脚步与塔利娅同行,面色阴沉地低声道:“图拉索夫太过份了!”

  塔利娅只是淡淡的回应道:“02近卫军怕是也难逃一死,若换作是你指挥高尔加索反抗军,会放过这个乘胜追击的绝佳战机吗?”

  弗拉基米尔陷入沉默,良久才冷冷道:“到了那时,我也不用再给图拉索夫留情面了!”

  两人简短交谈后便分道扬镳。

  作为经验丰富的将领,弗拉基米尔当然也明白02近卫军此刻处境岌岌可危,这也正是他在会上提议增援的原因。

  毕竟怎么说都是全国五大主力军团之一,真要损失殆尽编制全灭,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一点与林恩老家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的情形极为相似。

  当时国军最精锐的全美械整编74师三万余众,被PLA华中野战军的502大将开着高达给一举全歼。

  虽然死的只有三万人,当时国军还有数百万的军队,但大多都是“填线宝宝”,精锐只是少数。

  此前全局态势中,国军进攻势头凶猛,而PLA只能被动转进防守,最多就歼灭一些非嫡系的“填线宝宝”部队。

  但整编74师这三万精锐却是国军的五大王牌之一。

  忽然就被华中野战军在短短三天内全歼,直接让国军各部将领都大脑宕机,后续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彻底改变了战争态势。

  自那以后,国军各部队一改之前到处主动求战的嚣张,都变得谨慎保守起来,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继续组织大规模进攻。

  而此前一直都患有“恐美症”被撵的到处转进的PLA,在这一战中直接打出了心气,自此不再回避正面会战。

  一夜之间,本来被动局势忽然全盘皆活,PLA也是那一役之后开始成建制的歼灭国军的嫡系部队。

首节上一节417/4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