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朋克的超凡从暴食开始 第396节

  从繁华商业区的百货商场,到商务中心的写字楼大厅,再到市民休闲的公园广场......

  几乎每个公共场所都能看到竞选团队设置的电视播放点,政客们激情澎湃的演讲通过电子荧幕传遍每个角落,吸引着往来行人驻足观看。

  许多民众第一次见识到这种能将影像实时传递的新奇发明,脸上写满了惊叹与好奇。

  这些闪烁着黑白画面的方盒子,和收音机一样,正成为各党派争夺选民注意力的新战场。

  突如其来的传播媒介变革,完全改变了传统政治宣传的空间格局,使得竞选信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天候地向公众传递。

第479章 《偷家》

  起初只是加洛德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利用这一新兴媒介,不仅整个加美尔州的选民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或听到他的演讲。

  就连其他属于保护伞公司业务范围的地区同样也是展开了疯狂的广播、电视攻势。

  这种传播优势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地方的竞选团队看到后直接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纷纷效仿加洛德展开疯狂的广播电视宣传攻势。

  然而这个时期的电视技术发展呈现出有趣的矛盾性。

  虽然电视机已经面世,但远程实时转播技术尚未成熟。

  加洛德与其他竞选政客也不得不采用折衷方案通过林恩和欧德捆绑销售的录像机将演讲内容录制在录像带上,然后在各地通过电视播放。

  因为大选需求的缘故,就导致了这种“先有终端设备,后完善传输技术”的奇葩科技树。

  彩色录像技术林恩暂时还没有那么逆天四年就能搞出来,但黑白录像技术在他穿越前,这个世界就已具备除半导体外的全部技术基础。

  黑白电视机这项产品,保护伞公司和未来科技公司都刚搞出来才投入市场不到一个月,都还处于测试阶段许多细节都尚未完善。

  却因联邦大选带来的特殊需求而意外走红。

  各级政府机构和商业企业纷纷下达采购订单,导致原本的生产线完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订单潮,林恩和欧德不得不紧急调整生产计划。

  一方面扩大现有生产线规模,另一方面决定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授权合格代理商进行代工生产。

  尽管新上市的黑白电视机仍存在一些技术瑕疵,但参选政客们对这种新兴宣传工具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即便画面偶尔出现雪花或声音时断时续,他们也毫不在意。

  毕竟通过电视播放录制好的演讲,远比奔波于各个选区进行重复演说要省时省力得多。

  这种因政治需求而意外带动的技术产品热销,成为半导体技术革命影响联邦社会的一个生动注脚。

  得益于林恩与欧德在技术及资源上的鼎力支持,加洛德的竞选声势在短短两个月内便席卷亚美利加近二十个州。

  这种爆发式的支持率增长让当地竞选团队惊呼狼来了,纷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在6月的党内初选中,加洛德凭借压倒性的优势,毫无悬念地击败了民主党内的所有竞争对手,成功获得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

  一个月后,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于新弧市如期召开,正式确认加洛德为总统候选人,并同时公布其竞选搭档人选。

  大会通过了以“提高最低工资、扩大医保覆盖、推动教育补贴”为核心的竞选纲领,打出“让每个亚美利加家庭共享经济成果”的竞选口号。

  随着九月全民普选阶段的到来,亚美利加政坛进入白热化阶段。

  首场总统辩论于9月7日在圣乔治拉开帷幕,加洛德与共和党对手展开激烈交锋。

  与此同时,全国42个州尤其是关键的摇摆州也成为两党争夺的主战场。

  在传统政治版图上,共和党牢牢掌控着东海岸工业州和中部农业州作为铁票仓。

  而民主党则依靠南部“坚固南方”十个州和新兴工业州加美尔州维持基本盘。

  而联邦中部那些“工农混合州”以及北部边境州都可以算是摇摆州。

  这种政治格局的形成要追溯到两百多年前那场差点造成联邦分裂的南北内战。

  当时共和党独大的局面因军事改革引发军事寡头崛起,最终导致内战爆发。

  这场战争中,“坚固南方“地区三大中心城市在战火中化为废墟,给当地民众留下深刻创伤。

  战后,民主党抓住历史机遇,利用南方民众对共和党的不满以及其余州民众的反战、反独裁情绪成功赢得大选。

  由此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两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

  而“坚固南方”的十个州也自此一直都是民主党的铁票仓。

  从双方的“铁票仓”分布来看,其实民主党一直都处于弱势,这一点从联邦之前连续两届选举都是共和党获胜就能看出来。

  只不过这一次大选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变化。

  作为共和党传统铁票仓的那些中部纯农业州,今年竟然出现了明显的民意波动。

  令共和党高层震惊的是,这些被视为坚不可摧的“共和堡垒”首次出现大规模选民倒戈现象。

  最新民调显示,中部农业州有相当比例的选民明确表态将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加洛德。

  面对这一反常的政治转向,共和党上下顿时乱作一团。

  从党内高层到基层骨干,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民意变化打了个措手不及。

  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前商务部长赫伯特克拉克更是如坐针毡,赶紧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这不对劲,完全不对劲!”

  克拉克拍着桌子怒吼道。

  “我们的基本盘怎么可能动摇?

  必须立刻搞清楚,到底是民主党在搞鬼,还是我们党内出了问题!”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政治危机,共和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行动效率。

  派出多支调查小组深入中部各州,从选民座谈会到数据分析,从地方党部汇报到新闻舆情监测,终于在选情进一步恶化前找到了答案。

  当第一份调查报告呈递到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时,所有与会成员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就好似吃了屎一样的难受。

  核心问题竟出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保护伞物流公司。

  这个完全支持民主党的巨头企业,实际上正在中部农业州实施着一场精密的渗透计划。

  调查显示,保护伞物流不仅大规模拓展了乡村快递网络,更巧妙地在每个乡镇布设了被称为“巧工发条机器人”的智能购物终端。

  快递员在送货时有意无意地谈论加美尔州的惠民政策,商品包装上印着精心设计的政策宣传,甚至每个机魂的显示面板上都附带着民主党的竞选口号。

  要命的是,这些宣传恰恰精准击中了乡村地区选民的痛点。

  当农场主们亲眼看到加美尔州不仅农业税全免,而且种植盈利困难的口粮作物居然还有大笔补贴。

  当手工业者听说加美尔州小企业税务减免政策。

  当留守老人了解到加美尔州已经实施了近五年的乡村医疗计划。

  这种“物流网络搭台、智能终端赋能、政策宣传唱戏”的偷家战术,正在瓦解共和党的“农业州堡垒”。

  林恩实打实的给共和党一群人上了一课,什么叫做“农村包围城市”。

第480章 两难

  亚美利加联邦自建国之初起,每当一处地块固定下来成为新的领土时。

  共和党便会率先推行土地免费分配法案,以极具诱惑力的政策吸引大批拓荒者前往定居。

  这种极具前瞻性的策略不仅迅速充实了新开发地区的人口基数,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出了农业州对共和党的深厚忠诚。

  随着时间推移,共和党持续深化其农业政策,通过推动农业改革、优化官制、调控铁路运费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进一步巩固了与农业州的紧密联系。

  再加上农业州普遍秉持的保守价值观,使其对新兴的民主党始终保持着天然的疏离感。

  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使得以往民主党即便有意争取农业州选民,也往往收效甚微。

  面对这一现实,民主党审时度势,主动调整战略重心,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向那些城市选民群体。

  包括蓬勃发展的中产阶级、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数量庞大的蓝领劳工群体。

  然而现在,保护伞公司不讲武德直接偷家的行为,可能会直接打破这一政治格局!

  共和党高层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境,而面对保护伞公司对农业州的渗透,党内竟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激进派主张采取强硬手段:“必须立即出台行政禁令,全面限制保护伞公司的新型快递业务扩张!

  难道要坐视他们把我们的票仓一个个蚕食殆尽吗?”

  然而农业州出身的官员们立即集体反对。

  “荒唐!

  你们知道保护伞公司的新型快递业务为偏远乡镇带去了多少就业机会?

  知道农产品通过他们的物流网络卖出了多少溢价?”

  另一位农业州参议员补充说:“去年我们州的农产品交易额增长了197%,这都是靠保护伞的物流体系支撑的。

  现在要斩断这条命脉,是想让农民们把拖拉机开到国会山来抗议吗?!”

  霎时间,现场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现实颇具讽刺意味,虽然保护伞公司是在挖共和党的墙角。

  但新型快递业务却又恰恰给中部农业州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打通城乡经济血脉、提升区域发展活力。

  所有人都清楚,党内的这些反对声音背后代表着更可怕的威胁如果强行打压,那些长期支持共和党的农业州很可能集体倒戈。

  毕竟在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面前,再牢固的政治忠诚也会动摇。

  而中部农业州那些共和党籍的官员心中其实也是万分的纠结。

  若配合党内打压,等于亲手扼杀本州经济新引擎,若放任不管,则是在纵容民主党势力蚕食传统票仓。

  可现在就算是想动手,他们也需要小心的掂量一下。

  毕竟保护伞公司也不是软柿子,若真的冒然打压,民主党也会做出同样激烈的反击。

  新型快递业务的运营已与地方经济深度绑定,任何粗暴干预都有可能引发政治地震。

  甚至那些受益于物流网络的地方势力,都有可能为了切身利益集体倒向民主党。

  共和党一群人顿时陷入了煎熬之中,但时间却不等人。

  不知不觉就到了11月普选正式投票阶段。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州的票数清清点出来,加洛德以票数超过克拉克9.7%的显著优势获胜。

  其中摇摆州的票数只有不到0.5%的微弱优势。

  但在中部农业州,即便许多保守派选民仍按传统投票给共和党,竟然还有近百分之二十的选民集体倒戈。

  此刻,所有共和党人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憋屈与恐慌。

  虽然最终总统人选仍需通过12月举行的选举人团投票正式产生,他们还有机会翻盘。

  这个独特的选举制度规定,各州选举人数量等同于该州在国会的参众议员总数之和。

  除个别州外普遍采用“赢家通吃”原则,候选人需要获得至少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总统。

  这个旨在平衡大小州利益的制度,此刻却成为共和党最后的理论翻盘希望。

  尽管加洛德在普选票数和选举人票数上都已占据明显优势,但理论上选举人团仍保有推翻民意的权力。

首节上一节396/4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