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58节

  画轴刚刚入手,他脑海中的神秘书册已经自动翻开到第二页神兵图那里。

  展开画卷,乃是一幅道家风格浓郁的人像画,画上人物充满威严,着甲持兵,看落款题词,正是一位二郎。

  并且同学宫里那本《蜀中圣水志》里提及的二郎是同一位。

  踏浪斩蛟保民的赵二郎。

  画卷则名为《赤城王图》。

  徐永生脑海中,神兵图上的三尖两刃刀,这时陡然变得虚幻起来,图画内容产生变动。

  仿佛变得和赤城王图一样。

  只是真实赤城王图上的赵二郎单手持长剑,而徐永生脑海中神兵图上的赵二郎,则持巨大如陌刀的斩马剑。

  对于一些专门特制,为顶尖高手打造的类似长兵重剑,马已不足斩,故而又常有斩妖剑、斩龙剑之名。

  神兵图上的赵二郎,形象隐约有些虚幻,仿佛同别的赵二郎图像重叠在一起,继而合一。

  和当初学宫书阁里情形相似,此过程非一蹴而就,而是渐渐融合变化。

  但事情总有不协,徐永生耳朵微微动了动,察觉附近有异样声响。

  他猛地回头,果然发现在另外一边,道观后堂门户自然开启,从中有个庞大的黑影蠢蠢欲动。

  先前五行牢的动静,可能惊动四方,徐永生对此有所准备。

  他注视那黑影,就见对方趴在地上,背生双翼,乃是一头有着羽翼的巨大花豹,体型却比猛虎还要巨大,凶神恶煞,杀气四溢。

  学宫里上学读书,通过一些图谱讲授常见妖物、灵兽,徐永生虽然一直跳级,但需要上的课程从来不缺,立马认出那是一种凶恶妖兽,名为羽豹。

  看这模样,是被许文通降伏之后驯养,用来看家护院。

  按照学宫介绍,这妖兽非常危险,尤其是速度极快。

  正常情况下,七品儒家武者单凭麟趾步,完全跑不过对方。

  徐永生有麟趾步叠加云雀纵,当不至于吃亏,但面对此妖兽,比拼速度肯定也不是上策。

  尤其是不能背对这妖兽一心逃跑,把后背卖给对方。

  但徐永生也不畏惧,心中自有腹稿,不斗速度,凭捉影掌、捕风手来仔细把握对方进退规律,然后一击即中。

  但那羽豹原本凶神恶煞,向前靠近几步后,却忽然浑身一抖,仿佛看见无比可怕的存在,继而整个身体都吓得筛糠般哆嗦,呜咽一声,脚下拌蒜转身逃走。

  徐永生见状,心中微微一动。

  脑海中的神兵图,光芒闪烁间,这时已经渐渐重新变回原样,不见人像,只有一杆三尖两刃刀熠熠生辉。

  这虚幻神兵上的光辉,比先前耀眼灵动许多,以至于仿佛更真实了少许。

  虽然模样同赵二郎的斩龙剑不完全相同,但结合刚才羽豹反应,还是让徐永生心中有了些猜想。

  待神兵图光辉闪动消失,一切恢复原状,徐永生将手里赤城王图的画卷重新收好放下。

  人像画同刚才相比,外观没有任何变化。

  这里也没有《文皇帝图谱》来引着画卷像《蜀中圣水志》一样焚毁。

  不过,那赤城王图,也不再有触动徐永生神兵图的神异,就此彻底成为普通图画。

  徐永生悄然离开。

  外面有留守的几个道童正在一边抱怨他们运气不好抓阄先看家后去镇子,结果偏就出了事,一边却又无奈羽豹瑟缩躲避不敢上前又完全不通人言无法问话。

  不知过了多久,羽豹才渐渐恢复安静。

  几个道童猜测是偷闯进来的人已经离去,你推我我推你大着胆子进去,果然不见有人。

  大约查验一番后,却没发现有任何东西遗失,这让几个道童好奇之下,又不禁面面相觑。

  怕许文通回来责罚,他们不禁开始考虑是否能把事情遮掩过去,但又头疼已经被触动的五行牢如何恢复原状。

  徐永生无声出了黄云观后,便即消失在夜色中。

  等下山远离之后,他若有所思,又在荒山野岭间专门搜索一番,找到一些弱小野兽、妖物。

第86章我们是裁判

  经过徐永生一番实验,在如今重新光辉流转的三尖两刃刀面前,原本凶狠的野兽和妖物都瑟缩如鸡雏。

  他再联想有关赵二郎的传说,心中生出猜测:

  目前吸收的两条二郎线索,都来自赵二郎,结合斩龙剑,当下的三尖两刃刀虽然虚幻只能凭气息威吓,但貌似对妖魔之属,有针对性的功效加成?

  方才图谱重合之际,看上去是三合一的模样。

  那自己当下三得其二,如果再找到一条赵二郎相关的线索,会不会产生新变化?

  面对其他对手也就罢了,在面对妖魔时,或许这虚幻的三尖两刃刀就能化作真实来迎敌?

  一念至此,将那些妖物杀死,野兽放生后,徐永生再凝神感知脑海中神秘书册的第二页。

  光辉闪烁下,感应果然渐渐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位置,指向黄云观的西南方。

  而从眼下来说,神兵图上的三尖两刃刀仿佛得到再次“充能”。

  虽然仍是虚幻,但如果再碰上相对虚幻无形的存在,当可再像去年千秋节大乱时那般,赏对方一下狠的。

  事实上,这大半年来,神兵图也在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修养,光芒越来越盛。

  但可能去年千秋节那次消耗太大,所以一直没能完全恢复旧貌,直到今天再接触赤城王图。

  如此一来,自己也算又多了一重倚仗,有道是家有余粮心不慌。

  不过还需继续寻找和揣摩日常更快温养神兵图的方法……徐永生心道。

  循着神兵图的新指引,他朝着西南方向继续前行,一路不停,一口气再奔出二百里远。

  对这次的距离徐永生有心理准备,相信会更远。

  否则当初第一次路过黄云观的时候,他和谢家兄妹又向前行出一截路,可是并没有改变神兵图被赤城王图吸引,说明当时还是赤城王图相距更近。

  只是这次向西南一路行出二百里,神兵图光辉闪烁虽更明显一点,但变化有限。

  说明仍然相距遥远。

  莫不是要一路去巴蜀?

  徐永生眺望远方,思索片刻后,最终踏上归程。

  那边的情形对他来比较陌生,并且就在前两年,剑南、巴蜀之地还涉及大乾皇朝同西南石林国的战事。

  情况未明之前,徐永生先按耐自己独自远行的念头。

  五月田假临近结束,眼下就往巴蜀一行,难免引起外界关注乃至于怀疑。

  因此徐永生还是赶路返回东都。

  此前他便已经跟熟人打过招呼,自己外出游历一番,如今赶在收假前返程,不惹人关注。

  而徐永生回来后,一切生活习惯和修行步调,亦如往常一般。

  接下来的日子里,对徐永生而言,稍微可能有些特殊的,便是他即将迎来自己二十周岁生日。

  大乾皇朝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三十天,以四季来算,徐永生感觉像是在蓝星时的农历。

  但他不确定自己在蓝星时的农历生日,只记得那时的公历生日是五月二十号。

  于是来到这边大乾皇朝后报生日,便也按照五月二十来报。

  整体来说无大碍,就是以前过生日的时候是初夏,现在则是正儿八经的夏天。

  只是二十岁生辰,在这边于男子而言,有专门的讲究,成为弱冠之年,或者说,该加冠了。

  对于家中没有长辈又在学宫就读的徐永生来说,这个活儿自然属于学宫里的师长。

  于是徐永生很自然地去见林成煊与王阐。

  他在学宫有学籍,林成煊、王阐都知道他生辰。

  罗毅,乃至于燕德同样知道。

  看着面前徐永生,林成煊很干脆的移开目光,看向一旁王阐。

  王阐指了指自己鼻子:“学生来?”

  林成煊平静颔首。

  学宫教学,严格来说不似私人授课那般有专门一对一的恩师。

  理论上,对学宫学生而言,每一位宫中讲师,上到博士,下到直讲,都是老师和长辈。

  但七学博士,毕竟是专门负责讲学的名家宗师,所以意义更加特殊。

  而徐永生当前是太学的学生,理论上直管乃是太学博士燕德。

  但于他而言,燕德虽然也不差,但还是跟林成煊、王阐更投契。

  只是林成煊当日不强留他在四门学,现在便也不会忽视燕德。

  他倒不惧燕德,但如此行事不合他心中礼数。

  交给王阐倒是无妨,早在学宫外院时,王阐就是徐永生接触最多的讲师,入读学宫正院后,直到如今,他很多修行上的问题也都是请教王阐。

  林成煊自谦,王阐基本可算是徐永生的蒙师,只是他比较年轻,刚三十岁。

  “二郎修行习武专注且有恒心,为人进退有度,光风霁月,再看本名……”

  王阐略微思索后言道:“就以恒光为字吧。”

  徐永生当即向对方一礼:“谢过先生。”

  之后,亦由王阐为他加冠。

  之后王阐难免关注徐永生当前修为进境。

  得知徐永生在修成第三枚“仁”之玉璧和第一组“礼”之编钟后,第二把“义”之古剑的修行也已经展开,王阐连连点头,但随后又叹息一声:

  “可惜,学宫里振声铁已经没有存货了,我记得先前问过帝京东监那边,也是振声铁缺货。”

  林成煊微微颔首:“都缺。”

  徐永生、王阐心知林博士口中这“都缺”二字,除了帝京、东都两学宫之外,也包含其他地方。

  儒家修行免除了绝大多数走火入魔方面的风险,代价便是相对繁琐的典仪祭礼、相关历练以及大量天材地宝的消耗。

  悠悠万古岁月,如此漫长时间不知多少代人不断传承之下,各方面典仪越来越成熟的另一面就是资源越来越匮乏。

  不只是祭礼相关宝物,平时用于修炼的草青玉、瑞年玉、襄德玉、银红血等等诸般灵物,同样消耗巨大,越来越罕见。

  便是一众世家大族名门,也经常会出现物资稀缺,需要几家之间互通有无。

  可即使这样,部分宝物仍然可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紧缺的迹象,需要时间等待新的发掘,乃至于碰运气。

  学宫方面积蓄算是相当丰厚,但用于辅助第二把“义”之古剑修炼的奇金振声铁,当前也缺货。

  徐永生对此倒是淡定。

  总体来说,因为谛听图、一些人脉以及学宫的供给,他在修行这方面算是吃百家饭长大。

首节上一节58/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