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55节

  一年内,至少要积蓄温养一堂或一阁完满。

  只不过武夫三学的学制是六年,允许学生八品就毕业。

  刘德在这方面倒无任何忧虑,他去年秋天时,便已经在自己腰椎骨堂里成功养成一面正气盾。

  如今也成功练成武夫绝学千钧诀,在方才的年考中得了不错的成绩。

  “你练武并非没有天赋,修炼器学传授,专门用于冶炼的武学,也上手很快。”徐永生鼓励刘德。

  刘德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别人夸我,我还能厚着脸皮认下,二哥你不管是练武还是锻造,都比我强太多了,只是你读书养浩然气成就更高。”

  徐永生言道:“想必你们器学的博士和助教、直讲他们,都告诫过你们,武夫五相五气修行,多少都有些隐患和弊端,需要武者自己细细把握。”

  刘德连连点头:“是,我知道,所以才从正气开始着手修炼,虽然讲师也提过,修持正气同样有可能令人偏执顽固的弊端,但相比较之下,乃是五相五气中最不容易走火入魔的一相,而且正气积蓄深厚的话,还可以抑制其他几相可能存在的隐患。”

  徐永生颔首:“其实所有事都是有利有弊,越是如此,越要自己善加把握,磨砺心志。

  儒家修行不易走火入魔,但代价除了正面战斗力逊色于纯粹武夫,还有远比武夫繁琐的各种历练、典仪,结合起来就可能修为进步速度不如武夫。”

  刘德看看自己身上相对收紧,劲装风格的青衣,再看看徐永生一袭潇洒青衿,目光中还是流露出羡慕之色。

  这次年考对徐永生来说是走过场,但对部分人来讲重要性仅次于早先入学试。

  尤其四年前,盛景六年那次入学的老生来说,这是最后机会,如果能修成七品,那就有从四门学升入太学的机会。

  而这往往也意味着,他们的灵性天赋层次非比寻常。

  如此的基础上,再加上入太学后,能接触更高深武学与典籍,便可能打开更进一步的向上之路。

  这其中也不光是只有出身市井、田间的百姓子弟。

  因为父母背景能直接入国子学、太学者有名额限制,所以也有少数权贵子弟先入四门学就读,然后再等升学机会。

  但今年东都学宫四门学升太学,唯有徐永生独占鳌头,因为就他一个入学仅一年便臻至七品的四门学新生。

第83章失态的徐郎君

  突出成绩让徐永生直接越过一众老生成为升学代表。

  甚至连新任太学博士燕德面上都像是多了几分光彩。

  以至于太学升学典礼上,参加观礼的四门学助教王阐与牧学助教黄选旁观时,王阐禁不住慨叹:

  “曹博士糊涂啊,熟了的桃子被燕博士摘走了,她再多等等,这颗好果子就落入自己囊中了。”

  能比么,是一回事么,那是能等的么……黄选闻言,皱眉看着出言调侃的王阐。

  不过转念一想,他也认同王阐的观点:

  曹静如何可以不提,燕德这趟来东都学宫上任,确实是刚来就收获一份大礼。

  黄选望着直接站在队伍最前,领着其他人一同敬香的挺拔青年,心中暗道:

  上升势头很猛,背景却极简单,和谢家二郎、三娘走得非常近,这样一个年轻人,未来的话……

  他目光一转,马上就在大殿外的观礼人群中,看见两个少女。

  二女身量都颇高,其中一人正是入读国子学的谢初然,这时正笑嘻嘻观礼。

  黄选视线落在旁边另一女身上,瞳孔微微收缩一下,但很快神情恢复如常。

  徐永生对自己独领风骚的事情,既无得意之情也不怯场,按照燕德、助教等人告知的仪规,平静完成祭礼。

  等博士燕德再宣讲一番后,今日的升学礼就算正式结束。

  人群渐渐散开,徐永生迎向谢初然。

  谢初然笑道:“老马识途给你带来了。”

  她身旁同样高挑的少女则连连摇头:“不管怎么算,都是七品的徐郎君能关照我,我也就是人面稍微熟点。”

  徐永生微笑:“鹿娘子言重了。”

  对方名叫鹿婷,和徐永生一样都是去年入学的新生。

  不过和他不同的是,鹿婷刚一入学,便是入太学。

  对方并非许媛那样的中原名门贵女,而是来自塞外,来自北方草原,乃是向大乾皇朝称臣的白鹿族族长之女,故而依规直接入太学就读。

  谢初然去年八月初千秋节大乱时,就是赶着假期和鹿婷一起出学宫,去对方家里做客。

  事实上,自幼随父亲谢峦在朔方边塞长大的谢初然,以前就曾经跟鹿婷打过交道。

  按照她和鹿婷讲的,二人那时甚至还有些互相看不顺眼。

  不过诚如谢今朝、谢初然兄妹当初闲聊时所言,人与人之间固然有一见如故,但很多时候也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相处才有更多了解,以至于更加投契或者渐渐疏远。

  谢初然同鹿婷一起入读东都学宫,虽然一个在国子学一个在太学,但渐渐也熟悉起来。

  谢初然同许媛疏远后,反倒是渐渐跟以前不对付的鹿婷关系越来越亲密。

  千秋节后,因为谢初然的关系,徐永生也跟鹿婷渐渐熟悉起来。

  三人边走边聊。

  徐永生、谢初然忽然心神微动,隐约感觉有人在看向他们。

  转头看去,对方已经离开,只远远看见裙角,乃是同为学宫学子的青衿。

  但只是个残缺背影,徐永生已经认出对方。

  许媛。

  “走吧。”谢初然显然也认出对方,但语气平和,同时收回视线。

  徐永生同样面色如常。

  鹿婷八品境界比他们低,但身为武者修成两张念气弓,等若儒家武者两块“智”之龟甲,洞察、感应同样灵敏,她又在草原长大,对此格外敏锐。

  不过在看到徐永生、谢初然收回视线后,鹿婷便不再多言。

  当晚,徐永生自己的虚幻谛听,再次飞出,之后带回消息。

  这次谛听带回的却是一门儒家绝学,其名为《凿壁引光》。

  徐永生之前在典籍厅书阁里虽然注意力主要用来寻找《蜀中圣水志》,但其他典籍至少大概扫过一眼名目。

  在他记忆中,学宫没有《凿壁引光》这门儒家绝学。

  估计可能是某一路私人藏书传承,结果被虚幻谛听出去溜一圈给窥回来。

  这门绝学典出《西京杂记》“有学子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学子乃穿壁引其光”之语。

  其中功效,乃是引他人之气为己用。

  对徐永生来说,吸引他注意的地方主要在于这门绝学的学习要求:

  儒家两块“智”之龟甲和一方“信”之印章。

  如果换成武夫那边,就是对应两张念气弓和一面正气盾。

  换言之,正好符合徐永生先前看过的武夫射术绝学长风矢的标准。

  只是凿壁引光此法看上去同射术不是很搭,不知道自己神秘书册第二页的那张神兵图,还能不能将双方继续匹配?

  徐永生拿得起放得下,收敛心神,先安睡休息。

  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他方才开始修行这门名为凿壁引光的儒家绝学。

  刚一开始的时候,徐永生体内三才阁中两块“智”之龟甲和一方“信”之印章的震动,并没有如早先练武时引出念气弓和正气盾。

  但他没有气馁,先静心修习凿壁引光。

  在慢慢熟悉这门觉得都过程中,徐永生忽然心有所悟。

  他手指在半空中虚虚一引一拿,仿佛抓住来自对手的气力。

  然后他双臂一振。

  仿佛张弓。

  在这个刹那,徐永生眉心天阁

  徐永生见状,没有着急立刻抄起自己的弓矢,反而立在原地,重新细细思索。

  待心中进一步揣摩凿壁引光之法有心得收获后,他方才抄起自己的弓矢。

  一引,一张,一收,一放。

  儒家三才阁内,武夫念气弓和正气盾不断震动,玄妙力量加持在徐永生的弓矢上,仿佛凭空多出一层助力。

  长风矢,初窥门径。

  更足的气力,催生更远的射程。

  更强的目力,以便更准确锁定目标。

  徐永生对此再满意不过。

  他之所以偏爱“智”之龟甲带来的洞察与感知,一方面是个人兴趣,另一方面便是为了避免别的神射手给他带来威胁。

  只是此刻的徐永生不仅练成长风矢,境界提升到七品后自身各方面质素都有提升。

  再一发力,直接将自己原本的长弓扯断。

  徐永生失笑摇头,将东西收拾一番,然后考虑去给自己再买张新弓。

  准确的说,是买两张。

  一张软一些轻一些的,给身着白衣的读书人徐郎君使用。

  一张硬一些重一些的,给戴上玄黑方相面具露出真面目的他来使用。

  前者没用他自己跑,甚至不用跟学宫打报告。

  谢初然和鹿婷便给包办了。

  二女皆出身边塞,骑射如吃饭喝水一般。

  其中鹿婷更是尤其精通此道,学宫里八品学生中几乎堪称无敌。

  “二郎突破到七品境界了,虽然是儒家武者,但也需要换弓了。”鹿婷言道:“就当是我的见面礼了。”

  谢初然随口说道:“是啊,我当初刚到七品的时候也换了。”

  徐永生闻言,倒没有推辞,接过长弓后试了试,然后谢过对方。

  “天可怜见,韩九郎终于有消息了!”三人边走边聊,谢初然忽地长叹。

  徐永生:“怎么讲?”

  谢初然表情有些古怪,难得卖起关子:

  “事实上,有关韩九郎在千秋节大乱那晚的事情,直到现在也有不少人在遮挡消息。

  只是知情者甚至目击者不少,终于还是透出风声来……”

  鹿婷闻讯也满脸好奇:“什么样的风声?”

  “当晚,宫城那道惊世骇俗的冲天一剑,正是源自韩九郎……”谢初然话刚说到一半,就发现对面徐永生表情异常精彩。

  不对,是前所未有精彩!

首节上一节55/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