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237节

  老捕快也只是叹气,说香客乃是太师家的公子,清斋主持怕是只能白死了。

  静玄不甘心,走访了京城内的全部衙门,但得到的只有报假官的十大板。

  以及蹲了十天的班房。

  从班房出来后,没想到竟是被直接送入了京城内一处偏僻府邸。

  那太师家的公子,正等着她。

  静玄被用强后,百般侮辱。

  此时,她心中的恨意也到达了无可匹敌的地步。

  她不仅恨眼前之人,更为此前的奔走,而恨上了整个国家!

  随即,她被杀死,灵魂被这公子抽离练成了法器上的一道冤魂。

  这公子虽然侥幸得到了一卷道法,但也不过二境修为。

  加上他对于修道一途,认识并不多。

  但静玄的修道天赋,却是一等一的恐怖。

  悟性,同样是至绝!

  她偷看了公子的道法后,将之改编,以一道冤魂之躯修成三境。

  随即占据了公子的身躯,虽无入道正法,但她却是凭借着自己的天纵之资,走出了另一条路。

  凝结万千恶念冤魂,成就为一种另类的境界!

  这境界类同阳神真君,不过是由恶念组成的身躯。

  随即,静玄将整个国家的人都炼化作了自己身躯的一部分。

  看到此处,谢缺不由深吸一口气。

  看来这静玄,恐怕还真是魔佛……

第282章 阿难堕魔,磁场转动(4k)

  静玄所在的这方世界,或许并非和谢缺所在的世界位于同一片天地之下。

  其中的势力名称,都是他未曾听说过的。

  就连佛门,也并无禅宗秘宗之说。

  更无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一说。

  彼时的佛教,静玄脑中并无谢缺后世所听闻的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一流。

  有的,只是释迦如来。

  “释迦如来……”谢缺心中揣测着。

  至现在,他已然听闻过的如来佛已经有三尊了。

  分别是静玄记忆中的释迦如来,以及白骨僧人口中所言的多宝如来,还有现在佛门的最高信仰大日如来。

  谢缺有些分不清。

  但隐约有能感觉到其中或许是有着某种牵连。

  他们一脉贯承了如来的佛号,但前缀却又不尽相同。

  是一体三分?还是说是三位不同的神灵。

  谢缺不由想起那句话:被世人遗忘的神灵,才能得以成仙。

  释迦,多宝两尊佛皆已被世人遗忘,那说明他们是否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佛”了呢?

  他有些不解,决定先行将静玄的记忆看下去。

  静玄以残杀的百万冤魂恶念为根基,成为了一个恶念的集合体后。

  即便是一般的阳神真君,此时也非其对手。

  但同时,她也受这些恶念影响,心中的负面情绪越发的大了起来。

  初入世时,但凡别人多看她一眼,便会被其祭炼作恶念。

  她虽为恶念缠绕,但师父身前的教诲和对佛法的虔诚依旧在心中。

  静玄所恨,乃是人心,而非佛法。

  为此,她凝聚出一具身躯,前往最近的一处国度,进了一座寺庙后再次为尼。

  她此行意图,便是为寻求佛法真谛,消去内心五蕴六毒。

  让这些冤魂得以超脱,恶念不再执着。

  这是一处名为宝塔寺的地方,其中虽有道法传承,但修为最高的方丈也不过三境入世。

  静玄所显化出来的身躯,和她生前的模样一般。

  甚至于更显秀丽,即便剪去了头发,带着僧帽也遮挡不住她那绝世容颜。

  而在这其中,静玄也怀揣着试探人心的想法。

  在静玄到了这宝塔寺后,所有的僧人见着她都低着头,不敢抬头去看她。

  就连寺中监院主持,也同样如此。

  仅有的几位尼姑,也躲着静玄远远的,似乎不敢跟她说话。

  但静玄能够听到,这几位尼姑六根不净,总是拿其相貌说法。

  诋毁她入寺并非诚心,而是另有所图。

  静玄对此极为淡然,她拜了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僧为师。

  老僧佛法精湛,年轻时曾经走过南闯过北,和满天下的佛学大师坐而论道。

  也只有他,能够对静玄的容貌毫不在意。

  静玄侍奉老僧八年,从其身处学到了诸多经书佛法。

  虽无修行法门,但静玄天资斐然,竟是以此为根基,自创出一卷经文,能够安神定魂。

  这也使得内心本被负面情绪交织的静玄,能够和正常人一般。

  甚至比起常人,更显处事不惊。

  老僧圆寂之后,在宝塔寺内,她又独处了七年。

  在她来的这十五年间,静玄及老僧所在的别院被方丈令行禁止进入。

  除去取些必要的生活物资外,静玄几乎不怎么出门。

  其后,静玄自散修为,将恶念冤魂全部散去。

  只留存了部分神魂力量,以及一具身躯。

  此时,她觉得自己已然是放下了过去的一切,能够面对全新的自我了。

  现如今,静玄表面流露出来的年纪也不过三十,看外貌正是风韵犹存。

  但老僧的辈分大的惊人,静玄同样也就升了辈分。

  为留下老僧生前所居住的院落,静玄决意收徒。

  不然只有她孑然一身的话,院落会被寺中收去。

  于是乎,静玄收了一个弟子。

  这弟子是个孤儿,无名无姓,因为童生艰难,便有街坊都唤其“阿难”。

  “阿难?……”谢缺不由心中一惊。

  佛门典籍上所记载的,阿难尊者乃是佛祖弟子。

  只是为情所困,从而堕魔。

  这位阿难,会是自己知道的那位阿难尊者吗?

  谢缺有些不确定。

  静玄在收下阿难为弟子后,悉心教导,传其佛法。

  阿难记忆力极强,几乎对佛法经文是过眼不忘。

  就连静玄,也是依靠着自己强大的神魂力量方才做到了这一点。

  阿难的天赋,甚至于让静玄都叹为观止。

  她脑中有着几门杀人搜刮而来的修行之法,本想择一门传与阿难。

  却未料想,却被寺庙方丈捷足先登。

  此时的阿难,年龄还不到十岁,心性纯良无,正是能够禅定的好苗子。

  方丈授予了阿难宝塔寺的佛法《明光六剑》。

  明光二字,在佛教中有着智慧的意思。

  《金刚经》中有言: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意思就是以智慧,可以明彻一切法的真实本质。

  而这一门“明光六剑”,就是以智慧为根本,化去心中贪、嗔、痴、慢、疑和烦恼六毒。

  这一门佛法,能够直指五境阳神真君。

  只是即便是宝塔寺的方丈,如今也不过修行到三境而已。

  阿难在修行了这明光六剑之后,进境飞快。

  一年多的时间,他已是超越了宝塔寺的方丈,到达了入道的门槛。

  方丈极为惊喜,对此他将阿难的名声四处宣扬。

  甚至于在宝塔寺内部,有传闻阿难是佛陀转世。

  但那些尼姑们对于静玄的讨论非非,却是使得那些固有印象深入到了这些僧人的脑中。

  他们,对静玄的佛法修为并无了解,只从那些老尼姑们口中听到了些许传闻。

  浪荡,不知廉耻……等一系列莫须有的名头,都被安插在了静玄头顶。

  若非其深入浅出,加上年纪大了些,恐怕还有僧人要打她的主意。

  宝塔寺的监院,也觉得这样对阿难的成长并不好。

  甚至于,他也同样觉得静玄就是那般浪荡之人。

  于是乎,在宝塔寺监院和方丈的劝说之下。

  年仅十岁的阿难,选择了背弃静玄的教导,改投到青睐他已久的青叶寺中。

  青叶寺比起宝塔寺,势力强上了不知道多少。

  即便是六境尊者,他们也有好几位。

首节上一节237/10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