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三万六千颗窍穴,也都满足了吧。
若非此心魔之种唤醒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就连谢缺也没想到,自己竟是有些馋赤龙法王……
此时,由于魔气沸腾,在谢缺的神魂之内,无尽念头开始纷纷流转。
魔气如丝流般涌入念头之间,顿时间造成无数不同的幻境。
“将魔气汇入根部。”那声音提醒谢缺道。
谢缺开始照做,魔气在填充满了那些化作叶片的念头后,便随着根茎涌入菩提树的根部。
他的神魂所化作的菩提树顿时变得紫气缥缈起来。
他看到了人间万象,万佛朝宗,仙家气派……
这些,皆是欲望所显化的一个缩影,只是在谢缺念头中所显现出来了。
不论是人是神,他们皆有欲望。
十二万九千六百道念头,开始自神魂之内逐渐凝实,由虚幻转向真实。
它们逐渐融入谢缺的血肉之间,使得谢缺对自己身躯的控制变得越发入微细致。
像是此前顾及不到的一些部位,现在也能一念声,随意操纵。
十二万九千六百,乃是一元之数,暗合天地之道。
每一位阳神真君的法身功体,皆是由十二万九千六百念头铸就。
而且其念头恒定不变,若是不能够一次性泯灭阳神真君的九成以上念头。
让其进入沉眠,其阳神便会源源不断地衍生出念头补充至身躯之上。
这也是阳神真君不死不灭的原因。
由于念头内蕴含纯阳真气,阳神真君的一个念头便能够消灭再强大的冤魂阴神。
入道真人一旦阴神出窍,便是不敌任何一道阳神念头。
佛魔不二,意思为佛魔一体。
隐约之间,谢缺的身躯上披挂起一道暗金色的披风。
肩膀上也长出了九个头颅,每个头颅都有着三个面貌。
每一幅面容之上表情不尽相同,或是悲苦,或是冷淡,或是忿怒,或是哀伤。
人类所能表现出来的一切负面情绪,皆在其上。
“成了……”虚空锚中,那声音似是有些颤抖。
一道尖锥般的无形意念自虚空锚上钻出,激射入谢缺头顶。
“老套的剧情。”恍惚之间,谢缺睁开了双眼。
他凝视向那贯穿而来的意念,没有多做任何反应。
鬼神不侵虽然只是一道紫色词条,但即便对方是神。
也应遵循审死图带来的词条效果。
紫气氤氲,缠绕谢缺神魂之上。
那意念瞬间钻透过谢缺身躯,就在接触到谢缺神魂的一瞬间。
一清凝无形的光芒乍起,一抹而过,将他意识中的神性彻底吞噬。
“这是……”那清光无形而显得混沌,但却让他颤栗不已。
“失算了……”这声音哀叹一声,也只有谢缺能够听到。
这道自虚空锚内钻出的意念之中,不仅包含着神性。
而且这意念的记忆、念头、神性、神魂、记忆乃至……真灵,都包含其中。
审死图也恰逢此时,将那一道真灵彻底吞噬不见。
一道暗淡的黑色光芒从审死图上闪过,新的一页上,赫然显露出一个新的词条。
以形补形(暂不可使用,待补全1/3):黑色词条,你可以通过吃食获取与之相关的词条。
谢缺不由得身形一颤。
这是自己的第二道黑色词条了。
第一道黑色词条是破境之身,铸就了自己能以四境之身横击敖丙的彪炳战绩。
但这词条……以形补形,这句话向来只是一句玩笑话,看来现在竟是成真了啊……
而且这是直接获取词条,而并非是增强能力,怪不得
自己要是哪天把天空啃出一个大洞,自己岂不是能成天道?
谢缺深吸入一口气,这只是待补全,等真正能用了再看看。
此时,凝练了魔佛不二身的谢缺只觉生机蓬勃。
身躯比起此前又不知晓坚硬了多少,身躯之上凝练的一元念头,不断朝着血肉内传输着精气神。
这些精气神又迅速的转化成气血,开始温养全身。
他一呼一吸之间,感觉这虚空之间仿佛许多东西都开始和自己共鸣起来。
那些无形的力量,皆能为念头所吸收。
自己仿佛是和天地之间,连接起了一条无形的锁链。
一个念头被磨灭后,便会有源源不断的天地力量灌入身躯,重新将之凝结。
谢缺不由身魂舒畅,如此速度,自己的身躯进步想必又能快上许多。
仙武同修的金色词条开始闪耀光辉,反哺肉身。
体内窍穴又瞬时被填满了十多颗。
浓郁的气血绕体不绝,甚至谢缺都无法一次性将之全部收入体内。
看不见的天空上,无数星辰争辉。
虚空之内,也有无数未知的力量开始和谢缺共鸣起来。
它们感受到了谢缺法身的强大,皆渴望被这念头吸收入体。
这魔佛不二身兼具了菩提心证上几道法身的优点,不仅是万法不侵,金刚不坏。
而且还不受恶念阻扰。
只是谢缺目前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手段而已。
思考着,谢缺看着神魂间一团光辉。
那是声音的主人留下的记忆,其余念头之流,因时间太过久远并不多。
所留下的三道神性皆为审死图所吞没。
谢缺凝神片刻,念头轻触那记忆。
毕竟自己才突破,还有点摸黑。
就算那人所言为真,但自己也不知晓如何去汲取元磁力量。
还是先看看的记忆再说。
审死图也发出了提示:“是否消耗一点神性。”
谢缺如今财大气粗,自然不在意这一点神性。
随着神性被记忆的光辉吞噬,恍惚之间谢缺面前升腾起一阵雾气。
谢缺没想到,这声音的主人竟是一个女人。
此女自打有意识起,便在尼姑庵为尼了。
她法号静玄,在这名为清斋的尼姑庵内,整日敲木鱼、做斋饭,与青灯古佛为伴。
那年,静玄不过八岁有余,因极富慧根,为清斋主持所看重,并收为关门弟子。
他们所在,不过是一个凡人国度,并无道法显圣。
即便如此,但静玄也在数年之内便阅尽了寺中经文。
在十六岁时,师父便带着她外出云游。
一次,二人在本国内最大的寺庙内论完佛法,天色已晚。
虽说男女有别,但皆是沙门中人,更何况清斋路远,中间并无村镇。
师徒二人便决计留于寺中住宿一晚。
由于香客众多,厢房皆满。
二人便只能选了一间菜园旁的柴房,准备居住。
虽说是柴房,但干净而又清雅,师徒二人便在此暂时住了下来。
到了半夜,静玄听闻门前,便起身查看。
却未料想是一俗家香客来至,言称家妻肺痨,已是病极咳血。
但他确实急了性子,在这寺中迷了路。
现在已是没有办法,就想问问二位大师可否能够救人。
静玄虽感奇怪,但也并未多想,便去叫醒了师父。
清斋主持年不过三十有余,但出家之前本事大夫家的女儿,便是会些针灸之术。
闻言,清斋主持便连忙随那香客去了厢房处。
因二人携带的行礼不少,师父便让静玄在柴房内看守。
却未料想,不到一刻钟,厢房处竟是失了火。
静玄赶到之时,只是看到几个僧人从烧塌的厢房内搬出一具被烧焦的尸身。
静玄本以为师尊只是意外身亡,毕竟内还有其他香客尸体。
但却未想,有一香客乃是退闲于家的老捕快。
老捕快发觉,尼姑在被烧死之前已经死了,并且给出了充足的理由。
若是被烧死,死前肯定又过拼命挣扎的痕迹,以求生机。
指甲内多少会有泥土灰尘。
但尼姑十指笔直,口鼻内干净,却是没有挣扎的痕迹。
经过查证,他发现尼姑肩膀上有过抓痕,后脑肿胀,应是颅骨碎裂导致死亡。
后发现,尼姑是被那自称妻子肺痨的香客用强后杀死。
只是那香客身份尊贵,寺庙方丈也不敢报官,只是让静玄切勿多管此事。
就连火灾和那些死的香客,他们也不敢多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