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 第59节

  “行吧。”艾兰无奈摇摇头,反正有一天的时间,上午先弄弄吧。

  技师们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才完成了预设调校。

  “先测试两圈,记得不要乱来!”

  “明白!”

  吴轼点头,登上车辆,驶出维修区。

  改变调校后,车辆的整体感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管从轮胎传回来的感知,还是说转向的反馈。

  和之前的几圈一样,吴轼来到一号弯的速度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因为偏向于转向过度,所以车辆在这种高速弯的能够有着更灵敏的转向。

  方向盘摆动,车头稳稳指向弯心,而后轮有稍许失去抓地力,只要稍微松开油门,让其重新获取抓地力就可以。

  仅仅这个弯道,赛车的速度就提升了点二的样子。

  “他不会就是为了这个弯而改的吧?”有技师看到数据嘀咕。

  相较于之前,在这里吴轼点刹车的开度和时间都减小了,这意味着刚刚他以更快的速度进弯了。

  而从数据上看,轮胎温度并没有比之前更快的升高,等于说这点二是无损换来的。

  “不知道,接着看吧。”艾兰没有急着下定论,虽然他的看法和同事们差不多。

  紧接着的二号弯依然是高速弯,甚至于不用刹车,稍微松松油门,车辆就很轻松的过去了。

  来到三号弯前,刹车开度瞬间拉高,而后渐渐降低。

  “这个刹车点,晚了真多。”

  “不过循迹不错,这刹车曲线太线性了!”

  艾兰听到同事们的话,特别注意了这几个参数,确实令人震惊。

  而这时候,吴轼已经进入三到四号弯只见的小直道,在这里,赛车需要快速从左边线到右边线,然后以整圈最低的时速通过。

  吴轼依然和前面一样,中间贪了脚油门,别看速度就只有十几码的变化,争取到的时间聊胜于无,但经过十圈的积累,那么就是可见的点几点几了。

  驶出四号弯,车辆加速后插入五号弯。

  在DRS出现后,这里讲师DRS直道,可惜现在没这玩意,所以一脚下去,并没有那种速度打破极限暴涨的感觉。

  簌簌!

  接下来数个弯道,吴轼的速度都更快了。

  “似乎他非常适应转向过度!”技师惊呼。

  “是的,我察觉到了,他非常喜欢晚刹车,为了能够入弯,则必须要有转向过度,不然进不了弯。”

  艾兰点头,对于这位华国的天才少年,他越来越看不懂了,他都无师自通吗?不然怎么会一下子就调校出适合他的车辆?

  要知道,很多顶级的车手,哪怕开了十年车,让他来参与调校意见,都是模模糊糊的。

  毕竟把车开好,和知道车为什么能够开好,之间是有鸿沟的。

  “他为什么能控制住不甩尾?”有人问道。

  话音刚刚落下,场上的赛车就摆动了下尾巴。

  “看来他也不是完全掌控了车辆,这种开法的危险性太大,但凡打方向多点,赛车就会甩尾失控了。”

  艾兰摇摇头,觉得这种驾驶风格太危险了。

  二合一章节,预计五一上架,不过最近被工作牵扯了大量精力,已经没有存稿了,会想办法加更的~!

第84章 我刚刚用巡航速度跑的啊

  而来到第二计时段的吴轼,脑中来不及思考刚刚的失误,因为过了六七号弯后,就是整条赛道平均时速最快的一段区域。

  在极高的速度下,任何失误都不会给你改正的机会。

  簌簌!

  “他这次圈速能跑到多少?”技师问道。

  “第一计时段已经快了一秒了。”

  “那和比赛的巡航速度还是有差别的,三个计算段每个快上一秒,也达不到52的样子。”

  “但他刚刚打滑了,如果去掉打滑,还有点三左右的.”

  大伙们都有些紧张了,如果这次的圈速还不理想,那么接下来的调校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他们当然知道,自家车队的数据库一般,是很难一开始就提供给车手具有竞争力的车子的,特别是和大车队相比。

  只不过,如果这样位天才来开他们的车,都开不出什么水平,那么是不是说明他们太烂了?

  车组里有意塔利人,他想到这点后,突然说道:“如果吴太慢,我们可能会被意塔利车迷喷死。”

  “.”

  “别想太多,车迷们还是很理智的。”艾兰说道。

  “不不不,意塔利有群大妈,之前是带着孩子去跑卡丁车的,后来天天看到吴登领奖台,她们已经将吴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所以一旦吴太慢,她们只会迁怒于我们,认为是我们虐待了他。”意塔利的技师说道。

  艾兰微微张嘴,他还不了解饭圈的威力,所以很难理解这种想法。

  “第二计时段的成绩出来了!这次快了一秒五!”有人喊道。

  艾兰注意力回到屏幕上,这是有机会刷出52的最快圈吗?!

  吴轼的赛车刚刚通过计时点,进入大直道,随后的十五号到十八号弯,基本都是中高速弯,只有十六号弯是个低速弯。

  他从第一视角上,根本看不出来速度怎么样,只能盯着一旁的对比曲线。

  十五号里,刹车又很晚,但非常果断,刹了大概零点几秒后,车辆便是以松油状态滑过弯心,而在还没抵达弯心时,油门的开度已经提高。

  唰!

  一个弯,快了将近点四,接下来几个弯道,吴轼的处理和之前大相径庭,都是极限刹车,而后将车辆甩进弯里,靠油门开度来重新找回后轮的抓地力后,迅速加速。

  呜唰!

  最后,赛车过线。

  1:52.322。

  啪啪啪!

  齐刷刷的掌声响起。

  “Oh!这个圈速是怎么刷出来的?!”

  “根据之前测试情况,这个圈速已经可以争夺杆位了吧?!”

  艾兰也跟着鼓了几下,而后在TR里对吴轼说道:“刚刚飞驰的不错,不过你应该再熟悉几圈再飞驰的。”

  “啊?滋滋”

  吴轼质疑的语气词传回来,大家不明所以,以为他对这个成绩依然十分不满意,

  毕竟仅仅比巡航的速度快了个一秒不到,距离排位赛的圈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刚刚用巡航速度跑的啊。”

  吴轼后一句话传回来。

  艾兰愣了下,车组成员们也都愣住了。

  什么?

  巡航速度?

  不是哥们,你这巡航速度失误了还能跑出最快圈来?

  “吴,你知道你的轮胎情况吗?”艾兰提醒,飞没飞驰,他们是看得出来的。

  “当然,这套轮胎再这样跑二十圈并不是问题。”吴轼说道。

  艾兰下意识瞄了眼,轮胎的损耗剩余75%左右,他深吸口气,说道:“那你跑废这套轮胎再进来。”

  “收到,不过我发现了些问题,你们可以帮忙看下。”

  吴轼说完,继续开始巡航。

  正如他说的那样,刚刚那圈是以巡航速度来跑的,压根没有极致压榨轮胎性能。

  众人之所以认为他在飞驰,那是因为他跑圈跑得太像是在刷圈了,每个弯都极限晚刹车,这不是对轮胎的极致压力吗?

  艾兰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已经在观察数据曲线了。

  “他的极致晚刹车太精准了,没有让轮胎出现过度磨损。”

  众人无法理解吴轼是怎么做到这种仅仅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能的事情。

  艾兰赶紧计算了下数据,最后得出的结论,说道:“他对轮胎抓地力和对制动的掌控,简直像是数学公式一般精准。”

  “踩下刹车到松开刹车有几秒?”

  “有时候一秒不到吧。”

  “那他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里控制着刹车开度变化从而保持制动完美匹配上轮胎抓地力的?!”

  大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盯着数据发呆。

  簌簌!

  一圈又一圈。

  最后,吴轼的恒定圈速稳定在了1:51.800-1:52.000之间。

  “他在以排位的速度跑正赛,轮胎的衰减还控制的如此到位,我想不出他不拿冠军的理由。”一名技师说道。

  艾兰也彻底不再说话,吴轼刚刚在TR中还表示过赛车还有调校的空间。

  也就是说,圈速还有空档可以捞!

  在经历十五圈后,赛车停在了维修区里。

  “轮胎已经无法使用了。”吴轼下车摘下头盔后,第一句话就如此说道,他之前的预判过于乐观。

  “当然,看出来了。”

  此时轮胎的边缘区域已经出现了锯齿状的不规则橡胶残留,这是胎面橡胶软化后向外侧移动的痕迹。

  通过检查轮胎上的孔洞,技师们完全确认了这套轮胎寿命已尽,甚至于再移动段距离都有爆胎的风险。

  “你后面感受到了轮胎的问题?”艾兰问道。

  “当然,所以我适当降低了圈速,平均慢了一秒多,但还是没能减缓轮胎的衰减,我们需要再微调些东西。”吴轼说道。

  “这也很快了。”

  艾兰轻轻说道,在看向这位少年的时候,内心已经充满震撼,他又说道:

  “如果,大家测试都没有藏太多东西你基本已经锁定杆位了。”

  “嗯?艾兰,有没有可能,我也藏了东西呢?”吴轼笑道。

  “.”艾兰彻底不知道说什么了。

首节上一节59/244下一节尾节目录